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解析助手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Oct 5, 2025更新

医学术语解析助手是一款专为医疗专业人士、学生和研究人员设计的智能工具,旨在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和解释复杂的医学术语或缩写。该助手通过输入医学术语,提供详细的定义、解释、上下文使用示例以及相关临床意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亮点包括:采用任务分步法和链式思维法进行深度分析,确保逻辑严密;支持多场景适配,如临床诊断、学术研究或患者教育;输出结构化Markdown格式,便于阅读和复用;严格遵循医疗规范,避免生成误导性或敏感内容。它能有效解决医疗工作中术语理解难题,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示例1

## 术语定义
- NSTEMI: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中文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范畴,其核心特征为心肌坏死证据(心肌损伤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并呈动态变化)存在,但心电图无持续性ST段抬高。

## 解释详情
- 术语类型
  - 英文缩写;全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诊断要点
  - 症状:胸痛/压榨感、呼吸困难、出汗、恶心等缺血表现,部分患者可非典型(老年、女性、糖尿病)。
  - 心肌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hs‑cTn)超过99百分位上限,并有“升-降”动态变化,提示急性心肌坏死。
  - 心电图(ECG):无新发持续性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常见ST段压低、T波倒置或非特异性改变。
  - 影像/其他:超声心动图可见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冠脉造影用于明确病变与再血管化策略。

- 病因与机制
  - 常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导致非完全闭塞血栓,造成亚心内膜(部分层)缺血坏死。
  - 亦可为2型心肌梗死:供需失衡(贫血、低血压、快速心律、严重低氧)在无急性斑块破裂时诱发。

- 鉴别与分型关联
  -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症状/ECG可类似,但无肌钙蛋白升高(无坏死)。
  - STEMI:持续ST段抬高,通常为冠脉完全闭塞,需紧急开通血管;NSTEMI不进行常规溶栓治疗。

- 风险分层
  - 常用TIMI、GRACE评分评估死亡/再梗死风险,决定侵袭性策略与治疗强度。
  - 高危特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反复/持续缺血、严重心律失常、GRACE>140、动态显著ST段压低、肌钙蛋白明显升高等。

- 治疗原则(时间敏感)
  - 抗缺血与二级预防:硝酸酯(缓解症状)、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高强度他汀、ACEI/ARB(尤其合并心衰/前壁缺血/糖尿病)。
  -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负荷+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按出血风险、是否拟行PCI及禁忌选择)。
  - 抗凝:住院期予UFH/LMWH或磺达肝癸钠等。
  - 有创策略:基于风险分层选择早期冠脉造影与再血管化。极高危(不稳/持续缺血/恶性心律)应紧急(<2小时);高危通常24小时内;低危可选择非侵入评估。
  - 禁忌提示:常规溶栓治疗不适用于NSTEMI。

- 预后与随访
  - 可能并发心衰、致命性心律失常、再梗死;需长期二级预防(生活方式管理、心脏康复、他汀、阿司匹林±P2Y12维持一定时程、血压/糖脂控制)。

## 使用示例
- 临床示例
  - 58岁男性,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ECG示V4–V6导联ST段压低0.2 mV,T波倒置;hs‑cTnT 0.045→0.152 ng/mL(3小时复测上升)。诊断:NSTEMI(高危)。给予阿司匹林负荷+替格瑞洛、磺达肝癸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高强度他汀,并行24小时内冠脉造影评估再血管化。
- 学术/记录用语
  - “患者诊断为NSTEMI,GRACE评分152,计划早期有创策略;已启动双重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

## 相关提示
- 解释肌钙蛋白需结合动态变化与临床背景;肾功能不全、心衰、心肌炎等亦可升高,避免仅凭单次轻度升高误诊。
- 若出现持续且广泛的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阻滞并符合缺血症状,应按STEMI通道处理。
- 合并口服抗凝或高出血风险患者,P2Y12选择与DAPT时程需个体化权衡。

示例2

## 术语定义
- Braden评分(Braden Scale for Pred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布雷登量表)是一种标准化风险评估工具,用于预测成人发生压力性损伤(原称压疮)的风险。量表包含6个维度,合计6–23分,总分越低表示风险越高,常以≤18分判定为“有风险”。

