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练可视化引导脚本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23,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人生教练场景设计,能够生成个性化的可视化引导脚本,帮助用户通过想象练习实现个人成长目标。该提示词融合了专业的教练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和场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可视化引导方案,涵盖目标达成、障碍克服、内在资源调动等多个维度,有效促进用户的自我认知提升和积极行为改变。

可视化引导脚本:在两周后汇报会上自信清晰地完成方案呈现

准备阶段

  • 环境准备建议
    • 选择安静、光线柔和的空间,手机调为静音;准备一把稳固的椅子与一杯温水或常温水。
    • 将你的汇报标题与“三个关键观点”写在纸上,放在可触及的位置,设定20分钟计时。
    • 若方便,佩戴耳机,降低外界干扰,增强沉浸感。
  • 身心放松指导(约3分钟)
    • 坐姿微调:双脚平放、脚掌与地面充分接触;坐骨均匀着力,骨盆中立;脊柱自然延展,后脑勺微微向上;肩膀向下沉,锁骨打开;下颌放松,嘴角轻柔。
    • 手部与视线:双手自然放在大腿或桌面,手心轻贴表面感受稳定;视线轻落在前方一点,随后缓缓合眼。
    • 呼吸节律:以“4-2-6”呼吸法进入稳定状态——吸气4拍,停留2拍,呼气6拍;连续6轮。每次呼气时,默念“慢一点”,让心跳与呼气同步放缓。
  • 目标设定说明(约1分钟)
    • 轻声在心里确认今天的意图:“我在汇报时呼吸平稳、与人有温暖的眼神交流、清晰表达三大要点,并从容回应问题。”
    • 选择一个关键词作为本次练习的核心锚点(例如:“稳·清·透”),稍后将配合一个手势来强化。

引导阶段

  • 场景构建描述(约4分钟)
    • 想象两周后的汇报日。你提前10分钟进入会议室(或线上会议室),空气里有浅浅的咖啡香,屏幕亮起,你的文件已就绪。
    • 你站/坐在理想的位置,手里握着翻页器或鼠标,触感清晰;同事依次入座,轻微交谈声像柔和的背景音。
    • 你向在场的人微笑示意,胸腔轻轻扩张,呼气延长,你感到稳稳地被椅子或地面支撑。
  • 感官体验引导(约2分钟)
    • 视觉:看见首屏标题干净有力;同事的目光友善而专注;灯光均匀地照在桌面。
    • 听觉:你的声音圆润、速度适中,停顿恰到好处;同事偶尔的“嗯”和点头成为正向回馈。
    • 触觉:脚掌与地面稳稳贴合;肩膀松、胸腔开;手心温热、指尖灵活;每一次呼气都像微风拂过内在,带来清明。
  • 情感连接提示(约1分钟)
    • 轻声对自己说:“这场汇报的意义,是为团队带来清晰与推进下一步。我是信息的桥梁。”
    • 让心中浮现一个支持你的形象(导师、同事或过去的自己)。感受被看见、被信任的温度。

深化阶段

  • 内在资源调动(约3分钟)
    • 回忆一次你表达清楚、被认可的经历:画面、用词、对方的表情。把那份“我可以”的感觉复制到此刻。
    • 在心中观看你的“三个关键观点”像三块踏石,顺序分明、彼此呼应;每说完一个,都有短暂停顿让信息落地。
    • 设定你的“自信锚”:拇指与食指轻轻一触,同时在心里默念关键词“稳·清·透”,配合一次缓长呼气。稍后你将用这个锚快速回到状态。
  • 障碍克服策略(约4分钟)
    • 对心跳加速与手心出汗:
      • 觉察到时,做一次“4-6”呼吸(吸4拍、呼6拍),肩膀下沉,舌尖轻顶上腭放松下颌;脚趾轻压地面,感受支撑。
      • 允许身体有激活感,把它当作“进入比赛的能量”,随呼气转换为稳定。
    • 对被质疑的担心:
      • 先复述再作答:“谢谢这个问题,我理解的是……我的结论是……依据有两点……下一步我们可以……”
      • 三段式答题(结论—依据—对策)让你始终掌控结构;必要时自然停顿2秒,喝一口水再继续。
    • 对思路短暂中断:
      • 使用“回到上一层结构”的桥接语:“让我回到这个方案的核心假设……接着是实施路径……最后是风险与对策。”
      • 触发“自信锚”(拇指与食指轻触)+一口长呼气,目光扫过观众三点法(左—中—右),重新对齐节奏。
  • 积极体验强化(约3分钟)
    • 现在在心里完整走一遍开场30秒:一句话价值主张+提纲预告。看到台下有人点头,你的胸腔轻松、声音稳定。
    • 再走一遍回答质疑的片段:你先给结论,再给证据,最后给建议,语气从容。听到“明白了”的回应,你微笑、点头。
    • 将这份顺畅与认可“锁定”到你的锚点:拇指与食指一触,心里默念“稳·清·透”,并做一次“4-2-6”呼吸,让身体记住成功的配方。

