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学业规划大师

74 浏览
4 试用
0 购买
Oct 15,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大学生群体设计,提供全方位的学业规划与时间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化的任务分解和智能分析,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考试复习安排和项目进度管理。亮点包括:多维度目标设定、优先级智能排序、时间分配优化、进度跟踪提醒等功能。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学业规划中常见的目标模糊、时间冲突、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升学习效率和成果质量。该提示词具备高度适配性,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实现从短期任务到长期目标的全面规划管理。

总体目标概述

  • 目标:本学期稳住高数、物理与程序设计三门课成绩;保证实验预习与作业按周推进;在截止前完成并获得自动提醒与冲突提示。
  • 可量化标准:
    • 成绩:三门课平时与期末目标≥80/100;周测或自测正确率≥80%。
    • 流程:实验预习在实验前48小时完成;作业在截止前24小时完成;每周学习投入≥16小时(18小时计划,允许10%机动)。
    • 节律:周日完成下一周排程;每晚更新进度与调整。

任务分解清单

  • 高等数学(每周约6小时,优先级P1)
    • 课后巩固与例题精讲(1.5h):回顾定义/定理,做典型题,制作错题卡。
    • 作业/题组训练(2.5h):分两次完成,包含计时练习与讲评。
    • 错题复盘与微测(0.5h):10-15题小测,错题回写。
    • 下周预习与难点清单(1.5h):阅读教材/讲义,列5-8个待攻克点。
  • 大学物理(每周约5小时,优先级P1)
    • 概念框架与公式推导(1h):构建思维导图,关注近似条件与适用范围。
    • 题目训练(2h):分难度梯度,混合章节交错练习。
    • 实验预习(1.5h):原理—仪器—步骤—误差分析—数据表格预设;必要时撰写报告骨架。
  • 程序设计(每周约6小时,优先级P1)
    • 需求阅读与设计(0.5h):明确输入输出、边界、测试样例。
    • 编码实现(3h):分里程碑提交,及时版本控制(Git)。
    • 调试与测试(1.5h):单元测试+样例对拍,记录问题与修复。
    • 实验/上机预习(1h):阅读API/库,准备模板代码与常见坑清单。
  • 通用与管理(每周约1小时,优先级P1)
    • 周计划与回顾(0.5h):收集截止、估时、排程、设提醒。
    • 机动缓冲(0.5h):应对加餐作业/临时测试。

时间安排表(避开周三晚社团;工作日每天2小时,周末合计8小时)

  • 周一 20:00–22:00:高数 课后巩固+例题(P1)
  • 周二 20:00–22:00:程序设计 编码实现Ⅰ(P1)
  • 周三 12:30–14:30:物理 实验预习/报告骨架(P1)(避开周三晚)
  • 周四 20:00–22:00:高数 作业/题组Ⅰ(P1)
  • 周五 20:00–22:00:程序设计 调试与测试(P1)
  • 周六 09:00–12:00:物理 题目训练+概念框架(P1)
  • 周六 14:00–16:00:程序设计 编码实现Ⅱ或上机准备(P1)
  • 周日 09:00–12:00:
    • 09:00–09:30 周计划与回顾(P1)
    • 09:30–11:00 高数 下周预习/难点攻克(P1)
    • 11:00–12:00 机动缓冲:补作业或实验(P1) 说明:
  • 若当周实验/作业临近截止(≤48h),优先占用周日机动与周五后半段时间。
  • 临近期中/期末(考前4周):将周六14:00–16:00或周五后半段逐步转给高数/物理强化(每周+1–2h),从程序设计拓展练习中让渡。

优先级标识

  • P1(必须做,先做):基础课核心(高数例题/错题、物理概念与实验预习)、所有临近一周的作业/实验。
  • P2(重要,次序可后):编程进阶优化/重构、物理拔高题、高数拓展题。
  • P3(可选/加分):赛事/项目延伸、额外阅读与整理。 执行规则:
  • 每日2小时仅用于P1;P2/P3放入周末或周日机动且不挤占P1。
  • 任何任务若距离截止≤48小时自动提升为P1。

