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功能构思助手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1,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产品开发团队设计,通过系统化分析目标用户、产品类型及核心问题,生成高度匹配业务需求的创新功能方案。工具采用分步推理机制,结合市场趋势与用户体验要素,确保输出建议兼具可行性和突破性。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新产品功能规划、现有功能优化迭代、跨行业解决方案移植等,能有效提升团队创新效率和方案质量。

方案A:AI助教备课(“共创备课台”)

功能概述

  • 名称与定位说明
    • 名称:共创备课台(AI助教)
    • 定位:为理科教师与教研组提供一站式“提纲-例题-互动点-作业-讲义”智能生成与协作工具,深度结合本地教材版本与题库。
  • 核心价值主张描述
    • 让备课从“资料搜集+拼装”转变为“目标导向+校准生成”,平均节省30-50%备课时间,并提升课堂互动与练习命中率。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 选择课次/标准→导入教学目标→选择教材版本/难度→智能生成教案与PPT→自动插入课堂互动题→一键推送作业与解析→课后复盘报告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教师:备课耗时、素材分散、练习匹配度低→以目标对齐和知识图谱驱动生成,统一产出结构化内容
    • 教研组长:难以保证不同教师质量一致→提供模板与版本管理、内容评审与共创
    • 家长:看不懂课堂重点与作业依据→输出“家长版讲义”“学习目标清单”提升透明度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说明
    • 课程目标解析与知识图谱匹配(RAG):将本地课程标准、教材版本、题库元数据入图
    • 教案/PPT/练习生成:LLM+模板编排,支持公式与理科图表渲染
    • 互动题位自动插入:基于知识点难度和误区库,在PPT中嵌入实时测评入口
    • 教研协作:版本管理、评审流、共创注释、差异对比
    • 复盘报告:自动统计课堂互动结果、作业达成、易错点
  • 开发复杂度评估
    • 复杂度:中-高(RAG与结构化输出模板需要打磨;课堂与作业链路打通)
  • 实现可行性与依赖
    • 依赖题库结构化(标注知识点/难度/题型)、本地课程标准与教材版本数据
    • 需要PPT/讲义模板库、公式渲染能力、图表组件
    • 与直播/题库/作业系统API互通,支持账号与权限体系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
    • 教师备课时间降低30-50%;课堂互动插入率提升2倍;作业命中率提升20%
    • 教师留存率+15%,活跃天数+20%
    • 付费转化:学校版SaaS(按校/教研组授权),预计首年试点渗透30-50%目标校;增购“高阶AI生成包”与“教研质控包”
  •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深度匹配本地教材与考试要求、输出结构化到位的教案与互动链路,优于通用型AI写稿工具
    • 教研共创与版本质控能力,形成机构级内容资产沉淀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 生成质量不稳定→建立模板+审阅流程、教师可控参数、误区库持续校正
    • 内容版权与准确性→仅使用自有/授牌题库与教材摘要,建立来源溯源与标注
    • 接入阻力(习惯迁移)→快速上手向导与示例库、提供“从现有教案一键升级”功能
  • 隐私合规要点
    • 不收集学生个人敏感数据于备课环节;模型训练数据不含学生可识别信息
    • 数据本地化与访问控制;日志脱敏;对算法辅助的性质进行清晰标识
    • 符合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教育监管要求
  • 迭代优化建议
    • 引入“学情闭环更新”让下一次生成更贴合真实掌握度
    • 增加实验演示与仿真小组件以提升理科课堂可视化

优先级与6周里程碑路线

  • 优先级:P1(最快带来教师效率与课堂体验差异化)
  • 6周里程碑
    • 第1周:题库与课程标准梳理;模板库确定(教案/PPT/讲义);关键用户访谈
    • 第2周:RAG知识图谱原型;教案/PPT结构化生成v0;版权与来源标注方案
    • 第3周:互动题位插入与直播端对接;共创评审流v0;质量评估指标定义
    • 第4周:内测10位教师;优化提示词与模板;生成质量A/B测试
    • 第5周:接入作业布置与复盘报告;家长版讲义输出;性能与稳定性优化
    • 第6周:城市试点发布(20所学校);上线监控与反馈闭环;商业打包方案落地

方案B:实时互动评测(“掌握度雷达”)

