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操作流程生成器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3,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电气工程领域设计,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备类型、操作环境和安全要求,智能生成详细、规范且可定制的电气设备操作流程。它通过深度分析设备特性和操作场景,确保流程涵盖安全准备、操作步骤、风险控制等关键环节,适用于工业维护、设备培训、安全审计等多种业务场景,帮助用户提升操作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

10kV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断路器手车)计划停电检修标准操作流程

适用设备类型和环境说明

  • 设备:10kV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抽出式断路器手车),带电气/机械联锁、柜内接地开关、带电显示装置。
  • 系统:室内配电室,单母线分段运行,计划停电检修,运行间隔相邻带电。
  • 环境:温度28℃、湿度60%、地面干燥。
  • 标准遵循:DL/T 596-202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部分)》、GB 3906《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及企业两票三制。

安全准备要求

  • 两票三制:
    • 操作票、工作票完整审批,工作许可边界明确,调度/值班负责人指令到位。
    • 班前交底、风险辨识与安全措施确认,监护人旁站落实。
  • 个体防护与绝缘防护:
    • 绝缘手套(10kV等级)、绝缘靴、防护面罩、阻燃工装;绝缘垫、绝缘围栏/挡板、绝缘罩、绝缘梯。
  • 工器具与检测设备:
    • 10kV专用验电器(自检合格)、核相仪/相位表、便携式接地线(≥25 mm²铜芯,合格编号)、红外测温仪/热像仪、局放检测(TEV/超声)、力矩扳手。
  • 现场与消防:
    • 配电室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无积水;相邻带电间隔设绝缘围栏与警戒线。
    • 灭火器(CO₂/洁净气体)就位,通道畅通,应急照明可用。
  • 保护与远方控制:
    • 退出重合闸/自动投切、遥控闭锁,监控系统改为就地操作;明确“遥控禁止”标识。
  • 挂牌上锁(LOTO):
    • 待操作设备及相关隔离点(断路器、接地开关、控制电源、柜门)按工作票要求实施挂牌上锁,记录锁具编号与位置。

分步操作指令

  1. 停电准备与负荷转移 1.1 与调度/值长核对单线图与设备编号,明确检修间隔与电气工作范围,确认相邻间隔带电状态。
    1.2 根据指令完成负荷转移:关停需检修出线负荷或切换至备用电源,确认母联(分段)开关运行方式,防止反送电路径。
    1.3 班前会:交底停送电顺序、危险点(相邻带电、二次误送、感应电压)、应急方案与撤离路线。监护人确认停电许可与旁站位置。
    1.4 红外与局放基线巡检:对目标柜及相邻柜门缝、母线室外壳、连接件进行红外与TEV/超声扫查,若有异常(温升/局放显著)先上报评估再决定是否停电。

  2. 解列停电(断路器手车至试验位、验电与接地) 2.1 在设备正面,确认断路器处于就地控制,保护重合闸退出,遥控闭锁生效。
    2.2 分闸断路器:按就地分闸按钮/机构分闸,核对断路器“分闸”位置指示、合/分闸回路指示灯及二次信号。
    2.3 检查储能状态:确认储能释放或不具备合闸条件(防止误合)。
    2.4 移动手车至试验位置:插入摇把,按顺序缓慢摇出至“试验位”,观察机械指示、联锁到位;严禁带负荷拉出。
    2.5 悬挂围栏与绝缘防护:在检修柜与相邻带电柜间设绝缘挡板/围栏,保持安全距离与警戒线。
    2.6 验电(高压侧):在柜体验电端子/电缆室,使用10kV专用验电器逐相验电,步骤为自检合格→A相→B相→C相对地,确认无电压;带电显示仅作辅助参考。
    2.7 接地:
    - 合上本柜接地开关(按联锁顺序,门闭合状态下操作),确认接地开关“合闸”指示。
    - 必要时在指定位置悬挂便携接地线(先接地端后导线端,逐相挂设,编号登记)。
    2.8 挂牌上锁:对接地开关操动机构、手车、柜门、控制电源开关实施挂牌上锁,记录锁具编号与时间;在工作地点设置“止步,高压危险”标识。
    2.9 二次回路安全:确认控制电源熔断器/开关处于断开并上锁;遥信标识改为检修态,防止误动作。

