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解析与教育生成器

1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Oct 30,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生物学研究、教学和科学传播场景设计,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DNA序列或结构参数,生成详细的结构解析、可视化描述或教育内容。它通过任务分步法和链式思维推理,确保输出逻辑严密且易于理解,适用于基因分析、课堂讲解和科普材料制作等多种场景,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定制化的DNA双螺旋相关知识,提升学习和研究效率。

给定DNA序列的B-DNA双螺旋结构解析与教育说明

  • 序列与参数验证
    • 序列长度:145 bp(全部由A/T/G/C构成,格式有效)
    • 模型与环境:B-DNA;每圈10.5 bp;螺旋角34.3°/bp;升距0.34 nm/bp;Na+ 50 mM;温度37℃
  • 碱基组成与比例
    • A=27,T=32,G=45,C=41
    • GC含量:59.3%(86/145);AT含量:40.7%
    • 估算氢键总数(双链态):3×86 + 2×59 ≈ 376(GC三、AT二)
  • 几何特性(基于B-DNA参数与该序列)
    • 右手双螺旋,直径约2.0 nm
    • 螺距(每圈升距):10.5 bp × 0.34 nm/bp ≈ 3.57 nm
    • 总螺旋圈数:145 bp ÷ 10.5 bp/圈 ≈ 13.8 圈
    • 全长(轮廓长度):145 bp × 0.34 nm/bp ≈ 49.3 nm
  • 关键序列特征(坐标以首端为1)
    • 细菌启动子常见的-35框样序列片段:TTGACA(1–6)
    • AT富集段:TATAAA(7–12),可能引起局部更易弯曲
    • 限制性内切酶位点:EcoRI识别位点 GAATTC(24–29),切割位点为 5'-G^AATTC-3'
    • 开放阅读框迹象:起始密码子 ATG(29–31),终止密码子 TAA(143–145);编码区长度约117 nt(≈39个密码子,含终止;推测蛋白长度≈38 aa)—是否为功能性ORF需实验验证
  • 稳定性与环境影响
    • GC偏高与50 mM Na+共同提升双链稳定性;37℃下整体预计稳定
    • AT富集小段(如TATAAA)局部氢键与堆叠略弱,可能带来轻微的局部弯曲或柔性提升

双螺旋几何与参数解读

在B-DNA模型中,该序列形成右手螺旋结构。每个碱基对相对上一对旋转约34.3°,10.5个碱基对完成一整圈(约360°)。升距为0.34 nm/bp,因此每圈升距约3.57 nm。按145 bp计算,总圈数约13.8圈,总轮廓长度约49.3 nm。B-DNA的主沟较宽、次沟较窄(典型主沟宽约2.2 nm,次沟约1.2 nm),使主沟常成为蛋白质识别与结合的主要界面。

碱基配对与稳定性

  • 配对规则:A与T配对(2条氢键),G与C配对(3条氢键)。本序列中GC占比约59.3%,使整体氢键与堆叠更强,提升热稳定性与抗变性。
  • 环境作用:50 mM Na+可屏蔽磷酸骨架的负电荷,减少排斥,强化双链配对;在37℃下,GC富集段保持较高稳定性。AT富集区(如TATAAA)相对更易局部解链或弯曲。

序列特征与可能的结构效应

  • 启动子样片段:TTGACA与紧随其后AT富集的TATAAA符合细菌启动子常见的-35与-10框特征的近似模式,但是否具备真实转录功能取决于更完整的上下游序列与实验验证。
  • 限制性位点:GAATTC(24–29)为EcoRI经典位点,切割在G与A之间,产生粘性末端“AATT”,常用于分子克隆与载体构建。
  • ORF迹象:从ATG(29–31)到终止密码子TAA(143–145)形成约117 nt的开放阅读框,理论上编码约38个氨基酸的肽段。该序列的较高GC比例与多段CG重复可能与编码区特征一致,但功能需依赖表达与生化验证。
  • 局部构象影响:AT富集段容易造成轻微的弯曲与更窄的次沟;连续的CG与G-rich片段增强堆叠与刚性,使局部更直、更稳定。这些差异会影响蛋白质的沟识别偏好与结合位点分布。

