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角色不仅是灵感来源,更是你的效率助手。通过精挑细选的角色提示词,你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内容、提升创作灵感,并找到最契合你需求的解决方案。让创作更轻松,让价值更直接!
我们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持续更新角色库,让你总能找到合适的灵感入口。
根据指定的恐怖元素或主题生成沉浸式创意写作内容。
恐怖写作创意:镜宿 一句话概念 一间只在雷雨夜亮起油灯的山中客栈,用一面祖传铜镜做“门牌”。镜会记住每一位照过它的房客,并在天亮前,替换掉其中一个。 故事梗概 - 场景与氛围:深山古道,秋雨压低云层,檐下铜风铃敲出空洞的叮咚。客栈壁上剥落的石灰像老蛇蜕皮,走廊潮气裹着艾草和火油的味道。堂屋中央悬着一面青黑色祖传铜镜,镜背刻着蟠螭纹与篆字族训,裂纹细得像蛛丝,蔓延到镜缘。雨夜时,镜面不映灯火,却像一汪不语的井。 - 核心设定:这面铜镜“借影”。夜里对镜越久,影子回来的越慢。起初是眨眼不同步,继而嘴角笑意落后你半拍,最后,镜里的人对你点头,而你在原地僵成一团寒意。曙色将至时,镜里会挑走一个“迟归”的影子,让他替换成曾经死在此处的“客影”,以维持客栈的平衡。 - 人物:主角是专跑偏门旅宿的独立摄影写作者,为一则“铜镜打卡地”的流量谣言而来。老板娘眼窝深陷、手指沾着常年抛光留下的青绿铜锈,笑声轻到像风擦过纸门;她说这是祖宗留的“保命镜”,不许掀开镜背的红布,不许夜半照镜,不许在镜前说出真名。 - 事件推进: 1) 第一夜,主角在走廊拍长曝光,画面里出现两层影子,一层肩线湿冷发青,一层却干燥温热。镜面短暂映出另一条“更旧”的走廊,墙上挂满写不清的灵位。 2) 第二夜,邮差在堂屋喝到微醉,突然把“寄件人”的名讳喊破,镜面起了层细雨般的雾,邮差倒地抽搐,镜里的人则稳稳坐着,慢吞吞抹嘴。 3) 主角因好奇掀开镜背红布,见到篆文家规的空缺处慢慢浮出自己的姓氏。镜背贴着一条细红绳,穿过圆形钮座,另一头斜穿进墙缝,仿佛拴着什么看不见的牲口。 4) 老板娘坦白:她的祖祖辈辈以“招待”换取存续,每违一条祖训,镜背就添一枚黑点,到第七点便要“交一个人”。她试着把自己交出去,却被镜拒绝——镜只收“外客”。 5) 雷暴之夜,主角决定砸镜。锤落之处并非碎裂,而是敞开——铜光像凝固的日落,镜内是一条干涸的河床,石头覆着古老的水迹纹。镜里“他”朝这边露出一个迟到的笑,像终于赶上了身体。 - 结局反转:主角从河床走回走廊,脚印却一直是湿的。他推开堂屋的门,老板娘恭恭敬敬递来祖谱,请“新东家”落款。镜子没有选中他逃出去的身体,而是让他带着客栈的“影子”活下去——他将用余生替镜守夜,直到下一位照镜的人到来。 视觉与意象线索 - 色与光:冷绿与赭红对撞;油灯2200K的黄与雷电瞬闪的蓝白;雾中体积光像湿冷的丝绸。 - 触觉:铜面永远比指尖更凉半度;裂纹处起伏细糙;门帘沾着雨丝,贴脸即化。 - 声音:梁柱的咯吱像老骨头翻身;风铃的余音比铃声本身更长;镜后隐约是水滴往上“倒落”的声音。 - 气味:青铜锈的酸涩、陈年被褥的潮黏、燃艾与米酒混成的苦甜。 用于生成叙事画面的Midjourney提示词(可作分镜概念图) 一致性建议:在每条提示中复用“祖传青铜镜(蟠螭纹、篆文、细裂纹、青绿铜锈)”的固定描述,并使用同一 --seed 值以维持镜子造型一致。为获得更贴近写实、受控的结果,建议 --style raw,适度 --s 150–250,夜景可加粒度与低光信息。 - 分镜1|外景建立:雷雨中的孤立客栈 “深山古道上的孤立客栈,雨夜,屋檐下青铜风铃微晃,山雾翻滚吞没远处松林,油灯在窗格里摇曳,泥泞石阶反光,电闪照亮乌云层次,冷绿与赭红对比,压抑、潮湿、年代久远,电影感,35mm,低机位仰视,体积雾,硬边闪电轮廓光,柯达Vision3 500T色彩风格 --ar 16:9 --v 6 --style raw --s 200 --q 1 --chaos 12 --no 霓虹灯, 现代路灯 --seed 12873” - 分镜2|物件特写:祖传铜镜 “祖传青铜镜特写,蟠螭纹、篆字家规、细小裂纹沿镜缘蔓延,镜面有均匀铜锈与抛光过的圆形手印,油灯火焰在镜面变形,细密水汽在镜面缓慢凝结,桌面是老木案,艾草灰烬与米酒碗,微距,浅景深,85mm,烛光侧逆光勾边,逼真的金属质感与岁月痕迹 --ar 4:5 --v 6 --style raw --s 180 --q 1 --seed 12873” - 分镜3|违和反射:影子“迟归” “昏暗走廊,主角站在祖传青铜镜前,镜中出现错位的双重倒影:本体与反射之间相差半步,嘴角笑意不同步,长曝光与双重曝光效果,地面潮湿反光,纸门半掩,风吹灯焰轻颤,幽冷、诡异、压抑,50mm,正面构图,轻微运动模糊 --ar 16:9 --v 6 --style raw --s 220 --q 1 --seed 12873 --no 现代电线, 明亮白光” - 分镜4|仪式与代价:镜前祖训 “堂屋夜半,老板娘在祖传青铜镜前摆放红线、米酒、纸灰,镜背红布半掀,篆字家规一行空缺隐现,油灯在案,铜铃静置,墙上祖谱泛黄起翘,空气里漂浮细灰,红与黑的对比,低角度,压顶构图,光线从油灯下方打出恐怖面影 --ar 3:2 --v 6 --style raw --s 200 --q 1 --seed 12873” - 分镜5|破镜之门:铜色的河床 “铜镜被锤击后并未碎裂而是开启,镜面向内凹陷成一扇青铜之门,门内是干涸河床与古老水纹岩石,铜光如凝固的日落从门内溢出,主角半身踏入,镜中另一个他在门内微笑,史诗而压抑,广角24mm,强烈体积光与尘埃颗粒,电影级构图 --ar 21:9 --v 6 --style raw --s 180 --q 1 --seed 12873 --no 科幻设备, 现代标识” - 分镜6|结尾暗示:新东家签名 “清晨微光,堂屋安静,祖谱摊开在桌,页边油渍与经年指痕,最后一行出现新写上的名字,祖传青铜镜在背景若隐若现,镜面不反光,只有一缕细雾慢慢向上升,静物特写,35mm,柔和冷光,克制与不祥并存 --ar 3:2 --v 6 --style raw --s 150 --q 1 --seed 12873” 风格变体建议(按需替换风格词) - 中式水墨志怪版:加入关键词“水墨、破墨渲染、留白、晕染、宣纸肌理”,降低写实度,--s 400,--chaos 20。 - 湿版摄影恐怖纪实:加入“湿版火棉胶、银盐斑驳、过曝高光、深黑阴影、刮痕”,单色调,--s 120。 - 木刻版画惊悚:加入“木刻刀痕、粗粝线条、强对比黑白”,--s 350。 实用提示 - 为保持镜子造型一致:在每条提示中固定镜子的细节描述,并用同一 --seed;必要时把镜子描述置于提示前半段,权重提高(例如“祖传青铜镜::1.5”)。 - 控制“违和反射”的表现:使用“双重曝光、长曝光、错位影像、轻微运动模糊、ghosting”作为视觉语言,避免要求实际“延迟动画”,以静帧表达时间错位。 - 夜景降噪与颗粒:在词汇中强调“低照度、油灯、粒状胶片质感”,以获得更真实的黑位与纹理。 这个创意把“招待”与“圈禁”缠绕在一起:铜镜像一口倒置的井,吞下来路与姓名。客栈靠光亮着,镜靠影活着。你以为你是过客,其实你只是来还影子的。
