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动视觉创作助手

14 浏览
1 试用
0 购买
Oct 26,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环保倡导者和教育工作者设计,能够根据具体的环保主题和行动类型,生成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教育意义的插图方案。通过深度分析环保行动的核心要素,结合视觉传达原理,提供包括构图建议、色彩搭配、元素组合等完整的设计指导。特别适合用于环保宣传活动、教育课件、社区倡导材料等场景,帮助用户快速创建专业级的环保视觉内容,提升环保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公众参与度。

环保视觉设计方案

主题分析

  • 核心环保价值:在校园餐饮场景中通过“自带杯、循环餐盒、补给点”三类具体行动,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频率,建立“取用—归还—清洁—再用”的资源循环闭环,转化为可被学生看见、参与、记录的正向行为。
  • 传播重点:
    1. 行为足够简单,学生随手可做;2) 效果可量化、可展示;3) 用餐卫生与便捷不打折;4) 社群参与感强,形成校园风尚。
  • 目标受众:中学至高校学生为主,辅以食堂工作人员与校方管理者。视觉上需友好、清晰、有行动提示,避免过度抽象与负面暗示。

核心概念

  1. 三件套,一目了然(主海报/三联画)

    • 设计理念:用三组等权重画面把“自带杯—循环餐盒—补给点”并列呈现,降低理解门槛,强化“随手做=有效果”的感知。
    • 视觉元素:大幅图标化器皿(可重复杯/盒)、学生手持场景、食堂取餐台、补给龙头/加水口、显眼的“归还口”装置与箭头;配以“今日可少用X个一次性杯/盒”的即时小计数。
    • 色彩方案:主色—清新绿#2ECC71(代表循环与生长)、辅助蓝#2AA8E0(饮水与洁净)、暖黄#FFC857(提示与引导);文字与图标对比黑#222222与高亮白#FFFFFF,确保可读性。
  2. 餐饮循环闭环图(信息图/桌垫)

    • 设计理念:将循环路径绘制为连续环,用拟物但扁平化的步骤图消解“归还—清洗—再用”的疑虑,突出卫生可靠与流程清晰。
    • 视觉元素:5步环形流程:取餐—用餐—归还口扫码/投放—集中清洗—再次上架;每步配人物动作与小图标(泡沫/水滴表示清洁、对勾表示检测通过)。
    • 色彩方案:主色—森林绿#1E8E5A(循环认可感),辅色—中性灰#8A8A8A(流程中立信息)、活力橙#FF8A00(关键动作与CTA),用浅蓝#E6F7FF做环形底。
  3. 效果看得见(实时成效看板/电子屏)

    • 设计理念:把成果“数据化+图形化”,让学生看到自己贡献,增强持续参与的内在动机。
    • 视觉元素:翻页数字风格计数器/数字滚动条;四项指标—已少用一次性杯(个)、已少用一次性餐盒(个)、减少塑料(kg,按重量换算)、补给用水(L);配以简短脚注“数据来源:食堂出入库与补给点计数器”。
    • 色彩方案:深蓝#1C3F60(科技与可信)、荧光绿#46D282(增长条)、柔白#F9FAFB背景;告示用醒目红#D74E09仅作提示/异常信息(少量使用)。
  4. 我就是主角(人物化形象/贴纸IP)

    • 设计理念:把参与学生“英雄化”,用轻松的角色与徽章体系建立社群认同与荣誉驱动。
    • 视觉元素:多元学生形象(性别、肤色、使用轮椅等包容性设定),手持自带杯/循环盒的日常动作;成就徽章:杯行侠、盒力值满分、补给达人、循环先锋;可做贴纸、头像框、餐盘小卡。
    • 色彩方案:明快青春系:薄荷绿#38D39F、天蓝#5FB3F2、珊瑚红#FF6F61点缀;底色留白,线条深灰#3A3A3A保证清爽。
  5. 导视一体化(补给点与归还口识别系统)

    • 设计理念:让学生“找得到、看得懂、走得对”,统一图标与导向色,形成校园级视觉系统。
    • 视觉元素:补给点图标(滴水+杯轮廓)、归还口图标(循环箭头+餐盒)、地贴动线箭头、柜台侧贴“这里补给/这里归还”、校园简易地图“你在这—最近补给点100m”。
    • 色彩方案:功能分色——水蓝#2AA8E0=补给点,循环绿#2ECC71=归还口,中性灰#C9CDD4=辅助信息,避免与垃圾分类既有色彩冲突。

