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配色方案建议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Sep 28, 2025更新

提供图表可视化的配色建议,帮助优化数据展示效果。

示例1

以下配色方案面向“KPI监控周报”的折线-柱状组合图,重点解决:柱/线对比清晰、异常点突出、暗/亮主题一致性与可达性(含色盲友好)。方案包含具体色值、角色分配、交互与异常策略,便于直接落地为主题变量。

一、颜色角色与优先级
- 角色分层(由强到弱):异常 > 当前重点KPI线 > 目标/阈值 > 柱(基线/对比量)> 预测/区间 > 网格/轴/背景。
- 渐进强调:用“颜色+明度+线型+形状”的多通道编码,不仅依赖颜色。
- 色彩一致性:同一KPI在周报内跨图保持同一主色;异常用统一色系。

二、亮背景主题(Light)配色
背景与文本
- 背景:#FFFFFF
- 主标题/轴标签/标注文本:#111827(深灰)对比度高
- 次要文本:#4B5563(中灰)
- 网格线:主网格 #E5E7EB;次网格 #F3F4F6(可选)

柱(主量,建议中性低饱和,避免抢占折线注意力)
- 单系列柱(基线量,如交易量):填充 #9AA5B1;边框 #6B7280 @40% 透明;圆角2–3px
- 悬停/强调:填充加深至 #7C8694(或亮度-12%)
- 负值(如净流出):#D64550;正值:#2BAE66(用于需要正负对比的场景)

折线(主KPI,强调色,色盲友好)
- 主KPI线:#0072B2(Okabe–Ito 蓝),线宽 2.5–3px
- 次KPI线(如辅助率值):#009E73(蓝绿),线宽 2–2.5px
- 若需3条以上:依序使用 #D55E00(橙红)、#CC79A7(紫),控制≤4条以防混淆

目标/阈值/基准
- 目标线:#6B7280,线型:短破折(4–2),线宽 1.5–2px
- 阈值带(参考区间):#0072B2 @10–12% 透明的带状填充;边界线同色 @40% 透明

预测/未来区间(如果有)
- 预测线:主KPI色的浅一档,如 #56B4E9,线型:长虚线(6–3)
- 置信带:主KPI色 @12–16% 透明填充(例如 #0072B2, 16%)

异常点突出(色与形并用)
- 异常色(统一):#E8453C(高风险红),确保与主色区分
- 折线异常点:填充 #E8453C,外描边 2px 白色(#FFFFFF),形状:实心圆;严重异常可用菱形
- 柱异常:在柱顶加 3px 高的红色帽沿(#E8453C)或红色边框 2px;亦可整体变色为 #E8453C @85% 亮度
- 异常标注底:白底标签,描边 #E5E7EB,文字 #7F1D1D(深红棕)

辅助元素
- 二轴线(若使用双轴):右轴线与刻度 #9CA3AF;二轴系列颜色用与主轴不同的色相(如二轴用 #D55E00)
- 区分周末或节假日的背景带:#F3F4F6(极浅灰)带状填充

三、暗背景主题(Dark)配色
背景与文本
- 背景:#0B0F14
- 主文本/轴标签:#E6EDF5
- 次要文本:#9FB2C6
- 网格线:主网格 #23303B;次网格 #1B2631

柱
- 单系列柱:#4A5568;边框 #9FB2C6 @25% 透明
- 悬停/强调:#65748B(或亮度+12%)
- 正值/负值(如需):正 #2ECC71;负 #FF6B6B(在深色背景更醒目)

折线
- 主KPI线:#56B4E9(对深色背景加亮),线宽 3px
- 次KPI线:#2BD1A0(蓝绿偏亮),线宽 2.5px
- 第三条:#FFA657(橙),谨慎增加超过3条

目标/阈值/基准
- 目标线:#94A3B8,短破折(4–2),线宽 2px
- 阈值带:取主KPI色 @18–22% 透明(深色背景需更高透明度以可见)

预测/未来区间
- 预测线:主KPI色的浅亮版 #8AD7FF,长虚线(6–3)
- 置信带:主KPI色 @20% 透明

异常点突出
- 异常色:#FF4D4F;点外描边 2px 深色背景 (#0B0F14) 或白色 1px 双描边;柱异常同理
- 异常标签底:#1F2937 深灰底,文字 #FFEDED,边 #374151