回归阶段

  • 现实连接引导(约2分钟)
    • 感受当下的座椅支撑、脚下的触感、房间温度与空气流动。轻轻活动肩颈、手指与脚趾。
    • 从5数到1:5看见环境、4听见声音、3感觉触感、2嗅到气味、1回到此刻。缓缓睁眼,带回那份“稳·清·透”。
  • 行动步骤建议(仅三条,供接下来两周落实)
    1. 打磨结构与语言:用“结论先行+三点要点”写出你的三大观点,每个观点一句话标题+两条证据+一条下一步。48小时内完成初稿,并在镜前或录音彩排3次(各5分钟),刻意练习停顿与眼神移动。
    2. 模拟质疑训练:约同事或朋友做10分钟快问快答,使用“结论—依据—对策”三段式;记录2个高频问题,写成答复话术卡片(不超过3句/题),会议前晚复盘一次。
    3. 身体与呼吸例行:每天两次(上午/下午各3分钟)练“4-2-6”呼吸+姿势微调;进场前做一次“锚点仪式”(拇指食指一触+默念“稳·清·透”+一口长呼气),并随身携带小卡片提示“慢三拍、看三点、先结论”。
  • 后续练习指导
    • 本可视化脚本建议连练5天以上;第6—14天改为“完整版10分钟+开场与答疑关键片段各3分钟”的组合。
    • 会议当天快速版(2分钟):站定—脚掌贴地—肩松胸开—一轮“4-6”呼吸—锚点触发—在心里复述开场一句话价值主张—微笑进入状态。
  • 自我鼓励语(可朗读或写在卡片上)
    • 我是信息的桥梁,清晰就是力量。
    • 我用呼气带来稳态,用目光传递信任。
    • 每一个问题都在帮助方案更完整。
    • 我已准备就绪,我信任自己。
    • 稳·清·透。

个性化建议

  • 若为线上汇报:将摄像头抬至与眼平,屏幕便签写“慢三拍/看镜头/先结论”;用“眉心—镜头—屏幕左上”三点法模拟眼神交流。
  • 若为线下汇报:提前进入会场摸清走位与声场;第一排选定两位“友善面孔”作为目光锚点,遇到紧张时先看向他们。
  • 手心易出汗:提前湿巾与纸巾准备;翻页器或笔套贴上防滑贴;上场前用温水轻洗手、擦干,提升触感与掌控感。
  • 语速偏快:在稿件或便签中标注“停顿点”(逗号1拍、句号2拍、转折前3拍);用“吸—说两句—呼”的节奏让呼气决定语速。
  • 认可的营造:在开场30秒加入“为什么现在做这件事”的一句话背景,在结尾给出“可执行下一步”,帮助团队更快对齐并给予正向反馈。