进度跟踪建议

  • 工具组合(轻量且可自动提醒)
    • Google/Apple 日历:创建“学习”日历,按上述时间块设置每周重复事件;为每个作业/实验/测验创建带截止时间的事件,提醒设置:提前72小时+24小时。
    • 任务库(Notion/TickTick/ToDo):建立“学业任务库”,字段建议:
      • 课程、任务类型、预计时长(h)、截止时间、优先级、状态、实际时长(h)、计划日期。
      • 公式字段“提醒级别”:
        • 若状态≠完成且距截止≤24h → 红色“临近截止”
        • 若已排时长 < 预计时长 → 黄色“时长不足”
        • 无计划日期或无预计时长 → 灰色“需补全”
    • 冲突/超载提示(简易做法)
      • 在任务库添加“计划日期”和“当天计划时长(汇总)”,建立“本周看板-按天分组”,为工作日设置条件格式:当天计划时长>2h标红;周末两天合计>8h标红(用每周汇总视图统计)。
      • 日历中若同一时段出现多个事件会直观重叠,用于时间冲突提示。
  • 例行流程
    • 每晚5分钟:勾选完成、记录实际时长、迁移未完成任务。
    • 周日回顾30分钟:输入所有新的截止;拆分任务(≤90分钟/块);更新预计时长;检查“提醒级别”与“超载标记”;确认下周时间块对应的具体任务。
  • 学习方法嵌入
    • 高数/物理:主动回忆+计时练习(45–50分钟专注+10分钟休息),错题二次重做在48小时内完成;跨章节交错训练。
    • 程序设计:先写最小可运行版本,再迭代;每次提交附“问题—原因—修复”三行记录;测试覆盖边界与异常。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估时不足/任务溢出:启用周日机动1–2小时;次优先调整P2/P3;必要时将周五部分转给最紧急P1。
  • 同周多门大作业/实验:周二晚将程序设计分片提前到周六上午或周日;保证每项至少有一次90分钟不被切割的深度块。
  • 实验预习不充分:实验前48小时做预习清单(原理—步骤—误差—数据表);不通过自检问题则追加30–60分钟从周日机动挪用。
  • 临时测验/加堂作业:优先抢占周五后半段与周日机动;压缩当周编程优化类P2。
  • 状态与疲劳:每日最长不连续专注≤100分钟;若连续两天完成率<70%,下一天仅安排两个关键块并提前就寝。
  • 技术/环境故障(编程/实验):代码与文档当日提交到Git/云端;实验前一天打印/下载仪器手册与数据表模板。

资源分配(按优先与适配度)

  • 高数:教材配套题+历年卷;错题本(纸质/Anki);B站优质课程/学校慕课对应章节精讲。
  • 物理:教材例题与章末题;实验指导书;实验误差分析手册;官方/课程PPT。
  • 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OJ平台;教科书练习;单元测试框架(如C/C++可用Catch2/GoogleTest,Python用pytest);IDE模版与代码规范检查。

备注与调整

  • 第1周用于校准估时:记录实际用时,第二周起将每类任务预计时长按实际±20%修正。
  • 考前4周滚动强化:每周增加1–2小时给高数/物理综合套题;程序设计保底完成当周必做任务。
  • 始终遵守学术诚信:独立完成作业与实验,引用资料规范标注。

总体目标概述

  • 在学期内高质量完成3门课程的case与presentation(遵守学术诚信与课程要求),并通过系统化的倒计时复习地图在期末闭卷考试中提分。
  • 时间资源:每周可用学习时间15小时;周二晚固定进行小组讨论;关键周(临近presentation或T-2/T-1临近期末)额外+2小时。
  • 优先级偏好:真题练习为核心;presentation排期前移;各任务按截止时间与影响权重排序。
  • 规划原则:目标分解→时间块分配→优先级驱动→进度跟踪与滚动优化。

任务分解清单

按课程拆分(课程1/课程2/课程3;若有具体课程名称与截止日期,请补充以微调排期):

  • 课程X—Case任务(P1)
    • 选题/理解题目要求与评分细则
    • 资料检索与数据整理(文献、行业报告、课程材料)
    • 框架搭建(问题拆解、假设、分析路径、结论)
    • 初稿撰写与自检(逻辑、证据、引用规范)
    • 同伴评审与修改定稿
    • 提交与回顾要点
  • 课程X—Presentation任务(前移,P1)
    • 受众与核心信息明确(3条关键信息)
    • 大纲与叙事结构(开场-问题-分析-结论-建议)
    • 幻灯片制作(简洁可视化、数据可信、版权合规)
    • 讲稿与Q&A准备(常见问题清单)
    • 排练与计时(2-3轮,获取反馈)
    • 演示当日流程与物料清单
  • 课程X—期末闭卷提升(P1)
    • 大纲梳理(知识点图谱 + 高频考点)
    • 真题/模拟题分组练习(计时、评分、错题归档)
    • 记忆与检索训练(公式/概念速记卡,间隔重复)
    • 弱项强化与策略优化(时间分配、题型策略)
  • 共性与支撑(P2/P3)
    • 周二小组讨论(协作、评审、任务分派)
    • 学习资源搭建(题库、资料库、错题本、模板)
    • 周度复盘与滚动调整(绩效指标、风险扫描)