四、色盲与可达性
- 调色集优先使用 Okabe–Ito(对常见色盲友好):#0072B2, #E69F00, #009E73, #D55E00, #CC79A7, #F0E442, #56B4E9, #000000
- 关键编码不只用颜色:异常点用形状(圆/菱形/三角)、线型(实线/虚线)、大小(点径增加至 6–7px)
- 文本与背景对比度:≥4.5:1;小字或辅助信息 ≥7:1 更佳
- 柱填充在可能的打印/灰度场景下支持图案纹理(斜线/点阵)

五、交互与状态
- Hover:亮背景加深(darken 8–12%);暗背景提亮(lighten 10–15%)
- Selected:线宽 +1px,描边外晕 1–2px(与背景对比)
- Disabled/对比:饱和度-60%,明度+10%,确保仍可见但不抢焦点
- 工具提示色:跟随主题;Light 提示底 #111827 @94% 透明、文字白;Dark 提示底 #111827 @96% 透明、文字 #E6EDF5

六、典型组合图(推荐默认)
- Light:
  - 柱:#9AA5B1
  - 折线(主KPI):#0072B2
  - 目标线:#6B7280(短破折)
  - 预测线:#56B4E9(长虚线),置信带 #0072B2 @16%
  - 异常:#E8453C(点+标签+柱帽沿)
- Dark:
  - 柱:#4A5568
  - 折线(主KPI):#56B4E9
  - 目标线:#94A3B8(短破折)
  - 预测线:#8AD7FF(长虚线),置信带 主色 @20%
  - 异常:#FF4D4F

七、双轴与多系列约束
- 最多 2 条折线 + 1 组柱。超过则分面或切换视图
- 双轴时第二折线使用与第一条不同色相(如橙#D55E00),右轴刻度用次要文本色,右轴网格关闭或弱化

八、实现为主题变量(示例命名)
- light.background=#FFFFFF
- light.text.primary=#111827
- light.grid.major=#E5E7EB
- light.bar.fill=#9AA5B1
- light.line.primary=#0072B2
- light.target.line=#6B7280
- light.anomaly=#E8453C
- light.forecast.line=#56B4E9
- light.band.primary=rgba(0,114,178,0.16)
- dark.background=#0B0F14
- dark.text.primary=#E6EDF5
- dark.grid.major=#23303B
- dark.bar.fill=#4A5568
- dark.line.primary=#56B4E9
- dark.target.line=#94A3B8
- dark.anomaly=#FF4D4F
- dark.forecast.line=#8AD7FF
- dark.band.primary=rgba(86,180,233,0.20)

九、细节规格
- 折线点径:默认 4px;异常点 6–7px
- 折线平滑:小幅(0.2–0.3 tension),避免过度平滑掩盖波动
- 柱间距:内间距 0.2–0.3,组间距 0.4;堆叠柱优先使用单色明度序列
- 标签背景与对齐:紧凑圆角胶囊,优先顶部外侧,避免遮挡数据

该方案兼顾识别度、异常可视强调、双主题一致性与可达性,可直接应用于周报图表或抽象为设计系统的配色令牌。根据品牌需要,可将主KPI色替换为品牌主色,再按上述规则推导其预测/带/悬停等派生色。

示例2

以下方案面向“增长看板 + A/B 测试”,以“融合品牌主色 + 漏斗关键突出”为核心目标,给出可落地的色板结构、映射规则与实现方法。方案采用“角色化色彩体系”(品牌主色系、语义色、类别色、中性色)并强调对比度、色盲可访问与统计显著性表达的一致性。

一、设计目标与原则
- 可读性优先:图表主体以中性色为基底,颜色仅用于表达信息层级与状态,避免色彩噪声。
- 品牌一致:品牌主色承担“主题/关键”角色,贯穿关键数字、关键阶段、显著胜出结果。
- 语义清晰:正向/负向/警示/不显著使用语义色与图形编码组合(颜色+线型/透明度/纹理)。
- 可访问性:确保文案/标注对比度≥4.5:1;避免仅用红/绿区分;考虑常见色觉缺陷(Deuteranopia/Protanopia)。

