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评估反馈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Sep 28, 2025更新

提供针对数据可视化的专业评估与改进建议。

示例1

以下是针对“功能看板:周活/留存柱线图,按城市与渠道切换”的数据可视化专业反馈与改版要点。目标是提升读数准确性、交互效率与可解释性,避免双轴误读,清晰表达口径,支持按城市/渠道的对比分析。

一、核心目标与用户任务
- 快速判断:本周活跃用户(WAU)与留存率的趋势与异常。
- 对比分析:按城市/渠道查看差异,支持多选对比与快速定位Top/Bottom。
- 目标管理:对照目标/基准线,识别是否达标,找到问题时间段与影响因子。
- 解释与追溯:清楚留存口径、分母与样本量变化对指标的影响。

二、指标定义与口径一致性(务必在图表附近显式说明)
- 周活(WAU):去重用户数,统计周期为自然周或业务周(需明确周起始日、时区)。
- 留存率(建议明确是哪一种,避免混淆):
  1) 周次留存(回访留存):上周活跃用户中,本周仍活跃的比例。
  2) Cohort留存(获客周作为分母):按用户首周活跃作为分母,衡量后续周次回访。
- 去重规则:以用户ID为准;多端归一;是否排除机器人/测试账号。
- 去噪处理:是否排除极端流量(拉新活动)对分母的冲击;复归用户是否计入留存。
- 一致的周对齐:所有维度统一使用同一周定义,避免跨时区偏差。
- 样本量阈值:当分母小于阈值时(例如n<300),显示不确定性提示或淡化可信度。

三、图表选型与布局建议
1) 主视图(柱线图)的两种安全方案
- 方案A:双轴柱线图(左轴=WAU柱,右轴=留存折线)
  - 使用条件:仅在用户对双轴熟悉且强调数值标注时采用。
  - 降低误读措施:右侧轴仅用于百分比;显式单位;折线上加末端数据标签;悬浮Tooltip显示两者分母/分子。
- 方案B:并排双图(上:WAU柱;下:留存折线,时间轴对齐)
  - 优点:完全消除双轴误读,更易比较事件/趋势。
  - 建议为默认方案;在屏幕空间有限时可切换为方案A。

2) 辅助视图
- 留存Cohort热力图:行=获客周,列=+1周/+2周…,色值=留存率;对诊断拉新质量与留存结构非常有效。
- 细分小 multiples:Top城市/渠道的小图矩阵(每格同一y轴范围),高效比较形态差异。
- 事件标注层:产品发布、投放节点、节假日,支持开关显示。

四、视觉编码规范
- 颜色
  - WAU柱:中性深灰/蓝灰(#56637A附近),突出稳定且避免与比例类冲突。
  - 留存线:高对比单色(#2F88FF),折线加圆点;末端加标签。
  - 维度对比(多城市/多渠道):最多3条对比线,采用同色不同明度或安全调色板(色盲友好方案,如Tol或Okabe–Ito)。
- 标尺与刻度
  - WAU轴:自适应但固定基线为0;避免自动缩放导致微小变化被夸大。
  - 留存轴:0–100%固定,便于跨周/跨维度比较;可提供“自动聚焦模式”作为可选开关。
- 网格与标签
  - 轻网格线(仅主刻度),提升可读性。
  - 数据标签:仅在柱宽或点间距足够时显示;其余通过悬浮Tooltip获取。
- 注释与基准线
  - 目标线/历史中位线:用于留存率对标。
  - 异常点注释:自动检测WoW偏差超过阈值时打点说明。