模型与环境的综合判断

在所给条件(B-DNA、Na+ 50 mM、37℃)下,该序列应呈典型B型双螺旋,整体稳定。GC富集段提供较强的配对与堆叠能,AT富集段提供局部柔性与潜在弯曲,有利于形成蛋白质可识别的微环境差异。主沟作为主要识别界面,将承载序列特异性的化学图案(氢键供受体与疏水特征),指导转录因子、限制性酶等蛋白的选择性结合。

可视化提示

  • 色彩分层:将序列按碱基配对着色(AT为暖色,GC为冷色),在螺旋侧视图上可直观看到GC富集段的分布与长度。
  • 标注关键位点:在螺旋上用标记标出TTGACA、TATAAA、GAATTC、ATG与TAA的坐标(以5'端起点为1),并用箭头指示EcoRI的切割位置。
  • 几何尺标:在模型旁标注每圈螺距(3.57 nm)、总长度(≈49.3 nm)与总圈数(≈13.8),帮助理解尺度。
  • 沟显示:以截面或表面渲染方式突出主沟与次沟的宽度差异,并叠加序列特征,说明蛋白识别的偏好区域。

功能意义与适用场景

  1. 研究应用:
    • 通过识别EcoRI位点,便于克隆与载体构建;GC富集段提高片段稳定性与PCR扩增的特异性(需优化退火温度与Mg2+条件)。
    • ORF与启动子样片段提示潜在表达模块,可用于后续表达测试与功能测定(需验证)。
  2. 教学与科普:
    • 用本序列展示B-DNA几何参数(每圈10.5 bp、升距0.34 nm)与“序列—结构—功能”的关联,说明GC/AT比例如何影响稳定性与局部构象。
    • 通过标注限制性位点与密码子,讲解分子克隆、蛋白编码与酶切的基础原理。
  3. 平台内容创作:
    • 可制作“从序列到结构”的动态演示,将关键位点与几何尺标叠加,帮助公众理解DNA的空间结构与生物意义。

以上分析严格基于所给序列与参数,涉及的功能推断均以生物学通用原理为依据,实际功能需由实验确认。

A-DNA双螺旋结构解析(基于给定序列与参数)

  • 输入验证
    • 序列:ATGCGTGAATTCGCGATATATATATAAAGCTAGCGCTTACGCGCGGATCCATTTGCGCTAGCTGACCGGAAGCTTTTAACTCGAG(长度:85 bp;字符集仅含A/T/G/C,格式有效)
    • 结构参数:模型=A-DNA;每圈=11 bp;螺旋角=32°/bp;升距=0.26 nm/bp;湿度=低;温度=25℃(均为A-DNA典型环境/范围)
  • 碱基组成(精确统计)
    • A=22(25.88%)、T=23(27.06%)、G=21(24.71%)、C=19(22.35%)
    • GC含量=40/85=47.06%;AT含量=52.94%
  • 关键序列特征(1-基索引)
    • 回文/蛋白识别常见位点:
      • GAATTC(EcoRI)位置:7–12
      • GGATCC(BamHI)位置:45–50
      • AAGCTT(HindIII)位置:70–75
      • CTCGAG(XhoI)位置:80–85
    • 区段特征:
      • AT富集串联:16–26(“ATATATATATA”,11 bp)
      • CG重复段:41–50(包含“GCGCG”重复)
  • 螺旋几何(据给定参数的可检验量)
    • 轴向升距:0.26 nm/bp → 全长≈85×0.26=22.10 nm
    • 节距(每圈轴向长度):≈11×0.26=2.86 nm/圈
    • 圈数:
      • 以“11 bp/圈”计:85/11≈7.73 圈
      • 以“32°/bp”计:85×32°/360°≈7.56 圈(对应11.25 bp/圈);与11 bp/圈仅有≈2.3%差异,处于A-DNA可容许范围
    • 其他A-DNA特征:右手螺旋;直径约2.3 nm;碱基对对轴倾角≈20°;主沟深而窄、次沟浅而宽

