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品牌形象定位策略规划

1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12,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音乐营销人员设计,提供系统化的艺人形象塑造与品牌定位策略。通过深度分析艺人特质、市场环境和受众需求,生成包含形象定位、风格调性、传播策略和品牌口号的完整方案。该提示词能够帮助营销人员为新晋艺人制定长期品牌发展方向,确保形象塑造与市场定位的高度契合,提升艺人的商业价值和粉丝吸引力。

艺人品牌定位报告

基本信息

  • 艺人名称:林沐晴
  • 市场定位:都市独立流行女声,主打治愈与轻摇滚,强化真实故事与同龄情绪表达
  • 发展阶段:新晋艺人
  • 音乐风格:独立流行/轻摇滚 + 原声吉他,旋律导向与细腻嗓音
  • 目标受众:一二线城市18-28岁高校生与初入职场女性,短视频平台活跃,偏好自我治愈与情感共鸣内容

核心定位分析

  • 差异化优势

    • 都市疗愈叙事:以“日记式真实故事”切入,同龄视角下的细微情绪与具体城市场景(地铁、天桥、夜班后的便利店)作为歌曲与内容母题,构建可共鸣的生活切片。
    • 声音与编曲风格:细腻女声 + 原声吉他为骨架,以轻摇滚的鼓组与电吉他点染情绪张力,形成“温柔但不软弱”的听感,区别于纯民谣或重摇滚。
    • 都市声景融合:引入“城市采样”(过街信号、雨声、路灯嗡鸣等)作为氛围层,打造可识别的声标,提升作品真实质感与记忆点。
    • 低门槛传播钩子:旋律性强、歌词具象、可切片(副歌、桥段)利于短视频二次传播与UGC翻唱。
    • 品牌人格:真诚、体贴、成长型的“同龄陪伴者”而非导师式说教,语言风格温柔直给,有边界感。
  • 目标受众画像

    • 核心人群A(18-22在校女生):自我探索与情绪记录者,偏好校园/宿舍场景内容,爱翻唱与DIY手账;平台偏好:抖音、小红书、B站。
    • 核心人群B(22-28初入职场女性):通勤疗愈与夜晚放松需求,偏好“工作/生活平衡”的正向支持;平台偏好:抖音、微信视频号、网易云音乐。
    • 次级人群C(内容创作者与音乐爱好者):需要可用BGM和可翻唱素材;平台偏好:B站、抖音。
    • 心理动因:寻求被理解的安全空间、温柔力量的陪伴、真实不完美的表达;购买动因:审美一致的周边、高性价比小型演出、可参与的共创活动。
  • 市场机会点

    • “疗愈但有力度”的女性声音供给不足:当前同赛道多偏向纯民谣或抒情流行,轻摇滚与都市声景的结合可形成风格空缺。
    • 短视频与流媒体对“可切片旋律”的偏好:副歌强钩与简洁歌词易生成UGC,提升算法友好度。
    • 线下小型场景复苏:咖啡店/书店/校园巡演适配度高,利于在核心城市建立真实口碑。
    • 品牌跨界趋势:生活方式品牌(耳机、咖啡、书店)偏好“温柔真实”的女性艺人形象,存在合作与联名机会。

形象关键词体系

  • 核心关键词(3-5个)

    • 都市疗愈
    • 真实日记
    • 温柔力量
    • 轻摇滚
    • 同龄共鸣
  • 辅助关键词(5-8个)

    • 原声吉他
    • 通勤歌单
    • 胶片质感
    • 深夜电台
    • 城市声景采样
    • 简约自然
    • 文艺不做作
    • 不完美的坦诚
  • 视觉风格描述

    • 色彩:雾蓝/灰蓝(城市理性)+雾粉/米杏(温柔陪伴)+橄榄绿(生命力点缀),低饱和、带胶片颗粒。
    • 质感:胶片/废土轻颗粒、纸张纹理、夜间霓虹虚焦;避免过度精致的“奇观”,以生活化真实为主。
    • 字体:圆角无衬线(主标题,城市现代)+手写签名(副标题,日记感);建立“LMQ”简化字母识别,可设计拨片形Logo轮廓。
    • 造型:舒适都市“City Folk”——针织、衬衫、牛仔与简洁皮鞋;舞台加入吉他背带小配饰(刺绣文字/坐标),妆容自然通透、不过度修饰。
    • 影像:夜间街头纪录、通勤窗景、屋顶/天台Live Session;MV以“叙事片段+演绎”混合,保留真实空间声音。