功能概述

  • 名称与定位说明
    • 名称:掌握度雷达(实时互动评测)
    • 定位:直播课堂中低延迟微测与自适应追问,生成班级与个人的实时掌握度雷达图。
  • 核心价值主张描述
    • 让“教-学-测”在直播中闭环,提高课堂参与度与即时纠错效率,减少课后补救成本。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 直播开场→知识点预热1题→讲解→关键处插入微测→自动分层追问(基础/进阶)→板书纠错→课末小测→班级雷达与易错点总结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教师:课堂互动难以量化→实时得分与知识点掌握度热力图,定位薄弱群体
    • 教研组长:缺数据支撑教学质量→可视化班级雷达与教师互动指标准备教研
    • 家长:不清楚孩子听懂没→课后生成“掌握度快照”与需复习清单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说明
    • 超低延迟测评引擎:WebRTC直播+WebSocket答题,支持选择、填空、图形题
    • 自适应追问:基于规则(难度/知识点掌握)与轻量模型的下一题推荐
    • 实时可视化:学生端即时反馈、教师端雷达/热力图、错误分布
    • 题库联动:按知识点拉取微测题,支持讲题-测题-解析闭环
  • 开发复杂度评估
    • 复杂度:中(实时链路与可视化需优化;自适应先从规则起步)
  • 实现可行性与依赖
    • 依赖稳定直播基础设施、题库元数据、前端性能优化与多设备兼容
    • 教师训练与模板化互动脚本支持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
    • 课堂互动次数提升2-3倍;正确率提升10-15%;课后补救时长下降20%
    • 学生活跃率+25%;家长满意度(NPS)+15
    • 付费转化:学校/区级数据看板增值包;“实时评测+班级雷达”作为旗舰差异点
  •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将实时测评与直播深度耦合、提供自适应追问与班级雷达;区别于传统“课后测+统计”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 低端设备/网络导致卡顿→题目轻量化渲染、弱网模式、延迟容忍策略
    • 教师负担增加→提供“互动脚本库”与一键插入;评估项数可控
    • 学生作弊或代答→限时、防切屏提示、随机化题序与选项
  • 隐私合规要点
    • 学生答题数据最小化采集与加密传输;仅用于教学评估,不用于商业画像
    • 家长与学校授权;可导出与删除;数据留存周期与访问审计
  • 迭代优化建议
    • 从规则自适应升级为模型驱动;引入错因分类与个性化建议

优先级与6周里程碑路线

  • 优先级:P1(与AI备课互补,形成“教-测”即时闭环)
  • 6周里程碑
    • 第1周:实时测评协议选型与端到端延迟测试;确定互动脚本模板
    • 第2周:题库适配与知识点标注核查;可视化组件原型(雷达/热力图)
    • 第3周:规则自适应v0;主播端控件与课堂插入能力;弱网优化
    • 第4周:灰度到5个班级;收集延迟与参与率数据;修复兼容性问题
    • 第5周:班级与个人报告自动生成;家长端“掌握度快照”
    • 第6周:城市试点发布;数据看板上线;运营玩法(互动榜、教学案例)

方案C:家校进度透明(“学程光谱”)

功能概述

  • 名称与定位说明
    • 名称:学程光谱(家校进度透明)
    • 定位:以“目标-过程-结果”三维展示学生学习进度与掌握度,为家长提供可解释、可行动的指导。
  • 核心价值主张描述
    • 让家长从“未知进度与压力”转为“看到目标与路径”,减少沟通成本与焦虑,促进家校协同。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 教师发布教学目标与课次→系统自动汇总课堂互动与作业→生成学生与班级进度光谱→家长收到周报与重点提醒→家校问答与行动建议→下周目标更新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教师/教研组长:进度沟通耗时→自动编排周报、风险预警与建议模板
    • 家长:只看到分数看不到过程→目标列表、掌握度区间、易错点与行动清单;不强制即时互动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说明
    • 进度模型:将课堂互动、作业达成、测评结果映射到知识点与目标树
    • 家长友好呈现层:简化术语、图示化进度光谱、行动建议(复习材料链接)
    • 预警与提醒:基于阈值/趋势识别薄弱点与缺交作业,生成温和提醒
    • 家校问答:结构化问答(非自由聊天),便于教师高效处理
  • 开发复杂度评估
    • 复杂度:中(数据整合与解释层需打磨)
  • 实现可行性与依赖
    • 依赖课堂互动与题库数据打通、作业系统与成绩数据
    • 需要家长端小程序/APP展示与通知通道(短信/公众号/应用内)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
    • 家长端周活提升30%;投诉/不确定性相关工单下降40%
    • 学生作业完成率+10-15%;续费率提升8-12%
    • 付费转化:家长增值包(精细化周报、个性化训练建议)、校级数据透明服务
  •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以“目标-过程-结果”贯穿链路,避免仅报告分数;解释性强、行动导向,差异化于竞品的静态成绩单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 过度通知导致反感→可配置频次与级别;对重要提醒进行合并与摘要
    • 解读偏差(家长误读数据)→术语简化与示例解释;引导问答模板
    • 教师负担增加→自动生成周报与建议,班级级别批量化发送
  • 隐私合规要点
    • 家长侧明确授权与最小化数据展示;脱敏与分级权限(家长仅看自家孩子)
    • 数据本地化存储、加密传输;保留与删除机制;合规审计
  • 迭代优化建议
    • 引入“行动后反馈”闭环(家长标记已完成),加权提升模型准确度
    • 跨科目视图与长期趋势分析,支持升学阶段衔接