愿你在两周后踏上场地的那一刻,感到身体稳、思路清、表达透。你已具备所需的一切,并在持续练习中把它们点亮。

可视化引导脚本:建立充能的晨间仪式并稳定坚持四周

准备阶段

  • 环境准备建议
    • 前一晚布置好“起床启动站”:一杯装满的水、已铺好的瑜伽垫/毛巾、打开到空白页的计划本与笔、柔和台灯/日出灯、耳机与已选好的早晨歌单。
    • 手机放在卧室外或远离床边,设定闹钟为柔和铃声;在床边放一张“起床流程卡”(5-4-3-2-1起身→喝水→开灯/拉窗帘→3个伸展→3轮呼吸→3条今日要事)。
    • 视觉提示:在床边贴上短句“先伸展,后看屏”。衣服提前摆好,鞋头朝向门,降低起步障碍。
    • 温度与气味:保持室温舒适;可准备清新香气(柑橘/薄荷类)在完成伸展后使用,形成奖励锚点。
    • 背景音乐建议(任选)
      • 轻快lo-fi/晨间原声:关键词“morning lofi 70bpm”“acoustic sunrise”
      • 自然声:清晨鸟鸣/海浪白噪
      • 纯音乐钢琴/弦乐:明亮调性(C/G大调),节拍60–80 BPM
      • 播放时长:15分钟;音量以能感知而不分心为宜
  • 身心放松指导(进入练习前)
    • 找一个安静位置坐下或躺下,脊背自然延展,双肩放松。
    • 做3轮“4-2-6”呼吸:吸气数4,停留2,缓慢呼气数6。每轮间自然呼吸两次,轻轻放下紧张。
  • 目标设定说明
    • 本次可视化用时约15分钟,目标是把“起床→伸展→呼吸→计划书写”的流程在脑中彩排到轻松自然,建立强烈的启动感。
    • 四周目标:每天完成“标准版”晨间仪式;忙乱日也完成“最小可行版”(1分钟伸展+3次深呼吸+写下1件要事)。
    • 成功标准(自定义):起床后10分钟内进入伸展;手机未在仪式前刷屏;完成计划书写。

引导阶段

  • 场景构建描述(约3分钟)
    • 想象明早的你,闹钟轻响,音乐淡入。你用温柔的5-4-3-2-1计数从床上坐起。脚掌触地,感到稳定与清醒。
    • 你伸手拿起床边那杯水,清凉顺喉而下,像一束清晨的光,从胸口一路亮到指尖。
    • 你打开台灯或拉开窗帘,柔和的光洒在瑜伽垫上。今天的一切,从这小小的亮光开始。
  • 感官体验引导(约5分钟)
    • 触觉:走到垫子上,脚底与垫面贴合,身体自然站稳;肩膀下沉,后背微微展开。
    • 伸展三步(每步约30–45秒)
      • 侧身伸展:双臂上举,身体向右、向左侧延伸,肋骨像风帆轻轻打开。
      • 猫牛式或站立版脊柱滚动:吸气抬胸,呼气含胸拱背,脊柱像波浪流动。
      • 颈肩解锁:肩部前后各绕10圈,头部左右缓慢点头,放掉夜里的僵硬。
    • 呼吸三轮(约2分钟)
      • 一手放在胸,一手放在腹,吸气让下手先抬起,再到上手;呼气更长一点,像在窗上缓缓哈气。
      • 轻声对自己说:吸气,进能量;呼气,放杂念。三轮后,心跳平稳,思绪变清。
    • 计划书写(想象动作,约1–2分钟)
      • 你坐到桌前,翻开计划本。写下:
        • 今天的3件要事(最关键、可完成的具体动作)
        • 一件身体关爱(例如10分钟步行/足够饮水)
        • 一句今日意向:例如“我用小步,走稳今天”
  • 情感连接提示(贯穿)
    • 在每个动作结束时,捕捉那一丝“做到了”的轻盈,像在内心打一个小小的对勾。让这种微小胜利感堆叠起来,成为你的晨间底色。

深化阶段

  • 内在资源调动(约3分钟)
    • 回想一次你曾经按计划完成的清晨或任务。把那份踏实感放大:当时的表情、呼吸、姿态。
    • 给这份状态取一个关键词或手势锚点,例如“点亮”或轻握拳。现在,轻声重复3次你的关键词,同时做手势,储存进身体记忆。
  • 障碍克服策略(可视化 If-Then,约2分钟)
    • 如果手想去拿手机,那么:先做3次深呼吸,轻触你的手势锚点,念出“先伸展,后看屏”,把手机放回原处,继续下一步。
    • 如果睡过头,那么:执行“最小可行版”——1分钟伸展+3次呼吸+写下1件要事。完成即视为合格。
    • 如果情绪低迷或日程被打乱,那么:播放提振曲目,原地做10次肩部回环,微笑1秒钟,重新开始当下这一步。
  • 积极体验强化(约1分钟)
    • 看到你在计划本上打下今日第一个对勾。感受胸口的轻亮像一颗小太阳,温暖而不刺眼,缓缓扩散到四肢。对自己说:我已在轨道上。