品牌传播策略

  • 主要传播渠道

    • 抖音:主阵地,单曲预热、短副歌切片、城市场景随机路演切片;话题挑战与共创翻唱。
    • 小红书:生活方式化内容(通勤歌单、城市疗愈地图、穿搭/练歌日常),建立情感社群与审美口碑。
    • B站:高质量Live Session、创作幕后、编曲拆解、教学/翻唱合作;提高音乐专业信任度。
    • 网易云音乐/QQ音乐:歌曲发行、歌单运营与评论区互动(“云村文案”式情绪共鸣);争取平台推荐位与联动活动。
    • 微信视频号/微博:活动公告、长文叙事、品牌合作信息与线下演出引流。
    • 线下:城市书店/咖啡店/校园路演、小型专场;沉淀真实粉丝。
  • 内容营销方向(可直接执行的栏目与频次)

    • 栏目1|城市日记歌:每周2条,30-60秒,把一段城市小事写成副歌;固定片尾语“晚安,城市”形成记忆点。
    • 栏目2|屋顶轻摇滚Live:每月1次,三首歌现场一镜到底;保留环境声,突出“温柔力量”现场感。
    • 栏目3|情绪邮筒:征集匿名故事,每周选1条,用吉他即兴写一段Hook;鼓励粉丝共创歌词一句。
    • 栏目4|通勤歌单企划:上下班时段发布“10分钟走路歌单”;与耳机/通勤品牌合作的潜在入口。
    • 栏目5|吉他慢教程:每月2条,教授副歌拨弦与和弦,降低翻唱门槛,激活UGC。
    • 栏目6|制作幕后与声景采样:展示如何把城市声音融入编曲,提高专业感与话题性。
    • 栏目7|深夜电台式Talk:每周一次15分钟音频/视频号直播,回应评论区高频情绪关键词。
  • 粉丝互动方案

    • “故事邮筒”与共创歌词:收集匿名故事,定期从中选词入歌,并在MV字幕鸣谢“故事来信人”(保护隐私)。
    • “情绪地图”计划:发布粉丝推荐的城市疗愈地点(独立书店/天桥/河边),形成可参与的UGC话题。
    • 翻唱征集与合唱版:推出官方清唱/伴奏版,剪辑粉丝翻唱做“合唱MV”;奖励线下小专场门票。
    • 私域社群:建立微信群/频道,定期发“晚安片段”,预售演出/周边,组织小型见面会。
    • 线下“小客厅”演出:30-80人规模,城市联动;设置“写给你的一段歌”即兴环节增强体验。

长期发展路线

  • 阶段性目标(12-18个月规划)

    • 0-2个月(品牌奠基)
      • 完成视觉系统与Logo、拍摄形象大片与定调视频
      • 栏目启动,累计首批粉丝量级:抖音5-8万、小红书1-3万、B站5千-1万
    • 3-5个月(出道与破圈)
      • 发布首支单曲与故事MV,达成平台推荐位
      • 发起副歌挑战,UGC视频≥1万条;主平台粉丝合计≥20万
      • 启动城市咖啡店路演(3-5城)
    • 6-9个月(内容深耕)
      • 发布2-3支单曲与1张迷你EP;上架Live Session系列
      • 线下小型巡演(5-8城),单场到场率≥80%
      • 打通品牌合作(耳机/咖啡/书店),实现首个联名周边
    • 10-12个月(品牌升级)
      • 节庆/音乐节舞台尝试(1-2个)
      • 社群沉淀(核心粉丝≥2000人),二次购买率≥20%
      • 筹备第二张EP或联合作品,探索跨界影像/播客
  • 关键里程碑

