音乐理论练习生成器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14,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设计,能够根据教学需求生成专业、系统的音乐理论练习题。通过智能分析练习主题、难度等级和学生水平,提供涵盖音程、和弦、节奏、调式等核心音乐理论知识的多样化练习题。每个题目均配备详细解析和标准答案,帮助教师快速准备课堂教学材料,同时支持个性化调整练习数量和题型分布,满足不同教学场景的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论掌握程度。

音乐理论练习题

练习基本信息

  • 主题:节奏训练
  • 难度:初级
  • 适用对象:音乐初学者
  • 题目数量:10

练习题

  1. 题目内容:在4/4拍中,二分音符占多少拍?

    • 选项:A. 1拍 B. 2拍 C. 3拍 D. 4拍
    • 答案:B
    • 解析:拍号4/4表示每拍为四分音符。一颗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因此在4/4拍中二分音符占2拍。
  2. 题目内容:在4/4拍中,以下音型的总时值是多少:四分音符 + 四分音符 + 八分音符 + 八分音符

    • 答案:3拍
    • 解析:四分音符=1拍,八分音符=0.5拍。计算:1 + 1 + 0.5 + 0.5 = 3拍。
  3. 题目内容:在3/4拍中,下列哪一个选项的总时值不等于3拍?

    • 选项:A. 三个四分音符 B. 二分音符 + 四分音符 C. 附点四分音符 + 四分休止符 D. 四分音符 + 八分音符 + 八分音符 + 四分休止符
    • 答案:C
    • 解析:3/4拍每小节共3拍。A:1+1+1=3;B:2+1=3;C:1.5+1=2.5(不等于3);D:1+0.5+0.5+1=3。
  4. 题目内容:在4/4拍中,哪一拍最强?

    • 选项:A. 第1拍 B. 第2拍 C. 第3拍 D. 第4拍
    • 答案:A
    • 解析:4/4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第1拍最强,第3拍次强。
  5. 题目内容:在2/4拍中,若已有一个附点四分音符(占1.5拍),要补充一个什么休止符使小节恰好满2拍?

    • 选项:A. 八分休止符 B. 四分休止符 C. 十六分休止符 D. 二分休止符
    • 答案:A
    • 解析:2/4拍每小节共2拍。已占1.5拍,还缺0.5拍;八分休止符=0.5拍,正好补足。
  6. 题目内容:在4/4拍中,以下哪一种组合恰好是一个完整小节?

    • 选项:A. 全音符 B. 二分音符 + 四分音符 C. 附点四分音符 + 四分音符 + 八分音符 D. 四个八分音符 + 四分音符
    • 答案:A
    • 解析:全音符=4拍;B:2+1=3拍;C:1.5+1+0.5=3拍;D:2+1=3拍。只有A恰好4拍。
  7. 题目内容:拍号3/4的含义是_______。

    • 选项:A. 每小节3拍,每拍为四分音符 B. 每小节4拍,每拍为三分音符 C. 每小节3拍,每拍为二分音符 D. 每小节4拍,每拍为四分音符
    • 答案:A
    • 解析:拍号的上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3拍),下数字表示每一拍的基本时值(四分音符)。
  8. 题目内容:在4/4拍中,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是几拍?

    • 选项:A. 2.5拍 B. 3拍 C. 3.5拍 D. 4拍
    • 答案:B
    • 解析:附点音符=原音符时值 + 原时值的一半。二分音符为2拍,其一半为1拍,因此2 + 1 = 3拍。
  9. 题目内容:在4/4拍中,下列哪种写法与一个二分音符等值?

    • 选项:A. 两个四分音符 B. 四个八分音符 C. 一个附点四分音符 D. A和B都是
    • 答案:D
    • 解析:二分音符=2拍。两个四分音符=2拍;四个八分音符=4×0.5=2拍;附点四分音符=1.5拍,不等值。因此A和B都与二分音符等值。
  10. 题目内容:计算下列休止符组合的总时值(以4/4为基准):四分休止符 + 八分休止符 + 八分休止符

    • 答案:2拍
    • 解析:四分休止符=1拍,八分休止符=0.5拍。计算:1 + 0.5 + 0.5 = 2拍。休止符的时值计算规则与音符相同。

教学建议

  • 从慢速开始:建议用节拍器设定在60–80 BPM,学生边数拍边拍手或敲桌面,强化“稳定拍点”的概念。
  • 大声数拍:鼓励使用“1 & 2 & 3 & 4 &”的细分数法练习八分音符,先说出口,再配合动作。
  • 分层练习:先熟悉各音符与休止符的基本时值,再过渡到附点音符与简单组合,最后加入强弱规律的感知。
  • 身体参与:加入脚踏或身体摆动标记强拍(例如4/4中的第1拍),帮助建立内在节拍。
  • 易错提醒:常见错误包括将附点音符算少半拍、忽略休止符时值、对强弱拍感知不清。练习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拍数”,加深理解。
  • 复习方式:把同等时值的不同写法进行对比(如二分音符与两个四分音符),用“替代写法”巩固节奏感。