优先级与6周里程碑路线

  • 优先级:P2(与课堂链路打通后快速提升家长满意度与续费)
  • 6周里程碑
    • 第1周:进度模型指标定义(目标/过程/结果);家长端信息架构与文案规范
    • 第2周:数据打通(课堂互动/作业/测评);光谱可视化原型
    • 第3周:提醒策略与问答模板;灰度测试家长10组
    • 第4周:优化解释层与通知频控;教师周报自动生成v0
    • 第5周:与AI备课/互动评测数据闭环;增值包配置
    • 第6周:城市试点发布;服务监控与反馈渠道上线

总体优先级建议与评分(技术/体验/商业)

  • 方案A(共创备课台):优先级P1;技术3.5/5、体验4.5/5、商业4.5/5
  • 方案B(掌握度雷达):优先级P1;技术3.5/5、体验4.2/5、商业4.2/5
  • 方案C(学程光谱):优先级P2;技术3/5、体验4.3/5、商业4/5

说明:

  • A+B组合在前6周形成“教-测-作业-复盘”闭环,C在第4-6周上线以完善家校协同与续费抓手。
  • 三方案彼此数据互通:AI备课产出的目标与互动点→实时评测生成学情→家校进度光谱沉淀与反馈,推动下一轮生成更精准。

以下方案基于新客首单转化下滑、直播导流成交低、推荐同质化、客服咨询量暴增四大问题,面向运营经理、商品负责人与客服主管,产出3套互补的功能优化方案。整体优先级建议:A=P0、C=P0、B=P1(先修复转化和服务压力,再放大直播成交)。


总体目标(6周内)

  • 新客首单转化:12% → 15%(中期目标回归18%)
  • 直播点击到下单转化:+20%
  • 留存:D1 +2pp、D7 +2pp、D30 +3pp
  • 客服咨询量:-20%,首次解决率(FCR)+15pp,平均处理时长(AHT)-20%
  • GMV:整体+8%(结构性贡献:A 4%、B 3%、C 1%)

测量与实验总框架

  • 指标金字塔:GMV → 下单率/客单价/访问量 → 触达/点击/加购/结算进度 → 服务质量(FCR/AHT/差评率)
  • 实验最小单元:用户级(A、C)、直播场次/商品级(B)
  • 风险控制:灰度放量、监控告警、回滚开关

==================================== 方案 A:冷启动个性化与意图问答卡(P0)

功能概述

  • 功能名称与定位:Intent Card 冷启动个性化引擎;在新客和重置画像用户首屏,通过“3-5问意图卡”与被动信号融合,快速建立0→1画像并即时重排推荐/搜索/直播入口。
  • 核心价值主张:用“零方数据(用户意愿)+弱信号(时段、设备、地理/天气、场景)+早期交互反馈”实现差异化首屏,缩短从点击到下单的路径,降低推荐同质化。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1. 新客进入App → 首屏顶部弹出“个性意图卡(可跳过)”
    2. 选择兴趣品类/价格带/用途场景(3题≤10秒) → 实时生成“为你定制”清单
    3. 列表卡含“快选组件”与“直播正在讲该类目” → 一键跳入PDP或直播
    4. 后续2小时内动态重排:基于加购/停留/收藏的早期反馈做轻量bandit探索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冷启动无感决策→用少题高回报问答缩短探索期
    • 推荐同质化→引入价格/用途/风格等多样性因子与多臂老虎机控制探索度
    • 直播导流无承接→问答结果联动直播入口与同类爆款清单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

    • 意图问答引擎:题库配置、动态问题挑选(基于最大信息增益/覆盖未判定画像槽位)
    • 画像与特征:零方数据特征(兴趣、预算、用途)、弱信号特征(时段/地域/设备)、早期行为特征(首30分钟)
    • 排序与探索:LTR模型 + 多臂老虎机(epsilon/TS),多样性约束(MMR)
    • 内容供给:类目-属性-价格带的结构化标签体系;直播与商品的跨域索引
    • 实时反馈闭环:事件流(Kafka)→ 实时特征(Feature Store)→ 在线重排
  • 开发复杂度评估:中偏高(3/5)

