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档智能生成器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13,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程序设计师打造,能够将复杂的技术实现逻辑自动转化为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的技术文档。通过系统化分析功能模块、接口逻辑和数据流程,生成包含详细说明、架构设计和交付标准的高质量文档。该工具显著提升文档编写效率,确保技术方案与实现细节的一致性,支持多种开发场景的文档需求,帮助团队降低沟通成本,提高项目交付质量。

功能概述

  • 功能背景与业务价值
    • 面向SaaS多租户业务的订阅计费与账单模块,覆盖产品目录与定价、订阅生命周期管理、用量计量与聚合、账单生成与支付、发票与税务对接,满足审计与合规要求。
    • 支持多计费模型:按套餐、按用量、阶梯价格、优惠码;月/年周期结算;事件驱动的账单流水,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与减少手工对账。
  • 核心目标与解决痛点
    • 标准化订阅生命周期(创建/变更/暂停/取消)与计划变更的费用核算(含按周期与按比例计费)。
    • 高可靠的用量采集与聚合(幂等、去重、延迟到达处理),确保账单准确。
    • 与第三方支付与税务服务对接,保证支付回调可靠(SLA 99.9%)与税务合规(发票与税率计算)。
    • 完整审计可追溯与租户隔离,支持细粒度角色权限。
  • 适用场景与限制条件
    • 适用于多租户B2B/B2C订阅型服务。
    • 限制条件:
      • 统一使用UTC进行时间计算与结算周期边界;展示层可转换租户时区。
      • 货币精度与舍入遵循ISO 4217,内部以最小货币单位存储(整数)或使用高精度Decimal,统一半舍入(Half-Up)。
      • 仅支持事先在产品目录定义的价格与税务规则;不包含动态个性化报价引擎(可扩展)。

架构设计

  • 系统组件与模块划分
    1. Product Catalog Service(产品与价格册)
    2. Pricing Engine(定价引擎)
    3. Subscription Service(订阅生命周期)
    4. Usage Ingestion Service(用量采集)
    5. Usage Aggregation Service(用量聚合)
    6. Billing Service(账单生成与结算)
    7. Payment Adapter(支付对接与回调处理)
    8. Tax Adapter(税务计算与发票号分配)
    9. Invoicing Service(发票生成与导出)
    10. Audit & Ledger Service(审计与账务流水)
    11. Identity & RBAC(租户隔离与角色权限)
    12. API Gateway(OpenAPI 3,对外REST);Internal gRPC(服务间通信)
    13. Persistence 层:PostgreSQL(事务数据)、ClickHouse(时序用量)、Redis(缓存与幂等)、Kafka(事件总线)、Debezium(CDC)
  • 各模块职责与依赖关系
    • Product Catalog 提供产品、套餐、价目、优惠码数据;Pricing Engine依赖之进行计费计算。
    • Subscription Service 管理订阅状态变更,发布事件至Kafka;Billing Service订阅这些事件进行结算。
    • Usage Ingestion 将原始用量写入ClickHouse,并通过Kafka提交用量事件;Aggregation对事件做窗口聚合,产出周期用量至PostgreSQL。
    • Billing Service 定期轮询周期与接收事件,调用Pricing Engine与Tax Adapter生成账单与税费,写入Ledger与Invoice。
    • Payment Adapter 负责创建支付会话、接收第三方回调并更新账单支付状态。
    • Audit & Ledger 使用Outbox + Debezium实现强一致事件发布与审计追踪。
  • 整体架构图描述
    • 请求入口(API Gateway/OpenAPI)→ Subscription/Usage/Billing APIs
    • 内部通信(gRPC):Pricing Engine、Tax Adapter、Payment Adapter
    • 事件总线(Kafka):subscription.changed、usage.recorded、usage.aggregated、billing.requested、billing.generated、payment.status.changed
    • 数据存储:PostgreSQL(RLS或tenant_id过滤),ClickHouse(raw usage),Redis(缓存与幂等Key),Debezium将PostgreSQL事务变更广播至Kafka供审计与下游处理
    • 监控:Prometheus指标 → Grafana看板;Kubernetes部署与水平扩展