  3. 检修期间管控 3.1 开启检修部位(电缆室/断路器室)前复核“验电→接地→上锁”状态;监护人旁站确认。
    3.2 工作中保持工具、导线、零件清点管理,严禁跨越相邻带电间隔围栏;必要处加设绝缘罩。
    3.3 局放与红外复测:对清扫/紧固后连接点进行接地态下的局放/红外对比检查,确认缺陷消除。
    3.4 完成检修,进行二次回路核查(端子紧固、保护压板与投退状态、信号正确),开展清点与复位确认。
    3.5 核相条件确认:如更换电缆/互感器/连接方式发生变化,在上级隔离点或相关端点使用核相仪核对相位一致性,形成记录。

  4. 送电恢复 4.1 工作票结束许可:由工作负责人与值班长/调度确认工作结束与现场清理完毕,撤离非相关人员。
    4.2 撤除接地:按顺序拆除便携接地线(先导线端后接地端)、打开接地开关,确认“分闸”指示,挂牌上锁暂不撤。
    4.3 二次回路复位:恢复控制电源,投退保护与闭锁按运行方式置位,遥控功能仍保持闭锁,先进行就地试验。
    4.4 手车推进:将断路器手车由试验位缓慢推至工作位,确认机械联锁、位置指示、二次插接可靠。
    4.5 就地空合试验(不带负荷):在调度/值长许可下,短暂合分闸测试断路器机械与信号,确认无异常后退出能量,待送电。
    4.6 送电顺序执行:
    - 若涉及母联/分段切换,按操作票先行恢复系统方式,防止并列不同相序。
    - 合闸目标断路器:在监护人旁站、调度许可、相位核对完成前提下进行合闸,确认合闸指示与负荷、母线电压正常。
    4.7 投运后的巡检:
    - 红外测温:对触头、母线连接、进出线端进行热像扫查,确认温升在允许范围。
    - 局放检测:对柜体进行TEV/超声扫测,确认无异常局放。
    4.8 解除遥控闭锁、撤销挂牌上锁(仅在运行状态稳定且手续完成后),恢复正常监控模式,完成记录与交接。

关键安全警示

  • 严禁在未完成“分闸→试验位→验电合格→接地→挂牌上锁”前打开电缆室或进入一次带电可能区域。
  • 相邻间隔带电期间,必须设置绝缘围栏/挡板,维持安全距离,禁止跨越或探入相邻柜体。
  • 严禁破坏或绕越防误闭锁、拆除保护压板进行非标准操作。
  • 验电器必须自检合格后使用;带电显示不可替代实际验电。
  • 接地作业顺序为“先接地端后导线端”,撤除则“先导线端后接地端”,每相均需确认。
  • 送电前必须完成核相(在设备更改/更换后)与电压确认,防止并列异相与反送电。
  • 断路器严禁带负荷拉出或推进,合闸储能状态与就地/远方切换必须清晰可控。

应急处理措施

  • 人员触电:就地立即断电(分闸就地/上级断路器),使用绝缘工具脱离电源,实施心肺复苏与AED,拨打急救电话,上报调度与安监。
  • 开关柜内部燃弧/冒烟:迅速撤离至安全距离,禁止开启柜门,远方或上级解列,使用洁净气体灭火器对外部火焰/烟源处理,待专业人员处置。
  • 误合/拒动:立即按分闸,维持隔离状态,上报调度;检查保护投退、联锁、二次控制与机械卡滞,处理后方可再试。
  • 局放、异响、异常温升:立即减载或停运查看,必要时再次停电验电接地后复检,消缺确认。
  • 设备损伤或跨步电压风险:设警戒区,禁止人员靠近,通知专业抢修;在地面潮湿风险上升时加铺绝缘垫与加强围栏。