设计实施建议

  • 构图指导:
    • 主海报采用三栏等分网格(A2/A1),每栏一个行动;顶部统一标题“校园减塑·从餐饮开始”,底部放置行动小贴士与二维码(了解点位/加入挑战)。
    • 信息图以环形为视觉中心,环直径占版面60%—70%,节点文案不超过12字,保证1.5米外可读。
    • 成效看板采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层级:总量—本周—今日,数字字号≥120pt(电子屏),图标与文字比1:1,避免花哨动画影响读取。
  • 元素搭配:
    • 图标与实景插画结合:远景用插画表达氛围,近景关键部件(杯、盒、龙头、归还口)用高对比线稿与实体阴影强调可操作性。
    • 卫生与安全提示用“光晕星点+对勾”符号,不出现垃圾溢出、污染等负面画面,避免造成不适联想。
    • 所有功能色配合文字标签,考虑色觉友好:重要状态同时用形状变化与文字说明,不仅依赖颜色。
  • 风格适配:
    • 小学/初中:卡通化比例、圆角图形、押韵口号;动线短文案“拿—吃—还—再用”。
    • 高中/大学:扁平插画+信息图,数据与流程并重;口号偏理性“少一次性,多一次用”。
    • 线上社媒:竖版9:16分镜短动画(≤15秒):学生带杯进入—补给—吃完还盒—看板计数+增长;结尾CTA引导关注与参与。

应用场景扩展

  • 食堂入口/取餐口:三件套主海报+导视吊旗;地贴引导至“最近补给点/归还口”。
  • 餐桌/托盘:环形闭环桌垫、托盘垫纸(印有流程与贴士);边角设“今日已节省×个一次性餐具”的小计数格。
  • 补给点与归还口:统一门楣灯箱、立式立牌、操作示意贴(3步图:对准/补给/封盖 或 放入/扫码/完成);设备侧面贴“统一清洗消毒流程图”简版。
  • 电子屏与公众号:成效看板日更模板、周榜单(班级/社团友好PK),配合“本周目标”进度条。
  • 迎新与活动:新生礼包贴纸+折页;“7日循环挑战”打卡卡片;校园地图版“补给点与归还口分布”下载海报。
  • 教学与讲座:5分钟微课件PPT模板(原理—行动—效果—如何参与),供班会/社团使用。

附加执行要点

  • 文案建议:
    • 标题:一杯一盒一补给,餐餐更环保
    • 行动提示:带杯来,轻松补给;用完盒,就近归还
    • 成效口号:我们一起,让一次性用得更少
  • 数据呈现与合规:
    • 建议以“少用的一次性杯/盒数量、补给水量、估算塑料重量”作为核心指标;重量换算以校方仓储数据或供应商参数为准,海报标注“数据来源与日期”。
    • 不直接给出夸张碳减排数值,避免误导;采用“累计减少×个一次性制品”等直观指标。
  • 物料与工艺:
    • 纸张优先使用FSC认证、可回收油墨;硬质牌面用可重复使用展架;贴纸采用可移胶,方便二次利用。
  • 无障碍与可读性:
    • 颜色对比度≥4.5:1;关键指示处同步图标+文字;二维码下方标注短链接。

最终产出清单(可交付项)

  • 海报套装(A1/A2):三件套主海报、闭环信息图、成效看板模板
  • 导视系统:补给点/归还口图标与指示牌、地贴箭头与区域标识
  • 社媒/屏幕模板:9:16短动画分镜、横版电子看板(1920×1080)
  • 桌面物料:托盘垫纸、台签、小贴纸徽章
  • 快速使用手册:图形规范、色彩与字号、数据填充教程

此方案以“看得懂、做得到、见成效”为核心,将减塑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视觉行动系统,帮助校园持续、正向地扩大学生参与与环保影响力。

环保视觉设计方案

主题分析

城市低碳出行通过“公交优先、骑行、步行”的组合,能有效降低交通尾气排放(CO2、NOx、VOC等前体物),减少拥堵与怠速造成的污染峰值,改善噪声环境,同时提升居民身体健康与街道活力。插图应直观呈现:用公共交通与人力出行替代短途驾车,带来“更清洁的空气、更通畅的街道、更健康的市民”的连锁正效应;并让公众看见“每一次选择”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关联。

核心概念

  1. 一辆公交,合力减排(公交优先)