模块详细说明

  • Product Catalog Service
    • 功能描述:维护产品、套餐(plan)、价目(pricebook)、阶梯规则、优惠码;支持按货币与地区配置税务类别。
    • 输入输出:
      • 输入:管理员配置变更(REST),价格查询(内部gRPC)
      • 输出:价目快照提供给Pricing Engine;发布catalog.updated事件(仅供缓存刷新)
    • 处理逻辑与算法:价目选择策略优先级(tenant → region → currency → default);优惠码校验(有效期、适用产品、使用上限)。
    • 性能与约束:读多写少,Redis缓存价目快照,TTL与版本号;变更走事务,Flyway管理DDL。
  • Pricing Engine
    • 功能描述:根据订阅的计划、用量、阶梯规则、优惠码、周期与换算,计算费用与折扣。
    • 输入输出:
      • 输入:订阅计划、用量汇总、货币、税前金额、优惠码
      • 输出:计费明细(单价、数量、折扣、税前金额),供Billing使用
    • 算法说明:
      • 阶梯价模式:支持阶梯累进(每档单价适用于该档内数量)与阶梯一口价(超过门槛按更高档全量单价),以plan配置的计价模式为准。
      • 按比例计费(proration):在变更/暂停/取消时,按周期剩余时间比例计算(默认到秒级,支持配置到日级)。
      • 货币精度:内部以Decimal处理,最终金额以最小货币单位整数存储;舍入规则 Half-Up,精度由货币的最小单位决定(如USD 2位)。
  • Subscription Service
    • 功能描述:创建、变更(计划/数量/优惠码)、暂停、取消订阅;支持生效时间与周期对齐策略。
    • 输入输出:
      • 输入:REST接口调用(创建/变更);事件:payment.status.changed(影响激活)
      • 输出:subscription.changed事件;更新PostgreSQL订阅表
    • 处理逻辑:状态机(Pending → Active → Paused → Canceled);变更产生proration费用临时项或在下个账单周期结算;幂等通过Idempotency-Key。
  • Usage Ingestion Service
    • 功能描述:采集用量事件(如API调用次数、存储GB小时);去重与幂等入库。
    • 输入输出:
      • 输入:gRPC/REST用量记录接口;Idempotency-Key防重复
      • 输出:Kafka usage.recorded;ClickHouse原始用量表写入
    • 处理逻辑:事件幂等键(tenant_id + meter_id + external_usage_id);迟到事件窗口容忍(默认48小时);单计数器与增量型区分。
  • Usage Aggregation Service
    • 功能描述:将原始用量按订阅、计量器、时间窗口(小时/日/月)聚合,供计费。
    • 输入输出:
      • 输入:Kafka usage.recorded
      • 输出:PostgreSQL usage_aggregate(周期汇总);Kafka usage.aggregated
    • 算法:基于Kafka Streams或定时批处理;水位线控制迟到事件;每周期以(subscription_id, meter_id, period_start)为主键幂等更新;支持单调累加校验。
  • Billing Service
    • 功能描述:周期性生成账单(月/年),或响应订阅变更事件触发临时账单/调整项;执行税务计算与支付链接生成。
    • 输入输出:
      • 输入:subscription.changed、usage.aggregated;REST生成账单请求
      • 输出:账单与账单行、税额、支付会话;Kafka billing.generated,ledger.entries
    • 处理逻辑:
      • 账单周期扫描:找到待结算订阅(Active),读取该周期的用量汇总与固定费用,调用Pricing Engine与Tax Adapter。
      • 幂等:以账单周期键(tenant_id, subscription_id, period_start, version)确保重复生成不会产生多份账单。
      • SLA:生成账单耗时<5分钟;并行分片按tenant与subscription分桶。
  • Payment Adapter
    • 功能描述:与第三方支付网关对接,创建支付会话、处理支付回调(签名验证)、更新账单支付状态。
    • 输入输出:
      • 输入:Billing发起支付;第三方回调Webhook
      • 输出:payment.status.changed事件;更新账单支付状态与收款流水
    • 处理逻辑:校验回调签名与重复通知;失败重试与DLQ;支持部分支付与退款(可扩展)。
  • Tax Adapter
    • 功能描述:调用第三方税务服务计算税率与税额,获取发票编号或税票数据。
    • 输入输出:
      • 输入:计税请求(地址、税类、商品代码、不含税金额)
      • 输出:税额、税率、税务明细;发票号(若由税务服务分配)
    • 处理逻辑:对每行或整单计算;结果缓存短期(依据地区法规谨慎);失败则回退到税务队列等待重试。
  • Invoicing Service
    • 功能描述:生成发票(PDF/HTML)、归档与导出;提供下载接口。
    • 输入输出:
      • 输入:Billing完成账单并税务计算
      • 输出:发票文件、metadata,Kafka invoice.generated
    • 处理逻辑:模板化渲染;版本化与不可变存档;支持水印与审计签章(如需)。
  • Audit & Ledger Service
    • 功能描述:账务分录与审计日志;保证可追溯性。
    • 输入输出:Debezium将账务与状态变更CDC到Kafka;只追加不可变流水,支持对账与审计。
    • 约束:禁止直接更新分录,所有调整以冲销分录实现。
  • Identity & RBAC
    • 功能描述:租户隔离与角色权限(Admin、BillingManager、Operator、Auditor)。
    • 实现:tenant_id贯穿所有数据;PostgreSQL行级安全(RLS)或服务层过滤;接口层基于JWT/OIDC的角色与范围校验。
  • 性能要求与约束条件(全局)
    • 幂等:所有写接口需支持Idempotency-Key;事件处理以幂等主键或去重缓存实现。
    • 时区:统一UTC;周期边界以租户账单设定与UTC换算,展示层做时区转换。
    • 货币:金额内部以最小单位整数存储(amount_minor),运算使用BigDecimal;舍入Half-Up到货币最小单位。
    • 失败处理:重试(指数退避,最多N次),超出入DLQ(Kafka主题);人工/自动补偿流程。

接口规范

  • 接口名称与版本
    • REST(OpenAPI 3):/v1
    • gRPC:proto包 billing.v1
  • 创建订阅(REST)
    • POST /v1/subscriptions
    • 请求头:Idempotency-Key(必填),Authorization(必填)
    • 请求体:
      • tenantId: string
      • customerId: string
      • planId: string
      • startAt: ISO8601(UTC)
      • billingCycle: enum [MONTHLY, YEARLY]
      • quantity: int
      • couponCode: string(optional)
      • paymentMethodId: string(optional)
    • 响应体:
      • subscriptionId: string
      • status: enum [PENDING, ACTIVE]
      • currentPeriodStart/End: ISO8601
    • 错误码:
      • 400 PLAN_NOT_FOUND, INVALID_COUPON
      • 409 SUBSCRIPTION_DUPLICATE (幂等冲突)
      • 403 FORBIDDEN_TENANT
  • 记录用量(REST/gRPC)
    • REST:POST /v1/usage
      • 请求头:Idempotency-Key(必填)
      • 请求体:
        • tenantId: string
        • subscriptionId: string
        • meterId: string
        • externalUsageId: string(幂等键)
        • quantity: decimal
        • unit: string
        • occurredAt: ISO8601(UTC)
      • 响应:status: ACCEPTED, usageId
      • 错误码:404 SUBSCRIPTION_NOT_FOUND, 409 USAGE_DUPLICATE
    • gRPC(简化定义):
      • service UsageService { rpc Record(UsageEvent) returns (RecordResult); }
  • 生成账单(REST)
    • POST /v1/billing/run
      • 请求体:tenantId, subscriptionId(optional), periodStart(optional), periodEnd(optional)
      • 响应:billingJobId, status: STARTED
    • GET /v1/billing/{billId}
      • 响应:billId, status, totalAmountMinor, currency, lines[]
    • 错误码:409 BILLING_PERIOD_CLOSED, 422 AGGREGATE_NOT_READY
  • 支付回调(Webhook)
    • POST /v1/payments/callback/{provider}
      • 验签头:X-Signature, X-Timestamp
      • 请求体:paymentId, billId, status [SUCCEEDED, FAILED, PENDING], amountMinor, currency, providerRef
      • 响应:200 OK或202 ACCEPTED
    • 错误码:400 INVALID_SIGNATURE, 404 BILL_NOT_FOUND
  • 导出发票(REST)
    • GET /v1/invoices/{invoiceId}/export?format=pdf
      • 响应:application/pdf二进制流
    • 错误码:404 INVOICE_NOT_FOUND, 403 FORBIDDEN_TENANT
  • 请求响应通用规则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除PDF导出)
    • 货币字段:currency (ISO 4217)
    • 金额字段:amountMinor (int64), 表示最小货币单位
    • 时间字段:ISO8601 UTC,示例:2025-01-31T23:59:59Z