分子组成与碱基配对

该序列在双链状态下遵循Watson-Crick碱基配对:A–T(2条氢键)、G–C(3条氢键)。在完全互补配对时,理论氢键总数≈(AT对数45×2)+(GC对数40×3)=90+120=210 条。GC含量为47.06%,显示中等稳定性;同时存在明显AT富集区(16–26位),该区段堆叠能较低、热稳定性相对弱,更易产生局部弯曲或构象顺应性,这与后续蛋白识别可能相关。

A-DNA几何与构象要点

在低湿度、25℃条件下,DNA倾向由B型过渡至A型。A-DNA每圈约11 bp、升距≈0.26 nm/bp、节距≈2.86 nm,碱基对相对轴有显著倾角(≈20°),使得螺旋更“紧凑”、轴向更短。主沟在A-DNA中深而窄,不易被蛋白直接读取;次沟浅而宽,成为更易接近的沟槽。给定螺旋角32°/bp与11 bp/圈对应的理论扭转(360°/11≈32.73°/bp)非常接近,属于A-DNA的合理波动范围。

序列特征与可能的结构/功能影响

  • 回文序列(如GAATTC、GGATCC、AAGCTT、CTCGAG)为多类DNA结合蛋白的典型识别基序。这些位点在A-DNA构象下的可及性将更多由次沟环境与局部水合状态决定。
  • AT重复(16–26)可降低局部熔解温度并提升弯曲/变形能力,有利于某些蛋白的诱导契合;相反,41–50段的G/C重复(包含“GCGCG”)增强堆叠与局部刚性,提升该段的构象稳定性。
  • 就整体而言,本序列兼具AT富集与CG重复的混合特征,提供了从柔性到刚性区段的对照,适合用于展示序列—构象—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环境与适用场景

低湿度是A-DNA形成与稳定的关键环境因素;25℃为常规室温,利于维持所给几何参数。生理条件下基因组DNA多为B型,但A-DNA常见于:

  • 晶体或纤维衍射等脱水环境中的双链DNA样品
  • RNA:DNA杂交体与双链RNA(更偏A型螺旋参数)
  • 某些蛋白结合导致的局部A样构象 因此,本参数集适用于:
  • 教学模型:演示A-DNA与B-DNA在节距、直径、沟槽上的对比
  • 结构生物学:在低水合度模拟/建模A-DNA几何(如MD初始模型)
  • 显微计量:以22.10 nm轴向长度作为AFM/EM长度标尺校准示例
  • 序列讲解:用回文/AT-富集/CG重复段展示“序列-结构-识别”关系

可视化与呈现建议

为直观展示该序列的A-DNA特征,可采用以下标注方案:

  • 几何框架:右手双螺旋,直径≈2.3 nm,节距≈2.86 nm;沿轴每0.26 nm标出一个bp刻度,总长≈22.10 nm(85 bp)
  • 段落配色:AT碱基对用暖色(如橙/红),GC碱基对用冷色(如蓝/青);突出16–26(AT重复,暖色带)与41–50(CG重复,冷色带)
  • 识别位点高亮:7–12(GAATTC)、45–50(GGATCC)、70–75(AAGCTT)、80–85(CTCGAG)以框选或加粗显示;在侧边注释其生物学“识别基序”属性
  • 沟槽指引:在同一圈内以箭头示意主沟(深窄)与次沟(浅宽),强调A-DNA与B-DNA的差异点