    • 设计理念:把“多人共享一次出行”具象化,强调满载公交在单位人次上的低排放与缓解拥堵的效果。
    • 视觉元素:由几十个小车图标拼成一辆满载公交的轮廓(拼图式);公交专用道以清晰的绿色通道贯穿画面;信息徽标(CO2、NOx、PM图标)在公交侧淡化、在私车侧浓色对比;行进方向箭头表示效率提升与车流顺畅。
    • 色彩方案:主色为深绿(环保、通行优先)与海军蓝(可靠),辅以明亮橙色作行动强调;尾气与拥堵用柔和灰呈现,避免夸张负面。
  2. 呼吸更轻松的“步行与骑行路径”(骑行日、步行挑战)

    • 设计理念:把一条城市通勤路径画成“从灰到绿”的渐变旅程,展示用脚印与车辙替代尾气的过程,突出健康与空气改善的双重收益。
    • 视觉元素:连续的街道带,左端为稀薄灰色烟雾与车影,右端是清澈天空与树叶图标;脚印、车辙与心肺健康图标(心形、肺叶)沿路递增;路旁的花草与行人笑脸贴纸式小图标体现街道活力。
    • 色彩方案:主色为天空蓝与清新绿,白色留白体现“呼吸空间”;灰色用于对比但不压抑;健康相关图标用温暖黄作点缀。
  3. 城市会“呼吸”的天际线(空气质量改善可视化)

    • 设计理念:将空气质量的改善融入城市建筑与天空,用可读的色带和简化图表表达“公交/骑行/步行比例提升→AQI区间趋优”的趋势性关系。
    • 视觉元素:城市天际线上方为蓝绿渐变的“空气条”,下方建筑窗格中嵌入小型柱状/进度条(私车出行比例下降、公共与人力出行比例上升);树冠与云朵形状中嵌入小图标(噪声、拥堵、排放的下降箭头)。
    • 色彩方案:主色为不同层次的蓝(清洁空气),辅以稳重灰作建筑底色;提升指标用亮绿,下降指标用冷蓝箭头,避免红绿混用造成色盲困扰。
  4. 一起出发的低碳日历(活动参与与效果累积)

    • 设计理念:把“公交优先周、骑行日、步行挑战”做成一页视觉日历,突出行动参与的趣味性与累积成效。
    • 视觉元素:月历网格中,每个活动日用对应图标(公交、单车、脚印),下方是可填写的“累计里程/参与人数/替代短途驾车次数”的计数框;边缘设“城市效益链”小插画:参与→更通畅→更少怠速→更清洁空气→更健康。
    • 色彩方案:主色为活力橙与清新绿,配合天空蓝作为背景;保证数据框与文字高对比度(深色文字+浅色底)。

设计实施建议

  • 构图指导:

    • 采用左右或由下至上的“进步流向”构图(从灰到绿、从拥堵到通畅),让改善路径一眼可读。
    • 设置清晰的主视觉(公交、路径或天际线)与次级信息模块(小图标与数据栏),保持层级分明。
    • 保留足够留白和安全边距,避免信息拥挤,提升教育传播的可读性。
  • 元素搭配:

    • 人、车、城市与环境元素按“主角(出行方式)—作用(道路/专用道)—结果(空气与健康)”三层递进组合。
    • 指标图形用简单形状(柱、条、箭头)与图标双编码呈现,文字配合简短动词口号(如“今天坐公交”“短途就走”“骑行去见更清晰的天空”)。
    • 尾气与负面元素尽量以低饱和灰和小面积呈现,强调改善而非恐惧。
  • 风格适配:

    • 面向大众与城市活动:半扁平插画+信息图混合风格,色彩饱和度中等偏高,语言简洁。
    • 面向校园教育:卡通化、圆角图形,加入互动计数贴纸(今日步行X步、骑行X公里)。
    • 面向企业CSR与政务发布:极简信息图风格,统一品牌色,指标模块可接入真实数据(当地公交客流、骑行里程、步行参与度)。
  • 科学表达与准确性:

    • 以“每人次排放更低、减少冷启动短途排放、降低怠速与拥堵相关污染”作为核心科学论述;避免夸大承诺。
    • 需要具体数值时,用“基于本市公开数据”的提示框,并留空位以便后期填充;示意图不直接给出绝对值。
  • 可访问性与规范:

    • 保证文字与背景对比度≥4.5:1;红绿不做对比色,使用形状/纹理辅助区分。
    • 图标简洁统一笔触,避免与现有受版权保护标志混淆;所有素材原创或可授权。