二、色板结构(角色化)
1) 品牌主色序列 Primary(从品牌主色生成)
- 用途:关键KPI、漏斗关键阶段、高优先级序列、胜出Variant。
- 结构:P50–P900(浅→深),建议主用P500/P600为“强调”,P200/P300为“背景/面积填充”,P700/P800用于小面积强强调。
- 生成建议(HSL):以品牌主色H为基准,构建9阶序列。示例步进(可依据品牌色实际微调):
  - L(亮度):从P50到P900递减,步长约6–8%,整体跨度≈45–55%。
  - S(饱和):中段(P400–P600)略高;极浅/极深端适当降低饱和度,避免偏灰或偏浑浊。
  - 同步生成透明度层(alpha 0.12/0.2/0.32)用于阴影、置信区间与选区高亮。

2) 中性色 Neutral
- 用途:背景、坐标轴、网格、非关键元素、对照组(Control)默认色。
- 结构:N50–N900,背景建议N25–N75(极浅),网格线N150–N200(细),文本:正文N800/N900,次要说明N600/N700。
- 对照组(Control)建议用N500–N600为主线,N300–N400为置信区间填充(alpha 0.2),避免与Variant形成“误导性显著”对比。

3) 语义色 Semantic
- Success(正向):默认使用品牌主色系(如P600)表达“正向/提升”,增强品牌一致性。
- Warning(注意):琥珀/橙系(S≥70%,L≈55%),用于数据量不足、边界值或潜在风险提示。
- Danger(负向):红系(S≥70%,L≈50%),用于显著下滑、漏斗流失、负向效应。
- Not significant(不显著):中性灰(N400–N500)+ 降低不透明度,搭配虚线/点线。

4) 类别色 Categorical(围绕品牌主色构建)
- 用途:多序列时区分不同Variant或渠道。
- 生成策略:
  - 以品牌主色H为中心,构建“近似色带”(H±20°)与“分裂互补色”对(H+150°、H+210°)作为备选强调色,控制数量≤6。
  - 保持各类别色在相近亮度级别,避免仅因亮度差导致视觉偏好。
  - 确保任何两色之间色相差≥35°且色相对比+亮度对比兼具,以兼容色觉缺陷。

三、图表映射规则
1) 漏斗图(突出“关键阶段”)
- 非关键阶段:使用中性色梯度(N200→N400),保持整体素雅。
- 关键阶段(当前优化焦点或瓶颈):使用P600(填充)+ P700(边框/标签),形成高对比聚焦。
- 流失量/流失率:Danger系(红),强饱和+中等亮度;如为“轻微风险/待观察”,用Warning(橙)。
- 转化率标注:文本与箭头使用N800;若为显著提升,标注用P600;显著下降用Danger。
- 对比多个渠道/版本漏斗:控制台每个漏斗仅突出一个“关键阶段”,其余保持中性,以免过度着色。

2) A/B 测试(控制偏见、强调显著)
- 控制组 A(Control):主线N550±50;置信区间填充N300(alpha≈0.2);标记符号空心。
- 变体组 B/C…(Variant):使用品牌主色系或类别色系之一,保持与Control亮度相近。推荐:
  - B:P600(主线/柱面),区间P400(alpha≈0.2)
  - C:类别色C1(如H+20°),区间用其浅阶(alpha≈0.2)
- 胜出标识:仅当达到预设显著阈值(例如α=0.05、BF或PPS门槛)时,将胜出序列提高一个饱和/亮度等级(如P700)或加粗线宽;未显著不改变主色,避免“色彩诱导”。
- 效应图(差值/提升率):使用发散(Diverging)色带,以品牌主色为正向端,Danger为负向端,中性为N400。
  - 0 基线:N500 实线
  - 正向:由P200→P700的连续梯度
  - 负向:由浅红→Danger的连续梯度
  - 不显著:整体降低不透明度或改用N系
- 多变体柱状/条形:Control用N系,变体按类别色映射,柱边框统一N600以稳定轮廓;误差线用同色深一阶。

3) 时间序列/累计转化/留存
- 多序列时:Control灰 + 单一强调(当前关注Variant用P600),其余变体降饱和或降透明。
- 置信区间/显著窗口:用序列色的浅阶填充(alpha 0.12–0.24),显著区加底纹或上方标记带。