教育要点

  1. A-DNA的核心几何:每圈≈11 bp、升距≈0.26 nm/bp、节距≈2.86 nm、直径≈2.3 nm、碱基对倾角≈20°,主沟深窄、次沟浅宽。
  2. 参数换算方法:圈数=长度(bp)/每圈bp;或=总扭转角/360°(总扭转角=bp数×每步扭转角);全长=bp数×升距。
  3. 环境决定构象:低湿度促使B→A转变;在脱水/晶体环境或RNA相关双螺旋中更常见A样几何。
  4. 序列与稳定性:GC↑→氢键(3条)与堆叠稳定性↑;AT富集区→稳定性↓、弯曲/适配性↑,影响蛋白结合与构象响应。
  5. 回文识别基序的意义:GAATTC、GGATCC、AAGCTT、CTCGAG等为常见蛋白识别序列,反映DNA序列对蛋白识别的“地址标签”功能。
  6. 教学/研究应用:用本序列同时展示AT富集与CG重复的结构效应;在分子建模/可视化中按A-DNA参数渲染,并在模型上精确标注关键位点与长度刻度,提升定量理解。

交替CG序列在高盐条件下的Z-DNA双螺旋解析

  • 序列类型:纯CG交替序列(…CGCG…);GC含量:100%,无A/T
  • 构象模型:Z-DNA;手性:左手螺旋
  • 螺旋参数(给定/典型):每圈12 bp;平均螺距≈4.4–4.6 nm;每bp上升≈0.37 nm;直径≈1.8 nm
  • 槽沟特征:主沟扁平不明显;次沟窄而深
  • 局部几何:磷酸骨架呈“锯齿/Z字”形;G为syn构象、C为anti构象;糖环扑翼交替(G:C3′-endo;C:C2′-endo)
  • 碱基配对:标准Watson-Crick G≡C三氢键;配对完整、热稳定性高
  • 稳定条件(用户给定):1 M NaCl、20 ℃;交替CG强烈偏好Z构象
  • 超螺旋关联:负超螺旋有利于B→Z转变;在高盐下无需强超螺旋也可稳定
  • 圈数与长度关系:若序列长度为L bp,则理论圈数≈L/12;总轮廓长度≈0.37×L nm

分子组成与碱基配对

该序列完全由C/G交替构成,所有碱基以Watson-Crick方式成对(G≡C),提供三条氢键,赋予高热稳定性和较强的离子屏蔽依赖性。由于无A/T插入,步进几何参数(扭转、滚动、移位)呈显著交替,是Z-DNA形成与维持的关键。

螺旋几何与Z-DNA特征

  • 左手螺旋与12 bp/圈使平均扭转角约为−30°/bp(实际在GpC与CpG步间交替分配),骨架呈典型“Z字”起伏。
  • 直径较B-DNA略小(~1.8 nm),主沟被“压平”,次沟更窄更深,影响蛋白质识别面。
  • 构象交替:嘌呤(G)取syn,嘧啶(C)取anti;糖环扑翼交替(G多为C3′-endo,C多为C2′-endo),共同塑造Z骨架。
  • 宏观长度可按0.37 nm/bp估算;当L为12的整数倍时,圈边界与序列相位对齐,便于周期性可视化与建模。

环境条件与稳定性(与输入一致)

  • 高盐(1 M NaCl):增强电荷屏蔽,降低磷酸骨架排斥,显著稳定Z构象并促进B→Z转变。
  • 温度(20 ℃):在该温度与高盐组合下,交替CG序列自发稳定为Z-DNA,无需强外力或超螺旋约束。
  • 序列驱动:CG交替是最常见的Z-DNA“热点”序列;纯GC且步进规则性高,使Z构象能量最低。

功能意义与生物学关联

  • 拓扑与转录:在细胞内,负超螺旋(如转录产生)可促使局部B→Z转换,起到暂时“缓冲”超螺旋的作用,影响邻近区域的可及性与调控。
  • 识别与信号:部分蛋白含Z-DNA结合结构域(如Zα),能特异识别Z构象与其表面电荷/几何特征,从而介导转录调控、抗病毒应答等过程。
  • 基因组分布:富CG且交替模式的区域(如部分启动子或超螺旋活跃区)更易出现瞬时Z-DNA,有潜在调控意义。

适用场景(研究/教学/科普)

