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导览标识内容生成器

3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22,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活动管理场景设计,能够根据活动类型、目标地点、受众群体等关键要素,生成专业、清晰、直观的导览标识内容。通过系统化的内容规划,确保标识信息准确传达,帮助参与者快速定位目标区域或活动场地,提升活动体验和流程效率。生成的标识内容风格可根据活动性质灵活调整,既适用于正式商务会议,也适用于休闲社交活动。

会议中心三层 A厅 · VIP签到与证件领取台

Level 3, Hall A · VIP Check-in & Badge Collection

VIP嘉宾专用通道

VIP Guests Only

详细说明

  • 到达指引(3步) Arrival Guide (3 Steps)

    1. ↑ 请按照指示牌前往电梯 E3;从一层中央大厅进入电梯。
      Follow overhead signs to Elevator E3; enter from the Main Lobby (Level 1).
    2. ↑ 乘坐电梯至三层(Level 3)。
      Take the elevator to Level 3.
    3. → 出电梯后沿主走廊直行,抵达 A厅入口;VIP签到与证件领取台位于入口正前方。
      Exit the elevator and walk straight along the main corridor to Hall A; the VIP Check-in & Badge Desk is directly at the entrance.
  • 步行时间 Walk Time
    ≈ 2 分钟(以一层中央大厅为起点)
    ≈ 2 minutes (from Main Lobby)

  • 安检与证件核验 Security & ID Verification

    • 请提前准备有效身份证件与参会确认邮件/电子邀请函。
      Prepare a valid ID and your confirmation email/e-invitation.
    • 入场需通过安检;请将金属物品与液体按现场要求放置至安检托盘。
      Security screening is required; place metal items and liquids in trays as instructed.
    • 请全程配合安检及工作人员指引。
      Follow staff instructions throughout screening.
  • 二维码快速签到 QR Code Express Check-in

    • 扫码完成身份核验与电子签署,现场出示二维码与身份证件即可领取证件。
      Scan to complete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e-sign; present the QR code and ID to collect your badge.
    • 若无法扫码,请前往人工服务台协助办理。
      If you cannot scan, proceed to the Help Desk for assistance.
  • 安静提示 Quiet Zone
    A厅周边为静音区,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
    Hall A perimeter is a quiet zone; please set phones to silent.

  • 无障碍提示 Accessibility
    建议使用无障碍电梯 E3;现场设有无障碍通道与协助服务。
    Use Accessible Elevator E3; accessible routes and assistance available.

图标建议

  • 箭头方向:↑(上行/至电梯)、→(前往A厅)
    Direction Arrows: ↑ (to elevators), → (to Hall A)
  • 时钟/步行时间:简洁线性时钟图标
    Clock/Walk Time: simple line clock icon
  • 安检:盾牌带勾或安检门图标
    Security: shield with check or screening gate icon
  • 证件核验:胸牌/ID卡图标
    ID/Badge: badge or ID card icon
  • 二维码:QR图标
    QR Code: square code icon
  • 静音区:静音图标(斜杠扬声器)
    Quiet Zone: muted speaker icon
  • 无障碍电梯:轮椅与电梯组合图标
    Accessible Elevator: wheelchair with elevator icon

布局建议

  • 颜色与风格:统一深蓝品牌色(主色:#0D2A6A;文字深灰:#2B2B2B;背景白:#FFFFFF)。
    Color & Style: unified deep blue brand (Primary #0D2A6A; Text #2B2B2B; Background #FFFFFF).
  • 结构排布:
    • 顶部:主标题(中英双语)居中大字,深蓝底白字或深蓝字配白底。
      Top: bilingual main title centered, deep blue emphasis.
    • 次标题:标题下方居中,标注“VIP嘉宾专用通道”。
      Subtitle: centered below, “VIP Guests Only”.
    • 中部:3步到达指引,左至右排版;每步配对应箭头与短句,中英文分两行;右上角显示“步行时间”。
      Middle: 3-step guide left-to-right; arrow + short bilingual lines; walk time at top-right.
    • 右侧:留出二维码区域(至少 35×35 mm 可扫尺寸),下方两条简要说明。
      Right: QR area (min. 35×35 mm scan size) with two short instructions below.
    • 底部:安检与证件核验提示的要点列表,配图标;左下角放置“静音区”图标与提示;右下角放置“无障碍电梯”图标与提示。
      Bottom: bullet points for security & ID with icons; quiet zone icon and note at bottom-left; accessible elevator icon and note at bottom-right.
  • 可读性:采用大字号层级(主标题 ≥ 80pt;次标题 ≥ 50pt;指引与提示 ≥ 32pt),中英文行距加宽,确保 3 m 处清晰可读。
    Legibility: large type hierarchy (Title ≥ 80pt; Subtitle ≥ 50pt; Body ≥ 32pt), generous line spacing; readable from 3 m.
  • 导向一致性:与场馆“E3 电梯”“A厅”路标编号保持一致;箭头与文字方向一致,不使用含糊描述;全程使用深蓝主色与线性图标风格。
    Wayfinding Consistency: match venue IDs (“Elevator E3”, “Hall A”); align arrows with text; avoid ambiguous wording; use deep blue and line icons consistently.