恐怖主题写作创意:凌晨停电的封闭电梯 一句话概念 在凌晨三点零七分的全楼停电里,一个被困在电梯中的人发现电梯每一次短暂的复电,都会让内部的金属表面多出一道来自“外面”的指痕,而楼层指示灯正倒数着从未存在的楼层。 叙事基调与视觉母题 - 基调:克制而贴身的惊悚,强调幽闭、静压与听觉错觉。恐惧来自“似曾相识”的空间变形与细节错位,而非直接的怪物呈现。 - 母题:金属反光中的二次影像、冷凝水形成的指痕、倒计时般的红色楼层数字、应急灯的频闪节律、CCTV的灰白噪点。 - 感官线索:潮湿金属味、静电噼啪、远处楼道的水滴回响、橡胶与钢缆的低频呻吟、指尖在冷凝上的拉痕。 角色锚定(用于全片一致性) - 主角锚定:28岁女性,短黑发,灰色连帽衫,左颧骨一条米粒长浅疤,右手银色细戒,黑色帆布鞋。表情紧张但克制,汗微光可见。 - 道具锚定:旧款手机(裂屏,电量7%)、蓝色工作牌、钥匙串一枚锈斑三角钥匙。 视觉设定(全系列可复用) - 光线:低照度,单一应急灯源,间歇性频闪;补以电梯顶棚风口微微漏风带动的细雾。 - 色板:病态绿/冷青(主)+ 急救红(点缀)+ 钢铁灰(基底)。 - 摄影语汇:超近景皮肤与金属交界、反射中的第二层人物、长焦压缩空间、低速快门配合微模糊。 使用说明 - 为保证镜头叙事的统一,请在所有提示词中沿用相同的 --seed 值与主角锚定描述。 - 若想保留“暗示而非直示”的惊悚质感,建议用 --no gore, blood, explicit monster,强化心理阴影。 Midjourney场景序列提示词(含参数示例,可按需微调) 提示1 — 外景确立(停电与时刻) “凌晨暴雨中的老式高层公寓外立面,整栋楼熄灭,唯一的红色‘EXIT’字样在雨幕中忽明忽暗;镜头从对街的雨中车窗内望去,玻璃上水迹拉出光线,街角的时钟显示03:07,风吹动横幅,电线轻颤” 电影感,低调光,长焦压缩,湿冷空气可见,细颗粒胶片质感 --ar 16:9 --seed 3707 --chaos 10 --stylize 200 --no text, watermark, logo, gore 提示2 — 电梯门前(停电瞬间) “主角(28岁女性,短黑发,灰色连帽衫,左颧骨浅疤,右手银戒)在半开的电梯门前,走廊应急灯骤然熄灭又回闪,水滴从天花板落下击中地砖,门缝里是浓黑的井道气息,冷凝雾沿门缝爬升” 低角度,湿反射地面,红色楼层指示灯仅余一格余辉 --ar 9:16 --seed 3707 --stylize 200 --no blood, monster, text 提示3 — 电梯内特写(嗅觉与触觉) “电梯内镜面钢板被雾气糊成灰白,指纹与掌纹在冷凝上慢慢显形;主角手指贴在‘开门’按钮,指腹发白,指甲微颤;金属面板渗出旧酒精的辛辣味和潮湿的铁锈味,按钮背光忽明忽暗” 超近景,浅景深,f/1.4,柔和高光,静电火花微点 --ar 9:16 --seed 3707 --no text, gore 提示4 — 楼层数字的异常 “电梯楼层显示屏在黑暗里浮起红光,数字从10开始倒数:10…9…8…而这栋楼只有9层;每次数字跳变,顶灯就轻微抽搐,墙角的水滴倒吸回去又坠落,时间像被拉扯” 极端对比,单红光源,画面中心构图,细微运动模糊 --ar 3:4 --seed 3707 --chaos 8 提示5 — CCTV视角(外感监视) “劣质CCTV监控画面,灰度,扫描线与压缩伪影明显,左上角时间戳‘03:07:13’;电梯内仅主角一人,却在她背后镜面反光里出现第二个站姿略滞后的背影轮廓;画面边缘有雪花点噪声” 监控叠加、低清晰度、冷噪点 --ar 4:3 --seed 3707 --no color, logo, text overlay outside timestamp 提示6 — 不可能的开门 “电梯门缓缓开启,却通向与刚才相同的走廊;同一位置的灭火器、同一幅褪色海报,但海报日期从‘周二’变为‘周四’;地面水渍痕迹方向相反,远处风铃声像从水下传来” 线性透视,低饱和调色,细节对照感强,轻雾 --ar 16:9 --seed 3707 --stylize 250 提示7 — 金属中的谁(暗示实体) “电梯内壁的拉丝钢在频闪里像波纹,冷凝水沿金属纹理汇成一个不完整的人形空隙:肩、颈、耳廓的弧线恰到好处地‘接近真实’又不完整;主角回头,眼底只有应急灯的一点白” 抽象写实平衡,微距反射,极低饱和 --ar 3:4 --seed 3707 --no face distortion, gore 提示8 — 求救与回响(声像错位) “主角按住对讲机,喇叭里传来她自己的声音,延迟半秒,语序颠倒;对讲口上凝着一圈细小水珠,像密集的汗毛;远处楼道里传来拖鞋摩擦地面的拖拽声,节律与电梯灯闪烁同步” 半侧面,嘴部与对讲口近距对峙,音波可视化微粒 --ar 9:16 --seed 3707 --chaos 12 提示9 — 破门与余留(结尾暗扣) “清晨蓝,消防员撬开电梯门,冷雾散去;电梯地面是一双被对齐摆放的黑色帆布鞋,鞋面湿痕未干;镜面上残留三条从高处向下拖拽的水痕,轨迹在地面汇成一圈阴影,像少了一个人站过的位置” 净光,冷蓝晨色,静物叙事,柔焦边缘 --ar 16:9 --seed 3707 --no gore 可选风格开关(按需附加在任意提示词末尾) - 胶片纪实:analog film, 35mm, subtle film grain, natural color roll-off - 黑色惊悚:noir lighting, hard shadows, venetian blind shadows - 超现实暗示:liminal space, uncanny symmetry, minimal human presence - 监控拼贴:multi-camera split screen, timestamp overlay, dropped frames 一致性与变体建议 - 统一角色与道具:在每个提示词中重复“主角锚定”与“道具锚定”关键描述,配合同一 --seed 保持人物面貌、服饰一致。 - 控制“未知”的分量:用 --no gore, blood, teeth, open mouth monster,维持心理恐惧主导的写作取向。 - 节奏:在序列中交替安排超近景(触感、呼吸)与远景(迷路感),让空间错位慢慢累积而非立刻显露。 写作触发器(辅助扩写的切入) - 门缝里的风是往外吹,还是往里吸? - 谁在按住“开门”,而谁在按“关门”? - 每一次微弱复电,电梯内新增的那一条指痕,来自哪个“楼层”? - 当CCTV回放时,时间戳为何始终停在03:07,却能看见主角在变老一秒? 以上提示词聚焦“凌晨停电的封闭电梯”这一核心元素,通过嗅觉、触觉与空间错位的视觉线索,营造不直面却无处不在的恐惧感。你可以直接复制场景提示进行出图,或将其按故事节拍组合成分镜,以图像反推文本细节。
概念总述(恐怖写作创意) 雾是港口的另一层皮。午夜一到,盐雾像旧伤口的纱布重新包裹住孤灯塔,灯室的光由病态的橘与青交替旋转,像缓慢切换的警报。你接手已失踪三周的灯塔守护人的班次,却发现时间在零点被锁进了一段无法摆脱的回环:海潮倒退、雾号钟鸣出第十三响、远处暗礁上裸露出一道通往海底的石阶——每一次你都看见同样的影子在塔身内侧的玻璃上折返,而你的记忆像潮汐一样,退去的部分总会留下盐渍般的缺口。要离开这座岛,你必须在一次“未被照亮”的午夜,亲手让灯熄灭;可每当你试图在零点前动手,来自雾里的“倒语者”就会把你的决心逆转成温顺的犹疑。