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吸引人教育活动

238 浏览
22 试用
4 购买
Aug 26, 2025更新

该提示词指导用户创建适合特定学科和年龄段的破冰活动,生成15个活动列表及详细规划表,强调互动性和教育性。

破冰活动:Math课程
针对对象:小学或初中阶段学生(可根据具体年龄优化)


1. 数字接龙

描述:学生用数学序列接龙,每个学生需要根据规则说出下一个数字(如:2的倍数或Fibonacci数列)。
所需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 熟悉数学序列或数列的基本概念。
  • 促进团队合作与互动。
  • 加强学生对数字规律的快速反应能力。

2. 数字Bingo

描述: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自定义Bingo卡(填入不同的数学结果),教师给出问题(解答结果与Bingo卡匹配)。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加强数学计算能力(四则运算、因数、倍数等)。
  • 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快速解答能力。
  • 增强课堂参与感。

3. 数学速答圈

描述:学生围成一圈,教师迅速问相关数学算式或问题,学生需要快速回答。答错或停顿太久离场,直至剩下最后一人。
所需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 快速回顾基本数学概念和算术运算。
  • 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和自信心。
  • 帮助培养适度的竞争意识和压力管理。

4. 几何找物

描述:在教室周围寻找特定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物品等),并用手势或语言标出。
所需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 连接数学几何形状与日常生活应用。
  • 在轻松环境中识别并观察几何特性。
  • 培育团队协作能力(可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5. 数字谜语

描述:教师提出与数字相关的问题或谜语,小组协作回答(如:“它是4的倍数,介于20和30之间”)。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学习数学条件思考与问题分析。
  • 提升学生观察、逻辑推理能力。
  • 增进小组讨论与协作。

6. 数学角色扮演

描述:学生扮演抽象数学概念(比如“圆周率π”、“直角三角形”、或者“质数”),解释自己的“身份”。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创造性理解和表达数学理论。
  • 记忆数学术语和定义。
  • 分享对数字的个人理解,激励兴趣。

7. 数学运算接龙卡

描述:学生随机抽取卡片(有数学运算题),必须回答正确后才能将问题接力给他人。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熟悉日常数学运算。
  • 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压力反应能力。
  • 激励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展示知识。

8. 数字站位挑战

描述:学生根据指定规则(如按数字大小、素数与非素数、偶数与奇数)自由排序,同时做出站位调整。
所需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 理解不同数学分类的特点。
  • 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团队合作任务。
  • 将书面数学知识与实践场景结合。

9. 数学头脑风暴

描述: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场景(如预算花费、建筑测量)。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激发跨领域联想能力。
  • 练习团队学习与沟通技巧。

10. 速算比赛

描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提供的一组计算题,并奖励最快得分最高的小组。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提升学生的数学速算能力。
  • 激发团队精神和健康竞争意识。
  • 培育快速准确处理数学问题的习惯。

11. 数学谜题拼图

描述:将数学问题或公式分割为若干拼图片,学生需拼出正确答案。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提升数学公式或问题的解决能力。
  • 借视觉化任务理解数学问题的关联。
  • 加强学生小组协作技能。

12. 几何形状拍手游戏

描述:学生围成圈听教师描述几何图形,用拍手、指认等动作演示(例如“找到对称点”)。
所需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 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几何术语和概念。
  • 理解几何形状特征及其描述。
  • 提升数学与肢体协调能力结合的创造性表达。

13. 数学词语接龙

描述:用数学术语进行词语接龙,要求术语正确且与之前内容相关。
所需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 复习并扩展数学专业词汇。
  • 提升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 建立数学术语间的关联理解。

14. 解锁数学密码箱

描述:解答一组数学问题后,输入答案解锁“密码箱”。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训练学生对多环节问题的解决能力。
  • 培养协作与问题分解技巧。
  • 通过成功感提高学习热情。

15. 数学创意绘画

描述:让学生结合数学概念设计一副画(比如用曲线、点阵、对称图形)。
所需时间:25分钟
学习目标:

  • 将数学元素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 提高空间感和美学思维能力。
  • 学习几何图形特性。

活动规划表

活动名称 所需材料 准备步骤 引导说明
数字接龙 无需特别材料 确定数学规则并组织队列;说明规则 提醒保持顺序;可根据表现调整难度
数字Bingo Bingo卡片、问题清单 设计表格并分发给学生 给出提示,重复规则说明
数学速答圈 无需特别材料 确定问题清单;划定比赛规则 鼓励回答,关注公平竞争
...

参考文献

[1] Sousa, D. A. (2011). How the Brain Learns Mathematics.
[2]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CTM).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3] Boaler, J. (2015). Mathematical Mindsets.