    • 前端(问答卡组件+动画+无障碍)中等
    • 中台(题库/特征/AB平台接入)中等
    • 排序/探索策略与实时特征接入偏高
  • 实现可行性与依赖

    • 依赖:商品/直播打标质量、特征存储、在线重排接口、实验平台、风控画像(防刷)
    • 可行性:已有推荐基础上增量改造,6周内可落地MVP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6周)
    • 新客首单转化:+3pp(12%→15%)
    • 新客AOV:+3%(更匹配价格带)
    • D1/D7留存:+2pp/+2pp
    • GMV贡献:+4%
  • 市场竞争优势
    • 零方数据与探索策略结合,缩短冷启动时间
    • 场景化入口(直播/清单)一体化承接,降低跳失
  • 方案评分(1-5)
    • 技术实现:4
    • 用户体验:4.5
    • 商业价值:4.5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

    • 干扰体验风险:默认可跳过、题数≤5、浮层不二次打扰
    • 画像误判:探索度限制+持续学习校正;7天内可修改偏好
    • 供给不足:对长尾类目设降级策略,回退热门+多样化池
  • 隐私合规与风控

    • 明示零方数据用途与可撤回;最小化采集;PIPL/隐私政策更新
    • 弱信号仅用于个性化且匿名化;不采集不必要敏感数据
    • 防刷:新设备/异常点击速率限流,coupon不与问答强绑定
  • 埋点与A/B设计

    • 关键事件
      • intent_card_impression/submit/skip
      • feed_item_expose/click/add_to_cart/buy_now
      • re_rank_triggered(带模型版本/探索比例)
    • 指标:首单转化、CTR、加购率、探索点击率、7日重复访问
    • 实验:用户级随机;流量10%→30%→50%灰度;探索比例(0/5/10%)多臂对比
    • 统计:以转化为主指标,功效80%,Bonferroni校正
  • 优先级与6周迭代路线(P0)

    • W1:题库与画像定义、UI稿、埋点设计;离线多样性评估
    • W2:前端组件实现、题库配置后台、在线重排API(v1)
    • W3:实时特征接入、bandit策略v1、A/B平台接入;小流量灰度(5%)
    • W4:题目自适应与价格带联动、直播入口联动、扩容到30%
    • W5:模型/探索参数调优、低风险人群50%放量;监控告警完善
    • W6:全量决策(如70%)、总结与二期规划(多场景扩展到搜索/Push)

==================================== 方案 B:直播-商品-评价三位一体成交链路(P1)

功能概述

  • 功能名称与定位:Live-PDP-UGC 一体化成交链
  • 核心价值主张:在直播导流后,持续“看-信-买”闭环。直播挂件在PDP持续跟随;将“该商品相关片段”与“评价要点摘要”并列呈现,减少跳转成本与信任缺口。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1. 首页/推荐点击直播 → 直播间商品卡点击
    2. 跳转PDP,小窗保留直播,自动定位到“直播讲解片段+评价摘要”区
    3. 查看优惠/评价要点 → 一键加购/券后结算 → 下单
    4. 购买后引导“晒单短评”,沉淀可用UGC信任信号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直播与PDP割裂→小窗连续播放与关键片段定位
    • 评价冗长→基于结构化要点(尺码/材质/场景)自动摘要+标签热力
    • 决策负担高→“直播优惠”和“评价要点”并列展示,减少来回跳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

    • 直播小窗与深链:支持PDP内PIP播放、返回直播间状态恢复
    • 片段锚点映射:基于主播打点/运营标注或语音关键词抽取,将商品<->时间片段建立索引
    • 评价要点摘要:在不涉及隐私的前提下,对结构化评价维度做关键词提炼与好差比统计(可先规则+TF-IDF,后续轻量NLP)
    • 一致优惠引擎:直播间与PDP券/促设置一致、实时核验
  • 开发复杂度评估:中-高(3.5/5)

    • 前端(PIP、小窗手势、性能):中
    • 后端(片段索引、优惠一致性):中
    • NLP摘要与可视化:中
  • 实现可行性与依赖

    • 依赖:直播SDK、小窗播放能力、商品-直播打标、评价结构化数据、优惠统一服务
    • 商家侧需要简易打点工具或后台标注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6周)
    • 直播点击→下单转化:+20%
    • PDP转化:+10%
    • 退货率:-5%(信息更透明)
    • GMV贡献:+3%
  • 市场竞争优势
    • 成交证据链(实物演示+UGC摘要)降低不确定性
    • 降低跨页面流失与价格/权益不一致造成的流失
  • 方案评分(1-5)
    • 技术实现:3.5
    • 用户体验:4.5
    • 商业价值:4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