回归阶段

  • 现实连接引导(约1分钟)
    • 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所在的房间。感受椅面/垫面对身体的支撑。轻轻活动手指、脚趾,睁眼,带着刚才的清晰与轻盈回到此刻。
  • 行动步骤建议(今日立刻可做)
    • 今晚完成环境布置:水杯装水、垫子铺好、计划本打开到明日页、歌单设定为闹钟后自动播放。
    • 写下三条实施意图:
      • 如果闹钟响起,我就5-4-3-2-1坐起,双脚落地。
      • 如果想刷手机,我就先做3次深呼吸并完成第一个伸展。
      • 如果时间紧,我就执行“最小版”,并在通勤或午间补上计划书写。
    • 在日历上为晨间仪式预留10–15分钟时段,并命名为“能量起步——不可被占用”。
    • 把“起床流程卡”放在手机或闹钟旁,作为醒来第一眼的提示。
  • 后续练习指导(四周结构)
    • 第1周:专注流程稳定,每天完成“最小或标准版”,记录起床后到开始伸展的分钟数。
    • 第2周:优化体感,调整伸展顺序/音乐,让身体“更想动”。
    • 第3周:提升专注,计划本只写3条要事,练习做减法。
    • 第4周:巩固与奖励,连续完成≥5天即给自己小奖励(咖啡/书/散步时光)。
    • 每晚1分钟复盘:今天完成了吗?哪一步最顺?哪一步卡住?明早我会把哪一步简化10%?

个性化建议

  • 单人练习提示
    • 把本脚本录成你自己的语音,配上喜欢的背景音乐,语速轻快、句子短而有力。
    • 早起后只看一件物品:水杯或计划本,以此锁定注意力,直到完成伸展。
    • 设“屏幕限制”:起床后前15分钟仅允许播放音乐App与计时器。
  • 带练提示(教练/伙伴陪练)
    • 开场30秒确认目标与当日能量;结束时用“完成感评分(1–10)”收尾。
    • 带练时使用统一暗号“点亮”,提醒学员做手势锚点,提升状态召回速度。
  • 环境微调
    • 夜猫子:前一晚提前把窗帘留一条缝,让自然光成为被动提醒。
    • 家有同住者:使用骨传导耳机或超低音量播音乐;在走动区铺软垫降低噪声。
  • 背景音乐具体建议(可搜索播放)
    • “Morning Lofi 70bpm”“Acoustic Sunrise Playlist”“Piano for Focus Morning”“Birdsong Morning Ambience”
  • 仪式版本分级
    • 最小版(≤3分钟):侧伸展1分钟+3次呼吸+1件要事
    • 标准版(10–12分钟):三式伸展+三轮呼吸+三件要事
    • 充能版(15–20分钟):加入1–3分钟快走/开窗深呼吸+简短感恩三件
  • 打卡模板链接位
    • 复制并使用你的打卡表单/看板(Notion/飞书/石墨皆可):[在此粘贴你的打卡模板链接]
    • 建议字段:日期|起床到伸展分钟数|是否先看手机(Y/N)|完成版本(最小/标准/充能)|能量评分(1–10)|今日3要事|备注
  • 鼓励语
    • 小步也有力。你不需要完美的清晨,只需要开始的前一分钟。今天的你,已经在路上了。

可视化引导脚本:从项目受挫中复盘学习,重建信心并制定小步行动

准备阶段

  • 环境准备建议
    • 找一处安静、私密、光线柔和的空间,手机调至静音。
    • 准备一张纸与笔,或你习惯的记录工具;旁边放一杯温水。
    • 若有舒适物件(毛毯、抱枕、香薰),让它们在你触手可及的范围内。
  • 身心放松指导(约3分钟)
    • 坐下或躺下,脊背自然延展,肩颈放松。
    • 进行3轮“4-6呼吸”:吸气数到4,呼气数到6,轻柔、连贯。
    • 每次呼气时,默念一句温和的话:“我正在照顾自己。”
  • 目标设定说明(约2分钟)
    • 今天的练习将帮助你:温柔地复盘一次合作受挫、看到资源与可能路径、缓和情绪、并设定三个一周内可完成的小步行动。
    • 这是一段自我支持的旅程,过程里没有标准答案;你有权随时暂停或调整节奏。

