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简历智能优化助手

65 浏览
6 试用
1 购买
Oct 15,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门为准备保研的大学生设计,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优化流程,帮助用户打造专业、有竞争力的保研简历。该提示词具备以下亮点:采用分步分析法深度挖掘用户背景信息,智能识别个人优势与亮点;基于保研评审标准提供针对性的内容优化建议;支持多维度简历结构调整,突出学术成果与实践经历;具备风险评估功能,避免简历中出现敏感或不实信息。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在保研简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定位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全面提升简历的专业度和竞争力,为保研申请增添重要砝码。

个人背景分析

  • 基本信息评估

    • 专业与目标高度契合:机械工程(大四)+ 机械/智能制造方向,匹配机器人、工业视觉、智能制造等导师团队的研究主题。
    • 学校背景:工科取向明显,具备扎实工程训练基础,便于切入工程化与应用导向的科研课题。
    • 联系信息、政治面貌完整规范,满足保研简历基本合规要求。
  • 学术背景分析

    • 学业成绩:GPA 3.72/4.0、专业前10%,核心课程(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工程材料)A,体现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学习能力。
    • 奖项荣誉:国家奖学金1次(高含金量)、校级三好学生2次,显示稳定的综合表现与持续进步。
    • 英语能力:CET-4 600,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基础,可支撑初步科研阅读与写作。
    • 数理建模:省赛一等奖,证明建模分析能力与工程问题抽象能力良好。
  • 科研经历梳理

    • 本科生创新项目(柔性夹爪):承担结构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形成20+组实验数据,具备从模型到实验的闭环能力,契合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柔顺机构方向。
    • 校企联合项目(视觉检测Demo):负责算法调参,将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体现在工业视觉任务中对算法性能的工程化优化能力。
    • 论文与专利:第一作者预印本1篇(准备投递),发明专利1项(实审),具备科研写作与技术创新储备,但尚欠正式发表与授权落地。
  • 实践能力评估

    • 具备跨学科实践:机械结构+有限元仿真+视觉算法调参,匹配“机械+AI+制造”的复合型方向。
    • 可量化产出:20+组实验数据,准确率96%,具备结果导向的工程落地能力。
  • 综合素质分析

    • 荣誉连续性好(国家奖、三好学生),说明自律与执行力较强。
    • 具备团队协作与对接企业场景的经验(校企项目),适合进入偏应用与产线侧的导师组。

核心竞争力定位

  • 核心优势识别

    • 理论基础扎实:GPA与核心课程成绩优异。
    • 工程仿真能力:结构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实操经验。
    • 视觉算法调参与性能提升:在缺陷检测Demo中将准确率提升至96%。
    • 科研潜力:第一作者预印本、发明专利实审,具备科研产出意识与写作能力。
    • 数学建模能力:省赛一等奖支撑建模与问题求解能力。
  • 独特亮点提炼

    • 机械-智能制造交叉:把力学仿真与视觉检测结合,具备“结构—感知—制造”一体化思维。
    • 数据与实验意识:形成多组实验数据,体现实验设计与验证意识。
  • 竞争优势分析

    • 对学术型导师:可快速融入机器人末端、柔性机构、结构优化、工业视觉等方向的课题组。
    • 对综合/工程型导师:具备从模型到Demo的落地路径意识与指标驱动思维。

简历结构优化

  • 整体结构设计

    1. 教育背景与学业表现(含GPA、排名、核心课程、奖学金)
    2. 科研经历(按科研产出与技术深度排序)
    3. 项目/实践经历(校企/工程化Demo类)
    4. 论文与专利
    5. 竞赛与荣誉
    6. 技能与证书
    7. 个人评价/研究兴趣
  • 各部分权重分配

    • 学业表现与荣誉:25%
    • 科研经历(含论文/专利):40%
    • 项目/实践:20%
    • 技能与证书:10%
    • 个人评价/兴趣:5%
  • 重点突出方案

    • 在标题行与要点中呈现可量化指标(GPA、前10%、20+组数据、96%准确率)。
    • 科研与项目条目采用“问题—行动—结果”结构,并将结果放在末句收束。
    • 论文/专利用规范表述强调阶段(预印本/实审),确保真实合规。