    • 性能与卡顿:PIP默认低码率,弱网降级为封面+片段Gif
    • 信息不一致:上线前校验优惠一致性,异常回退到统一券
    • 评价偏差与合规:涉敏评价过滤与申诉通道
  • 隐私合规与风控

    • 直播与评价数据仅用于展示与排序;主播与用户许可范围内使用UGC
    • 评论去标识化,禁止展示个人隐私信息
    • 防刷:直播间场观与评价的异常检测、优惠滥用风控
  • 埋点与A/B设计

    • 关键事件
      • live_click → pdp_pip_start/stop
      • highlight_segment_play/click_buy
      • review_summary_view/detail_expand
      • coupon_verify_success/fail
    • 指标:直播点击→加购/下单率、PDP停留、优惠一致错误率、退货率
    • 实验:以直播场次为单元分层;50%场次接入一体化链路,对照保持现状;Span 2-3周
  • 优先级与6周迭代路线(P1)

    • W1:交互稿、小窗与片段区块设计、评价摘要规则版
    • W2:PIP与深链开发、后台打点工具v1
    • W3:评价摘要上线(规则/词典),3个重点类目小流量
    • W4:优惠一致性校验、更多类目扩展、直播场次灰度30%
    • W5:性能优化、NLP轻量摘要A/B、扩容70%
    • W6:运营方法论沉淀(打点规范)、复盘与策略调权

==================================== 方案 C:智能客服 + 知识库联动(P0)

功能概述

  • 功能名称与定位:智能客服Assist + 知识库联动中台
  • 核心价值主张:用结构化知识库驱动的智能回复与流程化自助服务,统一“问-答-办”。在咨询入口前置“智能分流卡”(物流/退换/支付/优惠/尺码),在PDP与Checkout侧嵌“即时答疑挂件”,降低人工峰值压力并减少客诉。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1. 用户在PDP/订单页点击“咨询” → 智能分流卡显示Top问题与自助入口
    2. 问题匹配知识库(规约、SKU参数、物流进度、售后政策)→ 标准答案+下一步可执行动作(查单、改地址、退货申请)
    3. 复杂问题 → 带上下文转人工;坐席获得推荐话术与工单模板
    4. 会后自动总结与标签沉淀,知识缺口滚动修复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等待与反复解释→高覆盖标准答案+自助办理
    • 答复不一致→统一知识源与版本控制
    • 售前犹豫→PDP挂件即时解惑(规格/尺码/优惠可叠规则)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

    • 结构化知识库:政策、流程、SKU规格、物流API、FAQ;版本管理与审核流
    • 检索与匹配:向量检索/关键词检索混合(先规则优先,后轻量语义匹配),答案可溯源
    • 动作接入:查单、修改收货信息、退换申请、优惠资格校验等业务API
    • 智能分流:意图识别(FAQ类、工单类、交易类)、风险类(欺诈、违规)升级
    • 坐席助手:相似工单推荐、知识片段引用、一键粘贴标准话术
  • 开发复杂度评估:中(3/5)