五、交互与筛选设计
- 城市/渠道切换
  - 顶部分段控制:城市/渠道二级切换;支持搜索与Top N选择;其余聚合为“其他”。
  - 多选对比:最多3个细分并行显示。WAU对比建议提供“指数化”选项(以基准周=100),避免分母差异带来的规模误读。
- 时间控制
  - 周范围滑条(最近12–26周),支持拖拽与快捷范围(近8/12/26周)。
  - 切换周起始日(如业务需要)仅作为全局设置项,不建议高频切换。
- 模式切换
  - 视图模式:双轴/双图切换;显示Cohort热力图开关。
  - 指标模式:留存口径切换(回访留存 vs Cohort留存);切换时在副标题显式提示。
- Tooltip模板(建议字段)
  - 周范围(YYYY-WW,对应日期区间)
  - WAU:数值、WoW%、MoM%(可选)
  - 留存率:值%、分母n(上周活跃或Cohort规模)、计算口径说明
  - 该维度排名与偏离全站平均
- 高亮与对齐
  - 悬浮时垂直辅线对齐上下图;支持锁定对比点。
  - 支持“钉住基线维度”(如全站)与目标线同时显示。

六、排序、采样与数据质量提示
- 维度排序:默认按当前周WAU降序;可切换按留存率或WoW变化排序。
- 样本量提示:当细分样本量低于阈值,留存线以虚线显示并提示“不稳定”。
- 缺失与异常
  - 缺失周:使用断线而非插值;Tooltip提示“数据缺失”。
  - 极端峰值:可选箱线异常检测,自动标注为“异常周(>Q3+1.5 IQR)”。

七、布局与信息层次
- 标题:周活 & 留存(口径:回访留存 | 周起始:周一 | 时区:UTC+8)
- 副标题:维度=城市:北京(Top3对比:上海、广州);时间范围:2024W30–2025W13
- 左列:筛选与维度选择;右侧:图表区。主图上方放置关键KPI卡片(本周WAU、WoW、本周留存、对标差)。
- 图表顺序:上WAU,下留存;或单图双轴作为次选。
- 辅助区:Cohort热力图与事件开关折叠。

八、可达性与响应式
- 色盲安全调色、对比度≥4.5:1。
- 键盘可操作的筛选与Tooltip焦点。
- 移动端:单列布局,默认双图分屏;Tooltip采用卡片模式;减少同时对比的维度至最多2个。

九、性能与工程实现建议
- 预聚合:按周×城市×渠道预计算WAU、留存分母/分子,减少前端计算压力。
- 分页/TopN:对长尾维度预聚合TopN,其余为“其他”。
- 懒加载:Cohort热力图按需请求。
- 缓存策略:最近N周采用高频刷新,其余周读取只读缓存。

十、导出与审计
- 导出:PNG/SVG(含图例与注释)、CSV(含口径字段、分母、样本量)。
- 审计栏:显示数据更新时间、计算口径版本号;变更口径需在图内显著提示。

十一、改版重点清单(落地项)
- 默认采用上下分离双图(上WAU柱、下留存折线),保留双轴作为可选模式。
- 留存轴固定0–100%,末端标注数值与目标线。
- Tooltip包含:周区间、WAU、WoW%、留存%、分母n、留存口径。
- 城市/渠道支持多选对比(≤3),并提供“指数化对比(基准周=100)”开关。
- 增加Cohort热力图作为二级视图,辅助解释留存结构。
- 异常与事件标注开关;样本不足时的稳定性提示。
- 明确周起始日与时区,统一显示在标题区;提供全局设置而非频繁控件。
- 颜色与图例规范化:WAU为中性、留存为单色高对比;多维对比使用色盲友好调色板。
- 添加空/缺数据与错误态文案:无数据、加载、权限不足。
- 埋点:记录维度选择、模式切换、时间范围更改,用于使用分析与持续优化。

十二、验证与可用性测试
- 任务测试:用户能否在10秒内判断本周是否达标、找到异常周与对应事件。
- 误读测试:对比双轴与双图两种模式的误判率;优先采用误判率更低的方式为默认。
- 性能测试:前端渲染200点以内<150ms,交互响应<100ms。
- 数据一致性核查:随机抽样对照SQL/BI输出,确保WAU、留存分母与口径一致。