国际展馆1号馆 E通道·E12展位|现场演示区导向

请按编号行进(单向通行)

目标位置:1号馆 E通道 · E12展位|现场演示区
馆内地图坐标:1F · E通道 · E12(网格:E-12)
数字定位码:H1-E12
扫码看日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当天演示时段与入场安排


详细说明

  • 分区色块与动线

    • 蓝色(入口区):节点1
    • 绿色(主通道):节点2
    • 橙色(E通道):节点3、节点4
    • 黄色(目标区):节点5(E12现场演示区)
    • 红色(绕行通道,拥堵时启用):D1–D5
  • 常规到达路线(单向行走)

    • 节点1[蓝]:1号馆入口与检票
    • 节点2[绿]:信息台与主通道指引点
    • 节点3[橙]:E通道入口(从E01开始编号)
    • 节点4[橙]:E通道中段(经过E06、E10编号牌)
    • 节点5[黄]:E12现场演示区(目标)
    • 行走规则:E通道为单向通行,按地面橙色箭头与展位编号序列前进(E01→…→E12)。请在等候区停留,勿在通行带内逗留。
  • 高峰分流与拥堵绕行

    • 启用条件:当现场显示屏或地面红色提示灯带开启“分流”标识时
    • 绕行路线(保持单向合流至E通道)
      • D1[红]:主通道分流点(标识“分流入口”)
      • D2[红]:后环通道入口(环形通道指示牌)
      • D3[红]:交叉连廊(只入不出,接入E通道中段)
      • D4[橙]:并入E通道E08附近(继续按编号前进至E12)
      • D5[黄]:E12现场演示区
    • 提示:请跟随红色“绕行”标识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绕行后继续橙色箭头前进,保持单向。
  • 无障碍与婴儿车通行

    • 建议路线:沿蓝色与绿色分区的宽通道前进,在交叉连廊处设有缓坡与宽口并入点(优先选择D3并入)
    • 等候区:E12旁设侧向等候区,适用于轮椅与婴儿车停靠
    • 如需协助:请联系最近信息台或工作人员(标识“服务台”)
  • 日程与现场规则

    • 扫码查看当天演示时段、入场批次与满员提醒
    • 满员提示出现时,请在等候区“下一批次入场”标识下排队
    • 安全提示:保持通道畅通;请按地面箭头与编号行进;儿童与婴儿车请靠近等候区停靠线

图标建议

  • 方向箭头(单向):实心箭头,橙色
  • 节点编号圆点:白字黑底,编号1–5 / D1–D5
  • 人流分流:双箭头与人群图标,红色
  • 拥堵提示:人群密度图标+感叹号,红色
  • 地图定位:定位针图标,黄色边框
  • 无障碍:轮椅图标(白色),蓝底
  • 婴儿车:推车图标(白色),蓝底
  • 扫码看日程:二维码图标+手机图标,黑白
  • 服务台:信息“i”图标,绿色

布局建议

  • 顶部信息

    • 主标题居中加粗;下方放置馆内地图坐标与数字定位码(H1-E12)
    • 左下角放置二维码“扫码看日程”;右下角放置无障碍与婴儿车图标组合
  • 分区色块与动线