    • 知识库与检索:中
    • 业务动作与工单流:中
    • 轻量NLP:中低(可用现成Embedding服务或内部模型)
  • 实现可行性与依赖

    • 依赖:订单/物流/售后API、客服系统(IM/工单)、知识库编辑后台、

方案A:勋章挑战 + 连续打卡

功能概述

  • 功能名称与定位说明
    • 名称:理财成长勋章与连续打卡
    • 定位:将记账、预算执行、基金定投转化为可视化“成长路径”,通过勋章体系与连续打卡机制强化长期习惯养成与行为复利。
  • 核心价值主张描述
    • 用“低门槛、正反馈”的游戏化机制,帮助理财新手建立三大核心习惯:每日记账、月度预算控制、周/双周定投;以等级、里程碑和连胜保护鼓励持续投入,降低中断成本。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1. 新用户完成入门测评(理财目标、预算、定投计划)→
    2. 系统生成个人“成长路径图”(阶段与勋章列表)→
    3. 日常行为触发打卡(记账、预算检查、定投执行)→
    4. 获得积分/经验值(XP),累积解锁勋章与阶段奖励→
    5. 连续打卡形成“连胜”并可用“冷却券”挽救中断→
    6. 达成里程碑(如连续12周定投)→解锁高级洞察或会员试用→
    7. 朋友圈内展示成就(可控隐私)→形成社交证明与回访动力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无从下手:用模板化挑战拆解目标(如“7日记账入门”“30日预算控制”)。
    • 难以坚持:连胜保护(错过1天可用“冷却券”保留连续日),阶段性奖励与正反馈。
    • 成果不可见:勋章与成长仪表盘可视化长期行为;周期总结报告强化成就感。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说明
    • 行为事件采集与规则引擎:统一接入记账、预算、定投事件,按规则计算XP与勋章状态。
    • 连续打卡与连胜保护模块:支持假期豁免、冷却券机制、异常数据容错。
    • 成长路径生成器:根据用户画像与目标自动分配难度与阶段任务。
    • 奖励与权益发放:会员试用券、学习资源、App内功能解锁(非金融收益)。
    • 可视化组件:勋章墙、成长路径图、周/月报告。
  • 开发复杂度评估
    • 技术实现复杂度:中(3/5)。核心在规则引擎与事件一致性处理,可先支持主干场景后迭代扩展。
  • 数据依赖
    • 必需数据:记账事件、预算设定与执行数据、定投计划与执行状态、用户画像(目标、风险偏好)、设备ID与推送权限。
    • 质量要求:事件时序一致性、异常容错(跨时区/补录)、隐私控制与撤回能力。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
    • 会员转化率提升:+3–5个百分点(通过“高级勋章权益”和阶段性试用引导)。
    • 定投激活率与持续率提升:激活率+2–3个百分点;12周留存率提升+3–5个百分点。
    • LTV提升:预估+8–12%(习惯养成带来的长周期留存)。
  •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针对理财新手的“行为驱动成长”差异化定位,降低理财门槛;形成可扩展的勋章生态与活动运营。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 行为作弊风险:本地伪造事件、批量补录;应对:服务器端校验、补录限频、异常检测。
    • 反感打扰:过度提醒导致疲劳;应对:个性化通知频控、用户自定义静默时段。
  • 合规风险与应对
    • 禁止承诺收益、返现与引导高频交易;奖励限定为非金融收益(会员功能、学习资源等)。
    • 明确免责声明:勋章不代表投资表现;风险提示与适当性评估。
  • 迭代优化建议
    • 引入“习惯难度自适应”:根据用户完成率动态调节挑战强度。
    • 跨域联动:把勋章与季赛、训练营打通,形成闭环。

方案评估与优先级

  • 技术实现评分:3/5
  • 用户体验评分:4/5
  • 商业价值评分:4/5
  • 优先级:高(1/3)—最快产生留存与转化的基础设施。

8周落地路线与关键里程碑

  • 第1–2周:需求梳理与规则原型;定义事件字典与勋章体系(MVP 10枚)。
  • 第3–4周:后端规则引擎与打卡服务;前端勋章墙与成长路径UI;接入数据埋点。
  • 第5周:小流量灰度(5%);验证事件一致性与通知频控;冷却券机制上线。
  • 第6周:A/B实验(勋章+连胜 vs. 控制组);首轮数据读数(激活率、次留、通知点击)。
  • 第7周:全面上线;绑定会员试用券与高级洞察解锁;营销联动。
  • 第8周:复盘与调参;推出第二批勋章(额外10枚);完善报告模板。

方案B:赛季制社群PK + 目标拼团

功能概述

  • 功能名称与定位说明
    • 名称:理财赛季与目标拼团
    • 定位:以6–8周为周期的赛季化活动,组队达成理财目标(应急金、预算达标、定投坚持),以轻社交与团队激励驱动持续参与。
  • 核心价值主张描述
    • 借助团队互助与轻PK,增强目标达成动力;团体进度可视化与季末总结提升仪式感;通过季票与团购会员实现商业化。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1. 选择赛季主题(“应急金达成季”“预算控花季”“定投坚持季”)→
    2. 加入或创建小队(3–5人)→目标拼团→
    3. 每周任务自动分发(记账达标、预算复盘、定投执行)→
    4. 队内进度墙与鼓励卡片、轻社交互动→
    5. 队伍周排名、季末结算与非金融奖励(徽章、权益券)→
    6. 可选择解锁季票(高级统计、跨队挑战、个性化教练提示)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孤立无助:队友互相鼓励、经验分享。
    • 目标模糊:赛季目标拆解为周任务与清晰指标。
    • 中途放弃:团队责任与进度透明制造外部动力。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说明
    • 赛季引擎:赛季配置、周任务编排、积分与排名计算。
    • 小队与拼团管理:组队、邀请、加入审批、退队与替补机制。
    • 进度墙与互动:评论/表情/鼓励卡片;敏感词过滤与内容审核。
    • 反作弊与公平:异常行为识别(批量补录、非真实交易)、评分容错。
    • 季票与会员联动:权益管理、解锁规则、结算奖励发放。
  • 开发复杂度评估
    • 技术实现复杂度:中高(4/5)。社交与活动引擎、内容审核与反作弊增加复杂度。
  • 数据依赖
    • 必需数据:任务完成事件(记账、预算、定投)、用户社交图谱(好友/队伍)、UGC内容、通知触达。
    • 质量要求:内容安全、身份与隐私授权、队伍关系一致性。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
    • 社交邀请带来新增用户转化:赛季期间新增DAU提升+5–8%。
    • 会员转化率:季票与团购会员带来+3–6个百分点提升。
    • 定投持续率:队伍参与用户12周持续率提升+5–7个百分点。
  •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以“低压社交 + 目标拆解”为核心,避免重竞技、内卷;赛季内容可被赞助与联名,形成运营位与品牌协作空间。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 社交治理风险:骚扰、泄露隐私;应对:强审核、举报与禁言、隐私遮蔽(可匿名显示进度)。
    • 组队不均衡:强者碾压弱者;应对:分层赛道与匹配机制、容错积分(个人进步加权)。
    • 作弊与数据造假:服务器校验、异常检测、人工抽样。
  • 合规风险与应对
    • 明确不进行收益承诺与排名基于行为达成而非收益表现。
    • 赞助与奖励限定为非金融性质;UGC合规审查与适当性提示。
  • 迭代优化建议
    • 智能匹配更相似画像(目标、作息、预算水平)以提高队伍粘性。
    • 引入“护航员”(志愿者/运营)机制,提升社群质量。