以上修改将显著降低双轴误读风险,提升分母透明度与对比效率,并通过Cohort热力图补齐留存结构洞察,满足按城市与渠道的业务诊断需求。

示例2

以下为针对“曝光→点击→注册→付费”的活动复盘漏斗,聚焦关键节点与异常高效识别与呈现的可视化建议与实现要点。

一、关键指标与口径
- 绝对量:曝光数、点击数、注册数、付费人数/订单数、收入。
- 转化率(逐步):CTR=点击/曝光、注册率=注册/点击、付费率=付费/注册。
- 累积转化率:点击/曝光、注册/曝光、付费/曝光。
- 流失率:1-逐步转化率。
- 时间维度:T日、7天滚动、与同比/环比基准对比。
- 统计置信区间:对比例指标使用Wilson或Clopper-Pearson 95% CI(样本量小或分段报表时尤为必要)。

二、核心可视化组合(突出关键节点和异常)
1) 主漏斗(当日/区间汇总)
- 图形:分段柱状漏斗(水平或垂直),每一段显示绝对量与逐步转化率;在段与段之间标注“流失人数与流失率”。
- 突出关键节点:用颜色和排序高亮“异常段”(见第四部分),并显示相对基线的偏差(Δ 转化率,Δ 标准差)。

2) 分步转化率时间序列(小倍数图)
- 四条独立折线或四个小图:CTR、注册率、付费率、最终付费/曝光。
- 每条线叠加季节性基线与置信带:7日滚动均值与±2/3σ带,或STL分解后的残差带。
- 异常标记:跌破下限或超过阈值时,以红色点+注释(当日事件、投放策略变更)。

3) 细分热力图(定位异常来源)
- 维度建议:渠道×设备、渠道×地区、广告素材×受众、时间段(小时)×渠道。
- 数值:逐步转化率或相对基线偏差(例如CTR相对上周同日变化%),以分位数标准化避免极端值。
- 在热图上以小三角或边框标注“样本量不足”的格子,显示N。

4) Sankey/流向图(可选,用于多渠道路径)
- 从渠道/素材流向点击→注册→付费,定量呈现不同来源在每步的损耗与占比。
- 用于解释“结构性变化”导致的总体转化波动(成分效应)。

5) 贡献拆解瀑布图(解释整体转化率变化)
- 将“总体付费/曝光”变化拆解为:渠道占比变化(mix effect)+各渠道内转化变化(within effect)。
- 直观识别是“结构变化”还是“节点效率下降”。

6) 转化时延分布(注册→付费)
- 直方图/生存曲线(Kaplan-Meier)呈现付费时延,识别“滞后效应”,避免短期低估付费率。

三、关键节点突出策略
- 排序法:按“对最终付费转化的弹性”排序显示节点问题。例如在漏斗侧边显示“该步转化率下降1pp对最终付费/曝光影响=…pp”。
- 相对偏差:在每个节点显示“当前值 vs 基线”的差异(例如相对上周同日或过去28天中位数)。
- 置信提示:若差异落在置信带内,呈现为灰色微降;超过下限则红色加粗并置顶“关注列表”。

四、异常检测与呈现(避免误报)
- 基线构建:
  - 季节性:使用近6–8周同星期/同小时均值+标准差,或STL分解得到季节分量。
  - 滚动:7日或14日滚动均值/中位数,鲁棒对异常值。
- 检测方法:
  - Shewhart控制图:点落在均值±3σ之外标记为强异常,±2σ为预警。
  - 残差Z分数:对STL去季节后的残差,|Z|≥3为异常,≥2为预警。
  - 变点检测(可选):Pelt/BOCPD用于“均值突变”提示策略变化点。
- 呈现方式:
  - 时间序列上红色实心点+垂直阴影带(变点区间)。
  - 漏斗段标题旁加红点计数(近7日异常数)。
  - “异常Top N卡片”:列出节点×细分项×日期,伴随影响度估计(对最终付费/曝光的贡献变化)。