内容优化建议

  • 学术经历优化

    • 建议合并“教育背景+学业荣誉”,在同一区块突出GPA/排名/国家奖,形成强学术第一印象。
    • 核心课程仅列与目标方向最相关的3-5门,并保留成绩标识(A)。
  • 科研项目表述

    • 采用动宾+方法+结果的句式,尽量包含数量或性能指标:
      • 示例:负责结构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完成夹爪关键部件受力与变形分析;形成20+组实验数据用于后续性能评估。
      • 示例:承担视觉检测算法调参,通过阈值/滤波/分类器参数优化,将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
    • 不夸大结论,不新增未被证实的指标,保留真实阶段性成果表述(如“预印本”“实审中”)。
  • 实践经历强化

    • 强调工程化特征与产线约束(如“面向产线演示/工况下调参”“在样本偏少/噪声较高的条件下优化稳定性”等)仅在确保真实的前提下书写;若无可考证,保持中性表达。
    • 用“提升、优化、验证、对比、复现”等动词体现方法论与实验习惯。
  • 技能特长展示

    • 以能力型描述为主:有限元仿真经验、视觉算法调参经验、实验数据采集与整理能力、科研写作经验、英文文献阅读能力(CET-4 600)。
    • 不臆测具体软件/编程语言名称,避免无依据扩展。

最终简历模板

个人信息

  • 姓名:林同学 |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 院校/专业:华东某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本科,大四)
  • 手机:138****5210 | 邮箱:linxx@edu.example
  • 保研/攻读方向:机械工程/智能制造(机器人末端、工业视觉、智能制造系统)

教育背景与学业表现

  • GPA:3.72/4.0(专业前10%)
  • 核心课程:机械设计A、自动控制A、工程材料A
  • 奖学金与荣誉:国家奖学金1次;校级三好学生2次
  • 英语:CET-4 600

科研经历

  • 本科生创新项目:柔性夹爪设计与实验(结构建模与有限元仿真)
    • 负责夹爪结构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开展受力与变形分析;
    • 配合团队完成夹爪实验,形成20+组实验数据,用于性能评估与对比分析。
  • 校企联合项目:产线视觉检测Demo(算法调参)
    • 承担视觉检测算法调参与策略优化;
    • 将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在Demo中实现较稳定的检测效果。

论文与专利

  • 论文:预印本1篇(第一作者),准备投递
  • 专利:发明专利1项(实质审查中)

竞赛与荣誉

  • 数学建模省赛一等奖

技能与证书

  • 工程与科研:结构建模、有限元仿真、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科研写作(预印本)
  • 算法与应用:视觉检测算法调参与性能优化经验
  • 语言:CET-4 600,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基础

个人评价(学术兴趣)

  • 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与控制基础,具备有限元仿真与视觉检测调参实践经验;
  • 关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工业视觉与智能制造交叉方向,愿在机械-智能融合方向开展深入研究。

改进建议

  • 学术强化
    • 尽快推进预印本的正式投稿与同行评审进展,完善实验设计与对比组,以提升说服力。
    • 在规范表述中保持阶段感:论文(预印本/已投/录用待刊),专利(实审中/已授权)。
  • 指标与数据完善
    • 在不新增未经证实信息的前提下,补充可量化、可复现的细节(如实验变量、评价指标、对比策略)以增强可信度与专业度。
  • 英语与学术沟通
    • 有条件时提升英语成绩(如CET-6)与学术写作表达,增强跨组沟通和阅读能力。
  • 投导师匹配
    • 重点关注机器人(柔性夹爪/末端执行器)、工业视觉/缺陷检测、智能制造系统优化等方向的导师;准备一页项目摘要PPT与关键结果截图,便于面试交流。
  • 简历版式与规范
    • 控制在1页为佳(最多1.5页),核心指标靠前;统一动词时态与量化格式(如“提升至96%”“20+组数据”);确保联系方式与文件命名规范(姓名_院校_专业_保研简历.pdf)。
  • 风险与合规
    • 不夸大未达成的成果,不虚构方法与工具;对“Demo”“预印本”“实审”严格按真实阶段表述,保护科研诚信与项目合规性。