  • 研究实验室:作为Z-DNA阳性模板用于构象转换实验(B↔Z)、圆二色光谱/拉曼光谱指纹验证、离子强度与温度依赖性测定、Z结合蛋白的体外结合实验。
  • 计算/建模: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离子强度对B→Z转变的能垒影响,或用于对比B-/A-/Z构象的几何与能量特征。
  • 教学演示:展示左手螺旋、Z字骨架、12 bp/圈、主/次沟差异、G(syn)/C(anti)与糖环扑翼交替等关键概念。
  • 科普传播:说明“DNA并非只有一种形态”,通过交替CG与高盐示例解释环境与序列如何共同决定双螺旋构象。

可视化与建模提示

  • 结构框架:绘制左手螺旋,标注每圈12 bp与螺距(约4.5 nm),将骨架用折线突出“Z字”起伏。
  • 槽沟表现:主沟画为扁平台面,次沟以窄深沟槽表示,以强调与B-DNA的差异。
  • 构象标色:将G碱基标注为syn(可用暖色),C为anti(冷色);糖环扑翼交替用箭头或标签标明。
  • 长度与圈数:若已知长度L,可在图中标注圈数L/12与总长度0.37×L nm,便于尺寸感知。

教育要点

  1. 交替CG序列在高盐(1 M NaCl)与常温(20 ℃)下会稳定采用Z-DNA左手螺旋,是序列与环境共同决定DNA构象的典型示例。
  2. Z-DNA每圈12 bp、螺距约4.4–4.6 nm,直径约1.8 nm;主沟扁平、次沟窄深,与B-DNA显著不同。
  3. 局部构象交替(G为syn、C为anti;糖环G为C3′-endo、C为C2′-endo)与骨架“Z字”形是Z-DNA的结构标志。
  4. 虽为非主流构象,Z-DNA在负超螺旋与特定蛋白识别中具有功能意义,可影响转录相关过程。
  5. 纯GC且规则交替提供高稳定性与清晰信号,适合作为Z-DNA实验与教学的标准模板。
  6. 量化关系实用:圈数≈L/12,总长度≈0.37×L nm;据此可快速规划建模与图示比例。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高校生物教师

备课时输入示例序列即可获得结构解读、课堂要点与板书提纲,几分钟完成可直接上课的讲义原稿。

基因研究人员

将实验序列转为结构摘要与稳定性提示,快速补充报告中的背景与讨论,减少重复撰写与校对时间。

科学传播编辑/新媒体运营

把抽象概念转化为通俗比喻与可视化说明,生成图文素材与标题要点,显著提升选题产出效率。

解决的问题

面向科研、教学与科普三类核心场景,帮助用户把“DNA序列/结构参数”一键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成品内容:1) 科研人员:快速得到结构要点与功能意义的专业解读,辅助结果汇报与讨论;2) 教师与教研组:生成分层讲解、可视化描述和课堂要点,显著缩短备课时间;3) 科普创作者:产出通俗易懂的脚本与摘要,提升阅读与传播效果。四段式成稿(标题、结构摘要、详细解读、教学要点)让内容逻辑稳定、易改易用,既严谨又好懂。通过一次输入直达高质量输出,减少反复沟通与返工,帮助用户在试用期立刻看到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升级后可获得更长文本支持、更多模板与风格组合,以及批量生成能力,进一步放大团队效能与品牌一致性。

特征总结

一键解析DNA序列与结构参数,生成可读性强的双螺旋解读与可视化描述。
自动识别碱基组成与稳定性倾向,突出关键特征,快速定位研究与教学重点。
按场景输出报告、讲义与科普版本,一键切换专业或通俗风格,直接用于传播。
内置分步推理与严谨校验,减少歧义与遗漏,给出逻辑完整、可追溯的结论摘要。
生成图文并茂的可视化提示与配色建议,辅助制作课堂幻灯、实验报告和海报示意图。
支持术语解释、类比讲解与问题引导,帮助非专业受众快速建立直观理解。
模板化结构出稿,自动生成标题、结构摘要、详细说明与学习要点,复制即用。
坚持权威生物学原理与内容边界,自动规避敏感风险话题,确保传播可用且可信。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5.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607 tokens
- 2 个可调节参数
{ DNA序列 } { 结构参数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