音乐理论练习题

练习基本信息

  • 主题:和弦构成
  • 难度:中级
  • 适用对象: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已掌握基本音程与三和弦类型)
  • 题目数量:15

练习题

  1. 题目内容:在C大调中,写出II小七和弦(Dmin7)的全部构成音。

    • 选项:无
    • 答案:D F A C
    • 解析:C大调音阶为C D E F G A B。以D为根,按三度叠置得到D-F-A(Dm三和弦),再加上音阶中的第七音(相对根音的第七为C)形成小七和弦,故为D F A C。
  2. 题目内容:下列音集合E G# B D构成的是哪一种和弦?

    • 选项
      • A. E大三和弦
      • B. E属七和弦
      • C. E小七和弦
      • D. E大七和弦
    • 答案:B
    • 解析:E-G#-B为E大三和弦;在此基础上加入的D是相对E的“小七”(比E高小七度),因此为E属七和弦(E7),不是大七(大七应为D#)。
  3. 题目内容:构建A♭大三和弦,写出根音、三音、五音。

    • 选项:无
    • 答案:A♭ C E♭
    • 解析:大三和弦由大三度+小三度叠置而成。A♭上大三度为C,C上小三度为E♭,故为A♭ C E♭。
  4. 题目内容:在G大调中,V7的构成音是哪一组?

    • 选项
      • A. D F A C
      • B. D F# A C
      • C. G B D F
      • D. D F# A B
    • 答案:B
    • 解析:G大调的属(V)为D,三和弦为D-F#-A;属七和弦在此基础上加小七(相对D的七度为C),故为D F# A C。
  5. 题目内容:和弦C E G若以E为低音时,该和弦属于哪一转位?

    • 选项
      • A. 原位
      • B. 第一转位
      • C. 第二转位
      • D. 不确定
    • 答案:B
    • 解析: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以三音为低音。此处低音为E(三音),故为第一转位。
  6. 题目内容:在C大调中,以B为根的半减七和弦的构成音是什么?

    • 选项:无
    • 答案:B D F A
    • 解析:C大调中以B为根按三度叠置得到B-D-F(减三和弦),再加上相对B的“小七”(A),形成半减七(Bø7)。
  7. 题目内容:在A和声小调中,构建导音七和弦(vii°7),写出全部构成音。

    • 选项:无
    • 答案:G# B D F
    • 解析:A和声小调将第七音升高为G#。导音和弦以G#为根,按三度叠置为G#-B-D(减三和弦),再叠加相对G#的“减七”(F),得到减七和弦。
  8. 题目内容:下面哪组音构成Fmaj9(F大九和弦)?

    • 选项
      • A. F A C E G
      • B. F A C D G
      • C. F A♭ C E G
      • D. F A C E♭ G
    • 答案:A
    • 解析:F大九和弦包括根、三、五、七、九:F(根)A(三)C(五)E(大七)G(九)。B项的D是十一度;C项三音错误(A♭为小三);D项七音错误(E♭为小七)。
  9. 题目内容:写出C小七和弦的全部构成音。

    • 选项:无
    • 答案:C E♭ G B♭
    • 解析:C小三和弦为C-E♭-G;加入相对C的小七为B♭,故为C E♭ G B♭(Cm7)。
  10. 题目内容:F#减七和弦的标准拼写是哪一组?

    • 选项
      • A. F# A C E♭
      • B. G♭ A C D#
      • C. F# A♭ C E
      • D. F# A C E
    • 答案:A
    • 解析:减七和弦由连续三个小三度叠置:F#-A(小三)-C(小三)-E♭(小三)。D项的E是小七而非减七;B项与C项存在拼写不规范或音高错误(应使用字母E的变音作为七度)。
  11. 题目内容:在E大调中,IV和弦的构成音是什么?

    • 选项:无
    • 答案:A C# E
    • 解析:E大调音阶为E F# G# A B C# D#。第四级为A,三和弦为A-C#-E(大三和弦)。
  12. 题目内容:补全Dm三和弦的缺失音:D - ? - A

    • 选项:无
    • 答案:F
    • 解析:Dm为小三和弦,根音D上小三度为F,F上大三度为A,故缺失音为F。
  13. 题目内容:音集合B D F A♭属于哪一种七和弦?