优先级标识示例:

  • P1:真题练习(每周)、临近截止的case与presentation、T-2/T-1的全真模拟
  • P2:概念整理、资料完善、次要修改与美化
  • P3:延展阅读、非关键优化

时间安排表

总体分期:前期“交付物前移”,后期“期末倒计时复习”。

  • 每周固定结构(15小时;关键周+2小时)

    • 周一(2.5h):真题计时练习(1套/课程轮换)+错题分析
    • 周二晚(2h,固定):小组讨论(case协作/演示排练)
    • 周三(3h):Case深度工作(框架/分析/写作)
    • 周四(2.5h):Presentation制作与排练
    • 周五(2h):概念复盘与错题本维护(分课程轮换)
    • 周六(3h):交付物收尾(case改稿/演示优化)
    • 关键周加班(+2h,周日或晚间机动):全真模拟或最终排练
  • 前移Presentation的阶段安排(建议开学后前3周进行“演示冲刺”,周次可按你们课程实际排期调整)

    • 第1周:课程1演示冲刺(5h演示+2h协作;其余8h分配给课程2/3的case与基础复习)
    • 第2周:课程2演示冲刺(同上)
    • 第3周:课程3演示冲刺(同上)
    • 第4-5周:集中完成各课程case(每周至少两门课程进入“定稿阶段”)
    • 第6周起:进入期末倒计时复习主线(见下方复习地图)
  • 倒计时复习地图(闭卷,T-6到T-0;若期末周不确定,按“临近考试周”往前推6周启动)

    • T-6(15h):三课诊断周
      • 每门课1套真题/模拟(计时)→错误率与薄弱章节统计(P1)
      • 完成知识点图谱初版与题型清单(P1)
      • 建立错题本与记忆卡模板(P2)
    • T-5(15h):弱项突破周
      • 每门课2套分题型练习(非整套,聚焦薄弱题型)(P1)
      • 针对错误高频知识点做“例题-变式-总结”(P1)
      • 小组讨论:互测与讲解轮换(P2)
    • T-4(15h):整套强化周
      • 每门课1整套+1半套(计时)(P1)
      • 错题归因与策略微调(读题速度、时间分配)(P1)
      • 速记卡迭代(仅用于课后记忆训练,考试不可携带)(P2)
    • T-3(15h):综合提速周
      • 每门课1整套(计时)+跨章节综合题演练(P1)
      • 建立“高频题清单”(10-15题/课)(P1)
      • 轻量回顾课堂笔记与教师强调点(P2)
    • T-2(17h,关键周+2h):全真模拟与纠偏
      • 每门课1整套全真模拟(严格考试环境)(P1)
      • 错题复盘与“一页纸提纲”整理(概念、公式、易错点)(P1)
      • 睡眠与作息优化启动(P2)
    • T-1(17h,关键周+2h):巩固与减负
      • 每门课高频题二刷+小套选择/简答题巩固(P1)
      • 仅查漏补缺,不做超纲扩展(P2)
      • 轻量排练与情绪管理(P3)
    • T-0:考试当周
      • 30-45分钟热身(不计分练习,唤醒思维)
      • 准备证件与考务信息;避免临时抱佛脚
  • 每周课程时间分配参考(按任务优先动态调整;示例)

    • 课程1:5h(真题/模拟2h;case/演示3h)
    • 课程2:5h(真题/模拟2h;case/演示3h)
    • 课程3:5h(真题/模拟2h;case/演示3h)
    • 关键周的+2h优先用于:全真模拟或最终排练(P1)

优先级标识

  • P1(必须完成,优先投入时间)
    • 每周各课程的真题/模拟(计时+错题分析)
    • 临近截止的case定稿与presentation排练
    • T-2/T-1的全真模拟与一页纸提纲
  • P2(重要但可在P1后跟进)
    • 概念梳理、记忆卡迭代、资料完善
    • 小组互评与演示美化
  • P3(可择时进行)
    • 延伸阅读、非核心内容优化、额外练习