    • M1:视觉识别上线与首支“城市日记歌”破10万播放
    • M2:首单曲流媒体累计播放≥300万,评论区关键词“真实/治愈/同龄”占比提升
    • M3:UGC翻唱数量≥3000,二次传播(博主/校园社团)参与≥50个
    • M4:EP发行与线下巡演售票达成率≥85%,品牌联名合作≥2个
    • M5:进入平台重点歌单与城市电台栏目,音乐节舞台首秀
  • 风险评估

    • 内容同质化风险:疗愈赛道拥挤。应对:每季度设“声景主题”(雨季、通勤、夜班),维持叙事差异;引入编曲层次(轻摇滚动态与城市采样)。
    • 算法波动与热度滞后:建立多平台矩阵与私域;核心栏目坚持稳定频次(每周3-5条)。
    • 声音健康与创作倦怠:安排工作/休息节奏;Live Session与翻唱合作分担内容生产压力。
    • 线下执行与票务不确定:小型场地试水、预售制度与粉丝共创提高参与度;与成熟主办方合作。
    • 品牌人格偏移:保持“真诚有边界”,公共议题不作过度评论;所有互动遵循隐私保护与尊重原则。

品牌口号建议

  • 口号1:在拥挤里,给你一厘米安静
    • 核心理念:城市喧嚣中的微小却确切的安慰,强调陪伴与空间感。
  • 口号2:把故事唱成光
    • 核心理念:将个人经历转化为温柔的力量与希望,具备传播与视觉延展性。
  • 口号3:真实不完美,温柔更有力
    • 核心理念:价值观宣言,倡导不粉饰的表达与有温度的力量。
  • 口号4:你的城市,我的副歌
    • 核心理念:同龄共鸣与场景绑定,鼓励粉丝把自己的城市写进歌里。
  • 口号5:晚安,城市
    • 核心理念:作为固定片尾与系列名,形成记忆锚点与可重复的品牌仪式。

补充执行建议

  • 音乐发行节奏:每3个月至少1支主打,首年完成2-3支单曲+1张EP;同步制作清唱/伴奏版以促翻唱。
  • 歌单运营:自建“通勤/深夜/屋顶”三类歌单,定期更新并与粉丝共创;争取平台编辑歌单露出。
  • 影像合作:与独立影像团队共创低预算高质感Live Session;夜景与胶片风格保持统一。
  • 周边体系:拨片项链/手写歌词卡/胶片明信片/小册Zine;联名咖啡挂耳包与书签组合,主打“通勤友好”。
  • 数据与KPI:关注粉丝增长、视频完播率、评论关键词(真实/陪伴/力量)、UGC翻唱数量、线下转化率;每月复盘迭代栏目策略。

艺人品牌定位报告

基本信息

  • 艺人名称:周以铠
  • 市场定位:现实关怀型说唱歌手,强调社会议题表达与硬核舞台,塑造有态度的青年符号
  • 发展阶段:成长型艺人
  • 音乐风格:中文说唱(Boom bap/Trap融合),密集押韵 + 叙事型Hook并重
  • 核心受众:三四线城市与高校18-26岁男性为主,关注街舞与球鞋文化,热衷线下Cypher与短视频Battle

核心定位分析

  • 差异化优势

    • 现实关怀与硬核质感兼具:以真实日常与群体经验为题材,避免空喊口号;同时保持强节奏、强舞台的硬核说唱张力。
    • “叙事Hook”技术壁垒:密集押韵之上强调可传唱的故事钩子,兼顾传播性与技术含金量,在短视频与现场都能形成高记忆点。
    • 三四线与校园主场:下沉市场的线下Cypher与Livehouse增速快,受众渴望“被代表”的声音,周以铠的现实题材切中痛点。
    • 跨文化共振能力:与街舞、球鞋、校园社团天然相容,易于跨圈层联合内容与事件运营。
  • 目标受众画像

    • 基础画像:18-26岁男性为主,三四线城市与高校;关注街舞、篮球、球鞋;偏好深色系工装穿搭;夜间社交频次高。
    • 心理动机:希望被理解与被看见;喜欢技术型与态度型偶像;寻求低门槛参与的群体表达(Cypher、词作接力、街头拍摄)。
    • 媒介习惯:日常刷短视频(抖音/快手),深度内容看B站;听歌在网易云/QQ音乐;球鞋与潮流资讯在得物/社区平台;线下偏好Livehouse与校园社团活动。
  • 市场机会点