个人背景分析

  • 基本信息评估

    • 专业背景:环境工程(大四),目标方向聚焦“数据科学/智能环境”,动机清晰:以数据驱动解决环境问题。
    • 匹配度:跨学科背景与目标方向契合,具备将数据方法应用于环境场景的能力与证据。
  • 学术背景分析

    • 学业水平:均分86/100,专业前15%,学业稳定上游。
    • 跨专业能力:Python、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均A,完成机器学习在线专项课程,具备进入数据科学方向的基础知识结构。
    • 英语能力:CET-6 520,满足大部分院校面试/读文献要求。
    • 科创与荣誉:校级科技创新奖1次,说明基础科研素养与探索能力。
    • 潜在短板:未呈现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成绩证明;无正式论文/高层次科研产出。
  • 科研经历梳理

    • 有自驱动的研究型项目(空气质量数据建模),完成从数据清洗到建模与评估的全流程,取得可量化结果(R²=0.87)。
    • 有以问题为导向的工程实践(能源管理可视化与节能建议落地)。
    • 开源贡献体现代码规范与协作意识,但尚无系统的科研训练(如导师课题、论文投稿)。
  • 实践能力评估

    • 数据工程与建模:能独立完成数据清洗、特征工程与模型构建。
    • 工程落地:Flask+ECharts搭建仪表板,成果转化为可用工具,3条建议被采纳,体现影响力。
    • 协作与规范:有PR被合并,说明具备基本代码协作与版本管理能力。
  • 综合素质分析

    • 优势:跨学科学习力强、问题驱动、结果导向、具备从数据到决策的闭环能力。
    • 风险点:跨专业申请需要更强的“数理基础+科研产出”证明;需进一步突出方法论深度与可复现性。

核心竞争力定位

  • 核心优势识别

    • 环境场景+数据方法的交叉能力:能把数据科学工具用于真实环境问题并形成可量化成效。
    • 全流程能力:数据获取/清洗—特征工程—建模评估—可视化呈现—决策支持。
    • 快速学习与迁移:跨专业课程高分、在线专项课程完成、开源贡献。
  • 独特亮点提炼

    • 空气质量建模R²=0.87的明确成果指标。
    • 工程落地与管理改进(3条节能建议被采纳),体现实用价值。
    • 以环境问题为核心的“问题-数据-模型-应用”闭环路径,契合“智能环境/学术型+应用型”方向。
  • 竞争优势分析

    • 相比同类申请者,具备更清晰的应用场景与可量化成果,工程到科研的过渡路径明确,便于导师快速判断可培养潜力。

简历结构优化

  • 整体结构设计

    1. 个人信息与研究兴趣(顶端,浓缩卖点)
    2. 教育背景(含均分、排名、核心跨学科课程)
    3. 科研/项目经历(数据科学相关项目优先,按影响力排序)
    4. 实践与开源经历(工程落地与协作能力)
    5. 技能与证书(与目标方向强相关)
    6. 荣誉奖项
    7. 个人评价(2-3行,提炼核心特质)
  • 各部分权重分配

    • 科研/项目经历 40%
    • 教育背景与课程 25%
    • 实践与开源 20%
    • 技能与证书 10%
    • 荣誉与个人评价 5%
  • 重点突出方案

    • 在首页上半部分放置“研究兴趣+核心成绩+关键成果指标(R²=0.87/3条建议采纳/PR合并)”的三要素。
    • 项目描述采用“任务-行动-结果(指标)”结构,每条不超过2行。

内容优化建议

  • 学术经历优化

    • 教育背景中同时呈现:均分、排名、跨学科课程(标注均A)、机器学习专项课程完成情况。
    • 若允许,可在课程后加“方向关键词”:编程与数据结构/数据库/机器学习基础。
  • 科研项目表述

    • 空气质量数据建模:
      • 问题与数据:说明数据来源类型(如监测站点/公开数据集)、样本规模(若可披露)。
      • 方法与实现:突出独立完成“清洗→特征工程→模型选择(随机森林)→评估”。
      • 指标与解释:保留R²=0.87,并补充交叉验证/特征重要性(若已有)。
      • 价值与可复现:指出可复现实验脚本/流程(如有)。
    • 校园能源管理:
      • 系统搭建:强调技术栈(Flask+ECharts)与数据更新机制。
      • 成果转化:3条节能建议被采纳,简述带来的管理改进点(如用能高峰识别/无效用能曝光)。
  • 实践经历强化