4) 热力图(如留存/转化强度)
- 单指标:顺序色带,以品牌主色为高值端(P200→P700),低值端接近白/极浅中性(N50/P50)。
- 双向偏差:使用发散色带(负向红–中性N–正向品牌主色)。

四、对比度与可访问性
- 文本/图标与背景对比度≥4.5:1;小文字或细线建议≥7:1。
- 不用纯红/绿对立表达;推荐“品牌蓝/紫/青 vs 橙/红”的冷暖对比。
- 同时提供形状/线型/纹理编码:Control=虚线/空心,Variant=实线/实心;不显著=降低透明度。
- 使用色盲模拟(Deuteranopia/Protanopia)验证类别色可分辨;必要时增大明度差或添加图案填充。

五、实施要点与生成方法
1) 从品牌主色生成序列(伪代码)
- 输入:brand_hex
- 转换到HSL(H,S,L)
- 生成P50..P900:
  - 预设亮度序列L_seq=[92, 86, 78, 68, 58, 50, 42, 34, 26](示例,可依品牌调优)
  - 预设饱和修正S_seq=[-10,-6,-3,0, +4, +6, +4, 0, -6](相对S的百分比调整)
  - 对每一档:P_i = H, S*(1+S_seq[i]%), L_seq[i]
- 生成透明度层:alphaTokens=[0.12, 0.2, 0.32] 用于阴影/区间/选区
- 中性色:在同一亮度网格上定义N50..N900,避免色偏(S≈0–5%)

2) 类别色生成
- 以品牌H为中心,派生:
  - 相邻色:H±20°(保持家族感)
  - 分裂互补:H+150°、H+210°(提供冷暖对照)
- 将类别色的L校准到与P500相近(±5%),以减少“明度偏见”。

六、示例色板(占位示例,可替换为自家品牌主色)
- Primary(示例主色偏冷):P700 #1F5BD7, P600 #2D6CDF, P500 #4C84E8, P300 #8FB0F3, P100 #EAF1FF
- Neutral:N900 #111827, N700 #374151, N500 #6B7280, N300 #D1D5DB, N100 #F3F4F6, N50 #FAFAFB
- Semantic:Success=用Primary,Warning #F59E0B, Danger #EF4444, Info=Primary
- Categorical(围绕主色):C1(H+20°)#5F7AE6, C2(H-20°)#2F8ACB, C3(H+150°)#E37A4A, C4(H+210°)#62B06A
说明:以上为演示值,实际应从品牌主色计算并经可访问性与色盲模拟验证后定稿。

七、在关键图表中的具体用法速查
- 漏斗:非关键N300填充;关键段P600填充+P700标签;流失Danger;小计/箭头N800。
- A/B 柱状:A=N500;B=P600;置信区间=各自浅阶(alpha 0.2);显著胜出将B升至P700或加粗。
- 效应条(uplift):负向→Danger梯度,0= N500线,正向→Primary梯度;不显著降透明度。
- 时间序列:Control灰实线;关注Variant用P600实线;其他变体浅色或虚线。
- KPI卡:正向数值用P600,负向用Danger,环比/同比箭头颜色随之变化;未达显著阈值用N600。

八、质量保障与发布
- 测试:WCAG对比度、色盲模拟、投影/屏幕多设备对比、打印黑白可读性。
- 限制色彩密度:单个视图中色彩面积占比不超过总面积的20–30%,避免“彩虹化”。
- 统一主题变量:以token管理(Pxxx/Nxxx/Danger/Warning/alpha层),在BI工具(Tableau/Power BI/ECharts/Vega-Lite)中统一引用,保证跨图一致。

通过以上方案,可在增长看板与A/B测试中:以品牌主色作为“正向/关键”的稳定锚点,中性色控噪,语义色表达风险与方向,利用发散与顺序色带处理提升与漏斗,以及用显著性规则决定“强调”的触发时机,最终实现美观、一致且统计严谨的可视化表达。

示例3

以下为可直接用于 Web/App 的“统一图表主题与色板规范(含色盲友好与对比度建议)”。方案兼顾品牌中立、跨框架可实现性(ECharts/Chart.js/D3 等)与 WCAG 2.2 AA 无障碍要求。