数据流程

  • 数据流向与处理节点
    1. 创建订阅 → Subscription Service写PostgreSQL → Outbox写入 → Debezium发布subscription.changed → Billing Service订阅处理可能的proration。
    2. 记录用量 → Usage Ingestion校验幂等 → ClickHouse写raw usage → 发布usage.recorded → Aggregation消费并写usage_aggregate至PostgreSQL → 发布usage.aggregated。
    3. 生成账单 → Billing读取aggregate与catalog → 调用Pricing Engine → Tax Adapter计算税 → 写bill与ledger → 发布billing.generated → Payment Adapter生成支付会话(如需)。
    4. 支付回调 → Payment Adapter验签 → 更新bill支付状态 → 发布payment.status.changed → 若成功则Invoice生成与归档。
  • 数据格式与转换规则
    • 用量事件:{tenant_id, subscription_id, meter_id, quantity(decimal), occurred_at(UTC)}
    • 聚合:按(subscription_id, meter_id, period_start)汇总sum(quantity)
    • 金额转换:BigDecimal计算,存储为amount_minor(int)与currency;展示层转换。
  • 存储方案与访问策略
    • PostgreSQL 14:事务性表(subscriptions, bills, bill_lines, ledger, usage_aggregate, coupons, price_tiers, invoices)
      • 使用tenant_id列 + RLS策略或服务层过滤
      • 主键与唯一约束保证幂等(如usage_aggregate unique(subscription_id, meter_id, period_start))
    • ClickHouse:原始用量(高写入吞吐),按租户与时间分区
    • Redis:缓存价目、幂等键(TTL);热点数据加速
  • 数据安全与权限控制
    • 身份认证:OIDC/JWT;请求携带租户上下文
    • 授权:RBAC(Admin, BillingManager, Operator, Auditor);接口与资源级校验
    • 行级隔离:RLS或应用层过滤;审计日志记录所有写操作(requestId, actor, timestamp)
    • 事件与回调签名校验;避免重放(时间戳与nonce)

部署说明

  • 环境要求与依赖组件
    • Spring Boot 3 + Kotlin(JDK 17),PostgreSQL 14,Redis,Kafka,Debezium(Kafka Connect),ClickHouse
    • 容器化:Docker;编排:Kubernetes
    • 构建与迁移:Flyway管理DDL;OpenAPI 3文档;gRPC proto编译
  • 配置参数与启动流程
    • 关键配置(示例变量名,不含敏感值):
      • DB_URL/DB_USER/DB_PASSWORD(通过K8s Secret提供)
      • REDIS_URL
      • KAFKA_BOOTSTRAP_SERVERS
      • CLICKHOUSE_URL
      • OIDC_ISSUER/OIDC_AUDIENCE
      • PAYMENT_PROVIDER_ENDPOINTS / TAX_PROVIDER_ENDPOINTS
      • BILLING_WORKER_CONCURRENCY, BILLING_MAX_RUNTIME_MS=300000
      • TIMEZONE=UTC, MONEY_ROUNDING=HALF_UP
    • 启动流程:
      1. 数据库迁移(Flyway)
      2. 加载价目缓存(如有)
      3. 订阅Kafka主题(subscription.changed, usage.recorded 等)
      4. 暴露REST与gRPC端点
  • 监控指标与运维要点
    • Prometheus指标:
      • http_server_requests_seconds(按接口分类)
      • billing_generation_duration_seconds(P95<300s)
      • kafka_consumer_lag
      • usage_aggregation_latency_seconds
      • payment_webhook_success_rate(≥99.9%)
      • invoice_generation_failures_total
    • 日志与追踪:结构化日志(requestId, tenantId);OpenTelemetry分布式追踪
    • 异常处理:重试与DLQ监控;死信消费与人工恢复工具
    • 扩容策略:K8s HPA按CPU与队列滞后;分片按tenant_id哈希
    • 备份与恢复:PostgreSQL定期快照;ClickHouse分区备份;Kafka保留策略与压缩

——

附:核心数据模型(摘要)

  • subscriptions(id, tenant_id, customer_id, plan_id, status, start_at, current_period_start, current_period_end, quantity, coupon_code)
  • price_tiers(id, plan_id, meter_id, from_qty, to_qty, unit_price_minor, currency, mode[STEP|GRADUATED])
  • usage_raw(clickhouse): tenant_id, subscription_id, meter_id, external_usage_id, quantity, occurred_at
  • usage_aggregate(pg): tenant_id, subscription_id, meter_id, period_start, period_end, total_qty, UNIQUE(subscription_id, meter_id, period_start)
  • bills(id, tenant_id, subscription_id, status[OPEN|PAID|VOID], currency, total_amount_minor, tax_amount_minor, period_start, period_end)
  • bill_lines(id, bill_id, type[RECURRING|USAGE|DISCOUNT|TAX|ADJUSTMENT], description, quantity, unit_price_minor, amount_minor, meter_id)
  • payments(id, bill_id, status, amount_minor, currency, provider, provider_ref)
  • invoices(id, bill_id, number, url, created_at, status)
  • ledger(id, tenant_id, bill_id, entry_type[DEBIT|CREDIT], amount_minor, currency, created_at, ref)

合规与审计

  • 使用Debezium广播事务变更,形成不可变审计流;账务分录仅追加不可变记录。
  • 保留事件与账单、发票文档的版本与指纹(哈希),支持审计核验。

扩展与演进

  • 支持多币种与实时汇率(通过外部FX服务)—需明确汇率来源与对账规则。
  • 支持退款/抵扣与余额钱包;需新增双向分录与状态机扩展。
  • 增加Kafka Streams用于实时用量聚合,降低批处理延迟,增强<5分钟SLA稳定性。

功能概述

  • 功能背景与业务价值
    • 提供统一的事件采集与分发能力,支持前端与服务端上报业务事件(单条/批量),服务端进行签名认证、时间戳防重、幂等校验、存储与聚合,并将事件可靠回调至已订阅的分析与告警模块。
    • 通过限流与配额策略、重试与退避、审计日志与追踪,保证低耦合、可测试、可观测的事件分发通道,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维护性。
  • 核心目标与解决痛点
    • 事件统一入口,消除各系统直接耦合;支持事件查询与过滤,便于测试与回溯。
    • 严格的签名认证与时间戳防重,降低重放与伪造风险;幂等键保证重复上报不产生副作用。
    • 回调订阅可管理(新增/停用),支持失败重试(指数退避+抖动)与结果签名校验,提升分发可靠性。
  • 适用场景与限制条件
    • 适用于“业务事件”级别的上报(如订单、支付、用户行为),不适用于高频遥测/日志流(需专用日志管道)。
    • 限制条件:
      • 仅支持 JSON 格式;单次请求最大 1 MB;批量每次最多 100 条事件。
      • 事件类型建议使用层级命名(如 order.created、user.login)。
      • 时间戳偏差允许范围默认 ±300 秒;签名窗口过期将拒绝请求。
      • 限流与配额面向 appId 生效,超限返回 429。