引导阶段

  • 场景构建描述(安全基地意象,约5分钟)
    • 请在心中创造一处“安全基地”。它可以是:
      • 阳光洒入的木质工作室,书架整齐、空气里有淡淡木香;
      • 静谧的湖畔长椅,微风拂面、水面轻波;
      • 温暖的山间小屋,壁炉轻响、窗外松树安稳。
    • 选择最让你感到安心的一个,并细致地在心里“布置”它:颜色、光线、气味、温度、触感。让身体感到被接纳与支持。
    • 在这处安全基地里,设一张工作桌和一块柔软的地毯;桌上有你的笔记本,封面写着“复盘、资源、行动”。
  • 感官体验引导(约3分钟)
    • 轻触桌面,感受木纹的温度与质地;听到室内安静的背景声;呼吸自然流动。
    • 身体扫描:从额头到眉眼、下颌、肩背、胸腹、手臂与手指、臀腿与脚趾——在每个部位轻轻说一句:“放松一点点就好。”
  • 情感连接提示(约3分钟)
    • 在安全基地里,对自己说:“我经历了受挫,我仍值得被善待。我能从中学习,我也允许自己慢慢来。”
    • 若内在批评声升起,先不争辩,只是点头示意:“我听见了。”把它暂时放到桌边的“意见盒”里,待会再看。

深化阶段

  • 内在资源调动(约5分钟)
    • 请打开笔记本的第一页,标题写:“我已有的资源与支持”。
    • 在脑海里浮现三类资源:
      • 人的资源:一位理解你的同事/朋友/导师的面孔与名字;他们的态度是可靠、诚实、愿意协助。
      • 经验资源:你过去完成过的一次难事(哪怕很小);回想你具体做对的一两个细节。
      • 品质资源:你身上的特质,如认真、好学、真诚、复原力。选择3个,并在心中为它们各点亮一盏小灯。
    • 对自己说:“我并非从零开始。我带着这些资源继续前行。”
  • 障碍克服策略:第三人视角重演(约7分钟)
    • 在安全基地里,出现一块“无评判屏幕”。你将以第三人视角回看那次合作受挫,就像观看一段影片。你是温柔、客观的观察者。
    • 影片开始:看见关键片段(沟通卡壳、信息错位、时间延误等)。每出现一个紧张点,请按“暂停”:
      • 标注“事实 vs 解释”:事实是发生了什么;解释是你当时的揣测或评价。把解释轻放到“意见盒”,先专注事实。
      • 找到“微决策点”:当时若有一个小小不同(更早确认、明确边界、设定检查点),会发生什么变化?
      • 选择一个你现在认为可行的小替代行为(如:当场复述确认、以书面要点跟进、提前设时间缓冲)。
    • 影片重播:加入这些小替代行为,看到结果略有不同——也许不完美,但更可控、更清晰。对自己说:“我能创造微小但真实的改进。”
  • 积极体验强化(约5分钟)
    • 将手轻放在胸口,做2轮“4-6呼吸”,同时默念:
      • 自我接纳语段:
        • “我允许自己是一个在学习中的人。”
        • “这次受挫并不定义我,它只是我的成长素材。”
        • “我可以同时感到不舒服、又向前迈出小步。”
    • 锚定动作:轻捏拇指与食指,心里将此动作命名为“清晰与温柔”。未来当焦虑或自责升起时,做这个动作,提醒自己回到资源与选择。

回归阶段

  • 现实连接引导(约3分钟)
    • 看向你的安全基地工作桌,翻到笔记本第二页,标题写:“一周内的三个小步行动”。它们要具体、可完成、时间可约束。
    • 轻轻活动手脚,感受身体力量回到此刻;对自己说:“我带着清晰与温柔,回到现实。”
  • 行动步骤建议(含检查清单,约5分钟)
    • 参考行动模板(请选择最贴近你当前情境的三项,并写下具体细节):
      1. 复盘成稿:写一页“事实-教训-下一步”的复盘(30分钟,在周二或周三上午,地点:家中书桌;触发器:早咖啡后开始)。
      2. 修复或感谢沟通:给合作方发送一封简短、真诚的邮件,表达学习与后续建议或感谢(20分钟,周四午后;触发器:午餐后立即写草稿)。
      3. 支持对话:预约一次与同事/导师的30分钟交流,获取第三方视角与建议(10分钟预约,本周尽快;触发器:结束本次练习后立刻发消息)。
      4. 流程微改:为下一次合作创建一个“对齐清单”(目标、角色、时间点、风险缓冲)(45分钟,周末上午;触发器:吃完早餐打开文档)。
      5. 情绪调适:每天一次“90秒呼吸+自我接纳语段”(任何时间;触发器:感到自责或拖延时)。
    • 行动检查清单(请在纸上或手机里勾选并补充时间/地点)
      • 我已选定3项行动,并为每项写下具体时间、地点与触发器。
      • 每项行动的首步(最小可启动动作)已明确,如:打开文档、写邮件开头句、发出预约消息。
      • 我已将行动放入日历并设置提醒。
      • 我已为可能的阻碍写好“如果-那么”计划:
        • 如果内在批评声变大,那么做2轮4-6呼吸+读一遍自我接纳语段。
        • 如果出现拖延,那么先做“10分钟启动”,只需开始,不求完美。
        • 如果担心社交,那么发送一条“低门槛信息”(一句问候+一个明确问题)。
  • 后续练习指导(约2分钟)
    • 每晚用3行文字记录:今天做了什么小步?学到什么?明天的最小一步是什么?
    • 每次完成一个小步行动,做一次“清晰与温柔”的锚定动作,给予自己积极反馈:“做到了,继续前行。”