他用你的声音,倒着读出你当天的日志。 循环午夜规则(可作为叙事锚点与画面要点) - 零点触发:港口雾号钟多响一次,第十三声拖着金属末梢的颤音,海面随之“倒吸”一口气,退潮在十秒内露出黑色石阶。 - 光的病变:灯室光束每七转失真一次,由青转橘,照亮雾中的漂浮盐晶,像缓慢坠落的玻璃粉。 - 声音置换:海鸥在钟声后集体噤声,取而代之的是来自深处的低频拍击,像巨肺在水下呼吸。 - 记忆蚀刻:回环重置后,手指上的盐霜与笔记纸的折痕会保留,但对话与数字会被反写或缺字。 - 禁忌视线:直视灯芯第七次失真会在视网膜上烙出一圈“潮纹”,之后你能在雾里看到“倒语者”的倒影,但他从不正对你。 角色与动机 - 叙述者(代班灯塔看守/退役航标技师):带着修复灯器的任务登岛,动机从“修好灯”转为“熄灯离开”,最后变为“用熄灯换回缺失的那一日”。 - 倒语者(失踪看守的回声/雾的代言):只以倒序语句出现,试图维持灯的旋转与回环的完整,使灯塔持续“喂光”给海底的阶梯。 - 港务局无线电(昨日的天气播报):永远延迟一天,像从另一个明天回来的回声,偶尔播出你尚未写下的日志句子。 关键场景节点(适合分镜与画面组图) - 开场:你在潮声间点亮灯芯,窗外的雾将光切成难以聚焦的薄片。 - 第一次重置:钟声第十三响,石阶裸露,玻璃上残留一枚带盐印的指纹。 - 发现倒语:无线电里传出你尚未写的句子,倒着读完。 - 失真光束:第七转光束扫过海面,雾中浮现斑驳的人形轮廓。 - 深潜的楼梯:你踏上被藤壶占据的石阶,水温从脚踝到膝间像两种不同的金属冷度。 - 交换:你在零点前十秒拔熄灯芯,雾像被撕裂的幕布后仰,倒语者第一次正面出现——却是一面被盐霜磨花的你自己的脸。 - 选择:点亮或熄灭,决定谁留在回环里替谁继续看守。 Midjourney 场景提示词(直用型,中文,含风格与技术参考) 通用风格基调(建议在每条尾部加入,保持统一):cinematic, Nordic noir, desaturated teal–amber palette, low key lighting, wet surfaces, fine sea mist particles, film grain Kodak Vision3 500T, 35mm and 85mm lens mix, long exposure, volumetric fog, rim light through haze, --ar 16:9 --stylize 300 --chaos 12 --no sunshine, crowd, cartoon, bright daylight, saturated colors - 场景一·孤灯初亮 雾港的黑岩礁上,一座孤灯塔被潮雾半吞没,灯室首次点亮,橘青交替的光束切割雾墙,潮水在岩缝间发出金属般的回声,近景是潮湿扶手与挂着盐霜的钥匙环,远处港口轮廓若隐若现,油布雨衣的一角在风中拍打,cinematic…(加上通用风格基调) - 场景二·第十三响 厚重雾号钟在零点后敲出第十三声,声波在雾中形成可见涟漪,海面猛然后退露出一截通往海下的黑色石阶,石阶上爬满藤壶和海藻,灯塔光束第七次失真时在雾里打出鬼影般的扭曲,近景有指针停在23:59的黄铜怀表,cinematic…(通用基调) - 场景三·倒语电台 昏黄的无线电台在潮湿的木桌上噼啪作响,表盘泛起冷绿光,你自己的嗓音从喇叭里倒放,纸面航海日志被海风吹起一页,墨水在潮气中晕开成海图形状,背景是灯室光在墙上旋转的椭圆光斑,85mm shallow DOF,cinematic…(通用基调) - 场景四·灯室失真 灯室内部,透过被盐雾斑驳的弧形玻璃向外看,橘青光束在雾中交叠成两层剪影,一道人形在玻璃反射里与主体轻微错位,像负片重曝,镜面上可见带盐晶的手印,光在每第七转出现条纹裂缝,35mm