    • 开源PR:写明“数据处理脚本PR被合并”,可补一句贡献类型(修复/优化/功能性),不夸大影响。
  • 技能特长展示

    • 技术:Python、Flask、ECharts、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机器学习基础、数据库原理/SQL、数据结构、Git。
    • 语言:CET-6 520。
    • 避免罗列与申请方向无关或未验证的技能,保证可信度。

最终简历模板

姓名:周同学 | 申请方向:数据科学/智能环境 | 政治面貌:群众 电话:187****0023 | 邮箱:zhouxy@edu.example 研究兴趣:以数据驱动解决空气质量与能源管理等环境问题

教育背景

  • 西南某大学 环境工程 本科
    • 均分:86/100(专业前15%)
    • 跨学科课程(均A):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 相关学习:机器学习在线专项课程(已完成)

科研与项目经历

  • 空气质量数据建模(独立完成)
    • 任务:针对空气质量数据开展预测建模,提升环境指标的可预测性与管理支撑。
    • 行动:完成数据清洗与特征工程,基于随机森林建立预测模型,进行模型评估与调参。
    • 结果:模型在测试集上达到R²=0.87,形成从数据处理到建模评估的完整流程与结论。
  • 校园能源管理可视化与优化(校园能源管理小组)
    • 任务:提升校园用能数据的透明度与可视化分析能力,支持节能决策。
    • 行动:搭建基于Flask+ECharts的可视化仪表板,整合用能数据并实现关键指标展示。
    • 结果:据此提出的3条节能建议被采纳,助力用能管理精细化。

实践与开源经历

  • 开源贡献
    • 提交数据处理脚本的PR被上游项目合并,参与代码评审与规范化协作流程。

技能与证书

  • 编程与数据:Python、Flask、ECharts、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机器学习基础
  • 数据库与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SQL、数据结构
  • 工具与协作:Git
  • 语言:CET-6 520

荣誉奖励

  • 校级科技创新奖(1次)

个人评价

  • 具备“问题—数据—模型—应用”的完整闭环能力,善于将数据科学方法落地到环境场景。
  • 学习能力与迁移能力强,跨学科课程高分;注重结果可量化与工程可落地。
  • 注重规范与协作,具备开源协作与代码质量意识。

改进建议

  • 强化数理与方法论证据
    • 在简历附件或材料中补充概率统计/线性代数/数值分析等成绩或学习证明,巩固跨专业可信度。
  • 提升科研可复现与深度
    • 为“空气质量建模”建立可复现实验仓库(数据说明、特征处理流程、训练/评估脚本、结果复现指南)。
    • 增加更严谨的评估(交叉验证/时间序列切分)、模型对比与特征重要性解释,形成小型技术报告。
  • 产出形式升级
    • 将两项项目整理为海报/技术报告,明确研究问题、方法、结果与应用价值;在面试时作为讨论材料。
  • 对接目标方向导师偏好
    • 根据“智能环境/数据科学”方向,准备一页研究设想(例如:多源环境数据融合、能耗预测与优化、污染溯源建模),凸显可延展性。
  • 材料准备规范
    • 排版保持一页为主,核心成果置顶;指标尽量量化;表述采用“任务-行动-结果”三段式,避免宽泛叙述。

个人背景分析

  • 基本信息评估

    • 姓名:陈同学;院校:东北某大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四)
    • 联系方式:131****7788;邮箱:chenlab@edu.example
    •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 目标方向:材料物理方向导师对接
    • 综合判断:基础扎实、科研动机明确,定位偏学术型保研,适合材料物理/二维材料/表征与数据分析方向
  • 学术背景分析

    • GPA 3.85/4.0,排名前5%,核心课程(固体物理A、材料表征A、统计学A)直指材料物理与表征分析的核心能力,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兼具
    • 获得“科研训练奖学金”体现持续科研投入与导师认可
    • 校内口头报告2次,具备学术表达与沟通能力,利于导师组内交流与汇报
  • 科研经历梳理