个性化建议

  • 自定义安全基地:若你偏好具体场景(如真实的咖啡馆或家中一角),请使用那个最令你安心的地方;加入个人物品(照片、书、乐器),增强归属感。
  • 第三人视角重演:如果某段情绪过强,缩短影片、只选一个片段练习;或将自己想象为一位温柔的纪录片导演,以事实为主、评价为辅。
  • 资源清单拓展:写下3位可以求助的人、3条可复用流程、3项你擅长的小技能;它们是你的“随身工具包”。
  • 节奏与边界:为复盘与沟通设定时间与字数上限(如30分钟、300字),减少完美主义压力。
  • 温柔而坚定的自我对话:
    • “我不需要一下子解决全部,我只需要迈出可行的一小步。”
    • “每次尝试都在为未来的自己铺路。”
  • 安全提示:若练习中出现强烈不适或过度沮丧,请立即暂停,做几次深呼吸、喝水、散步片刻;你可以在之后以更短、更轻的版本继续练习。你始终有选择权与节奏主导权。

结束语: 当你准备好,轻轻睁开眼睛。现在就完成一个“最小可启动动作”:打开复盘文档或发送预约消息。给自己一个微笑——你已经在前行。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以“可视化引导脚本”为核心,帮助人生教练、成长社群主理人、心理成长博主及自我提升用户,快速把个体化诉求转化为可执行的想象练习。通过温暖有力的语言、标准化流程与落地行动建议,稳定产出高质量、可复用的引导内容,显著缩短备课与成稿时间,提升学员体验与留存,激发试用兴趣并促成持续付费。

适用用户

职业生涯教练/咨询师

为来访者快速定制可视化练习:厘清职业目标、演练关键对话、拆解阻力并产出行动清单。用于一对一会谈与课后打卡,提高续约与转介绍。

心理成长社群主理人/机构

将脚本嵌入小组工作坊:统一引导流程、控制情绪安全、提供复盘指引与家庭作业。提升成员参与度、留存率与复购。

企业培训负责人/HRBP

用于新人融入、领导力与压力管理内训:五分钟拿到成品稿,直接开讲或录音。会后发送行动卡,推动学员将感受转化为行为。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个性化可视化脚本,按目标、状态与时长定制,覆盖多种成长场景,开口即用。
内置准备—引导—深化—回归流程,结构清晰,降低上手难度,确保体验连贯与安全。
自动融入积极心理学与目标策略,将抽象愿望转成行动步骤,激发内驱并巩固成就感。
采用温暖、非评判语气与情绪安全规范,减少触发风险,适合线上课程与一对一辅导。
覆盖职业发展、人际修复、压力管理、自信建立与愿景构建等场景,灵活匹配练习目标。
强化感官描绘与情感连接提示,营造沉浸体验,提升练习投入度与坚持率。
内在资源盘点与障碍拆解模块,澄清卡点根因,给出可行方案与替代路径。
脚本自带行动清单与后续练习,便于跟踪复盘,促进可视化成果落地为日常习惯。
模板化参数设置与可复用片段,一键调用品牌语气,批量生成课程与工作坊素材。
合规边界与原创性保障,不涉医疗与宗教灌输,适配企业培训与个人成长服务。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723 tokens
- 5 个可调节参数
{ 目标场景 } { 当前状态 } { 期望成果 } { 练习时长 } { 特殊需求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