进度跟踪建议

  • 看板管理(Notion/Trello)
    • 列:Backlog / 本周进行 / 待评审 / 已完成 / 风险
    • 卡片包含:课程、任务类型(case/演示/真题)、预计时长、截止日期、优先级、产出物链接
  • 周度指标(每周日复盘,30分钟)
    • 真题完成量:每门课≥1套(T-4起保持整套节奏)
    • 错题纠正率:本周错题二刷正确率≥80%
    • case进度:每门课至少推进一个关键节点(框架完成/初稿完成/定稿提交)
    • 演示排练:每个演示至少2轮,控制在规定时间±10%
  • 日常微跟踪
    • 番茄钟记录(25/30/50分钟块)与产出清单
    • 学习日志:今天完成的题目数量、错误类型、下次改进点
  • 里程碑评审(每两周)
    • 交付物里程碑:所有演示是否按前移计划完成?
    • 复习里程碑:是否按倒计时地图达成套题与弱项突破?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截止期集中(多个case/演示同周)
    • 提前两周锁定关键路径;使用“前移演示冲刺”分散压力
    • 设定“不可延期”检查点(P1任务必须完结)
  • 低估case/演示工作量
    • 预留机动时间(每周周六后半段或关键周+2h)
    • 分解到可交付的最小任务(大纲-2页初稿-同伴评审-定稿)
  • 真题资源不足或与考试差异
    • 扩展到同类型题目/教材后章练习;自制模拟题(依据课程重点)
    • 与同学/助教沟通考试风格与重点
  • 小组协作不顺畅
    • 周二会议结构化:10min进度+40min讨论+10min分工与下次目标
    • 明确责任人与交付时间;使用共享文档版本控制
  • 疲劳与注意力下降
    • 时间块管理:长任务不超过90分钟;交叉不同类型任务(题目、写作、排练)
    • 每周至少1次轻运动与充足睡眠;关键周作息前置调整

—— 建议补充信息以进一步细化计划:

  • 三门课程的具体名称、case与presentation的截止日期/演示周
  • 期末考试确切日期与题型结构
  • 个人强弱项(哪门课更需提分) 收到后我将把周次与倒计时地图精确到日期,并给出每门课的套题清单与演示排练脚本模板。
  • 总体目标概述

    • 目标:在不违反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完成两篇论文(记为论文A与论文B)从选题到提交的全流程,包括资料收集、结构化大纲、分阶段写作与修订、查重与最终提交。
    • 时间资源:工作日晚间每日1.5小时;周末总计4小时;DDL前一周(W-1)预留整块时间主要用于终审、二次查重与提交。
    • 优先级偏好:优先资料整理与大纲;采用分阶段写作与查重。
    • 总体策略:
      • 前期(W-6~W-4):集中资料检索与笔记、大纲定稿,率先推进论文A首稿。
      • 中期(W-3~W-2):论文A首稿完成并进行查重与修订,同时推进论文B首稿与查重。
      • 后期(W-1):两篇论文进行终审、第二次查重、格式规范与提交,尽量提前2–3天完成提交。
  • 任务分解清单

    • 共同准备(两论文通用)
      • [P0] 明确课程要求与评估指标;建立项目文件夹与版本命名规范;配置参考文献管理工具(如Zotero)与笔记模板。
      • [P0] 关键词策略与检索式设计(中文/英文数据库:CNKI、万方、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建立文献库与标签体系。
      • [P1] 文献筛选与精读:核心文献(理论/方法/领域前沿)+扩展文献;形成“证据表”与“主题矩阵”。
      • [P0] 完成可执行大纲(标题层级、段落要点、证据对应、图表占位)。
      • [P2] 规范与格式:引用样式(APA/MLA/Chicago等)、图表与数据来源合规检查。
    • 论文A(优先推进)
      • [P1] 首稿阶段分块写作:引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方法/数据→结果/分析→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 [P1] 首次查重(首稿完成后,文本定稿度≥80%);记录问题段落与相似来源。
      • [P1] 修订循环1:重写高相似段落、补充原创分析、优化引用与改写。
      • [P2] 规范与格式终检:结构一致性、图表编号、参考文献完整性。
      • [P1] 二次查重与提交准备(预提交检查清单)。
    • 论文B(与A交错推进)
      • [P0] 资料整理与大纲定稿。
      • [P1] 首稿阶段分块写作(顺序同A)。
      • [P1] 首次查重与修订循环1。
      • [P2] 规范与格式终检。
      • [P1] 二次查重与提交准备(预提交检查清单)。
  • 时间安排表