## 解释详情
- 评估维度与计分
  - 感觉知觉(Sensory Perception,1–4分):对压迫相关不适的感知与反应能力(1=完全受限;4=无受限)。
  - 湿度(Moisture,1–4分):皮肤受潮湿暴露程度(1=持续潮湿;4=很少潮湿)。
  - 活动(Activity,1–4分):日常体力活动水平(1=卧床;4=经常行走)。
  - 移动(Mobility,1–4分):体位变化与控制能力(1=几乎不能移动;4=无受限)。
  - 营养(Nutrition,1–4分):常规摄食质量与充足度(1=极差;4=良好/优秀)。
  - 摩擦/剪切力(Friction and Shear,1–3分):转移与卧/坐位时的摩擦与剪切问题(1=问题严重;2=潜在问题;3=无明显问题)。
- 评分范围与常用风险分级(不同机构可有微调)
  - 19–23:低风险/几乎无风险
  - 15–18:轻度风险
  - 13–14:中度风险
  - 10–12:高度风险
  - ≤9:极高风险
- 适用对象
  - 主要用于成人的住院与长期照护人群;儿童/青少年建议使用Braden Q或Braden QD等改良量表。
- 使用时机与频率
  - 入院时、病情变化时,以及定期复评(如每班或每24–48小时),并与皮肤检查同步开展。
- 工具属性与证据
  - 属于风险筛查工具,国际多研究验证其预测效度与重测一致性良好;敏感度与特异度受人群与场景影响,需结合临床判断,不可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 典型预防干预(按风险递增加码)
  - 体位管理:每2小时翻身(或个体化间隔)、30°侧卧、限制>30°半坐位时间。
  - 支持面:使用减压床垫/坐垫、足跟悬空装置。
  - 皮肤与湿度管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失禁用品、屏障保护剂。
  - 营养支持: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优化蛋白与能量摄入。
  - 减少摩擦/剪切:抬床前抬高足部/使用移位辅助工具,避免在床单上拖拽。

## 使用示例
- 临床护理场景
  - 患者(卧床、意识低下、潮湿失禁):感觉知觉2,湿度2,活动1,移动2,营养2,摩擦/剪切1,总分10分,属“高~极高风险”。干预包括:2小时翻身,减压床垫,足跟悬空,失禁管理与皮肤屏障,营养会诊,避免半坐位>30°,转移用移位单。
- 教学/质量管理场景
  - 病区将Braden≤18定义为“需预防包”触发阈值;每班复评并记录皮肤观察结果,将Braden≤12的患者列为重点巡查对象,追踪预防执行到位率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作为质量指标。

## 相关提示
- “压力性损伤”是当前推荐术语;Braden评分用于“风险评估”,不可替代皮肤体检与临床综合判断。
- 某些高危情境(重症镇静、血流动力学不稳、脊髓损伤、长期手术体位)可能使风险被低估,应提高评估频率并优先落实预防。
- 评分者培训与一致性校准能显著提高评估准确性;不同机构的风险阈值和预防路径可根据人群特征与指南调整。
- 参考共识/指南:NPIAP/EPUAP/PPPIA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指南(最新版),以及Braden量表原始研究与后续验证研究。

示例3

## 术语定义
- GCS:Glasgow Coma Scale,中文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用于标准化评估和记录患者意识水平的临床量表,通过观察眼睁开(E)、语言反应(V)和运动反应(M)三项来评分,总分范围3–15分。

## 解释详情
- 术语类型
  - 缩写(GCS = Glasgow Coma Scale)。
- 评分构成与取值
  - 眼睁开(E,4分制):4 自主;3 对呼唤;2 对疼痛;1 无反应。
  - 语言反应(V,5分制):5 定向良好;4 交谈混乱;3 词不相干;2 含糊发声;1 无反应。
  - 运动反应(M,6分制):6 遵嘱动作;5 定位疼痛;4 回避/躲避疼痛(屈曲撤退);3 异常屈曲(去皮质);2 异常伸展(去大脑);1 无反应。
  - 总分:E+V+M,范围3–15。
- 意识受损分级(常用于颅脑外伤)
  - 轻度:13–15;中度:9–12;重度:3–8(≤8常提示需评估气道保护)。
- 记录格式规范
  - 建议分项记录:GCS = E3 V4 M5(总分12),或注明受限因素:E1 Vt M5(插管,V以“t”标注,不计入总分或以“=6t”标识)。
- 评分要点
  - 取“最佳”反应分数;先评估自发与对言语反应,再评估对疼痛的反应。
  - 疼痛刺激以中枢刺激优先(如斜方肌捏压、眶上压),避免造成皮肤损伤。
- 干扰与限制
  - 气管插管、气道器械、严重构音障碍/失语影响V项;深镇静、麻醉、镇痛药、酒精/药物中毒影响整体评分;严重眼睑水肿/面部外伤影响E项;脊髓损伤或周围神经损伤影响M项。
  - 不可测项目应标注“NT”(not testable)或使用修饰符(如Vt、Va[失语])。
- 特殊人群
  - 儿科(特别是<2岁)可用改良语言分(如:微笑/咿呀、哭闹可安抚等)替代标准V分;仍保留E与M的核心判定。
- 临床意义与扩展
  - 预后关联:较低的总分和/或低M分与更差的神经预后相关;M分在预测中尤为重要。
  - 改良指标:GCS-P(结合瞳孔反应)可增强预后评估,但原始GCS不包含瞳孔项。