架构设计

  • 系统组件与模块划分
    1. API 接入层(NestJS Controller)
      • 接收 POST /events、POST /events/batch、GET /events 等。
    2. 认证与防重模块
      • 签名校验(HMAC-SHA256)、时间戳窗口验证、幂等键校验(Redis)。
    3. 事件存储与查询模块
      • MySQL 存储事件、投递记录与订阅信息;支持分页查询与过滤。
    4. 分发与回调模块
      • 通过 NATS 发布事件;回调 Worker 订阅队列、执行 HTTP 回调。
    5. 重试与退避模块
      • 管理回调失败的指数退避与抖动;支持最大重试次数和死信标记。
    6. 订阅管理模块
      • 订阅新增/停用、订阅过滤(按事件类型/应用)、回调结果签名校验配置。
    7. 限流与配额模块
      • 基于 Redis 的令牌桶/滑动窗口限流;每日配额计数。
    8. 审计与追踪模块
      • 请求/事件/回调全链路日志与追踪ID;导出测试所需的审计信息。
  • 各模块职责与依赖关系
    • API 接入层依赖认证与防重模块;成功后调用存储与分发模块。
    • 分发与回调模块从 NATS 消费事件,根据订阅执行回调;失败交由重试模块调度。
    • 限流与配额对 API 层入口生效;审计与追踪贯穿所有模块。
  • 整体架构图描述
    • 客户端(前端/服务端)→ API 接入层 → 认证与防重(签名/时间戳/幂等/限流) → 事件存储(MySQL) → 事件发布(NATS) → 回调 Worker(消费 NATS) → 回调订阅方(HTTP) → 回调结果签名校验与记录(MySQL) → 如失败→重试与退避(Redis 调度/延时)→死信标记与告警。

模块详细说明

  • 事件采集模块
    • 功能描述:接收单条/批量事件;校验基础字段;入库并发布。
    • 输入:HTTP/JSON,事件对象或事件数组。
    • 输出:接受结果、错误明细、批量逐条状态。
    • 处理逻辑:
      • 限流与配额检查。
      • 签名与时间戳校验;幂等键校验(Redis NX + TTL)。
      • 字段校验与规范化(occurAt ISO8601,type 正则,attributes 结构)。
      • 成功入库(MySQL),发布到 NATS。
    • 性能与约束:单请求 ≤1MB;批量 ≤100;平均处理延迟 ≤50ms(不含网络);吞吐依赖实例数。
  • 认证与防重模块
    • 输入:Headers(X-App-Id、X-Timestamp、X-Signature、X-Idempotency-Key)。
    • 输出:认证结果;防重判定。
    • 算法:HMAC-SHA256(method|path|appId|timestamp|bodySHA256),时间戳窗口 ±300s;幂等键 Redis SET NX,TTL 默认 24h。
  • 事件存储与查询模块
    • 功能:事件持久化、分页查询、过滤(appId、type、时间段、状态)。
    • 数据结构(示例):events(id, eventId, appId, occurAt, type, attributes JSON, status, createdAt)、deliveries(id, eventId, subscriptionId, attempt, status, lastError, updatedAt)、subscriptions(id, appId, name, callbackUrl, secretRef, filterType, status, createdAt)。
    • 性能:分页查询支持游标或偏移;默认 pageSize ≤100。
  • 分发与回调模块
    • 功能:按订阅分发事件;回调签名;校验返回签名(可配置)。
    • 输入:NATS 消息;订阅配置。
    • 输出:HTTP 回调请求;投递结果记录。
    • 逻辑:
      • 过滤订阅(appId/type 匹配;支持通配符如 order.*)。
      • 构造回调请求:Headers(X-Callback-Timestamp、X-Callback-Signature);Body 为事件对象。
      • 校验订阅方响应:如开启“结果签名校验”,验证 X-Result-Signature(HMAC-SHA256 响应体)。
  • 重试与退避模块
    • 策略:指数退避 + 抖动,默认计划:0s、30s、2m、10m、1h、6h、24h(最大 7 次)。
    • 超时:单次回调超时默认 3s;非 2xx 或签名校验失败视为失败。
    • 终态:超过最大重试标记为 dead-letter,并记录最后错误原因与时间。
  • 订阅管理模块
    • 功能:新增订阅、停用订阅、查询订阅。
    • 约束:secret 在生产环境通过运维配置并存储引用(secretRef);测试环境可直接提供。
  • 限流与配额模块
    • 策略(默认,可配置):每 appId 1000 次/分钟;每日 60,000 次;超过返回 429。
    • 实现:Redis 滑动窗口 + 计数器。
  • 审计与追踪模块
    • 请求级:X-Request-Id(若无则生成);每个事件生成 traceId。
    • 记录:接入、认证结果、存储结果、发布、每次回调尝试与响应摘要、最终状态。
    • 可检索:按 eventId/traceId/appId/订阅/时间段过滤。

接口规范

  • 通用

    • 接口版本:v1(OpenAPI 3.0)
    • 内容类型: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 认证头:
      • X-App-Id: string(应用标识,必须与事件内 appId 一致)
      • X-Timestamp: number(Unix 秒,±300s 窗口)
      • X-Signature: string(HMAC-SHA256,Base64)
      • X-Idempotency-Key: string(可选,幂等键,≤64 字符)
    • 错误码(HTTP + 业务码)
      • 400 E1007 参数无效
      • 401 E1001 签名无效
      • 401 E1002 时间戳过期/偏差过大
      • 403 E1009 应用未授权
      • 409 E1003 幂等冲突/重复请求
      • 413 E1005 请求体过大
      • 422 E1008 不支持的事件类型
      • 429 E1004 触发限流/配额
      • 500 E2001 存储失败
      • 502 E2002 发布失败(NATS)
      • 504 E3003 回调超时
      • 400 E3004 回调结果签名无效
      • 409 E3005 重试已耗尽
      • 500 E4001 内部错误
    • 字段规范(事件对象)
      • eventId: string(UUIDv4,必填)
      • appId: string(必填,与 X-App-Id 一致)
      • occurAt: string(ISO8601,如 "2025-01-01T12:00:00Z")
      • type: string(正则 ^[a-z][a-z0-9_.-]*$,推荐层级命名)
      • attributes: object(JSON,≤16KB,键使用小写蛇形或驼峰)
  • 上报事件(单条)