    • 说明:以DDL所在周为W0,向前规划6周;每周总时长≈11.5小时(工作日5×1.5h+周末4h)。可按需微调。
    • W-6(启动与选题、资料检索优先,A先行)
      • Mon 1.5h:明确两论文题目方向、研究问题与课程要求;建立项目结构与工具(Zotero/Notion/Trello)。
      • Tue 1.5h:为A制定检索式与关键词,初步收集核心文献10–15篇。
      • Wed 1.5h:A核心文献精读与主题矩阵;提炼问题-证据对应关系。
      • Thu 1.5h:A大纲初稿(三级标题+每段要点+引用占位)。
      • Fri 1.5h:为B制定检索式与关键词,收集核心文献8–12篇。
      • Weekend 4h:B文献精读与主题矩阵;B大纲初稿;两篇里程碑与风险清单建立。
    • W-5(完善资料与大纲;A启动写作)
      • Mon 1.5h:A大纲完善与段落要点充实;补关键文献与图表占位。
      • Tue 1.5h:A写作引言与研究背景。
      • Wed 1.5h:A写作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Thu 1.5h:A写作方法/数据。
      • Fri 1.5h:B大纲完善;写作引言。
      • Weekend 4h:A整合本周写作,初步通读修订;B文献综述素材整理与段落要点。
    • W-4(A主干完成;B启动主体写作)
      • Mon 1.5h:A写作结果/分析。
      • Tue 1.5h:A写作讨论(与文献对话与贡献点)。
      • Wed 1.5h:B文献综述写作(对齐主题矩阵)。
      • Thu 1.5h:B方法/数据部分框架搭建。
      • Fri 1.5h:A合并为首稿v0.8;参考文献初步整理。
      • Weekend 4h:A通读与结构性修订;准备查重材料(纯文本版、去除致谢等不影响主体的部分)。
    • W-3(A首稿查重与修订;B主体推进)
      • Mon 1.5h:A首次查重(使用学校允许的系统);记录相似段落与来源。
      • Tue 1.5h:A针对高相似段落进行改写与补证;加强原创分析。
      • Wed 1.5h:B写作方法/结果或案例分析。
      • Thu 1.5h:B写作讨论与结论框架。
      • Fri 1.5h:A首稿v0.9定稿;如可,征求同学/导师规范性反馈。
      • Weekend 4h:A应用反馈二次修订;B讨论部分细化与过渡优化。
    • W-2(B首稿与查重;A规范终检)
      • Mon 1.5h:B合并为首稿v0.8。
      • Tue 1.5h:B首次查重与问题段落清单。
      • Wed 1.5h:A格式与引用检查(参考文献完整性、图表编号、术语统一)。
      • Thu 1.5h:B修订循环1(改写/补证/优化引用)。
      • Fri 1.5h:A预提交检查(见清单);必要时进行A二次查重。
      • Weekend 4h:B预提交检查;两篇均准备最终材料(封面、摘要、关键词等)。
    • W-1(预留整块时间:终审、二次查重与提交)
      • 目标:两篇论文终审、二次查重(如A尚未进行或需复验)、细节修订、最终格式、提交与备份。
      • 建议在本周中段(例如周三/周四)完成正式提交,预留2–3天缓冲应对突发问题。
  • 优先级标识

    • P0(极高):资料检索与筛选;主题矩阵与证据表;可执行大纲定稿。
    • P1(高):首稿分块写作;首次查重;修订循环1(处理相似度)。
    • P2(中):格式规范与引用校对;图表与附录;语言润色。
    • P3(低):版式微调、可选拓展讨论、视觉美化(在不影响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 进度跟踪建议

    • 里程碑
      • W-6:两论文大纲初稿与文献库建立。
      • W-4:A首稿v0.8完成。
      • W-3:A首次查重与修订完成。
      • W-2:B首稿v0.8与首次查重完成;A预提交检查完成。
      • W-1:两论文二次查重与终审提交。
    • 工具与方法
      • 看板:Notion/Trello分列(Backlog/Doing/Review/Done);任务粒度≤90分钟。
      • 指标:每周核心文献精读量(≥5篇)、完成段落数、改写完成率(针对查重)、引用条目完善率。
      • 会审:每周末15分钟复盘(进度、风险、下周优先级);版本命名规则(A_v0.8_2025-10-15等)。
      • 会话结构(每晚1.5h):10min计划与回顾→60–70min深度工作→10min记录与收尾→可选5–10min微调。
  •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资料过载与偏题:限定核心关键词与筛选标准(近5年+高被引+方法相关);建立“弃用”列表避免反复纠结。
    • 进度延误:若某晚未完成目标,优先挪至次日并压缩低优先级任务(P3);保证W-1整块时间不被前期挤占。
    • 查重相似度偏高:优先处理“定义性陈述”“背景综述”段落的改写;加强自有分析与结构性表达;确保准确引用与引号使用。
    • 规范错误与技术问题:提前一周进行格式与引用全检;准备提交清单与备份(本地+云端PDF/源文件)。
    • 写作卡顿:以大纲为驱动的“段落最小粒度写作”;先写内容要点后再润色语言;番茄钟避免长时间停滞。
    • 外部不可控(系统故障/健康):在W-2完成至少一篇的“可提交版本”,W-1仅做质量提升;提交提前2–3天。
  • 资源分配与建议