操作后检查项目

  • 手车位置、断路器合/分指示、接地开关位置与二次遥信一致性核对。
  • 保护装置、重合闸、联跳、遥控投入状态与运行方式一致;事件记录无异常。
  • 红外测温与局放检测结果归档,温升与局放值在许可范围;复测时间点计划明确。
  • 工器具、接地线、锁具与挂牌清点完毕,编号与位置记录闭环;现场卫生与障碍物清除。
  • 操作票与工作票闭环:签字、时间、措施执行情况、监护记录、交接班记录完整。
  • 与调度/值班人员完成口头与书面交接,更新一次系统图与设备台账。

此流程结合相邻带电的室内单母线分段环境与断路器手车结构设计,严格执行验电—接地—挂牌上锁—监护旁站的核心安全链,确保计划停电检修安全合规与高效实施。

100 kW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屋顶阵列区运行与检修操作流程

适用设备类型和环境说明

  • 设备:100 kW组串式(String)光伏并网逆变器,额定DC输入电压等级按铭牌(常见1000/1100/1500 Vdc),AC并网电压/频率按当地电网规范
  • 环境:屋顶光伏阵列区;日照强、风力4级(5.5–7.9 m/s)、逆变器舱外温约38℃;临近屋面边缘设护栏;周边有带电直流汇流箱
  • 特别要求:
    • 直流侧“先断后合”原则(见序列控制说明)
    • 绝缘手套及护目镜
    • 防坠落双挂点使用
    • 对组串电压执行放电与短接(检修作业时)
    • 确认并网许可与防孤岛保护有效

安全准备要求

  • 人员与票证
    • 具备电工操作资质和高处作业资质
    • 按制度办理操作票/工作票,明确工作范围、许可时间和并网许可
  • 个体防护(PPE)
    • 绝缘手套(直流1000/1500 V等级匹配)、护目镜/面屏,绝缘鞋
    • 防坠落双挂点全身式安全带(挂设于合格锚点,随行双挂保证全程一挂不断)
    • 夏季防晒与防暑(长袖阻燃工装、补水、必要时轮换)
  • 工具与仪表
    • 万用表(CAT III 1000 V或CAT IV 600 V,配绝缘测试棒/MC4适配引线)、DC钳形表
    • 直流短接装置/短路帽(MC4或同等,电压等级≥系统最大Voc,电流≥2×单串Isc)
    • 放电电阻(典型1–5 kΩ,额定电压≥系统最大Voc,功率≥50 W,带绝缘夹具)
    • 锁具挂牌(LOTO)、绝缘遮拦、工具防坠系绳、绝缘杆/扭矩扳手
    • 灭火器(CO₂或干粉,禁止向带电直流部分洒水)
  • 环境与风险控制
    • 风力4级可作业;若≥5级或阵风频繁、雨湿面打滑,停止开启电气柜门及高处作业
    • 屋面边缘设安全警戒线;工具、零件全程防坠;逆变器门扇加止脱支撑防风掀
    • 周边带电汇流箱保持最小安全距离,必要时加绝缘遮栏与明显警示
  • 合规校核
    • 查看单线图、铭牌、最大组串Voc/Isc,确认SPD/接地良好
    • 并网许可文件在有效期内,防孤岛参数符合当地并网规程
    • 以制造商操作说明为最高准则;如与本流程“直流侧先断后合”有冲突,优先遵循制造商要求,并在票面注明

分步操作指令

说明:以下分为正常投运/停运与检修作业(含放电与短接)。直流侧“先断后合”在保证不带载拉合直流的前提下执行;通过先使逆变器停机/脱网,再操作直流隔离,避免直流带载分断引发电弧。

A. 正常投运(并网启动)

  1. 作业前确认
    • 并网许可有效;电网电压/频率在允许范围
    • 防孤岛保护已启用,阈值/延时符合电网规范
    • 设备外观、接线端子、接地、SPD无异常;环境无积水、无遮挡
  2. 现场警戒
    • 屋面设警示与围栏,人员系好双挂点;工具系绳
  3. 合闸顺序(执行“直流侧后合”)
    • 合上逆变器AC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此时逆变器无直流输入,不并网)
    • 合上逆变器直流输入开关/隔离器(必要时分组依次投入,观察电流/告警)
  4. 上电自检
    • 待逆变器自检完成,确认无告警,输出功率逐步上升并网
    • 在允许条件下进行一次防孤岛功能验证:短时分断AC侧,确认逆变器≤2 s快速脱网并记录事件(需与调度/运维协调后实施)
  5. 记录
    • 记录投运时间、电网/直流侧电压电流、逆变器温度、事件日志