    • 选项
      • A. B小七和弦
      • B. B半减七和弦
      • C. B减七和弦
      • D. B属七和弦
    • 答案:C
    • 解析:B-D-F为减三和弦;加入的A♭是相对B的减七(比小七再低半音),因此为B减七和弦(B°7)。
  14. 题目内容:下列哪组音构成A增三和弦?

    • 选项
      • A. A C# E#
      • B. A C E
      • C. A C# E
      • D. A B E#
    • 答案:A
    • 解析:增三和弦由大三度+大三度构成。A上大三度为C#,C#上再大三度为E#(增五),故为A C# E#。C项为A大三和弦;B项为A小三和弦;D项不构成标准三和弦。
  15. 题目内容:在D自然小调中,构建iv6(四级小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写出构成音并说明低音。

    • 选项:无
    • 答案:B♭ D G(低音为B♭)
    • 解析:D自然小调音阶为D E F G A B♭ C。iv为G小三和弦:G-B♭-D。第一转位(记作6)以三音为低音,因此将B♭置于最低,构成音可写为B♭ D G(不变更音的集合)。

教学建议

  • 先引导学生复习“按三度叠置”原则:从根音开始,依次叠加三度得到三和弦与七和弦。
  • 强调“和声音程质量”与“调性上下文”的关系:例如属七的小七、和声小调的导音提升带来的减七构成。
  • 练习时建议先口算音程,再在键盘或指板上验证;对含有升降号的题目可使用音阶字母顺序校对拼写,避免仅靠等音混用。
  • 针对常见易错点:
    • 大七与小七的区分(例如E7的七音为D而非D#)。
    • 减七与半减七的区分(最后一音是减七还是小七)。
    • 增三和弦的五音应写为增五(如E#),避免用等音(F)替代导致功能识别混乱。
  • 进阶延伸:在掌握构成后,可让学生在不同调性中快速写出各级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并尝试加入九音,感受音色变化与拼写规范。

音乐理论练习题

练习基本信息

  • 主题:调式分析
  • 难度:高级
  • 适用对象:音乐学院学生
  • 题目数量:20

练习题

  1. 题目内容:给定音集合:D E F G A B C。判断该旋律的调式与主音。

    • 选项:
      • A. D自然小调(Aeolian)
      • B. D多利亚(Dorian)
      • C. C大调
      • D. G大调
    • 答案:B
    • 解析:集合中含B而不含B♭,说明第6级升高(相对于自然小调),这是多利亚的标志。以D为主音的自然小调应为D E F G A B♭ C D;此处为D多利亚(D E F G A B C D),主音为D。
  2. 题目内容:和声进行:C – Am – F – G – C – E♭ – Fm – G – C。请标出借用和弦并说明其来源及功能。

    • 答案:E♭(bIII)与Fm(iv)为从C小调(平行小调)借用的和弦,功能为色彩性“调式混合”并在属前加强下属倾向。
    • 解析:在C大调中,E♭与Fm不属自然音阶。bIII与iv常从平行小调借用,形成“平行调式混合”(mode mixture)。E♭提供“降侧”色彩,Fm→G(iv借用到属)强化属前的下行引导,最后回到C(I)。
  3. 题目内容:从G大调转向D大调的段落:G – Em – A – D – ...。请确定枢纽和弦并说明其双重归属。

    • 答案:Em为枢纽和弦。
    • 解析:在G大调中Em是vi;在D大调中Em是ii。Em→A→D构成ii–V–I的强属进行,明确确立D大调。因Em同时属于两个调式,适合作为枢纽(pivot)完成自然转调。
  4. 题目内容:在C大调中:Dm – G – C – A7 – D – G – C。请分析次属和弦链条及最终确立的主音。

    • 答案:A7为V/D(即V/ii),D为V/G(即V/V),G为V/I,最终确立C为主音。
    • 解析:C大调内的次属序列:A7(非自然,属功能指向D)→D(对G的属)→G(对C的属)→C(主)。此为层层“临时主化”但最终回到I并不真正转调。
  5. 题目内容:A小调片段:Am – F – B♭ – E – Am。识别那不勒斯和弦及其功能。

    • 答案:B♭是那不勒斯和弦(bII),功能是在属(E或E7)前加强导向。
    • 解析:自然小调的bII(那不勒斯)常以第一转位出现(此处未标转位,但音高集合仍指示bII)。bII→V的进行强化向属的倾向,随后回到i,增强终止的力度与戏剧性。
  6. 题目内容:在A小调中出现和弦 F–A–D#。请分类该增六和弦类型并说明目标和弦与外声部的解决。