方案评估与优先级

  • 技术实现评分:4/5
  • 用户体验评分:4/5
  • 商业价值评分:4/5
  • 优先级:中(2/3)—需在勋章基础设施稳定后上线,最大化协同效应。

8周落地路线与关键里程碑

  • 第1–2周:赛季MVP设计(单主题、固定6周);小队与拼团流程原型;内容安全策略。
  • 第3–4周:后端赛季引擎与积分规则、组队与邀请、UGC审核链路;前端进度墙与队伍页。
  • 第5周:首季灰度(3%用户);验证匹配、反作弊、互动质量。
  • 第6周:引入季票权益(高级统计、队伍对战);团购会员试点(同队合购会员折扣)。
  • 第7周:全量上线首季;品牌联合赞助测试(非金融奖品)。
  • 第8周:复盘与调参;第二季主题扩展(定投坚持季);增强匹配算法与容错规则。

方案C:理财导师匹配 + 新人训练营

功能概述

  • 功能名称与定位说明
    • 名称:新人训练营与导师匹配
    • 定位:为理财新手提供结构化的14天入门训练营与导师(合规意义上的理财教练/财商教育者)匹配服务,专注习惯与认知提升,避免个别产品推荐。
  • 核心价值主张描述
    • 通过阶段化课程、实践任务、群组答疑与一对一辅导(在合规范围内)降低学习门槛;“模拟仓/影子定投”先练习后实战,减少决策焦虑。

用户场景

  • 主要使用场景流程图
    1. 入营评估(目标、风险承受、收支结构)→
    2. 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14天:记账、预算、应急金、定投理念)→
    3. 每日学习任务 + 实操(小额模拟仓、预算执行)→
    4. 群组答疑与导师办公时段(不提供个别基金/证券推荐)→
    5. 阶段测验与结业评估→
    6. 结业后引导开通定投计划与会员(进阶内容、数据分析)
  • 用户痛点解决路径
    • 信息过载:结构化课程与任务清单。
    • 决策焦虑:模拟仓与影子定投降低试错成本。
    • 缺少指导:导师与同侪群组辅导,提供方法而非具体标的建议。

技术实现

  • 关键技术组件说明
    • 导师管理与匹配:资质审核(教育者身份)、评分与评价系统、时间窗口与预约。
    • 训练营编排引擎:课程模块、任务调度、测验与结业证书。
    • 沟通与社群:群组讨论、问答板、直播/音视频办公时段(可先从文字/语音开始)。
    • 模拟仓与影子定投:不连接真实交易账户,使用虚拟金额与规则演示。
    • 支付与权益:训练营付费包、导师答疑券、会员联动。
  • 开发复杂度评估
    • 技术实现复杂度:高(5/5)。涉及匹配、内容、支付、沟通与合规管控。
  • 数据依赖
    • 必需数据:用户画像与适当性评估、课程进度、任务完成事件、导师档案与排班、支付与订单。
    • 质量要求:导师资质审核与合规记录、沟通留痕、用户隐私保护与撤回机制。