wide, anamorphic flare, cinematic…(通用基调) - 场景五·海眼阶梯 退潮后的黑色石阶向海底延伸,阶面湿亮如黑曜石,水下散出冷蓝生物荧光,深处像张开的瞳孔,雾在海面低伏、边缘卷起,人物只露出膝下与潮水的接触线,皮肤起立的鸡皮与盐晶闪光可见,低角度,long exposure 1/4s,cinematic…(通用基调) - 场景六·熄灯抉择(高潮) 你伸手遮向灯芯,火焰在掌心风压下颤抖,光线瞬间塌陷,整座灯室变成一只暗色风铃,雾被向外吸走,倒语者的脸在玻璃上与你重合,细节是指尖盐霜、眼底红丝与雾中的反向口型,85mm, extreme close-up, chiaroscuro, cinematic…(通用基调) 统一素材与质感词库(可自由插入强化一致性) - 质地:盐霜、湿木、黑岩、藤壶、磨砂玻璃、氧化铜、油布、潮湿纸张 - 光影:体积雾、边缘逆光、长曝光拖影、负片重曝感、低饱和冷暖对比 - 色彩:青绿雾冷、病态橘光、铅灰海面、黯蓝生物荧光 - 声学视觉化:钟声涟漪、低频呼吸、倒放噪声 写作触发提示(帮助展开文本) - 你第一次在雾里听见自己的名字被倒着念出时,正在做什么动作?你的身体如何先于意识做出反应? - 描述“第七次失真”的光如何在你视网膜上留下潮纹;它在之后如何改变你看待雾的方式? - 写下你在日志里留下的一段“给明天的你”的话;回环后它被倒写成了什么含义? - 在海眼阶梯上,每下一阶,水温、气味与声音各发生一次微妙变化——具体是什么? - 当你决定熄灯时,雾里有哪一处景物以“正向”出现,证明回环正在裂开? 使用建议 - 将上述场景提示词按“开场-发现-试探-对峙-下潜-抉择”的顺序输出,形成连贯的情绪板。 - 保持通用风格基调一致,必要时用--no modern city, daylight, people crowd, warm sunset避免跑偏。 - 若需要更强的诡异感,可提高--chaos至18–25,或加入关键词:double exposure, spectral refraction, microdroplet bokeh。 这组提示词围绕“循环午夜”的可视规则构建,便于同时驱动图像与文本叙事:每个视觉锚点都对应一个叙事秘密的揭示,最终指向“用熄灯换回缺失的那一日”的恐怖抉择。
在给定恐怖元素下生成题材方向、角色小传、三幕大纲与高潮反转;每日获取开篇段与钩子语,保持稳定更新。
一键产出30-60秒悬疑开场、旁白稿与音效提示;按平台风格调整节奏和强度,快速批量制作系列内容。
生成关卡氛围、怪物设定、道具线索与事件卡;提供分支走向与惩罚机制草案,提升可玩性与沉浸。
为万圣节或新品发布产出故事化脚本、海报口号与互动话题;打造剧情参与玩法,助推转化与传播。
根据主题输出分场大纲、场景调度与镜头感描写;快速形成提案摘要与试读本,提升沟通效率。
获得可用的氛围关键词、材质与光影描述;配套视觉提示词支撑封面草案与角色造型灵感。
批量生成课堂案例、作业命题与改写示范;按难度分级恐惧元素,提升训练效果与课堂互动。
制定连载选题、周更脚本与互动悬念;结合热点快速产出梗概与配图提示词,提高留存与转发。
让创作者基于任意“恐怖元素/主题”,快速产出高张力、强沉浸的恐怖创意与可直接使用的文本;从选题钩子、情节骨架、角色关系、关键场景与反转,到具备强烈感官细节的示例段落,一次生成;支持风格与惊吓强度可控、节奏与篇幅可选、多语言输出;帮助小说作者、编剧、播客/短视频团队与游戏策划,在更短时间里做出更吸睛的作品,提升点击、完播与转化。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