    • 答案:意大利增六和弦(It+6),目标为属(E或E7),外声部F与D#分别向外收拢至E。
    • 解析:A小调中b6=F、#4=D#,与三度A构成It+6(F–A–D#)。标准解决为外声部F↓与D#↑同向至E(属根),确立属功能,随后多至i或I的终止。
  7. 题目内容:旋律音列:A B C D E F# G A;常以A结束,伴奏仅用Am与G。判断该旋律调式。

    • 选项:
      • A. A自然小调(Aeolian)
      • B. A多利亚(Dorian)
      • C. A混合利亚(Mixolydian)
      • D. D大调
    • 答案:B
    • 解析:A自然小调应含F自然;此处为F#(升六度),是多利亚的核心特征。伴奏Am(i)与G(bVII)构成常见的多利亚色彩终止(bVII→i),以A为终止强调主音。
  8. 题目内容:和弦进行:D – C – G – D。说明其最可能的调式与主音。

    • 答案:D混合利亚(Mixolydian),主音D。
    • 解析:I–bVII–IV–I是混合利亚中的典型进行(大调的bVII说明第7级降低)。D大调应为C#,而此处是C自然,故判断为D混合利亚。
  9. 题目内容:谱号两个升号(F#、C#),旋律重音与终止多在A,和声常见A–G–D。判断实际调式。

    • 选项:
      • A. D大调
      • B. B小调
      • C. A大调
      • D. A混合利亚
    • 答案:D
    • 解析:两升号常指D大调/B小调的记谱习惯,但若终止在A且出现G自然(而非A大调的G#),并有I–bVII–IV(A–G–D)之倾向,则为A混合利亚。此为“调式优先于调号”的典型。
  10. 题目内容:和声转换:C大调的I后直接转到E大调的I(C → E)。分类这种关系并说明共同音与听感。

    • 答案:属于“同质克罗马蒂克媒介和弦”(chromatic mediant,同为大三和弦),共同音为E,听感为亮度突变且带跨调性色彩。
    • 解析:根音相隔大三度,和弦性质相同,且部分音共通(C–E–G与E–G#–B共享E)。这类关系常用于快速转换色彩而非传统枢纽转调。
  11. 题目内容:从C大调转到A小调与从C大调转到C小调分别属于哪类?并说明差异。

    • 选项:
      • A. 前者平行调,后者关系调
      • B. 前者关系调,后者平行调
      • C. 二者均为关系调
      • D. 二者均为平行调
    • 答案:B
    • 解析:A小调是C大调的关系(相对)调,共用调号;C小调是C大调的平行调(同主音不同大小调)。两者在转换时的共同音与功能框架不同,色彩变化亦迥异。
  12. 题目内容:常音(共同音)转调:进行 C – E7 – Am – C – F – G – C。指出可能的共同音及转调点。

    • 答案:共同音为C(在Am与C中皆存在),转调/回调点发生于Am→C处(以共同音C作为枢纽)。
    • 解析:E7→Am是对vi的临时主化(V/vi→vi)。Am(三和弦A–C–E)与C(C–E–G)共享C与E,尤其C可作为共同音通过声部保持实现平滑回归C大调。
  13. 题目内容:音集合:E F# G# A B C# D。判断是E大调、E混合利亚还是E多利亚,并给出依据。

    • 答案:E混合利亚。
    • 解析:E大调应含D#;此处为D自然,说明第七级降低。E多利亚则应含C自然而非C#。综上确认为E混合利亚(特征:大三度+降七度)。
  14. 题目内容:C大调出现和弦 D#–F#–A–C,随后到G。识别该和弦的名称与功能。

    • 答案:vii°/V(属的导七和弦),功能为指向G(V)的强烈属前导向。
    • 解析:D#–F#–A–C构成G的导音减七和弦(以G的导音D#为根)。该和弦的强烈不协和与导向性使随后的G(V)更为确定,通常再解到C(I)。
  15. 题目内容:C大调中进行:C – A♭ – Fm – G – C。分析其中的借用与作用。

    • 答案:A♭(bVI)与Fm(iv)为从平行小调借用;bVI–iv–V–I形成“降侧色彩→属→主”的路径。
    • 解析:bVI与iv是典型的平行小调借用,A♭提供宽暖的“降侧”色彩,Fm→G强化到属的推进,最后归于主。此为“调式混合”在大调语境中的经典用法。
  16. 题目内容:谱号一升号(F#),旋律集中在A,出现G自然与F#,结尾为Am。判断调式与理由。