商业价值

  • 预期收益指标
    • 训练营付费转化率:2–4%(新用户/低活跃用户)。
    • 训练营结业后会员转化:+5–8个百分点(进阶内容与工具需求)。
    • 定投激活率:结业用户激活率+6–9个百分点;持续率提高+5–7个百分点。
  •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教育先行 + 行为实践”的可信路径,降低新手门槛;导师服务形成增值收入与品牌壁垒。

风险评估

  • 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 导师供给不足与质量不均:建立导师认证与分级、用户评价与淘汰机制、先从内部教练与录播内容起步。
    • 运营成本较高:优先采用群组/录播+定时答疑的轻服务模型。
  • 合规风险与应对
    • 明确定位为财商教育与行为指导,禁止提供个别证券/基金的投资建议或收益承诺。
    • 导师签署合规协议;内容预审与实时监控;保留沟通记录;适当性与风险揭示。
    • 未成年人与敏感群体保护;隐私与数据安全。
  • 迭代优化建议
    • AI助教与FAQ自动答疑辅助导师,提高服务效率(严格限制输出为教育信息,不涉个别推荐)。
    • 结业后与勋章/赛季打通,形成持续成长路径。

方案评估与优先级

  • 技术实现评分:5/5
  • 用户体验评分:5/5
  • 商业价值评分:5/5(付费与定投提升显著,但成本与合规要求高)
  • 优先级:中低(3/3)—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在A/B稳定后切入。

8周落地路线与关键里程碑

  • 第1–2周:训练营MVP课程设计(14天)、导师资质框架与合规流程;录播与文字版内容打底。
  • 第3–4周:匹配与排班模块(先支持群组+预约答疑)、模拟仓与影子定投;支付与订单。
  • 第5周:小规模试点(录播+群组+每周两次答疑);收集反馈与调整。
  • 第6周:引入导师答疑券与结业证书;会员联动(进阶工具解锁)。
  • 第7周:扩大覆盖人群;建立导师评价与淘汰机制;AI助教FAQ上线(合规审查)。
  • 第8周:复盘与定价优化;企业联动试点(新人入职福利包,教育性质)。

总体优先级与协同建议

  • 上线顺序建议:A(勋章与打卡)→ B(赛季与拼团)→ C(导师与训练营)
    • 理由:A提供行为数据与基础激励,快速见效;B利用A的数据与勋章增强社交驱动;C在前两者稳定后切入,提高付费与长期投资转化。
  • 协同设计
    • A的勋章作为B赛季奖励与C结业认证的通用“成就货币”。
    • 数据闭环:A的行为数据→B的团队积分→C的个性化训练建议与导师匹配。
  • 关键共性合规原则
    • 全程不做收益承诺、不引导高频交易;奖励为非金融性质。
    • 强化适当性评估与风险披露;UGC与导师内容审核;隐私保护。
  • 核心指标看板(建议)
    • 留存:D7、D30留存;习惯指标:连续记账天数、预算达标率、定投连续周数。
    • 转化:会员转化率、季票/训练营购买率、定投激活与持续率。
    • 口碑:队伍满意度、导师评分、NPS。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互联网产品经理(B端/消费端)

用它完成需求拆解、生成备选功能方案、明确优先级与范围、产出评审文档,推动功能快速过会与落地。

初创公司创始人/产品负责人

规划MVP闭环,选择差异化切入点,估算投入与周期,形成上市路线与风险预案,降低试错成本。

运营与增长负责人

提出增长型功能构想,设计分组试验与转化路径,优化留存激励与会员机制,把创意直接关联业务指标。

解决的问题

用一条高效提示词,快速产出3套可执行的创新功能方案:精准对齐目标用户与产品定位;同时评估用户价值、商业回报与实现可行性;给出优先级与路线建议,可直接进入评审与开发。帮助团队缩短从灵感到落地的路径,降低试错成本,提升创新效率与转化率。

特征总结

根据目标用户与产品定位,轻松生成三套可落地功能方案,直连核心业务指标与转化目标。
自动梳理用户痛点与使用场景,给出流程化解决路径,帮助团队迅速明确优先级与投入边界。
结合市场趋势与竞品动态,输出差异化创意与定位建议,避免同质化,打造记忆点与壁垒。
一键评估技术实现难度与资源需求,提示潜在风险并给出替代方案,降低试错成本与周期。
面向MVP、第二增长曲线与数字化改造,提供可复用模板与参数,支持快速迭代与跨行业迁移。
自动生成标准化功能说明与商业价值阐述,便于内部评审、路演汇报与跨团队协作落地。
从体验、回报与可实施性三维评分,帮助决策者选出最值得投入的方向,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输出迭代路线与优化建议,支持小步快跑试点验证,让创新在可控范围内稳步放大与复制。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51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目标用户 } { 产品类型 } { 问题陈述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