B. 正常停运(并网停止)

  1. 作业前沟通
    • 通知调度/用电方,确认可停运时间窗
  2. 使逆变器脱网(避免直流带载分断)
    • 通过HMI/监控下达停机/待机指令,待有功功率降为0且显示为脱网/待机
  3. 断开直流侧(执行“直流侧先断”)
    • 打开逆变器直流输入开关/隔离器
  4. 断开交流侧
    • 分闸AC侧断路器/隔离开关,并加装LOTO
  5. 待机与确认
    • 按制造商建议等待内部电容放电(典型5–10分钟),用万用表验证DC端子对地/正负间残压<30 V
  6. 记录
    • 记录停运时间、操作人、设备状态/告警

C. 维护检修(含放电与短接)

前提:已完成B中的停运步骤并执行LOTO,确认逆变器内部残压释放。

  1. 直流侧隔离到汇流箱/组串
    • 在汇流箱分路处依次拉开各组串熔断器/分路开关;母线总开关断开并挂牌
  2. 验证无电
    • 在每一组串正负端使用额定万用表测量,核对电压值;在强日照下可能仍接近Voc
  3. 放电
    • 使用额定放电电阻跨接该组串正负端,保持10–30秒;再次测量确认降至<30 V
  4. 短接
    • 采用额定直流短接装置/短路帽将该组串正负端短接并固定;贴挂牌“已短接”
    • 注意:短接后电流≈Isc,确保短接装置电流和温升能力充足;必要时覆盖相应组件或选择辐照较低时段,降低Isc与热风险
    • 多组串需逐路独立短接,严禁在未隔离的汇流母线上整体短接
  5. 作业实施
    • 在确保“隔离—验证—放电—短接(IVVS)”完成后开展检修(更换端子、MC4、线缆、SPD等)
  6. 解除短接与恢复
    • 检修完毕,先拆除短接装置,再拆放电电阻;检查并清洁端子
    • 合上汇流箱分路开关/熔断器(逐路合上,监测无异常电流/告警)
  7. 逆变器恢复投运
    • 参考A节:先合AC、后合DC,完成自检并网
  8. 收尾
    • 撤除LOTO与遮拦,清点工具材料,恢复现场

关键安全警示

  • 强日照下光伏组件与组串为“持续电源”,断开开关不代表无电,务必执行“隔离—验证—放电—短接”流程
  • 直流电弧难自熄,严禁带载拉合直流开关;先使逆变器停机/脱网再操作直流隔离
  • 屋顶高处作业须全程双挂点,工具/材料防坠,逆变器柜门防风掀
  • 环境高温(≈38℃),金属部件与散热片烫手,佩戴手套并防中暑
  • 周边汇流箱带电,保持安全距离并加遮拦;禁止湿手操作、禁止导电物靠近带电端
  • 如设备制造商操作顺序与本流程不同,以制造商要求为准

应急处理措施

  • 触电
    • 立即断开就近AC/DC隔离(若可达),使用绝缘工具脱离电源;启动急救流程与心肺复苏,拨打急救电话并报告调度
  • 直流电弧/电气火灾
    • 迅速撤离至安全距离,使用CO₂或干粉灭火器;禁止对带电直流喷洒导电水雾
    • 无法控制时,隔离周边可断开电源,等待专业消防
  • 坠落/滑坠
    • 启动高处救援预案,使用救援绳具回收;避免二次坠落
  • 中暑
    • 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水降温,必要时医疗救治
  • 防孤岛异常
    • 若并网后出现电压/频率异常或不脱网迹象,立即停运并上报,禁止继续并网