    • 下沉城市Livehouse与街舞赛事增长,为“现实关怀+硬核现场”提供内容与场景土壤。
    • 短视频Battle/接力玩法成熟,叙事Hook更易引发二创与翻唱扩散。
    • 国潮运动品牌与本土潮流店积极合作艺人,现实题材可与“城市温度”“劳动者美学”等主题联合营销。
    •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跃度高,具备巡演、联动Cypher、主题工作坊的落地可能。
    • 媒体与平台倡导正能量与公益向叙事,为现实关怀型作品提供正向曝光空间(需合规表达与专业审读)。

形象关键词体系

  • 核心关键词(3-5个)

    • 现实关怀
    • 硬核舞台
    • 叙事Hook
    • 青年态度
    • 街头温度
  • 辅助关键词(5-8个)

    • Cypher精神
    • 球鞋文化
    • 工装机能
    • 城市夜行
    • 纪录片感
    • 押韵技术
    • 共鸣与陪伴
    • 社会微议题(民生、学习、打工、通勤等)
  • 视觉风格描述

    • 色彩:深黑/煤灰为主,点缀安全黄与交通橙(“警示但温暖”);少量军绿与反光材质增强“机能/夜行”气质。
    • 质感:工业金属、混凝土肌理、旧报纸纹理与颗粒胶片;结合城市路灯与霓虹反射形成“纪录片式温度”。
    • 字体与图形:粗体无衬线+手写记号混搭;字幕条/时间码/坐标点位图形强化真实感。
    • 穿搭:工装夹克、机能背包、反光细节、复古篮球鞋;避免过度奢华,强调耐穿与功能性。
    • 舞台:金属灯架、移动LED条屏、警戒线元素;画面中穿插民生场景剪影与城市声景采样(火车鸣笛、夜市喧哗)。

品牌传播策略

  • 主要传播渠道

    • 抖音/快手:短视频主阵地(Cypher挑战、押韵教学、叙事Hook剪辑)。
    • B站:深度内容与纪录片风格(创作手记、主题微纪录、舞台幕后)。
    • 网易云/QQ音乐:作品发行与乐评互动(“故事留言区”运营)。
    • 小红书/得物:球鞋与穿搭,机能风OOTD与舞台装备解析(侧重种草与审美统一)。
    • 线下:Livehouse巡演、校园社团Cypher、街舞赛事合作;潮流店/滑板场快闪。
  • 内容营销方向

    • “现实微议题系列”:围绕租房通勤、兼职与备考、家乡小城、夜班经济等,输出1-2分钟微纪录+叙事Hook片段,强调尊重与共情,避免过度渲染。
    • “押韵技术公开课”:密集押韵拆解、写作框架、Hook编排示例;鼓励用户二创与接力。
    • “城市声景采样计划”:在不同城市采集生活声音(公交到站、球场哨声、便利店门铃),做成Beat并发布Cypher挑战。
    • “鞋盒押韵/穿搭四押”:用鞋款/工装单品做主题,输出押韵挑战与穿搭短视频,连接潮流人群。
    • “舞台硬核片段”:Trap段落的能量爆点与Boom bap词性密度的对位剪辑,形成记忆锚点。
    • “公益联动”:在合规前提下,与社区或校园志愿活动合作,发布主题曲/纪录短片,强化正向形象。
  • 粉丝互动方案

    • 城市Cypher地图:粉丝投稿当地Cypher点位(街角、球场、地铁站外),周以铠到访打卡拍摄并联动当地社团。
    • 歌词接力计划:发布半段故事Hook,鼓励粉丝续写,优选作品进入官方混剪或现场合唱环节。
    • 球鞋与故事:邀请粉丝分享“第一双球鞋背后的故事”,精选做成Hook翻唱合集。
    • 校园主理人计划:在高校设立“Cypher主理人”,提供伴奏包与视觉模板,定期组织小型擂台赛。
    • 会员社群:建立核心粉丝群(平台合规),提供Demo预听、幕后vlog、限定周边投票权。