1) 目标与约束
- 一致性:不同图表类型共用一套设计令牌(颜色、线宽、网格、交互态)。
- 可访问性:满足 WCAG 2.2 AA 中的非文本图形对象对比度≥3:1;文本标签对比度≥4.5:1(大文本≥3:1)。
- 色盲友好:对常见色觉缺陷(Deuteranopia/Protanopia/Tritanopia)仍可区分;颜色不作为唯一编码。

2) 基本无障碍与对比度原则
- 背景 vs 数据元素:对比度≥3:1(线、柱、面积、点)。
- 文本/标注:正文与关键指标≥4.5:1;大号或粗体≥3:1。
- 系列彼此区分:优先利用色相差 + 明度差(建议 OKLCH/CIELAB 中 ΔL≥25 或相近),叠加形状/线型/纹理区分。
- 叠加关系:面积图和热力图优先用顺序色带(感知单调、明度单调),避免“彩虹色带”。
- 不能仅靠颜色:用点形(○ △ □)、线型(实/虚/点划)、纹理(斜线/点状)和直接标注。

3) 统一主题设计令牌(Light / Dark)
- Light 主题
  - 背景-bg: #FFFFFF
  - 面板-surface: #FAFAFA
  - 坐标轴/文字-textPrimary: #1F2328(主文本)、textSecondary: #6B7280(次要)
  - 网格-grid: #E5E7EB(主网格),#F1F3F5(次网格)
  - 边框-stroke: #D1D5DB
  - 选中/高亮-highlight: #7C3AED(紫,强调态),hoverAlpha: 0.12
- Dark 主题
  - 背景-bg: #0B0F14
  - 面板-surface: #111827
  - 文字-textPrimary: #E5E7EB、textSecondary: #9CA3AF
  - 网格-grid: #2A2F36(主),#1C2229(次)
  - 边框-stroke: #374151
  - 选中/高亮-highlight: #A78BFA,hoverAlpha: 0.18
- 中性灰阶(两主题共用,用于禁用/分隔/参考线)
  - Gray-50 #F7F7F7, 100 #EFEFEF, 200 #E0E0E0, 300 #C6C6C6, 400 #A8A8A8
  - 500 #8B8B8B, 600 #6E6E6E, 700 #515151, 800 #323232, 900 #121212

4) 分类色板(Categorical,色盲友好)
- 推荐 A:Okabe–Ito 8 色(CVD 友好,广泛验证)
  1) 蓝 #0072B2
  2) 橙 #E69F00
  3) 天蓝 #56B4E9
  4) 绿 #009E73
  5) 黄 #F0E442
  6) 深蓝 #0072B2(与1相同,不重复使用,改用)藏青 #3B4A9A
  7) 朱红 #D55E00
  8) 洋红 #CC79A7
  使用建议:
  - 首选顺序:蓝→橙→天蓝→绿→朱红→洋红→黄→藏青。
  - 避免将“黄”用于细线或小点(在浅色背景下对比度偏低),可用于填充大片区域或配深色轮廓。
- 推荐 B:Paul Tol Muted 9 色(CVD 友好、低饱和更稳重)
  [#332288, #88CCEE, #44AA99, #117733, #999933, #DDCC77, #CC6677, #882255, #AA4499]
  使用建议:适合仪表板长驻视图、报表类。优先保证线/柱对比度,再考虑饱和度。

扩展超过 8–9 个系列的策略:
- 首选拆分为小倍图(small multiples)。
- 或分层编码:主 6 色 + 次级为同色系变明度/线型/点形;同时提供“聚焦/其余淡化”。

5) 连续色带(Sequential,感知单调、CVD 友好)
- 方案 S1:Viridis(推荐,深背景亦适用)
  - 端点与关键色:#440154 → #482878 → #3E4989 → #31688E → #26828E → #1F9E89 → #35B779 → #6DCD59 → #B4DE2C → #FDE725
  - 特性:明度单调递增、对色盲稳定。热力图、密度、面积堆叠透明度叠加均表现良好。
- 方案 S2:Cividis(黄-蓝调,色盲表现更稳)
  - 端点:#00204C → #44536A → #7E7E66 → #B2A96C → #FDE445
  - 适合等值面、地理底图叠加,文本可读性好。
- 方案 S3(灰阶,用于打印/高对比):#111111 → #FFFFFF(或反转)