    • 接口名称与版本:POST /v1/events
    • 请求示例: { "eventId": "b1bfb5e0-1c3b-4f8f-9f73-2c3e9a5ab123", "appId": "web-portal", "occurAt": "2025-11-10T08:15:30Z", "type": "order.created", "attributes": { "orderId": "O202511100001", "userId": "U8901", "amount": 199.99, "currency": "USD" } }
    • 响应示例(200): { "code": "E0000", "message": "accepted", "data": { "storedId": 123456, "deduped": false, "traceId": "trc_3b2f7d1e..." } }
    • 说明:
      • 若幂等重复,返回 200 且 deduped=true;不再重复入库或分发。
  • 上报事件(批量)

    • 接口名称与版本:POST /v1/events/batch
    • 请求示例: { "events": [ { "eventId": "...", "appId": "web-portal", "occurAt": "...", "type": "order.created", "attributes": {...} }, { "eventId": "...", "appId": "web-portal", "occurAt": "...", "type": "order.cancelled", "attributes": {...} } ] }
    • 响应示例(200): { "code": "E0000", "message": "accepted", "data": { "summary": { "total": 2, "accepted": 2, "failed": 0 }, "results": [ { "index": 0, "code": "E0000", "storedId": 123457, "deduped": false }, { "index": 1, "code": "E0000", "storedId": 123458, "deduped": false } ] } }
    • 约束:events.length ≤100;单请求体 ≤1MB;逐条返回状态。
  • 事件查询与过滤

    • 接口名称与版本:GET /v1/events
    • 请求参数:
      • page: number(默认1)
      • pageSize: number(默认50,最大100)
      • appId: string(可选)
      • type: string(可选,支持前缀匹配如 order.*)
      • occurAtFrom/occurAtTo: ISO8601(可选)
      • status: string(stored|published|delivered|dead-letter)
    • 响应示例(200): { "code": "E0000", "message": "ok", "data": { "page": 1, "pageSize": 50, "total": 321, "items": [ { "eventId": "b1bf...", "appId": "web-portal", "occurAt": "2025-11-10T08:15:30Z", "type": "order.created", "attributes": { "orderId": "O2025..." }, "status": "published", "traceId": "trc_..." } ] } }
  • 订阅新增

    • 接口名称与版本:POST /v1/subscriptions
    • 请求示例(测试环境允许提供 secret;生产由运维配置): { "appId": "analytics", "name": "order-events", "callbackUrl": "https://analytics.example.com/callback", "filterType": "order.*", "requireResultSignature": true, "secret": "base64-hmac-secret" }
    • 响应示例(201): { "code": "E0000", "message": "created", "data": { "id": 789, "status": "active", "appId": "analytics", "filterType": "order.*", "callbackUrl": "https://analytics.example.com/callback" } }
  • 订阅停用

    • 接口名称与版本:PATCH /v1/subscriptions/{id}/disable
    • 响应示例(200): { "code": "E0000", "message": "disabled", "data": { "id": 789, "status": "disabled" } }
  • 订阅列表

    • 接口名称与版本:GET /v1/subscriptions
    • 请求参数:page、pageSize、appId、status
    • 响应:分页返回订阅信息(不回传 secret)。
  • 回调请求规范(服务端→订阅方)

    • 方法:POST
    • Headers:
      • X-Callback-Timestamp: number(Unix 秒)
      • X-Callback-Signature: string(HMAC-SHA256 对 canonical-string 计算,Base64)
      • X-Event-Id: string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Body(事件对象): { "eventId": "...", "appId": "...", "occurAt": "...", "type": "...", "attributes": {...} }
    • 订阅方响应要求:
      • 状态码:2xx 表示成功;非 2xx 视为失败并重试。
      • 当 requireResultSignature=true 时:
        • Header: X-Result-Signature(HMAC-SHA256 对响应体计算,Base64)
        • Body 示例:{ "status": "ok", "receivedAt": "2025-11-10T08:16:00Z" }
        • 平台校验失败则记为 E3004 并重试。
  • 签名算法说明

    • 请求签名(客户端→平台):
      • canonical-string = method + "\n" + path + "\n" + X-App-Id + "\n" + X-Timestamp + "\n" + SHA256Hex(body)
      • signature = Base64(HMAC-SHA256(secret, canonical-string))
    • 回调签名(平台→订阅方):
      • canonical-string = "POST\n" + callbackPath + "\n" + X-Callback-Timestamp + "\n" + SHA256Hex(body)
      • signature = Base64(HMAC-SHA256(subscriptionSecret, canonical-string))
    • 回调结果签名(订阅方→平台,若启用):
      • signature = Base64(HMAC-SHA256(subscriptionSecret, SHA256Hex(responseBody)))

数据流程

  • 数据流向与处理节点
    1. 客户端上报事件 → API 接入层
    2. 认证与防重(签名、时间戳、幂等、限流/配额)
    3. 事件入库(MySQL)并发布到 NATS
    4. 回调 Worker 消费事件 → 匹配订阅 → 发起 HTTP 回调
    5. 校验订阅方响应签名(如启用)→ 成功标记或失败重试
    6. 失败超过阈值 → 死信标记并审计
  • 数据格式与转换规则
    • 入站事件:标准化 occurAt 为 UTC ISO8601;type 统一为小写。
    • attributes JSON 直接存储;内部生成 traceId、storedId。
    • 回调请求体与上报体一致,无隐式字段增加。
  • 存储方案与访问策略
    • MySQL:事件表(events)、投递表(deliveries)、订阅表(subscriptions)。
    • 访问模式:写入使用事务;查询支持分页与条件索引(appId、type、occurAt)。
    • 保留期:事件与投递记录默认保留 30 天(可配置),到期归档/清理。
  • 数据安全与权限控制
    • 请求需签名认证;appId 与事件内 appId 必须一致。
    • 订阅 secret 不通过查询接口回传;仅存储引用或加密形式。
    • 审计日志脱敏(不记录敏感 attributes 字段)。