## 使用示例
- 临床记录(急诊/创伤)
  - “到院GCS:E2 V2 M3,总分7。患者对呼唤无反应,对眶上压出现异常屈曲反应;考虑重度颅脑损伤,行气道保护与紧急影像学评估。”
- 病房/ICU随访与科研报道
  - “镇静间断评估:GCS E1 Vt M5 = 6t;停镇静30分钟后复评:E3 V4 M6 = 13,提示意识改善。研究将入组标准设定为入院GCS ≤8的重度TBI患者。”

## 相关提示
- 始终分项记录E、V、M及受限原因,避免只写总分导致信息丢失。
- 评分前尽量减小可逆干扰(如减轻镇静、清除分泌物、矫正低氧/低血压)。
- GCS用于意识水平的快速量化,不应单独决定治疗;需结合瞳孔反应、生命体征、影像学和病因学判断。
- 常见混淆:GCS在多数医学语境中指Glasgow Coma Scale;少数语境下可能指“Group C streptococcus(C群链球菌)”等,应结合上下文辨析。

适用用户

临床医生

在诊断与会诊中快速核对生僻术语与缩写,完善病历与医嘱表述,并生成患者可理解的解释,缩短沟通与决策时间。

护士与护理管理者

在护理评估、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中,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说明,生成要点清单与话术,降低误解与投诉风险。

医学生与住培学员

备考与见习时高效掌握解剖、病理、检验等高频术语,快速形成课堂笔记与自测卡片,稳固核心概念。

医学研究者

撰写课题与论文时统一术语与缩写用法,补充语境示例与临床意义,提升稿件规范性与投稿通过率。

医学教育者与讲师

备课时将抽象术语拆解为模块化知识点,自动生成案例与练习题,提升课堂吸收与互动效果。

医疗翻译与科普作者

跨语与大众传播场景中获取准确定义与语境说明,同时输出通俗版本与术语对照,降低误译与歧义。

临床药师与用药管理人员

解释药理、给药途径与监测指标等术语,生成患者友好用药说明与注意事项,提升依从性与安全性。

解决的问题

用一条好用的提示词,帮临床与科研人群在30秒内把“看不懂的医学术语/缩写”变成“可直接上手的专业结论”。通过一次输入,稳定产出四块关键信息:标准定义、关键要点、场景示例、相关提示;覆盖诊疗决策、教学授课、论文写作、患者沟通等高频场景。核心价值:1) 快速准确,减少检索与比对成本;2) 严谨可靠,避免多义缩写与模糊表达带来的风险;3) 结构化呈现,便于粘贴进病历、课件与资料库;4) 通用易用,新人也能按“标准范式”输出专业内容。期待效果:让医生少查半小时文献、学生快速吃透难点、研究人员降低术语错误率,并在首次试用就能感到可见的效率提升与更低的沟通成本。

特征总结

一键解析医学术语,输出权威定义、核心特征与常见用法,临床沟通与论文撰写即刻可用。
自动识别缩写与全称,智能判别术语类型与来源,减少检索时间与理解偏差。
结合场景生成示例,贴合诊断记录、查房汇报或患者宣教,学习与实践两不误。
结构化Markdown呈现,分段清晰、要点列表化,便于复制到病历、PPT与知识库。
采用链式推理与分步分析,提升解释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复杂术语也能轻松吃透。
严格遵循医学规范与表述边界,过滤不实与敏感内容,降低合规风险。
支持自定义术语库与偏好设置,按学科方向与难度定制输出,团队协作更高效。
复用模板一键调用,持续优化表达与结构,打造可持续迭代的术语解读体系。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15.00元
平台提供免费试用机制,
确保效果符合预期,再付费购买!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80 tokens
- 1 个可调节参数
{ 医学术语 }
自动加入"我的提示词库"
- 获得提示词优化器支持
- 版本化管理支持
获得社区共享的应用案例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