应用场景扩展

  • 活动海报与公交站灯箱:采用“公交拼图”或“城市呼吸天际线”作为主视觉,附上参与方式与活动日期;二维码链接到路线与报名信息。
  • 社交媒体长图与动态:用“步行骑行路径”做滑动长图或短视频动画,从灰到绿的转场直观表现改善;加入可分享的里程徽章模板。
  • 校园课件与小册子:使用“低碳日历”页与互动计数框,让学生记录当周步行/骑行;配套健康与空气知识小图标。
  • 社区路面与导视:在骑行道与人行道设置脚印与车辙引导贴纸,统一色系与图标;活动期间临时标识公交专用道的绿色优先纹理。
  • 企业内部传播与CSR报告页:采用极简信息图版本,展示“参与人数→替代短途驾车→估算减排”流程图,并嵌入年度目标与达成进度。
  • 周边与奖励:骑行日徽章、步行挑战贴纸、可重复使用水杯与帆布袋图案,统一“从灰到绿”的主题渐变,增强参与感与传播力。

附建议口号(可选):

  • 今天坐公交,城市更轻松
  • 短途就走,清空气更近一步
  • 骑行一公里,换一片更蓝的天

以上方案兼顾教育性与视觉吸引力,以“出行选择—道路秩序—空气与健康”的逻辑链条,帮助公众理解并参与城市低碳出行,切实传达对空气质量改善的积极影响。

环保视觉设计方案

主题分析

湿地生态修复通过“植被重建—水质净化—栖息地恢复”的链条提升生态功能。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协同可沉降悬浮物、吸收氮磷、促进根区反硝化,使水更清、更稳;多层级植被结构为候鸟提供觅食、庇护与停歇位点。此次行动的核心价值:以本地原生树木与水生植物补植为抓手,叠加志愿监测与科普讲解,形成“行动+证据+传播”的闭环,直观呈现净水与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实际效果。

核心概念

  1. 回归之湾(S形湿地长卷)

    • 设计理念:用S形水道引导视线,从“浑浊—清澈”的渐变讲述修复故事,突出候鸟回归。
    • 视觉元素:左侧为前期浑浊水体与稀疏植被,右侧为补植后的芦苇/香蒲带、浅滩与清澈水域;前景志愿者植树、补植沉水植物;中景涉禽(白鹭、黑翅长脚鹬)觅食;上方点状迁徙路线与鸟类图标。
    • 色彩方案:主色—净水蓝#4CB5F5、湿地绿#5BAF66;辅助—泥土棕#8C6A43、芦穗米色#DCC9A3;高光—日光黄#F9C74F、鸟喙橙#F8961E。
  2. 根系的净化工厂(剖面信息图)

    • 设计理念:以剖面可视化“看不见的净化”,将科学原理转化为易懂图解。
    • 视觉元素:水体—基质—根区三层结构;图标标注“悬浮物沉降”“氮磷吸收”“根际微生物反硝化”;小型底栖生物与鱼类回归;志愿者使用浊度管/塞氏盘监测并在手机记录。
    • 色彩方案:主色—分层蓝#2C7FB8/深水蓝#245E8C;辅助—根区绿#6BBF59、基质灰褐#9B8063;数据强调—科技青#00A8A8。
  3. 候鸟驿站(安全停歇的生态岛)

    • 设计理念:把修复后的湿地比作“迁徙加油站”,强调多样栖位与安静缓冲。
    • 视觉元素:岛状高植被区、浅滩涉水区、开阔水面三分区;“安静区/禁止投喂/垃圾带走” pictogram;观鸟志愿者在栈道与隐蔽观察屋;远景成群候鸟飞行剪影。
    • 色彩方案:主色—苇影绿#4F8F63、浅滩沙#D9BFA3;辅助—天空淡蓝#A7D3F2、鸟体灰#6E7E8A;提示红仅用于禁示图标#D9534F(小面积)。
  4. 我们的生态拼图(行动—监测—科普三连画)

    • 设计理念:三幅并列方块海报组成完整湿地图景,体现公众参与闭环。
    • 视觉元素:A框“植树与补植”手部特写+标签“本地原生”;B框“监测”仪器与数据卡片(透明度、溶解氧、鸟种数);C框“科普”志愿者给孩子讲解、物种识别卡、二维码延展阅读。
    • 色彩方案:主色—清新绿#63C17D、教育蓝#3E8ED0;辅助—纸本米色#F2E9D8;强调—参与橙#FF9E4A。

