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量解读助手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Sep 25, 2025更新

提供专业统计分析,解读效应量并给出清晰建议。

示例1

要准确解读“效应量 0.35”,必须先明确效应量的类型(如 Cohen’s d、相关系数 r、部分η平方 ηp²、ANOVA 的 f、对数优势比 log(OR) 等)。不同指标的尺度和含义差异很大。以下给出对常见效应量在 0.35 时的专业解读与量化参考:

- 如果是 Cohen’s d/Hedges’ g(标准化均值差)
  - 含义:两组均值差约为 0.35 个标准差。
  - 量级:介于小(0.2)到中等(0.5)之间,通常称为“小到中等”效应。
  - 可解释性:常用“常用语言效应量”CLES = Φ(d/√2)。当 d=0.35 时,CLES ≈ Φ(0.2475) ≈ 0.60,即随机抽样下约有 60% 的概率,处理组值高于对照组。
  - 实务建议: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需结合业务阈值(例如最小临床重要差异)、成本收益和不确定性(置信区间)。

- 如果是相关系数 r(或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的近似)
  - 含义:线性关联强度为 0.35。
  - 量级:中等效应(Cohen 经验阈值:小 0.1、中 0.3、大 0.5)。
  - 解释:R² = r² = 0.1225,约解释 12.25% 的方差。对复杂、多因素场景而言,这通常是有意义但非决定性的关联。
  - 注意:情境依赖强(领域基线、测量误差、非线性关系)。

- 如果是部分η平方 ηp²(ANOVA/ANCOVA)
  - 含义:某因素解释约 35% 的因变量方差。
  - 量级:远超“大”效应(常用阈值:小 0.01、中 0.06、大 0.14),属非常强的效应。
  - 风险提示:检查模型设定、测量信度及是否存在过拟合或同质性假设问题。

- 如果是 ANOVA 的 f(Cohen’s f)
  - 量级:f=0.35 介于中等(0.25)与大(0.40)之间。
  - 与 η² 的换算:η² = f²/(1+f²) ≈ 0.1225/1.1225 ≈ 0.109(约 10.9% 方差)。

- 如果是对数优势比 log(OR)
  - 换算:OR = exp(0.35) ≈ 1.42。
  - 解读:在给定协变量下,暴露组事件优势约为对照组的 1.42 倍。实际影响需结合基线发生率;同样的 OR 在不同基线风险下带来的绝对风险差异可能截然不同。

关键提醒:
- 效应量≠统计显著性。请同时关注置信区间与实际业务阈值。
- 不同领域的“大小”标准不一;应以行业基准或历史数据校准解读。
- 若用于规划样本量:以双侧 α=0.05、检验力 80%,若效应量是 d=0.35,独立两组比较的粗略样本量约为每组 128(实际需用专业软件并结合设计细节校正)。

请告知效应量的具体类型、研究设计与领域背景,以便给出更精确、可执行的结论与建议。

示例2

以下为对“效应量=1.8”的专业解读。由于效应量有多种定义,不同指标的数值含义差异很大,请先识别具体类型。下面给出对常见类型的精准解释与换算。

快速结论
- 若为Cohen’s d/Hedges’ g(标准化均值差):1.8属于“极大”效应,表示两组均值相差约1.8个标准差,实际差异非常显著。
- 若为优势比(OR)=1.8:为“中等”量级,表示事件的优势提高约80%,但具体影响取决于基线风险。
- 若为风险比/风险率(HR)=1.8:瞬时风险提高约80%,属较明显效应,但需结合时间尺度与基线风险解读。
- 若为相关系数 r 或η²/部分η²:1.8不在合法取值范围(r∈[-1,1];η²∈[0,1]),需更正或说明。

详细解读与换算
1) 若为Cohen’s d或Hedges’ g(最常见的“效应量”用法)
- 含义: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均值高(或低)约1.8个标准差。
- 规模基准:按照业界常用阈值(0.2小,0.5中,0.8大),1.8远超“大”,可视为“极大”。
- 实用换算:
  - 等效点二列相关 r ≈ d / √(d²+4) ≈ 1.8 / √7.24 ≈ 0.67;解释为强关联,解释的方差约r²≈0.45。
  - 概率优势(Common Language Effect Size):P(实验组个体 > 对照组个体) ≈ Φ(d/√2) ≈ Φ(1.27) ≈ 0.90,约90%的概率。
  - Cohen’s U3:实验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约96%的个体(Φ(1.8)≈0.964)。
  - 分布重叠度:两组分布重叠约37%,非重叠约63%(OVL≈2Φ(-d/2))。
- 注意事项:仍需报告95%置信区间与样本量,验证测量可靠性与潜在偏差(如天花板效应、组间方差同质性、随机化质量)。

2) 若为优势比 OR=1.8
- 含义:相对对照组,事件的优势提高80%(ln(OR)=0.588)。
- 与标准化均值差的近似对应(用于跨指标比较):d ≈ ln(OR)×√3/π ≈ 0.32,属“小到中等”。
- 与风险比(RR)的关系取决于基线风险 p0:RR ≈ OR / [1 − p0 + p0×OR]。示例:
  - p0=10%时,RR≈1.8/1.08≈1.67;
  - p0=50%时,RR≈1.8/1.40≈1.29。
- 结论:OR=1.8通常为实质但非巨大效应,务必结合基线风险与置信区间判断临床或业务意义。