    • 答案:A多利亚。
    • 解析:一升号可能对应G大调/E小调的记谱;若中心在A且出现F#(升六度)与G自然(降七度),并以Am收尾,则符合A多利亚的标志特征与终止。
  17. 题目内容:音列:E F G A B C D E,终止多在E或B。判断调式并说明与爱奥利亚的差别。

    • 答案:E弗里吉亚(Phrygian)。
    • 解析:弗里吉亚的特征是降二度(E的第二级为F自然),而E爱奥利亚应为F#。以E为终止(finalis)且常见B(属)作为支撑,符合弗里吉亚的中心与色彩。
  18. 题目内容:在A爱奥利亚(自然小调)中,终止模式 bVII → i(例如 G → Am)。请说明该终止的名称、听感与与古典正格终止的差别。

    • 答案:属于“调式终止”(bVII–i的模态变格终止),听感朴素而少强烈导向性,与古典V–i的正格终止相比缺少导音引力。
    • 解析:bVII→i在调式音乐中常见(尤其爱奥利亚、混合利亚),以平行下属性质的bVII引向i。不同于含导音的V–i,该终止更柔和、民谣性强。
  19. 题目内容:进行:C – E7 – Am – D7 – G – C。请进行功能与临时主化分析,指出是否真正转调。

    • 答案:E7是V/vi→Am(vi的临时主化),D7是V/V→G(V的主化),最终回到C(I),属于连续临时主化而非真正转调。
    • 解析:无在新调中形成稳定的终止与持久的主音确立,且始终回归C。故为局部的属链与色彩丰富的主化过程。
  20. 题目内容:一段d小调作品以终止和弦 D–F#–A 收尾。说明该现象的名称及其对调式的影响。

    • 答案:皮卡迪终止(Picardy third),表现为小调终止时用大三度的主和弦,带来光明化的收尾。
    • 解析:d小调的i应为D–F–A;以D–F#–A收尾说明终止瞬间采用平行大调的三度。此为巴洛克与古典中常见的收束手法,增添亮度与仪式感。

教学建议

  • 建议在课堂中先明确“调性中心优先”的分析原则,再讨论调号与实际调式间的差异,避免学生机械地以谱号定调。
  • 练习顺序可由“教会调式识别”→“平行调式混合”→“次属与临时主化”→“特殊和弦(那不勒斯、增六)”→“转调技术(枢纽和弦、共同音、常音)”递进。
  • 鼓励学生在每题中标注主音、特征音级(如b2、#4、b6、b7)、功能路径(如ii–V–I、bVI–iv–V–I),并尝试用罗马数字补充分析。
  • 可配合短小谱例听辨训练:对多利亚与爱奥利亚、混合利亚与大调的区别,重点听出第6、7级的变化及终止类型。
  • 作业延伸:让学生从现有流行或民谣作品中选段,标注模态特征与借用和弦,用文字说明其色彩与结构作用。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用最少的备课时间,生成一套“即拿即用”的音乐理论练习。面向课堂演练、课后作业与阶段测评三类核心场景,教师只需给出练习主题、难度与学生水平,即可一键产出覆盖音程、和弦、节奏、调式等关键知识的多样化题目,自动附带标准答案与详细解析,并可按需调节题量与题型配比,实现分层教学与效果可追踪。通过更快的出题、更清晰的解析和更精准的匹配,显著提升课堂效率、学习成绩与续班率。

适用用户

音乐理论教师

备课前一键生成分层练习,按班级水平调节题型与难度;用于课堂即时练习、课后作业与阶段测评,显著减少出题与讲评时间。

K12音乐老师

为不同年级快速定制易懂练习,减少术语难度;配套解析用于课堂讲评与家校沟通,帮助学生巩固音程、节奏等基础。

培训机构教研负责人

构建标准化题库与练习包,统一知识覆盖与难度;按班型与课时批量生成与更新,提升教研效率与教学一致性。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按主题与难度匹配的音乐理论练习,课堂、作业、测评场景即取即用
自动覆盖音程、和弦、节奏、调式等核心知识点,练习更系统更全面
根据学生水平智能分层,自动调整题量与题型,兼顾入门巩固与进阶挑战
每题配套标准答案与详尽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思路与方法,教师讲评更高效
支持题型分布与数量个性化设置,快速定制符合教学目标与课时的练习包
自动控制术语表述清晰易懂,避免生硬专业化表达,提升学生理解与参与度
一次输入主题与难度即可批量生成多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一应俱全
课堂教学建议随练习附送,提示易错点与讲解策略,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质量检查流程确保题目准确无误,避免重复雷同,让练习更可靠更耐用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5.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669 tokens
- 4 个可调节参数
{ 练习主题 } { 难度等级 } { 学生水平 } { 题目数量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