部署说明

  • 环境要求与依赖组件
    • Node.js 20、NestJS、TypeScript
    • MySQL 8(持久化事件/订阅/投递)
    • Redis(幂等键、限流、延时重试队列)
    • NATS(事件发布/消费)
    • OpenAPI 3(接口描述)
  • 配置参数与启动流程
    • 关键环境变量(示例名称):
      • DB_URL、REDIS_URL、NATS_URL
      • RATE_LIMIT_PER_MIN=1000、DAILY_QUOTA=60000
      • SIGNATURE_SKEW_SECONDS=300
      • CALLBACK_TIMEOUT_MS=3000、MAX_RETRIES=7
      • BATCH_SIZE_MAX=100、REQUEST_BODY_MAX=1048576
    • 启动流程:
        1. 初始化数据库与索引
        1. 连接 Redis 与 NATS
        1. 启动 HTTP API 服务与回调 Worker
        1. 发布 OpenAPI 文档并导出 Postman 集合
  • 监控指标与运维要点
    • 指标:
      • http_requests_total/by_status
      • events_ingested_total/by_appId
      • rate_limit_hits_total/by_appId
      • callbacks_attempt_total/success_total/failure_total
      • retry_backlog_size、dead_letter_total
      • nats_publish_fail_total、worker_lag_seconds
    • 运维要点:
      • 关注限流命中与配额使用率;配额近满提前扩容或调整。
      • 死信事件需人工复查并决定重放或忽略。
      • 定期清理过期事件与投递记录,保持索引健康。
      • 在测试环境启用订阅 secret 直传;生产环境改为密钥管理服务(不经接口回传)。
      • GitLab CI:执行 Jest 单元测试与 Newman 集合;对关键路径(上报、查询、回调、重试)做集成测试与回归。

附加测试建议(面向测试人员):

  • 用 Postman 模拟单条/批量上报,验证签名与时间戳窗口、幂等键重复请求的响应一致性。
  • 压力测试限流:构造超过 1000/min 的请求,确认返回 429 与 E1004。
  • 构造无效事件类型/字段,验证 422/E1008 与字段错误信息。
  • 配置订阅 requireResultSignature=true,模拟正确与错误的 X-Result-Signature,验证投递状态与重试行为。
  • 模拟订阅方超时或 5xx,验证退避计划与最大重试后 dead-letter 标记与审计记录。

功能概述

  • 功能背景与业务价值
    • 面向生产环境的云原生应用,提供安全、可观察、可扩展的灰度部署与自动回滚能力,降低发布风险并保障业务连续性。
    • 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镜像构建签名与漏洞扫描、配置与密钥管理、按环境生成 Helm values、分阶段流量灰度(5%→25%→50%→100%)伴随健康检查、蓝绿切换与零停机数据库迁移、版本治理与变更记录。
    • 提供完善的监控与日志体系(Pod/接口指标、业务SLO、集中日志采集与索引),支持容量与弹性(HPA基于CPU与QPS、限流与熔断)、灾备(多可用区与备份演练)、安全(网络策略、RBAC、最小权限、证书管理、审计合规)。
  • 核心目标与解决痛点
    • 降低发布失败与回滚复杂度,通过自动化健康评估与策略化回退保障快速恢复。
    • 提升部署可观测性与合规性,实现端到端的指标、日志与审计可追溯。
    • 标准化环境差异处理与密钥管理,避免人为配置错误。
  • 适用场景与限制条件
    • 适用于 Kubernetes 1.29 集群,Helm 管理应用,Argo CD 驱动 GitOps。
    • 灰度依赖 Nginx Ingress 可以权重分流(canary-weight)能力;如需按QPS进行 HPA,需部署 Prometheus Adapter 暴露自定义指标。
    • 自动回滚基于健康阈值与通知自动化(Argo CD Notifications + Ansible 作业或 GitOps回退),非内核级事务回滚;数据库迁移需遵循向前兼容策略。

架构设计

  • 系统组件与模块划分
    1. 构建与制品模块:Docker 构建、镜像签名、漏洞扫描。
    2. 配置与密钥模块:Vault(密钥)、Helm values(环境配置)、Terraform/Ansible(基础设施与发布编排)。
    3. 部署控制模块:Argo CD(GitOps)、Helm(发布)、Nginx Ingress(灰度/蓝绿)。
    4. 可观测性模块:Prometheus(指标/告警)、Loki + Fluent Bit(日志)、业务SLO监控。
    5. 弹性与稳定性模块:HPA(CPU/QPS)、限流与熔断(基于 Nginx Ingress 与应用侧)。
    6. 灾备与安全模块:多可用区部署、备份/恢复演练、NetworkPolicy、RBAC、证书与审计。
  • 各模块职责与依赖关系
    • 构建与制品模块输出合规镜像,供部署控制模块拉取;依赖签名与扫描策略。
    • 配置与密钥模块为部署控制模块提供环境化 values 与动态密钥注入(Vault Injector)。
    • 部署控制模块依据 GitOps 提交触发灰度/蓝绿,与可观测性模块联动进行健康评估与回滚决策。
    • 可观测性模块提供指标与日志供健康检查、SLO计算与告警;为弹性模块提供指标输入。
    • 弹性与稳定性模块根据指标进行扩缩容与保护(限流、熔断)。
    • 灾备与安全模块贯穿所有流程,提供网络访问控制、权限、证书与审计。
  • 整体架构图描述
    • Git 仓库(应用与 Helm chart)→ Argo CD Application 同步 → Kubernetes(Deployment/Service/Ingress/HPA/Jobs)。
    • 镜像仓库:CI 推送镜像(签名后),Argo CD 部署拉取。
    • Vault:通过 Vault Agent Injector Sidecar 注入密钥至 Pod;Terraform/Ansible管理环境与策略。
    • 灰度分流:Nginx Ingress 主路由 + Canary 路由(权重/标签/头部)到新版本。
    • 观测:Prometheus 抓取 /metrics;Fluent Bit 收集容器日志写入 Loki;告警触发 Argo CD Notifications → Ansible 回滚Webhook。
    • 灾备:多可用区节点池与数据备份存储;恢复演练流水线。