    • 课题:二维材料缺陷调控
    • 职责:样品制备、TEM/AFM表征、数据拟合与方法开发(自研Python脚本)
    • 产出:关键数据集3个;拟合误差降至5%;会议摘要录用1篇;预注册实验方案1套;SCI论文在投1篇(作者排序:共一)
    • 研究链条完整:从实验设计—制备与表征—数据处理—结果呈现—方案规范化,具备良好的可复现性与进阶潜力
  • 实践能力评估

    • 仪器与方法:TEM/AFM操作与数据解读,具备微结构-性能关联分析的基本能力
    • 数据与编程:自研谱峰分解与批处理脚本,说明具备定量分析与自动化处理思维,有助于提升实验效率与数据质量
    • 项目推进:以目标为导向的误差优化(降至5%)与数据集构建(3个),体现结果导向与问题解决能力
  • 综合素质分析

    • 党员身份体现责任意识与组织纪律性
    • 学术交流与摘要录用体现表达与对外沟通能力
    • 与材料物理方向高度契合,具备“快速上手—持续产出”的团队适配度

核心竞争力定位

  • 核心优势识别
    • 理论基础扎实:固体物理/表征/统计学均为A
    • 表征-数据一体化能力:TEM/AFM+数据拟合+Python脚本
    • 量化成果导向:误差降低、数据集构建、摘要录用、在投论文
  • 独特亮点提炼
    • 自研谱峰分解与批处理脚本,体现方法创新与效率提升
    • 预注册实验方案,强调研究合规、可复现与规范化
  • 竞争优势分析
    • 与材料物理导师研究场景高度匹配(缺陷调控、结构-性质关系、表征数据处理)
    • 能为课题组贡献可靠数据与可复用分析工具,具备可培养为“表征+数据分析”型骨干的潜力

简历结构优化

  • 整体结构设计
    1. 教育背景(含GPA/排名/核心课程)
    2. 科研经历(主项,按“问题-方法-职责-结果-贡献”展开)
    3. 学术成果(在投论文、会议摘要、校内报告)
    4. 技能与工具(表征、编程、数据分析)
    5. 奖项与荣誉(科研训练奖学金)
    6. 个人评价(研究兴趣与导师对接意向)
  • 各部分权重分配
    • 科研经历与成果:45%
    • 教育背景:20%
    • 技能工具:15%
    • 奖项荣誉:10%
    • 个人评价与其他:10%
  • 重点突出方案
    • 在科研经历内用数据化指标(3个数据集、5%误差)与方法亮点(自研脚本、TEM/AFM)作为首屏信息
    • 在学术成果中明确“SCI在投(共一)”与“会议摘要录用”,避免不实表述同时凸显潜力

内容优化建议

  • 学术经历优化
    • 明确排名分位(前5%)与核心课程A成绩,突出材料物理与表征的适配度
    • 将“科研训练奖学金”放入“奖项与荣誉”,贴近评审视线
  • 科研项目表述
    • 标准化结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制备/表征/分析)→个人贡献→关键指标→输出成果
    • 强调“可复现与规范化”(预注册方案)与“方法创新”(脚本开发)
  • 实践经历强化
    • 将“样品制备、TEM/AFM、数据拟合”与“脚本批处理”相互呼应,体现“端到端”能力
    • 避免泛泛表述,统一使用动宾结构与量化指标
  • 技能特长展示
    • 编程与数据:Python(NumPy/SciPy/Matplotlib等,若已使用则列出)、谱峰分解、批量处理、拟合优化
    • 表征与分析:TEM/AFM样品制备与图像/谱分析,基础统计学方法
    • 软技能:学术汇报、资料整理与规范化(预注册)

最终简历模板

陈同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四)

教育背景

  • 东北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预计毕业时间:202X年)
  • GPA:3.85/4.0;排名:前5%
  • 核心课程:固体物理A、材料表征A、统计学A