3) 若为风险比/风险率 HR=1.8
- 含义:在任意时点,事件发生的瞬时风险约提高80%。
- 解读要点:实际影响依赖于随访时间与基线风险;不宜直接与d或r比较,需配合生存曲线与绝对风险变化评估。

报告与决策建议
- 首先明确效应量类型及计算方法(d/g、OR、HR、r等)。
- 始终配套报告95%置信区间、样本量、分析模型设定和假设检验结果。
- 将效应量转化为可解释指标(概率优势、绝对风险差、NNT/NNH等)以支持业务决策。
- 结合领域基准和成本/收益评估判断“实用重要性”,避免仅以数值大小定论。

如能提供效应量的具体类型与研究情境(测量指标、分组、基线风险等),我可以给出更精确的情境化解读与行动建议。

示例3

Effect size “0.12” cannot be interpreted without knowing the metric. Below are precise interpretations for common effect size types. Please confirm which metric applies.

- Cohen’s d (or Hedges’ g,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0.12 indicates a very small effect. Practical translations:
  - Probability of superiority ≈ 53.4% (a random pers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has a 53.4% chance to exceed a random control).
  - U3 ≈ 54.8th percentile (the average treated case is at the 54.8th percentile of the control distribution).
  - Overlap of distributions ≈ 95%.
  - Approximate correlation equivalent r ≈ 0.06 (about 0.36% variance explained).

- Pearson’s r (correlation): r = 0.12 is small.
  - r² = 0.0144, meaning ~1.4% of variance explained.
  - Often requires large samples to be reliably detected; practical importance depends on context.

- Partial eta squared (η²p) in ANOVA: η²p = 0.12 means the factor explains ~12% of outcome variance.
  - By conventional benchmarks (small ≈ 0.01, medium ≈ 0.06, large ≈ 0.14), 0.12 is between medium and large.
  - In applied settings, 12% can be meaningful, especially for costly or strategic outcomes.

- Odds ratio (OR):
  - If OR = 0.12: very large decrease in odds (~88% lower than comparison); this is substantial and unusual—check for model/scale clarity.
  - If a logistic regression coefficient β = 0.12 (log-odds): OR = exp(0.12) ≈ 1.13, a ~13% increase in odds per unit of the predictor; typically small.

Key recommendations
- Specify the effect size metric (d/g, r, η²p, OR/log-OR, f², etc.) and the context (outcome, units, comparison).
- Report confidence intervals and sample size; small effects (e.g., d ≈ 0.12 or r ≈ 0.12) need large N to ensure reliability.
- Asses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ap the effect to decision-relevant metrics (e.g., expected gains, cost-benefit, risk changes).
- Compare against domain benchmarks; generic cutoffs are coarse and should be complemented with field-specific norms.

If you provide the metric and study context, I can offer a targeted, decision-oriented interpretation and power/CI guidance.

适用用户

科研人员与研究生

快速将效应量转译为实际意义,完善论文结果与讨论;判断研究发现是否值得重复与推广;生成多语种摘要与结论;为后续样本量与变量选择提供依据。

医疗与公共卫生研究者

解读治疗或干预的实际获益,区分统计显著与临床意义;识别高受益与高风险人群;提出随访与数据补充建议,支持指南制定与伦理审查。

产品经理与数据分析师

用效应量评估A/B实验与新功能影响,直连留存、转化等业务指标;定位关键人群与场景;输出上线与灰度策略及下一步实验方案。

市场与增长团队

评估投放、活动或定价调整的增量效果,判断是否继续加码;基于效应大小优化受众与预算分配;产出可直接呈报的结论与行动清单。

教育与心理测量从业者

解读课程、测评或干预的效益,明确不同群体的学习提升幅度;生成面向家长与校方的清晰报告;指导下一轮教学改进与测评设计。

政策评估与公益机构

衡量项目对目标人群的影响强度,识别地区与人群差异;提供扩点或止损建议;形成简明决策备忘,便于向捐赠方与监管部门汇报。

解决的问题

把冷冰冰的“效应量”转化为一眼可懂、可直接执行的业务判断与行动建议。适用于产品、增长、市场、用户研究与学术研究等场景,帮助团队在A/B测试、功能发布评估、活动复盘、研究报告撰写中快速回答:这次效果有多大、是否值得继续、需要多少样本才能看得更准、对核心指标的实际影响是什么,从而提升决策效率、降低试验成本、减少误判,稳健推动业务增长。

特征总结

一键解读效应量,明确影响大小与方向,并映射到可感知业务变化与决策。
自动给出阈值与对照参考,判断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而非只看显著性。
结合样本规模与置信区间,提示不确定性来源与风险,避免过度解读和误判。
按场景生成可复制的结论与行动清单,涵盖科研、产品迭代、营销投放等决策。
支持多语种专业表达,随需输出中文或英文报告,风格统一、结构清晰、结论先行。
内置商务写作规范,自动精炼术语与叙事,帮助团队快速对齐观点与优先级。
可按指标口径与人群分层解读,突出异质性效果,定位最受益与高风险群体。
提供下一步实验与数据采集建议,优化样本量、变量选择与方案落地路径。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15.00元
平台提供免费试用机制,
确保效果符合预期,再付费购买!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216 tokens
- 2 个可调节参数
{ 效应量值 } { 输出语言 }
自动加入"我的提示词库"
- 获得提示词优化器支持
- 版本化管理支持
获得社区共享的应用案例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