    • 工具:Zotero(文献管理)+Zotero连接Word/Docs;Notion/Trello(任务与笔记);Typora/Markdown(结构化草稿);学校授权查重系统。
    • 数据与素材:合规获取与记录来源;图表与数据标注来源;避免使用未授权或不可靠的查重/代写服务。
    • 模板:建立两论文的统一大纲模板(标题层级、摘要/关键词、各章要点、引用占位);建立“预提交检查清单”(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参考文献、致谢、格式、页码、目录、声明等)。
  • 预提交检查清单(简版)

    • 结构完整性:各章节齐全、逻辑连贯、过渡自然。
    • 引用与参考:格式统一、每一条引用均在参考文献中、无缺页/错页。
    • 图表与数据:清晰可读、编号与引用一致、来源标注。
    • 语言与规范:术语一致,无明显语法/拼写错误。
    • 查重记录:问题段落清单与修订记录存档;二次查重结果达标。
    • 提交流程:文件命名、格式(PDF/Word)、提交平台账号测试、确认回执。

说明与下一步

  • 本方案按“离DDL六周”的通用节奏编排。若两篇论文的具体DDL、字数/页数要求、引用格式、学科领域不同,请提供:
    • 两论文的DDL日期与是否相同;
    • 基本篇幅(字数/页数)与引用格式;
    • 学科/主题方向(便于指定检索库与方法部分安排)。
  • 收到上述信息后,我将进一步精细化每周与每日的任务量、文献数量与写作输出目标,确保在你的时间约束内,按优先级稳健完成。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理工科大一新生

快速搭建必修课学习节奏,安排实验预习与作业分周推进,自动提醒冲突与截止,稳住基础课成绩并养成高效作息。

商科备考党

针对多门case、presentation与期末闭卷,智能排序任务与时间分配,结合真题练习生成倒计时复习地图,确保关键周不掉链子。

文科写作密集型学生

从论文选题到资料收集、写作日程与修改周期全流程规划,设置查重与提交节点,减少熬夜赶工,实现稳步输出高质量稿件。

解决的问题

面向大学生的智能学业规划助手:在3分钟内生成专属学习与复习方案,统一管理课程、作业与项目;用智能优先级与时间优化,让每天、每周、整学期都有清晰安排;提供进度提醒与风险预警,从“今天做什么”到“学期怎么赢”一站式提效。试用即可获得可执行计划,升级后解锁阶段里程碑、复盘报告与长期目标地图,支持跨学期持续优化,助你稳步提升成绩、争取奖学金/保研优势,并保留高质量休息与社交时间。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学期学习蓝图,按课程与考试拆解任务,避免目标模糊与遗漏
自动排序优先级,紧急与重要一眼分明,在繁忙周也能稳步推进,减少纠结与低效切换
智能时间分配与冲突提醒,课表、社团与兼职统筹,避免临近ddl慌乱
按专业与年级个性化方案,理工、商科、文科均可针对难点给出学习路径
复习节奏自动优化,配合记忆曲线与阶段练习,让考试准备更稳更省时
进度可视化与提醒机制,周/月里程碑清晰呈现,轻松查缺补漏,避免拖延与中途弃坑
学习资源一站整合,教材、题库、论文与课程网站合理分配,提升投入产出比
风险提前评估与预案设置,遇到缺课、重修或突发任务时快速切换方案
从短期作业到长期目标一体规划,学期末成果可回溯可迭代,持续校准学习策略
按偏好一键生成计划模板,支持快速修改与复用,适配多课表场景与期中期末节奏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0.00元 ¥20.00元
立减 50%
还剩 00:00:00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475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学业目标 } { 时间约束 } { 优先级偏好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