    • 背景分区色块:蓝(#1565C0)入口、绿(#2E7D32)主通道、橙(#F57C00)E通道、黄(#FFD600)目标区、红(#D32F2F)绕行
    • 在导览图上以橙色实线绘制常规动线,红色虚线绘制绕行动线
    • 节点采用高对比圆标(白字黑底),相邻节点间加箭头,确保顺序清晰(1→2→3→4→5 / D1→D2→D3→D4→D5)
  • 信息层级

    • 第一层:主标题+目标位置
    • 第二层:单向行走与分流提示(颜色与图标强化)
    • 第三层:节点编号与简要说明
    • 辅助层:无障碍与婴儿车、服务台求助、扫码日程
  • 可读性与安全

    • 关键文字保持大字号与高对比;箭头与编号在10米外清晰可辨
    • 避免左右文字指示,统一使用编号与地面箭头配合
    • 在等候区、分流口、并入点重复设置同样的颜色与图标,保证一致性与快速识别

主会场后台B门|演讲嘉宾候场与麦克风调试区

仅限持嘉宾胸卡进入|Guest Badge Required

详细说明

  • 入场与安静提示

    • 请出示嘉宾胸卡核验后入内。
    • 后台为工作区,请保持安静;手机静音或振动。
    • 贵重资料与设备请随身保管。
  • 到场时间与演讲顺序(示例展示,需按当日最终议程更新)

    • 通用要求:请于个人演讲开始前30分钟到达后台B门报到;麦克风与提示器调试在演讲前15分钟进行。
    • 示例(可替换为当日正式清单):
      1. 开场致辞|开始 09:00|到场 08:30
      2. 主旨演讲A|开始 09:10|到场 08:40
      3. 主旨演讲B|开始 09:40|到场 09:10
      4. 专题报告1|开始 10:20|到场 09:50
      5. 专题报告2|开始 10:50|到场 10:20
      6. 圆桌讨论|开始 11:20|到场 10:50
      7. 专题报告3|开始 14:00|到场 13:30
      8. 闭幕致辞|开始 16:30|到场 16:00
    • 模板(请张贴当日名单):
      • [演讲题目/嘉宾姓名]|开始 [HH:MM]|到场 [HH:MM=开始前30分钟]
  • 候场与麦克风调试步骤

    1. 后台签到:出示胸卡,领取上场序号贴。
    2. 设备确认:将演示文件交技术台(U盘或云盘链接),进行文件打开与播放测试。
    3. 麦克风佩戴与测试:由音响师协助佩戴领夹麦/头戴麦,完成音量与静音键测试;确认备用频段。
    4. 舞台提示器与激光笔测试:检查翻页器、计时器与舞台提示器显示正常。
    5. 候场秩序:按上场序号在候场区就位;保持安静,避免在通道逗留。
    6. 上场引导:礼宾将于主持人报幕前引导至舞台入口;演毕后按指引归还设备。
  • 雨天改线

    • 遇雨或地面湿滑时,改走C厅后台入口;请沿地面蓝色雨伞标识前往C厅后台。
    • 本标识将张贴“雨天改线至C厅后台”提示贴,并由礼宾引导。
  • 礼宾联络

    • 礼宾与技术支持:+86-XXXX-XXXX-XXX(请现场替换为正式号码)
    • 紧急需求请相应示意工作人员。

图标建议

  • 胸卡核验图标(ID Badge)
  • 麦克风图标(Microphone)
  • 时钟图标(Clock)
  • 序号与队列图标(Queue/Number)
  • 静音图标(Silence/Bell Off)
  • 文件/演示文稿图标(File/Presentation)
  • 雨伞图标(Rain Route)
  • 电话图标(Phone/Help)
  • 现场方向箭头(与地贴一致,避免文字方向说明)

布局建议

  • 顶部:主标题(中英并列),居中大字,庄重配色(深蓝/墨黑 + 金色点缀)。
  • 次级信息:左侧为“仅限持嘉宾胸卡进入”提示与静音提示;右侧为礼宾联络。
  • 中部:到场时间与演讲顺序,采用清晰列表;若当日更新,请使用可替换卡纸或电子屏滚动。
  • 下部:候场与麦克风调试步骤,编号排列,便于快速扫描。
  • 底栏:雨天改线提示条,使用高对比底色与雨伞图标;并预留更换口贴区域。
  • 版面原则:信息分区清晰、字号层级分明;关键动作与时间用加粗;全程中英双语并列,中文为主、英文备份紧随其后。