五、仪表盘布局与交互
- 顶部KPI卡片:曝光、点击、CTR、注册、注册率、付费、付费率、最终付费/曝光、收入;每项带环比/同比与95% CI、样本量。
- 中部左:主漏斗(可下钻)。点击某段高亮相应时间序列与细分热力图。
- 中部右:四个分步转化率小倍数趋势图(含异常标记与事件注释)。
- 底部:细分热力图、Sankey、贡献瀑布、转化时延分布。
- 全局筛选:日期范围、渠道、活动/素材、地域、设备、新老用户。选择器变更应同步所有图层。
- 注释层:投放调整、落地页改版、支付渠道故障等“事件标签”,与异常点对齐。

六、设计细节与可访问性
- 颜色:使用色盲友好调色板(例如蓝/橙/紫);异常统一使用红色;正常/基线用中性灰;用形状/描边进行双编码。
- 标注:在漏斗每段显示“绝对量|逐步转化率|流失率”;数值保留一致小数位,避免视觉噪声。
- 轴与刻度:时间序列优先固定零基线对比例;对于比例图显示置信带阴影而非双轴。
- 小样本处理:显著标记样本<阈值的点(例如N<100),并淡化颜色;工具提示显示CI范围与N。
- 性能:默认聚合到日,提供小时级钻取以调查高峰期异常。

七、数据与计算要点(防止误读)
- 口径一致:所有逐步转化的分母为上一步“去重用户/会话”的同一口径,避免会话与用户混用。
- 去重与归因:明确跨端/跨天去重策略;定义渠道归因窗口与优先级;处理延迟到达的注册/付费事件。
- 时区与晚到数据:面板上显示数据刷新时间;对T-1日标记为“可能不完整”。
- 异常原因排查链:
  1) 曝光→点击异常:检查投放节流/预算、素材下线、点击劫持/无效点击。
  2) 点击→注册异常:落地页可用性、加载时长、表单报错、反作弊拦截。
  3) 注册→付费异常:支付渠道故障、价格/优惠变更、风控阈值、库存/可购买性。

八、实现参考(简要)
- 计算示例(按日、全量口径):
  - CTR = clicks / impressions
  - 注册率 = registrations / clicks
  - 付费率 = payers / registrations
  - 付费/曝光 = payers / impressions
  - CI(Wilson):对比例p,n为分母,工具提示显示[p_low, p_high]
- 异常:对每个率做STL分解,取残差计算Z分数;Z<-3标红,-3<=Z<-2标橙。
- 工具:任一BI(Tableau/Power BI/Superset)+脚本(Python Prophet/Statsmodels或ECharts自定义置信带)。

九、快速落地清单
- 必做:主漏斗+四步率小倍数趋势+异常标记+细分热力图+事件注释。
- 强化:贡献瀑布+Sankey+时延分布。
- 治理:样本量标记、CI展示、统一口径、数据新鲜度提示。

通过以上设计,能在单屏内直接定位“哪个节点出了问题(异常检测)”“异常源自哪里(细分定位)”“影响有多大(贡献拆解)”“何时开始(变点)”,同时保证读数准确与可比。

示例3

以下为“热力图 + 折线图 + 指标卡”仪表盘的校验要点与优化建议,重点围绕统一配色与标注、以及大屏与移动端适配。内容以可执行、可验证为目的,便于验收与落地。

一、数据与一致性校验
- 指标定义与口径
  - 明确每个视图的指标、维度、时间粒度(如:热力图=日×小时;折线图=日;指标卡=日/周累积)。
  - 确认所有视图使用同一时区、同一起止时间和过滤条件。避免跨图不对齐的时间范围。
  - 缺失值策略统一:折线图用断线显示NA,热力图用NA色(如浅灰)并显示“无数据”提示,指标卡显示“—”并提供最近有效时间戳。
- 单位与格式
  - 数值缩写统一:千/百万/亿或 k/M/B,选择一种并在全局适配。
  - 百分比保留1位小数(例:12.3%),绝对值千分位分隔符。
  - 货币单位与汇率说明固定位置呈现(如卡片副标题),跨图一致。