破冰活动:Science课程

  1. “实验猜猜看”
    描述: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物品的实验反应,猜测所构成的科学现象和原理,如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引导科学观察和分析的兴趣。
    • 认识基础化学反应。
    • 鼓励团队合作与讨论。
  2. “科学20个问题”
    描述:学生轮流提问关于某特定科学主题的问题(如“天文学”或“生物多样性”),老师可以限制问题类型为科学事实领域。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激发科学思维与提问能力。
    • 培养合作回答和团队决策技能。
    • 熟悉领域相关的基础科学概念。
  3. “科学大挑战”
    描述:将学生分组,进行时间限制的科学小实验比赛(如快速建造最高且稳定的小塔结构)。
    所需时间:25分钟
    学习目标:

    • 动手实践并测试科学假设。
    • 学会在压力和时间限制下进行科学协作。
    • 培养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4. “分子模型拼接”
    描述:分小组使用简单的球棍模型或其他创意材料,拼装指定的分子结构(如水或二氧化碳分子)。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提升学生对分子几何和化学键的理解。
    • 培养细致观察和手工能力。
    • 引导学生领会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表现。
  5. “科学拼图赛”
    描述:将科学图片撕成小片,学生需通过重组拼图获取科学名词或物体主题,如“心脏解剖图”。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提升科学图形识别能力。
    • 激发团队解决问题的协作意识。
    • 熟悉新的科学词汇或图解。
  6. “水的三个状态”
    描述:通过简单的演示(如冰至水到水蒸气),让学生直接观察水的三种物理状态及状态转换过程。
    所需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 理解物质三态以及状态变化。
    • 进行科学观测并提出问题。
    • 激发与知识直接联系的探究兴趣。
  7. “显微镜下的世界”
    描述:学生小组轮流用显微镜观察小物体(如叶片结构或纤维),并尝试描述观察到的细节。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培养科技工具的使用技能。
    • 引导科学详细观察与分析表达的能力。
    • 激发学习微观生物结构的热情。
  8. “科学名人猜谜”
    描述:用关键的描述(如“他是引力定律的发现者”)提示,让学生通过热烈讨论,来猜出名字。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加深对科学家成就贡献的理解。
    • 激发学生历史与科学文化兴趣。
    • 鼓励团队竞争与合作。
  9. “漂浮与沉没大揭秘”
    描述:提供不同材料的物品,学生预测哪种物品会沉入水中,哪种会漂浮,并探索背后的原理。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理解基本物理概念(浮力和密度)。
    • 激发预测、观察与理论推导的科学技能。
    • 增强实践与理论融合的能力。
  10. “元素周期表寻宝”
    描述:通过文字或图片线索,引导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相关的元素,并连贯故事背景或性质数据。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对元素周期表有深入认知。
    • 增强学生对化学元素社会意义的理解。
    • 培养数据搜寻与版本分析工作能力。
  11. “动植物大图鉴”
    描述:学生分组完成知名动植物对照卡片的匹配任务,并加以说明,如“考拉吃什么?”
    所需时间:15分钟
    学习目标:

    • 熟悉生物分类学基础。
    • 提升科学字汇量。
    • 结合材料找到快速判断分类的技巧。
  12. “DNA结构记忆”
    描述:用彩色积木或耗材拼接基本的DNA双螺旋模型,并用简短方法展开原则讨论。
    所需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

    • 降低抽象基因知识的理解门槛。
    • 学会组装分解重要思路。
    • 将艺术创意模拟科学思维间距离。
  13. “未来科学畅想曲”
    描述:各小组描述其理想研究项目应用的人类问题。
    所需时间:20-25分钟
    学习目标:

    • 提高创新。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为特定学科和年龄段设计独具吸引力的破冰活动,提供详细的活动清单和规划表,增强教育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实现教育目标。

适用用户

K12教师

适用于小学到高中教师,快速获得符合学科和学生年龄特征的破冰活动,提高教学第一课的亲和力和互动性。

教育工作坊组织者

为培训、教师研讨会提供丰富的破冰活动清单,确保活动现场轻松互动,学员高效参与。

在线教育课程设计师

帮助线上教育设计师生成适合虚拟课堂的破冰方案,打破学员隔阂,活跃学习气氛。

特征总结

快速生成15个适合不同学科和年龄段的互动破冰活动,为课堂或学习环节注入生机。
自动提供每个活动的详细规划表,从准备步骤到引导说明,覆盖执行全流程。
精准匹配学科需求和教育目标,确保活动兼具趣味性和学习效果。
多样化活动设计,涵盖不同学习方式(动手、互动、协作等),满足各种教学场景需求。
一键获取活动时间估算与学习目标,帮助教育者高效制定教学计划。
提供适合年龄层和学科的具体指导,避免不相关内容,满足个性化课程需求。
强调活动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附带规范的研究来源引用,增强信任感。
排版清晰便捷,直接生成易读的编号列表和表格方案,方便快速使用。
帮助教师集中精力在教学互动上,减少活动设计时间,大幅提升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与协作,有效建立课堂融洽氛围。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5.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10 tokens
- 1 个可调节参数
{ 指定学科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