科研经历

  • 二维材料缺陷调控(本科科研训练)
    • 研究目标:探索缺陷工程对二维材料微结构及性质的影响,建立结构-性质关系的量化分析途径
    • 技术路线:样品制备→TEM/AFM表征→谱峰分解与数据拟合→结果验证与规范化
    • 个人职责:
      • 完成样品制备与表征(TEM/AFM),建立稳定的数据采集流程
      • 自研Python脚本实现谱峰分解与批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与一致性
      • 针对关键参数进行拟合优化,将拟合误差降至5%
    • 关键成果:
      • 构建关键数据集3个,支撑缺陷调控效果分析
      • 会议摘要录用1篇;预注册实验方案1套(提升研究可复现性与流程规范)
      • 论文:SCI在投1篇(作者排序:共一;按期刊流程在审)

学术成果与交流

  • 论文:SCI在投1篇(共一,材料物理/二维材料方向)
  • 学术交流:校内口头报告2次(课题进展与方法分享)
  • 会议:摘要录用1篇(与二维材料缺陷调控相关)

技能与工具

  • 表征与分析:TEM/AFM操作与数据解读;谱峰分解;拟合与误差分析
  • 编程与数据:Python脚本开发;批量数据处理;基础统计分析
  • 通用能力:学术汇报与图表呈现;实验记录与预注册方案撰写

奖项与荣誉

  • 科研训练奖学金(1次)

个人评价(研究兴趣与对接意向)

  • 研究兴趣:材料物理、二维材料缺陷工程、微结构-性质关联、表征数据的定量化与自动化
  • 能力概述:具备表征-数据一体化能力与方法开发意识,已形成稳定的实验与数据链条;愿在导师指导下继续深化缺陷调控与多模态表征的量化分析

改进建议

  • 论文与成果
    • 保持“在投”真实表述,阶段性补充:若进入“在审/大修/接收”及时更新;准备简洁英文摘要与图示用于导师对接
  • 数据与方法
    • 在简历中附加1-2条“脚本功能亮点”(如峰型选择、批量导入/导出、误差评估模块),增强方法创新的可见度
  • 表征拓展
    • 若条件允许,补充1项互证表征(如Raman/XPS等)以增强缺陷识别的证据链;在简历中以“已掌握/参与”形式列出
  • 汇报材料
    • 准备1页英文版研究亮点与方法流程图,便于材料物理方向导师快速了解你的能力结构
  • 排版规范
    • 简历控制在1页A4;统一动词开头的条目;数字化指标前置(如“误差降至5%”);文件名采用“学校_姓名_材料物理保研简历.pdf”

以上内容均基于你提供的信息进行优化,突出学术能力与科研潜力,避免不实夸大,符合材料物理方向导师的评审关注点。祝顺利对接心仪导师。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大三/大四工科保研生

用分步分析梳理课程与科研经历,量化竞赛与论文成果,生成学术版简历,精准匹配目标院校。

跨专业申请者

重塑能力标签,将跨领域实践转为可迁移优势,突出潜力与动机,输出跨专业版简历用于投递。

学术型方向冲刺者

强化课题、论文与实验数据,优化条目表达与权重,快速形成导师关注的科研潜力版简历。

解决的问题

为准备保研的大学生提供一站式简历智能优化服务:快速明确个人定位,精准提炼学术与科研亮点;依据不同院校与保研类型的评审偏好重构简历结构与表述,生成可直接使用的高质量成稿;同步给出可执行的修改清单与后续提升路径;全流程校验合规与真实性,降低风险;帮助材料更快过审、让优势被看见,缩短从“经历杂乱”到“竞争力简历”的距离。

特征总结

分步背景分析,自动识别优势与短板,给出定位建议,帮助明确保研方向与申请策略。
一键生成符合评审口径的简历框架,学术成果与项目经历权重合理,重点一眼可见。
智能润色经历表述,把零散信息转为有力成果陈述,避免冗长与不专业措辞。
针对目标院校偏好自动微调,匹配学术型、综合型、专项保研要求,提高命中率。
风险审查与敏感项提醒,避免不实与违规内容,保障简历可信与安全。
量化成果与影响力,可自动提炼数据指标与成果证明,增强说服力。
多模板快速切换,科研版、综合版、跨专业版随需生成,适配不同投递场景。
改进建议清单与后续优化路径,持续迭代简历,为面试与材料补充预留空间。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0.00元 ¥20.00元
立减 50%
还剩 00:00:00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838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个人信息 } { 学术背景 } { 实践经历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