二、配色体系与统一标注
- 全局色板
  - 顺序色板(热力图强度):建议蓝色梯度(色盲友好且易读)
    - 示例(浅→深):#f7fbff, #deebf7, #c6dbef, #9ecae1, #6baed6, #4292c6, #2171b5, #08519c
  - 发散色板(需要显示偏离/差异时使用):蓝–灰–红,如 #2166ac – #f7f7f7 – #b2182b
  - 折线图分类色(色盲安全 Okabe–Ito):#0072B2, #D55E00, #009E73, #CC79A7, #E69F00, #56B4E9, #000000
  - 语义色(指标卡与阈值):正向 #2E7D32,告警 #F9A825,负向 #C62828;中性文本 #6B7280,网格/分隔线 #E5E7EB
- 统一规则
  - 同一指标在所有视图使用同一主色或同一语义映射(例如“转化率”折线与相关标注均用 #0072B2)。
  - 热力图颜色范围尽量固定(固定上下限)以便时间对比;若数据分布波动大,可提供“固定/自适应”切换,并明确标注。
  - 深色背景大屏需提升明度对比:深背景如 #0B1020,上述颜色需提高亮度或换用专为暗色优化的色板,确保对比度≥4.5:1。
- 标注体系
  - 标题=H6(大屏 20–22px,移动 16–18px),副标题/单位=次级文本(12–14px)。
  - 注释与阈值线统一样式:细虚线 1px,颜色为语义色的40%不透明度(如 #C62828 40% 透明度)。

三、热力图校验
- 设计与编码
  - 数据映射:x=时间(日/周)、y=类别/小时,color=指标值。
  - 单元格尺寸:大屏≥16px;移动端≥12px;单元格间距 2px 以避免色块粘连。
  - 缩放范围:固定上下限或设定分位数裁切(如1%–99%)以减轻极值影响;若存在极端值,请使用标注或符号提示。
  - NA 展示:使用中性浅灰 #F3F4F6 + 斜线纹理可选,tooltip 显示“无数据”。
- 图例与标尺
  - 连续型色标条(带最小/最大/中位数刻度),标注单位与范围;若切换固定/自适应范围,图例需同步更新并显示范围来源。
- 交互
  - 悬停显示完整上下文(x、y、值、单位、占比);点击/框选联动折线图与指标卡。
  - 热力图支持按行/列排序(按均值或最新值)以凸显模式。
- 性能
  - 大规模格点(>10k 单元)建议 Canvas/WebGL;渐进渲染与视口裁剪;预聚合到所需粒度。

四、折线图校验
- 设计与编码
  - 轴线:时间轴放底部,刻度间隔与粒度一致(天/小时)。值轴从0开始(除非数据波动微小且需要局部放大,需显著标注“非零基线”)。
  - 线条:大屏 2px,移动端 1.5px;点标可选(密集时禁用或仅突出选中点)。
  - 多系列最多 4–6 条;超出则采用小倍数图(small multiples)或提供系列选择器。
  - 平滑/移动平均:仅作为辅助层,默认展示原始线;平滑需标注方法与窗口(如 MA-7)。
  - 异常/阈值:使用语义色阈值线和范围高亮(带图例说明)。
- 标签与图例
  - 末端数据直标(避免遮挡,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与图例颜色一致。
  - 图例支持点击显隐与对比锁定(仅显示2–3条)。
- 交互
  - 十字准星+同步 tooltip;支持时间刷选并联动热力图与指标卡。
  - 缺失值断线而非插值,tooltip 明确“缺失”。

五、指标卡(KPI)校验
- 信息层级
  - 主值(18–24px 大屏,16–20px 移动),单位紧随其后;副标题说明口径与时间(如“本周累计”)。
  - 同比/环比以箭头+百分比显示;颜色按语义色(正/负/告警)。
- 阈值与告警
  - 阈值来源与逻辑清晰(静态阈值、SLA、分位阈值);触发条件可见化(徽标或边框色)。
- 状态
  - Loading 骨架屏;Empty 明确文案;Error 提供重试与错误码。
- 排序与可比较性
  - 多个卡片按业务优先级/告警状态排序;数值对齐与小数位统一。