模块详细说明

  • 构建与制品模块
    • 功能描述:构建Docker镜像,附加签名,进行漏洞扫描;仅合规镜像允许部署。
    • 输入输出:
      • 输入:源码、Dockerfile、签名密钥(Vault管理)、扫描策略。
      • 输出:已签名镜像(含签名元数据)、扫描报告(合规标识)。
    • 逻辑与算法:CI流水线执行 build → sign → scan;若高危漏洞未豁免则阻断。
    • 性能与约束:镜像层优化,构建缓存;签名与扫描需在可接受时延内完成(<5分钟视规模)。
  • 配置与密钥模块
    • 功能描述:按环境生成 Helm values,管理密钥与证书。
    • 输入输出:
      • 输入:环境参数(prod/stage/dev)、密钥模板、配置基线。
      • 输出:values-.yaml、密钥注入策略(Vault annotations)。
    • 逻辑与算法:模板化渲染(Ansible/Jinja),敏感配置仅从 Vault 动态注入,避免入库。
    • 性能与约束:密钥轮换最小影响,证书即将过期提前告警。
  • 部署控制模块
    • 功能描述:分阶段灰度与蓝绿切换,健康检查与自动回滚,数据库迁移按钩子执行。
    • 输入输出:
      • 输入:Git提交(版本与灰度权重)、Helm charts与values、健康阈值。
      • 输出:K8s资源状态更新、回滚动作。
    • 处理逻辑:
      • 灰度阶段:5%→25%→50%→100%,每步执行健康评估(错误率、延迟、SLO),不达标则触发回滚。
      • 蓝绿:新版本部署为 Green,流量从 Blue 切至 Green;保留旧版本以备回退。
      • 自动回滚:告警触发 Argo CD Notifications → 调用 Ansible 作业回退 Git Tag/Revision → Argo CD Self-Heal同步至上一个稳定版本。
      • 数据库迁移:PreSync Hook执行“扩展性变更”(新增列/索引、非破坏性),PostSync进行数据回填;严格禁止破坏性变更,采用双写/读兼容策略,确保零停机。
    • 性能与约束:每步灰度停留时间与采样窗口可配置;保证 Ingress 变更与副本扩缩不造成连接雪崩;使用 readinessGate 与 PDB 保证稳定性。
  • 可观测性模块
    • 功能描述:采集Pod与接口指标、业务SLO、日志索引与查询。
    • 输入输出:
      • 输入:应用暴露指标 /metrics、容器标准输出日志。
      • 输出:告警事件、SLO报表、日志索引。
    • 处理逻辑:Prometheus 抓取、Loki存储查询;告警规则结合部署健康阈值;SLO基于成功率与延迟分位数。
    • 性能与约束:指标抓取间隔 15s,日志延迟<5s;保留策略按合规要求配置(如90天)。
  • 弹性与稳定性模块
    • 功能描述:HPA基于CPU与QPS扩缩容,限流与熔断保护。
    • 输入输出:
      • 输入:CPU使用率、QPS自定义指标(需 Prometheus Adapter)、限流阈值。
      • 输出:Pod副本数调整、拒绝/降级响应。
    • 处理逻辑:HPA策略配置目标利用率与目标QPS;Nginx Ingress 或应用中间件实现限流/熔断。
    • 约束:确保自定义指标稳定暴露;避免震荡(冷却时间、最小步长)。
  • 灾备与安全模块
    • 功能描述:多可用区部署、备份与恢复演练、安全策略(NetworkPolicy、RBAC、证书与审计)。
    • 输入输出:
      • 输入:备份计划、网络访问策略、权限模型、证书与审计策略。
      • 输出:可恢复快照、隔离网络策略、合规审计日志。
    • 逻辑与约束:跨AZ部署与反亲和保证;定期演练(季度);最小权限设定与Vault审计开启。

接口规范

  • 接口名称与版本
    1. 部署同步接口(Argo CD API v2)
      • 名称:Application Sync
      • 路径:POST /api/applications/{name}/sync
    2. 健康检查接口(应用侧)
      • 名称:Health/Ready
      • 路径:GET /healthz, GET /readyz
    3. 指标接口(应用侧)
      • 名称:Prometheus Metrics
      • 路径:GET /metrics
  • 请求响应格式
    • Application Sync(JSON)
      • 请求示例: { "revision": "v1.2.3", "prune": true, "dryRun": false, "syncOptions": ["CreateNamespace=true","PrunePropagationPolicy=foreground"] }
      • 响应示例: { "status": "Synced", "details": {"resources": [{"kind":"Deployment","name":"app"}]} }
    • 健康检查(JSON)
      • 响应: { "status": "ok", "uptimeSec": 12345, "version": "v1.2.3" }
    • 指标接口(Prometheus Exposition)
      • 文本示例: http_requests_total{service="app",code="200"} 123456 http_request_duration_seconds_bucket{le="0.5"} 3456
  • 参数说明与数据类型
    • Application Sync
      • revision(string):部署目标版本或Git提交哈希/Tag。
      • prune(boolean):是否清理不再需要的资源。
      • dryRun(boolean):是否试运行。
      • syncOptions(array[string]):同步选项。
    • 健康检查
      • status(enum: ok/degraded/fail)、uptimeSec(number)、version(string)。
    • 指标接口
      • 标准Prometheus格式,无JSON封装。
  • 错误码定义与处理机制
    • 400:参数错误(revision不存在);重试前校验提交。
    • 401/403:认证或授权失败;检查 Argo CD Token 与 RBAC。
    • 409:资源冲突;触发自愈或回滚逻辑。
    • 5xx:服务端错误;自动告警并执行回滚作业。
    • 健康检查非200:判定为不健康,阻断灰度推进并触发回滚。

数据流程

  • 数据流向与处理节点
    • 构建产物:源码→CI→镜像(签名)→镜像仓库→K8s拉取。
    • 配置与密钥:Git→Helm values→Argo CD→Vault Injector→Pod环境变量/文件。
    • 灰度流量:Nginx Ingress 主路由(旧版)→ Canary 路由(新版),按权重切流。
    • 监控与日志:应用→Prometheus→告警;Fluent Bit→Loki→查询与索引。
  • 数据格式与转换规则
    • Helm values:YAML,按环境分层(global/env/service)。
    • 日志:JSON或文本,Fluent Bit统一解析为Loki标签集合(namespace, app, pod, level)。
    • 指标:Prometheus标准暴露格式。
  • 存储方案与访问策略
    • 指标与告警:Prometheus本地存储(可选远程写);访问经RBAC限制。
    • 日志:Loki对象存储/本地持久卷;通过访问令牌与命名空间标签控制查询范围。
    • 密钥:Vault存储,启用审计后端;应用经认证获得短期租约。
  • 数据安全与权限控制
    • NetworkPolicy:仅允许 Ingress Controller 与必要服务访问应用端口;禁止跨命名空间横向访问。
    • RBAC:最小权限,运维角色限定在命名空间与资源类型;Argo CD只读/发布分离。
    • 证书管理:服务间TLS,Vault PKI签发应用证书;证书轮换策略与到期告警。
    • 审计合规:K8s审计日志启用;Argo CD操作记录、Vault审计日志集中存储与定期检查。