6) 发散色带(Diverging,用于偏差/正负)
- 方案 D1:蓝–灰–橙(基于 Okabe–Ito 端点,CVD 表现稳定)
  - 负端:蓝 #0072B2
  - 中性:浅灰 #F2F4F7(Light),深灰 #2A2F36(Dark)
  - 正端:橙 #E69F00
  - 生成方法(保证感知均匀):在 OKLCH/CIELAB 空间从负端→中性、再到正端分段插值(建议 5/7/9 级),控制彩度 C 在 0.08–0.12 区间,明度 L 单调接近端点。
- 方案 D2:Blue–Orange(感知均匀版)
  - 负端 #2B6CB0 → 中性 #F5F7FA → 正端 #ED8936(Light)
  - Dark 模式中性改为 #2A2F36;端点轻度降明度以防眩光。

7) 语义状态色(用于 KPI/阈值/告警)
- Positive: #16A34A(绿,文本/线在 Light ≥4.5:1;Dark 版本 #4ADE80)
- Negative: #DC2626(红;Dark 版本 #F87171)
- Warning: #D97706(琥珀;Dark 版本 #FBBF24)
- Info: #0284C7(蓝;Dark 版本 #38BDF8)
- 注:用于柱/点填充时配深色轮廓或投影,以确保与背景≥3:1。

8) 线、点、网格与透明度规范
- 线图:主线宽 2.0–2.5 px,次级或对比线 1.5 px;强调线 3 px。
- 点图:半径 3–5 px;多点重叠启用抖动/透明度(alpha 0.6–0.8)。
- 面积图:填充 alpha 0.25–0.35;边界线与背景≥3:1。
- 柱图:分组柱间距 30–40%;柱边框 1 px,颜色为柱色加深 15–25%。
- 网格:仅保留主网格;Light:#E5E7EB / 0.7,Dark:#2A2F36 / 1.0;次网格弱化或隐藏。
- 参考线/阈值:颜色 #6B7280(Light)或 #9CA3AF(Dark),虚线 4–6 像素间隔;标注气泡白底深字(Light)/深底浅字(Dark),阴影提升可读性。

9) 交互与强调
- Hover:在原色基础提高亮度 8–12%(或加描边),并提升线宽 +0.5 px。
- 选中:统一使用 highlight 色(Light: #7C3AED / 0.12 背景晕圈;Dark: #A78BFA / 0.18)。
- 禁用/其余:降不透明度至 40–60% 或转为灰阶(Gray-300/500)。

10) 图表类型与默认色用法
- 折线/面积:使用分类色板顺序配色;超过 6 条线,改用 small multiples 或将次要线灰化。
- 柱/条:单系列用顺序色带或单色不同明度;多系列用分类色板,保持同类在相邻图中颜色一致。
- 热力图/等值面/栅格:使用 S1/S2 顺序色带;标注极值时用等值线+数值标注,不仅靠颜色。
- 偏差图/瀑布图:使用 D1/D2 发散色带;零线加粗,正负配不同形状端帽以加强识别。
- 地图:底图降饱和与对比;数据层使用 S2(Cividis)或定制顺序;边界线淡灰;交互区域加描边/阴影。

11) 对比度与色盲测试流程(建议纳入 CI)
- 对比度校验:计算元素与背景的相对亮度比值,图形对象≥3:1,文本≥4.5:1。
- 色盲模拟:对成品图在 Deuteranope/Protanope/Tritanope 模式下检查类别可区分性(推荐工具:Colorspacious、Coblis、Highcharts/Chrome DevTools 仿真、Figma Stark 插件)。
- 感知单调检查:顺序/发散色带在灰阶模式仍能正确表达大小/方向。

12) 实施示例(设计令牌)
- CSS 变量(可被 ECharts/Chart.js/D3 读取)
  - --chart-bg: #FFFFFF; --chart-surface: #FAFAFA; --chart-text: #1F2328; --chart-grid: #E5E7EB
  - --cat-1: #0072B2; --cat-2: #E69F00; --cat-3: #56B4E9; --cat-4: #009E73; --cat-5: #D55E00; --cat-6: #CC79A7; --cat-7: #3B4A9A; --cat-8: #F0E442
  - --seq-viridis-0: #440154; ... ; --seq-viridis-9: #FDE725
  - --div-neg: #0072B2; --div-mid: #F2F4F7; --div-pos: #E69F00
- 生成发散多级色:在前端用 OKLCH/CIELAB 插值库(如 culori.js)按端点与中性点生成 5/7/9 级,确保明度单调。