六、图例、标签与注释统一
- 图例位置固定于右侧或顶部,移动端用折叠抽屉;支持滚动。
- 统一数值格式、单位与小数位;统一时间格式(如 YYYY-MM-DD 或 HH:mm)。
- 重要事件注释(版本发布、活动)统一用标记点+垂直线+文本气泡,颜色使用中性或专用事件色。

七、交互与联动策略
- 全局筛选影响三类可视化,且在每个视图顶部显示激活的筛选摘要(面包屑式)。
- 跨图联动优先:热力图点击某行/列→折线图过滤对应维度;折线图刷选时间→热力图与KPI同步窗口。
- 移动端尽量避免复杂悬停:使用点按打开底部浮层 tooltip;提供清除筛选的显式控件。

八、自适应布局(大屏与移动端)
- 断点与布局
  - 大屏(≥1920×1080):三栏或 6×4 网格;热力图与折线图并列,KPI 卡横向排列 3–4 个一行。
  - 桌面(≥1280):两栏;KPI 上方,图表下方。
  - 移动(≤768):单列纵向;顺序建议:KPI → 折线图 → 热力图(热力图可提供水平滚动或合并粒度)。
- 文本与控件
  - 字体:大屏 14–16px 正文,移动 12–14px;交互控件触达区≥44×44 px。
  - 间距:组件间 16–24px(大屏),移动 12–16px。
- 图表密度控制
  - 移动端减少系列与标签密度;图例折叠;默认显示最重要的 1–2 个系列。

九、可访问性与对比度
- 颜色对比度 ≥4.5:1;不以颜色为唯一编码(加线型/纹理/形状)。
- 色盲安全:线图用 Okabe–Ito,热力图避免红绿单通道。
- 键盘可达与焦点样式(若为 Web):tab 顺序合理,焦点环明显。

十、性能与工程实现
- 渲染技术
  - 小数据量(<2k 点/线)SVG;大数据量 Canvas/WebGL;热力图大量单元格优先 Canvas/WebGL。
- 数据优化
  - 时间序列下采样(largest-triangle-three-buckets 或分桶均值/中位数),但保持可回钻原始数据。
  - 预聚合与缓存(CDN/Edge);增量更新与骨架屏。
- 帧率与预算
  - 交互动画 <150ms 反馈;全局过滤刷新 <1s;完整重绘 <2s(大屏)。

十一、异常与空态
- 无数据:展示空态插图/文案+引导(检查筛选/时间范围)。
- 极值/离群点:高亮并可一键排除/包含以观察趋势。
- 时区/夏令时:跨区域应用需显式提示当前时区。

十二、验收清单(可勾选)
- [ ] 同一指标跨图颜色一致;热力图色标范围固定或切换明确
- [ ] 所有视图使用同一时区、同一时间窗口,缺失值规则一致
- [ ] 数值格式、单位一致;百分比与货币显示统一
- [ ] 热力图单元≥16px(大屏)/≥12px(移动),NA 有独立色
- [ ] 折线图轴线、网格与阈值线清晰;非零基线已标注
- [ ] KPI 卡有主值、时间口径、同比/环比、阈值状态
- [ ] 图例、注释、事件标记样式统一,位置统一
- [ ] 交互联动(点击/刷选)影响三类组件且可清除
- [ ] 大屏/移动断点布局与字号、触达区符合规范
- [ ] 对比度与色盲可访问性通过(≥4.5:1)
- [ ] 性能达标(交互<150ms,刷新<1–2s),大数据使用 Canvas/WebGL
- [ ] 空态、错误态、加载态完备