English Backup Copy

Main Hall Backstage Gate B|Speaker Holding & Microphone Check

  • Access & Quiet

    • Guest badge required for entry.
    • Backstage is a working area. Please keep quiet; set phones to silent/vibrate.
    • Keep valuables with you.
  • Arrival Time & Speaking Order (sample; update per final agenda)

    • General rule: Arrive at Gate B 30 minutes before your talk. Mic and confidence monitor check 15 minutes before.
    • Sample (replace with the day’s list):
      1. Opening Remarks|Start 09:00|Arrive 08:30
      2. Keynote A|Start 09:10|Arrive 08:40
      3. Keynote B|Start 09:40|Arrive 09:10
      4. Session Talk 1|Start 10:20|Arrive 09:50
      5. Session Talk 2|Start 10:50|Arrive 10:20
      6. Panel Discussion|Start 11:20|Arrive 10:50
      7. Session Talk 3|Start 14:00|Arrive 13:30
      8. Closing Remarks|Start 16:30|Arrive 16:00
    • Template:
      • [Talk Title/Speaker Name]|Start [HH:MM]|Arrive [HH:MM = Start − 30 min]
  • Holding & Mic Check Steps

    1. Check-in: show badge; receive stage order sticker.
    2. File check: submit slides to tech desk; test opening/playback.
    3. Mic fitting: technician assists with lav/headset mic; test volume and mute; confirm backup frequency.
    4. Confidence monitor & clicker test: verify slide advancer, timer, and monitor display.
    5. Holding: queue by order; keep quiet; avoid blocking aisles.
    6. Stage entry: escorted by protocol before the announcement; return gear after the talk.
  • Rain Route

    • In case of rain or slippery floors, reroute to C Hall Backstage. Follow blue umbrella floor markers.
  • Protocol Contact

    • Protocol & Tech Support: +86-XXXX-XXXX-XXX (replace with official number)
  • Icon Set

    • ID badge, microphone, clock, queue/number, silence, file/presentation, umbrella, phone, onsite arrows aligned with floor markers.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以最少的输入,快速产出专业、清晰、统一的活动导览标识文案,帮助参会者“少问路、快到位”,显著提升现场动线效率与满意度。通过对活动类型、目标区域与受众特征的精准匹配,自动生成标题、副标题、必要步骤、图标与布局建议,让每一块标识都即看即懂。支持风格灵活切换与多语言、安全指引,让商务会议、展览、年会、户外活动都能保持品牌一致性与专业度。目标是减少现场人力指引成本、降低拥堵与迷失率,并以可见的体验提升促成试用转化与付费升级。

适用用户

活动运营经理

快速搭建会场导览体系,生成分会场导向、签到路线、VIP通道与餐饮休息区标识,降低问路率与排队时间。

展会主办方

一键生成展区分布与展商编号指引,设计打卡、试吃、发布会路线文案,直接提供给搭建商高效落地。

企业行政/会务

统一会议风格与口径,制作培训、年会、访客路线标识,多语言适配并加入疏散提示,提升来宾体验。

特征总结

根据活动类型与场地布局,一键生成清晰导览文案,快速部署现场标识。
自动梳理信息层级,突出关键目标点与行动指令,减少询问与拥堵。
风格灵活适配:商务、展会、社交、户外等场景,保持与整体调性一致。
支持多语言与易懂表达,照顾国际来宾与不同年龄群体,提升到达效率。
提供图标与布局建议,统一视觉符号,提升识别速度与路径理解。
内置安全与应急指引模板,快速添加疏散、集合点等合规信息,保障现场。
现场变更可复用参数,轻松更新路线与区域名称,确保指引信息实时有效。
为签到、互动区与展位引流优化文案,引导到访与停留,服务业务目标。
输出主副标题、步骤与注意事项,便于设计与印刷快速落地与协作。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78 tokens
- 5 个可调节参数
{ 活动类型 } { 目标地点 } { 受众群体 } { 内容风格 } { 特殊要求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