13) 常见误区与替代方案
- 避免“彩虹”连续色带(红→紫),对色盲不友好且非单调;替代用 Viridis/Cividis。
- 避免浅黄/浅灰细线;在浅色背景难以达标 3:1,对线条请用较深中性色。
- 不要用“仅颜色”表达状态;叠加形状/纹理/标签,支持打印与低分辨率。

14) 快速校验清单
- 背景与主数据对比度≥3:1;标签≥4.5:1。
- 分类色使用上限 6–8;超出改策略(分面/分层/灰化)。
- 连续/发散色带在灰阶模式仍可判断大小/方向。
- 交互态有明显但不过度的视觉反馈(亮度/线宽/描边)。
- Light/Dark 两套主题在颜色语义与顺序完全对齐。

如需,我可以基于上述规范为指定图表库(ECharts、Chart.js、D3)输出可直接粘贴的主题配置,或按照贵司品牌主色定制与验算对比度后的派生色板。

适用用户

数据分析师与BI从业者

快速为折线、柱状、地图等报表生成主题配色;突出KPI与异常点;一键给出暗/亮背景方案与备注,让周报与监控大屏即刻上线。

产品经理与运营负责人

为增长看板、A/B测试与渠道漏斗提供更易读的配色;融合品牌主色不破坏识别;让复盘与汇报聚焦关键结论,减少沟通反复。

视觉/UX设计师

制定色板与使用规范,覆盖图例、提示与背景;提供色盲友好与对比度建议;保障网页、App与大屏的一致体验。

市场营销与内容团队

为活动追踪、投放归因与海报中的数据图选择清晰配色;提升信息抓取速度,增强素材点击率与表单转化。

教师与研究工作者

为论文图、学术海报和课堂演示生成严谨配色;配套标注与图例建议;在不牺牲科学性的前提下提升说服力。

创业者与小团队

无需额外设计资源,输入主题与语言即可获得可直接使用的配色与说明;节省预算,加速路演PPT和产品数据页发布。

解决的问题

用一条即可复用的提示词,帮助产品、运营、设计与数据分析团队在几分钟内生成“看得懂、记得住、愿意转化”的图表配色方案。围绕你的主题或行业,AI将以数据可视化专家的视角,给出主色、辅助色、强调色与背景/网格/文字的协调搭配,明确适配的图表类型与受众场景,并提供深浅主题、演示与打印模式、色盲友好版本等可直接上手的方案。目标是减少反复试色与沟通成本,统一品牌风格,提高报告与仪表板的可读性与说服力,显著提升汇报效果和营销转化。即刻试用:输入你的主题与期望语言,立即获得多套可对比的专业方案与优化建议,从体验到落地加速转为付费价值。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符合主题的图表配色方案,突出信息层次与关键指标,开会即用
自动匹配图类型的配色逻辑,避免误导并提升阅读效率,降低学习成本
智能优化对比度与可读性,兼顾暗/亮背景与多终端展示,细节不丢失
提供品牌色融合方案,保留识别度同时保持专业观感,营销资料与产品界面统一
支持色盲友好与无障碍建议,降低误读风险扩大受众覆盖,满足合规要求
输出可直接复制的颜色值与使用建议,缩短设计到上线时间,减少反复沟通
为仪表板与多图场景统一色调,保证跨页面一致性与延展性,便于后续维护升级
按行业语境与语言一键本地化说明,助力团队快速协同落地,减少培训成本
针对趋势、对比、分布等场景差异配色,突出变化与异常,聚焦关键信号
内置结构化建议与示例,帮助新手快速上手与专家高效复用,提升交付质量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20.00元
平台提供免费试用机制,
确保效果符合预期,再付费购买!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243 tokens
- 2 个可调节参数
{ 主题或内容 } { 输出语言 }
自动加入"我的提示词库"
- 获得提示词优化器支持
- 版本化管理支持
获得社区共享的应用案例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