操作后检查项目

  • 设备状态:无告警、并网功率/电流/温度在正常范围,散热风道通畅
  • 保护功能:防孤岛事件日志、过/欠压欠频阈值与延时参数核对正确
  • 连接与紧固:DC/AC端子力矩达标,无发热变色;接地连续性良好;SPD指示正常
  • 现场:LOTO与遮拦撤除,门锁关闭,工具材料清点无遗失;屋面通道与护栏完好
  • 记录:操作票闭环、数据留存(启动/停运时间、环境条件、关键测量值、异常与处置)

备注:本流程融合“直流侧先断后合”的管理要求,并通过先停机再操作直流,避免直流带载分断带来的电弧风险;如制造商明确规定不同的合分顺序,应以制造商为准并在票据中说明。

低压防爆型MCC在化工装置区(二级防爆区域)操作流程

适用设备类型和环境说明

  • 设备类型:低压MCC(Motor Control Center,电机控制中心),防爆型(Ex标识,具体型式如Ex d/Ex e/Ex p按铭牌和制造商手册执行)
  • 操作环境:化工装置区二级防爆区域(Zone 2),地面防静电,有在线可燃气体检测;噪声较大
  • 安全要求:
    • 进入防爆区佩戴防爆对讲并保持通信畅通
    • 静电接地、防静电穿着与地面配合使用
    • 周围气体浓度<10% LEL方可进行操作
    • 执行LOTO(锁定/挂牌)与试送电程序
    • 紧急停机位置明确可达
    • 佩戴听力防护

安全准备要求

  • 许可与沟通
    • 获取当班许可(作业票/操作票),确认本次操作对象、范围、方式(本地/远方)
    • 与控制室/工艺岗位进行三级确认:设备名称/回路号、当前状态、可能影响的工艺单元
  • 个体防护与防爆要求
    • 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安全鞋;听力防护(耳塞/耳罩);必要时佩戴电弧防护面罩与手套(按企业电弧等级评估)
    • 通信与检测:佩戴防爆对讲;确认区域在线可燃气体检测正常显示、报警通畅
    • 工具与仪表:仅使用防爆/本安型(Ex i)或适用于Zone 2的工具与检测仪(绝缘工具、CAT III电压探测器、热像仪如使用须具备Ex适用性)
  • 环境与设备外观检查
    • 可燃气体浓度<10% LEL且稳定;风向与通风正常;无泄漏、无明显异味
    • MCC外观完好:外壳、密封、观察窗、指示灯、操作手柄无损;铭牌与Ex标识清晰
    • 紧急停机按钮/总断路器位置明确、通道畅通;现场照明足够(防爆照明)
  • 静电与接地
    • 确认地面防静电有效;人员穿戴防静电服鞋与接地措施(如防静电踝带/地垫)按现场规范执行
    • MCC保护接地完整;无临时接线或违章引线

分步操作指令

  1. 进入现场与环境确认

    • 在区域边界进行“到岗前检查”:PPE完整、对讲机通话测试、工具清点与Ex适用性核对
    • 查看在线气体检测显示;与控制室确认“LEL<10%,无报警”,方可进入和操作
    • 设立警示与隔离(必要时):在MCC前方1.5–2 m安全操作区设标识,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2. 设备与电气状态核对

    • 读取MCC面板指示:电源指示、就地/远方(H-O-A)选择、连锁/故障灯状态
    • 核对电机回路号、铭牌参数、保护整定值(热继/电子继电器、过载/短路保护),与工艺需求一致
    • 如为Ex p型加压柜,确认“加压/置换气体”状态正常(压力/流量指示、许可指示灯亮)
  3. 常规启停操作(不打开柜体,仅操作外部手柄/按钮)