部署说明

  • 环境要求与依赖组件
    • Kubernetes 1.29 集群(生产至少三主三从,多可用区节点池)。
    • Argo CD(含 Notifications)、Helm、Docker 镜像仓库。
    • Nginx Ingress Controller(支持 canary 注解与权重分流)。
    • Prometheus、Loki、Fluent Bit;Grafana(可选,用于可视化)。
    • Vault(启用 Agent Injector 与审计);Keycloak(身份与单点登录,如应用需要)。
    • Terraform(基础设施资源管理)、Ansible(发布编排与自动化回滚作业)。
    • Prometheus Adapter(可选,用于HPA自定义QPS指标)。
  • 配置参数与启动流程
    • 关键 Helm values 结构示例(按环境): global: env: "prod" image: repository: "registry.example.com/app" tag: "v1.2.3" pullPolicy: "IfNotPresent" ingress: host: "api.example.com" tlsSecretName: "tls-api" canary: enabled: true weight: 5 resources: requests: {cpu: "500m", memory: "512Mi"} limits: {cpu: "1", memory: "1Gi"} hpa: enabled: true minReplicas: 4 maxReplicas: 20 cpu: targetUtilization: 60 qps: enabled: true metricName: "http_requests_per_second" targetValue: 200 vault: enabled: true role: "app-role" secrets: - path: "secret/data/app/db" mountPath: "/etc/secrets/db"
    • 灰度与蓝绿相关 Ingress 注解示例:
      • 主路由(旧版):nginx.ingress.kubernetes.io/canary: "false"
      • 新版路由(canary):nginx.ingress.kubernetes.io/canary: "true" nginx.ingress.kubernetes.io/canary-weight: "5"
    • HPA 示例(CPU + 自定义QPS,需Adapter): apiVersion: autoscaling/v2 kind: HorizontalPodAutoscaler spec: metrics: - type: Resource resource: {name: cpu, target: {type: Utilization, averageUtilization: 60}} - type: Pods pods: metric: name: http_requests_per_second target: type: AverageValue averageValue: "200"
    • 数据库迁移 Hook(Helm hooks):
      • PreSync Job:执行非破坏性DDL(新增列/索引),标记版本。
      • PostSync Job:数据回填与校验,不影响在线读写。
    • 启动流程(标准发布)
      1. CI 构建镜像并签名,完成漏洞扫描与合规检查。
      2. 渲染环境 values(Ansible),提交至 Git(应用仓库/配置仓库)。
      3. 更新 Argo CD Application 指向新版本 tag/revision。
      4. 灰度阶段推进:修改 canary-weight 5→25→50→100;每步等待健康窗口(如10-15分钟)。
      5. 通过 Prometheus 告警与 SLO面板验证;不达标自动触发回滚作业。
      6. 蓝绿切换:当新版稳定,切换主路由到 Green;保留旧版一段时间以便快速回退。
      7. 版本治理:记录变更、镜像签名、扫描报告与审计日志。
  • 监控指标与运维要点
    • 健康阈值建议:
      • 错误率(5xx + 业务失败)< 1%
      • P95 响应时间 < 300ms(核心接口)
      • Pod Ready 比例 > 99%
    • 告警规则示例:
      • 高错误率:rate(http_requests_total{code=~"5.."}[5m]) / rate(http_requests_total[5m]) > 0.01
      • 可用性SLO违反:slo_availability < 0.999
      • HPA异常震荡:replicas 5m 变动次数 > N
    • 运行维护:
      • 每步灰度前后必须检查指标面板与日志异常。
      • 回滚自动化需演练并定期校验。
      • 证书与密钥轮换窗口须提前计划与通知。
      • 灾备演练至少季度进行,输出报告与改进项。

以上部署指南以 Kubernetes 1.29、Helm 与 Argo CD 为核心,结合 Nginx Ingress、Prometheus、Loki、Fluent Bit、Vault、Terraform、Ansible 等组件,提供面向生产的灰度发布、蓝绿切换、自动回滚、可观测与合规保障的完整流程。根据实际环境与合规要求,可调整阈值与组件选项(如启用 Prometheus Adapter 用于QPS型HPA)。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让 AI 充当资深技术文档架构师,把零散、复杂的实现思路,快速沉淀为一套可交付、可评审、可复用的技术文档。覆盖功能背景、架构拆解、模块说明、对接规范、数据流与部署要点的全流程,确保与实际实现保持一致。帮助团队将写作从“几天”压缩到“小时级”,统一格式与术语,降低沟通成本,提高评审通过率与交付质量。适用于新功能落地、存量系统补文档、方案评审与对外交付等场景,支持按读者角色与技术栈定制输出。三步上手:贴入功能描述,选择文档类型与读者,立即生成可用初稿,并附质量校验与优化建议;企业版支持私有术语库、品牌模板、协作审阅与版本管理。

适用用户

后端工程师

把新功能实现快速转成模块说明与接口说明,自动补全边界场景与依赖,文档随迭代及时更新。

前端/客户端工程师

将交互逻辑、状态变化与联调约定清晰成稿,减少口头沟通,保障需求变更后文档可快速同步。

架构师/技术负责人

几分钟产出架构概述、模块划分与关键决策记录,用于技术评审与对外方案说明,统一团队认知。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从概述到部署的完整框架,迅速将零散实现沉淀为可交付文档
基于功能描述自动分解模块与职责,清晰呈现依赖关系与协作边界
自动梳理接口逻辑与数据流向,生成易读流程描述,减少跨团队沟通反复
按读者角色与技术栈自适应表达深度,同时照顾开发、测试与管理视角
内置规范化章节与术语一致性校验,使文档与实现对齐,避免偏差与遗漏
评审材料快速成稿,突出关键决策与约束条件,显著提升评审效率与通过率
可复用模板与参数化设置,一键复刻最佳实践,多项目保持风格一致
交付前自动完成逻辑与格式体检,输出排版整洁、可直接共享的版本
支持版本化更新与变更摘要,清晰追踪迭代历史,便于团队同步与回溯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687 tokens
- 5 个可调节参数
{ 功能描述 } { 文档类型 } { 技术栈 } { 详细程度 } { 目标读者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