设计实施建议

  • 构图指导:
    • 主视觉采用S形或L形水道,引导从“问题”到“改善”;运用三分法,将“行动”置前景左下,“效果”置中右。
    • 剖面信息图建议水:陆比例约4:6,开阔水面:挺水带:浅滩约3:4:3,层次清晰;使用箭头与简短词组标注机理。
    • 候鸟场景采用前-中-后景层叠:前景静、背景动(飞行剪影),凸显“安静区”属性。
  • 元素搭配:
    • 植物组团(因地适宜、本地原生):挺水植物—芦苇、香蒲、花菖蒲;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眼子菜(Potamogeton);浮叶植物—睡莲。树木—垂柳、落羽杉、桤木。避免外来入侵物种(如凤眼蓝)。
    • 监测工具:浊度管/塞氏盘、试纸/便携DO仪、鸟类计数表/望远镜、定位与记录手机界面。
    • 友好提示标牌:安静观鸟、限制喂食、步道引导、垃圾回收;图标统一圆角、线性风格。
  • 风格适配:
    • 学校与亲子:扁平插画+圆润形状+表情化小动物,减少文字,多用图标和颜色渐变。
    • NGO/科研发布:半写实矢量+清晰剖面+数据卡片(箭头、百分比、前后对比)。
    • 企业CSR:极简留白+品牌辅助色融入+关键数字成就(如“透明度↑”“植被覆盖↑”“鸟种数↑”)。

应用场景扩展

  • 活动物料:A1主海报(印刷CMYK)+科普折页(三折,含“修复原理—参与方式—安全守则”)+志愿者胸牌与背板。
  • 现场导视:栈道起点立式看板(60×90cm)含行为规范与物种识别;“安静区”与“观鸟窗”指引标。
  • 社交媒体:竖版海报1080×1920(前后对比滑动图)+方形科普卡1080×1080(单点知识);短动画GIF展示“浑浊→清澈”渐变。
  • 教学配套:可打印物种识别卡、监测记录单模板(日期/天气/透明度/DO/鸟种数);二维码链接延展内容。
  • 画面文案与数据呈现(示例,可替换为当地实际监测值):
    • 透明度:20cm→45cm
    • 沉水植物覆盖:5%→35%
    • 记录到的候鸟种数:X→X+Y
    • 口号:还湿地一片净水,让候鸟安心停歇

补充制作建议

  • 字体:思源黑体/思源宋体(开源),正文不小于14pt(印刷不小于8pt)。
  • 可达性:深浅配色对比度≥4.5:1;关键信息用色+图标双编码。
  • 科学性校对:发布前由项目技术顾问核对“物种名、机理描述、监测指标单位”。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环保组织宣传负责人

策划活动主KV与海报套版,生成多风格插图方案与传播话术,提升报名率与现场参与度。

学校教师与教研员

为课堂主题与校内活动快速出具教学插图、学习单配图与板报视觉,让学生直观理解环保原理。

社区志愿者与公益团体

制作倡导传单、展板与指引标识,按社区人群特点调整风格,提高入户宣讲与现场动员效果。

解决的问题

用一条高效提示词,把“环保理念”快速变成“可落地、可传播的主视觉”。围绕你给出的环保主题与行动类型,智能产出3-5个创意方向、清晰的构图与配色指导、元素组合建议及多场景应用方案,让非设计背景的使用者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专业级插图。核心价值:减少试错与沟通成本,凸显行动效果与教育意义,提升传播吸引力、互动参与度与品牌一致性,支持活动海报、课程课件、社区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等关键场景,形成可复用的视觉方法论并推动更高的转化与影响力。

特征总结

自动拆解主题与行动类型,提出3-5个具象创意方向,便于直接开画。
全程给出构图指导、色彩搭配与元素组合,形成可执行的插图方案。
一键适配受众与传播渠道,课堂、社区、社媒风格随选,内容更易被理解。
强化教育表达,自动突出行动效果与参与路径,让观众愿意跟进实践。
规范内容与视觉风险,避免误导与争议,确保信息科学可信、传播安全。
提供场景化应用建议与落地技巧,海报、课件、展板均能即刻上手。
支持快速迭代与对比评审,多方案并列呈现,高效选出最契合的设计。
可定制模板结构与关键选项,复用项目标准,显著降低出图时间与成本。
结合环保知识与视觉原则,把抽象理念转成具体可识别的图形与符号。
输出清晰的制作步骤与交付清单,方便团队协作与外包沟通不走样。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5.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718 tokens
- 2 个可调节参数
{ 环保主题 } { 行动类型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