    • 启动前确认
      • 再次确认LEL<10%且稳定;噪声环境下通过手势或对讲进行启动前口令确认
      • 设H-O-A选择为“本地(Hand)”或按工艺需求设为“远方(Auto)”,并与控制室确认命令来源
      • 确认电机机械侧已就绪(阀位、联轴器、润滑、冷却介质、旁路阀等)
    • 启动操作
      • 本地启动:站在柜门侧前方、身体稍偏、单手操作启动按钮/合闸手柄;避免正面站位
      • 观察指示灯与声音;确认电机起动电流、运行电流在预期范围(如有远程/就地表计)
      • 通过对讲向控制室报告“已启动/电流/压力/流量/振动正常或异常”
    • 停止操作
      • 正常停机:按停止按钮或发远方停机命令;确认指示灯由“运行”转为“停止”
      • 紧急停机准备:确认紧急停机按钮位置与动作路径;如发生异常(电流突升、异响、振动、气体报警),立即就地紧停并通知控制室
  4. 检修/隔离与LOTO(需要开柜或对回路进行检修时)

    • 申请与准备
      • 与控制室确认停机窗口与影响范围;办理电气工作票/隔离单
      • 再次确认LEL<10%,设置警戒线,准备绝缘挂锁、挂牌、验电器、绝缘手套、绝缘垫
    • 停电与隔离
      • 停止电机并确认停机指示;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检修”
      • 操作馈线断路器至分闸位;对该回路施加专用挂锁与挂牌(写明:设备名、时间、负责人、联系方式)
      • 如需抽出式单元:在分闸后,待指示确认,再将抽屉拉至试验位/抽出,遵循制造商程序;严禁带负荷抽出/插入
    • 验电与接地(在开柜或接触导电部件前)
      • 使用合格验电器在回路端子/母排处“先试后用”,确认无电;必要时进行三相验电
      • 安装临时接地线(如规程要求),并设置绝缘隔离遮蔽
    • 作业执行
      • 仅在断电、验电、接地完成后打开防爆外壳(Ex d严禁带电开盖);保持密封件、紧固件完好
      • 使用防爆/绝缘工具进行检修;避免产生火花或静电积累
  5. 试送电程序(检修后复电)

    • 复位与复查
      • 清点工具与材料,确认柜内无遗留物;拆除临时接地;复位保护(热继/电子继)
      • 检查防爆壳体密封、紧固件、视窗、线缆接头,确保恢复至出厂状态;抽屉式单元复位至工作位但保持分闸
    • 分步送电
      • 撤销LOTO前进行二次确认:人员撤离、联锁回路完好、选择开关于“OFF/检修”
      • 按程序撤销挂牌与挂锁(经批准、双人核对),先送上级电源至母线,确认母线电压与指示正常
      • 在LEL<10%且无报警条件下,合上馈线断路器至合闸位但保持电机停止(若有分励/控制回路,先检查控制电源)
    • 空载/低负载试运转
      • 设H-O-A为“本地”,点动启动,确认转向正确、振动与噪声正常、起动电流峰值与加速时间合理
      • 监测运行电流、温升、保护装置动作指示;进行控制回路与联锁功能试验(如就地/远方、联锁禁止、急停恢复等)
      • 记录参数(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温度),若正常,移交至工艺按负载升阶运行
  6. 异常与故障处置(运行中或试送电时)

    •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立即停机并隔离:气体≥10% LEL、连续异响/强振、过流/接地故障报警、冒烟/烧焦味、Ex外壳温升异常
    • 执行紧急停机与上级断路器分闸;保持柜门关闭,禁止带电开门或试图灭火开盖
    • 启动应急通知流程,与控制室和应急部门沟通,设置警戒,待区域确认安全后再开展故障诊断
  7. 收尾与记录

    • 恢复选择开关至工艺要求(本地/远方),清理现场、撤除临时标识与隔离
    • 在操作票/运行日志中记录:时间、设备编号、操作内容、参数、异常与处置
    • 与控制室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接;确认紧急停机路径与装置保持畅通

关键安全警示(突出显示)