十三、可复用配置示例(伪代码)
- 颜色与标注
  - heatmapScale: sequentialBlues [#f7fbff … #08519c], domain: [fixedMin, fixedMax] or quantile(1%,99%)
  - linePalette: okabeIto
  - semantic: {positive: #2E7D32, warning: #F9A825, negative: #C62828, neutral: #6B7280}
  - naColor: #F3F4F6
- 格式化
  - numberFormat: {abs: 0–2 decimals with thousand-sep, pct: 1 decimal, currency: symbol+abbr}
  - dateFormat: {x: YYYY-MM-DD, tooltip: YYYY-MM-DD HH:mm}
- 交互
  - crossFilter: {heatmapCellClick→filter dimension; lineBrush→time window}
  - tooltip: shared, shows unit, source, lastUpdated
- 响应式断点
  - breakpoints: {≥1920: 6×4 grid; ≥1280: 4×3; ≤768: single column}
  - touchTargetMin: 44×44

以上校验项可直接用于设计走查与开发自测,如需,我可将其转换为具体的设计规范文档或工程配置清单(含主题变量与断点样式)。

适用用户

产品经理与数据分析师

快速评估功能数据看板,选择合适图表与指标层级,产出改版清单与评审要点,提高跨部门沟通与决策效率。

增长与营销经理

优化活动复盘与漏斗展示,突出关键转化节点与异常波动,生成高管版精简图与A/B对比方案,强化汇报说服力。

BI与可视化设计从业者

统一仪表盘规范与样式,校验数据表达准确,制定颜色与标注标准,为大屏和移动端提供布局指引,减少返工。

运营与电商负责人

将销售、库存、客诉等指标转为清晰图表,快速发现异常与趋势,生成周报版式与讲解稿,显著节省制作时间。

咨询顾问与报告撰写者

围绕客户议题打造数据故事线与标题,输出一页式洞察图与备选方案,提升演示清晰度与项目签约转化率。

学术研究者与教师

优化论文与课堂图示,避免坐标与比例误导,生成期刊友好版式与图例说明,缩短投稿与授课准备周期。

解决的问题

让 AI 以“数据可视化首席评审官”的身份,对你的图表与仪表盘进行快速体检与精准优化,输出可以直接落地的改进方案,帮助你: - 更快更准地选对图表与布局,提升可读性与说服力 - 发现并修复误导性比例、杂乱标注、配色冲突等隐患,降低决策风险 - 用统一标准规范团队可视化产出,减少返工与沟通成本 - 针对不同受众(高管/业务/公众)与场景(汇报/看板/评审)定制呈现策略,提升通过率与转化 - 支持多语言输出与不同风格(严谨报告/要点清单),满足跨团队协作 你只需提供:图表截图或描述、业务问题与目标受众、关键指标与数据口径、展示载体与尺寸限制、品牌或配色要求。AI 将交付:可视化问题清单、优先级排序的改进建议(快速修复/深度优化)、示例重绘思路与标题叙事、配色与注释指引、验收标准与A/B建议。适合立即试用的高频场景:高管周会看板、增长/运营监控面板、年度复盘与项目评审汇报。

特征总结

一键体检图表与仪表盘,定位误导点与冗余元素,给出明确修改方向和原因说明。
自动匹配合适图表与布局,按业务目标优化指标层级,降低认知负荷,突出关键信号。
提供配色、字体、留白与标注建议,轻松提升专业感与可读性,统一风格与品牌。
针对移动端、大屏与打印场景,给出专属布局与注意事项,确保多终端展示清晰稳定。
生成可执行整改清单与优先级,附示例思路与替代方案,按步骤快速完成高质量改版。
结合上下文与行业背景,提炼数据故事线与标题文案,让结论先行,汇报更易被采纳。
自动校对数据与图形的一致性,提醒尺度、坐标、比例等风险,避免误读与偏差。
支持多语言输出与本地化表述,便于跨团队协作与对外沟通,减少重复打磨与翻译成本。
以模板化输入驱动评估流程,可定制评审维度与风格标准,快速复用于不同项目与客户。
提供A/B备选方案与对比点评,帮助你快速选定更清晰、说服力更强的可视化版本。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20.00元
平台提供免费试用机制,
确保效果符合预期,再付费购买!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261 tokens
- 2 个可调节参数
{ 图表或可视化描述 } { 输出语言 }
自动加入"我的提示词库"
- 获得提示词优化器支持
- 版本化管理支持
获得社区共享的应用案例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