  • 气体浓度≥10% LEL立即停止一切操作,撤离至安全区并上报;严禁任何电气切换或开盖动作
  • 禁止带电打开防爆外壳(尤其Ex d);所有开盖必须在断电、验电、接地后进行
  • 仅使用防爆/本安型通信设备与检测仪器;禁止非Ex认证设备进入防爆区
  • 抽屉式MCC严禁带负荷插拔;合闸/分闸按制造商顺序执行,防止弧光与机械损伤
  • 操作时站位偏轴、单手操作、佩戴适当电弧与绝缘防护;切勿直面柜门
  • 静电防护必须与地面/设施配套执行;避免在干燥环境中快速脱/穿导致静电积累
  • 禁止旁路或解除联锁与保护;所有变更须经批准并按标准实施

应急处理措施

  • 可燃气体报警(≥10% LEL)
    • 立即停止操作,分闸相关断路器(如安全允许),撤离至上风侧;通过防爆对讲通知控制室与安环
    • 设警戒线,禁止复电与切换;待确认恢复至安全浓度并完成风险评估后方可处置
  • 电气火灾/弧光
    • 远方或就地分闸上级断路器;保持柜门关闭,禁止开门灭火
    • 切断电源后使用干粉或CO₂灭火器(视现场规程);同时考虑防爆区二次点火风险
    • 上报并执行事故应急预案,封锁现场、事故调查前禁止送电
  • 人员触电/伤害
    • 立即停电与隔离;按现场救治流程实施心肺复苏/AED(如有),联系急救与安环

操作后检查项目

  • 面板与指示:电源、运行、故障、联锁状态正确;无误报警
  • 机械与环境:异响/振动/温升正常;区域LEL稳定在安全范围;通风与照明正常
  • 防爆完整性:外壳密封、紧固件、视窗、接地连续性良好;无临时改动
  • 保护与联锁:过流/接地/欠压保护整定与复位正常;H-O-A选择符合工艺
  • 文档与记录:操作票闭环、参数记录完整、异常与处置留痕;LOTO撤销清晰、无遗漏
  • 现场清洁:工具清点、无遗留物;警示与隔离撤除;紧急停机通道畅通

备注与合规:本流程遵循GB/T 3836(爆炸性环境)、GB 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装置)、IEC 60079系列与企业电气安全规范;具体型号与制造商要求(Ex d/Ex e/Ex p、抽屉式/固定式、联锁逻辑)必须以铭牌和设备手册为准。未经认证的改装或旁路操作严禁实施。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将复杂的电气作业,变成人人可复制的标准流程。通过一条易用的提示词,让工程团队在几分钟内生成“可执行、可审计、可培训”的电气设备操作流程,覆盖准备—执行—收尾—应急—复检全链路。它帮助你:1) 快速适配不同设备与环境,显著缩短流程编写与评审时间;2) 主动识别风险并突出关键安全警示,降低误操作与事故概率;3) 统一SOP口径,提升培训与审计通过率;4) 沉淀可复用模板库,推动从试用到团队规模化付费。

适用用户

设备运维工程师

基于设备型号与现场条件,一键生成操作与巡检流程,附工具清单和风险警示,降低故障复发。

生产线班组长

为不同班次快速出具统一作业卡与注意事项,安排人员分工与交接检查,确保换班不断档。

EHS安全经理

对高危工序生成带警示的标准流程,自动汇总风险点与防护要求,用于安全交底与隐患整改。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电气设备操作流程,覆盖准备、执行与收尾,拿来即用,显著提效降错。
自动识别环境与设备特性,匹配安全要求,生成场景化步骤与注意事项,清晰呈现。
内置风险评估,自动标注高危环节与防护措施,降低误操作与停机损失成本。
按需定制模板与参数,快速适配高压、巡检、防爆等场景,统一团队操作口径。
自动合规校验,贴合行业规范与最佳实践,减少审核返工与安全隐患风险。
输出结构清晰的分步指令与重点警示,方便一线人员照单执行、培训复用。
内置应急处理与异常判断建议,帮助快速定位问题,缩短停线与抢修时间。
支持多设备批量生成与版本管理,保持流程可追溯,便于审计留痕规范。
可导出为培训资料与现场看板用语,统一术语,减少口头传达误差风险点。
结合设备复杂度自动细化工具、人力与耗时清单,提前排班与备件准备计划。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5.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18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设备类型 } { 操作环境 } { 安全要求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