长期发展路线

  • 阶段性目标
    • 0-6个月(打底与验证)
      • 发布2-3支“现实微议题”单曲(含叙事Hook版短视频)。
      • 完成10城城市声景采样,与当地社团共创Cypher视频。
      • 短视频总播放3000万以上,核心粉丝社群破1万。
    • 6-12个月(扩张与联名)
      • 首张主题EP(城市温度/小城人系列),开启全国10-15城Livehouse巡演。
      • 合作街舞赛事与本土运动品牌/潮流店,推出联名企划或主题活动。
      • 主平台粉丝累计50-80万,音乐平台累计播放破3,000万。

艺人品牌定位报告

基本信息

  • 艺人名称:苏临岸
  • 市场定位:电子制作人+跨界视觉,主打民族元素融合与沉浸式专场,拓展音乐节与品牌联名
  • 发展阶段:转型期艺人
  • 音乐风格:电子/氛围+世界音乐,合成器与箫、古筝等有机融合
  • 目标受众:Z世代与新中产白领,注重沉浸体验与音质,愿为概念演出与限定周边付费

核心定位分析

  • 差异化优势

    • 声音融合力:将合成器与中国传统器乐(箫、古筝)以“有机电子”的方式融合,形成辨识度极高的声学标签(柔、静、空、灵)。
    • 视觉跨界力:具备视觉审美与概念构建能力,可打造“声音-空间-视觉”三位一体的沉浸场景,区别于仅强调舞台的常规电子艺人。
    • 文化表达力:以“尊重与共创”的民族元素融合策略,强调真实合作与采风来源,规避符号化与表面化拼贴。
    • 商业延展性:适配音乐节、艺术节、品牌展览、精品零售快闪、文化场馆夜场等多场景,利于联名与定制项目转化。
  • 目标受众画像

    • Z世代(18-28):审美先锋、乐于尝试新体验、愿为限量周边与IP内容付费;内容偏好短视频、直播、二次创作。
    • 新中产白领(25-35):注重音质与体验性;偏好高品质线下专场、城市文化活动、Hi-Fi设备;付费意愿高,重视品牌故事与质感。
    • 共性特征:追求“可感受的独特性”(声音+空间+叙事),对可持续与文化尊重敏感;愿意被邀请参与创作(共创采样、互动演出)。
  • 市场机会点

    • 国内音乐节与艺术节升级为“体验经济”,沉浸式装置音乐会成为增量赛道。
    • 品牌从“跨界联名”向“场景共建”演进(声学空间、香氛、灯光、互动),适合打造主题夜场与零售快闪。
    • 短视频平台对“知识-美学-工艺”内容的青睐(合成器教学、民族乐器科普、采样记录),利于破圈。
    • 城市更新带动文化空间(美术馆、非遗馆、城市书店)夜场需求增长,提供稳定票房与曝光。

形象关键词体系

  • 核心关键词(3-5个)

    • 有机电子
    • 山水未来主义
    • 沉浸场景
    • 文化共创
    • 声音考古
  • 辅助关键词(5-8个)

    • 空灵质感
    • 非对称秩序
    • 雾金/青铜色系
    • 侘寂与低饱和
    • 实地采风
    • 模块化合成
    • 空间声场
    • 温柔科技
  • 视觉风格描述

    • 色彩与材质:孔雀蓝、墨绿、雾金、赤铜为主;结合水纹、丝绸、青铜氧化质感,穿插微量霓虹点缀,形成“古韵x科技”的低饱和调性。
    • 版式与字体:笔触书法与几何网格结合,保留留白与非对称布局;英文用窄体无衬线,中文用定制手写与几何字混排。
    • 舞台与空间:环形投影/雾化水幕/灯带矩阵;多点环境声场(Ambisonics或沉浸声);柔性纱幕与香氛系统营造“山水入场”。
    • 造型与配饰:现代汉服轮廓+机能面料(轻透、压纹、金属纤维);以箫形耳饰、古筝琴弦元素为暗纹,不做直白民族符号。

品牌传播策略

  • 主要传播渠道

    • 短视频与直播:抖音、快手、B站(制作流程、合成器教程、采样故事、沉浸式片段)。
    • 视觉与生活方式:小红书、微博(造型、舞台、联名快闪、城市采风日记)。
    • 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Apple Music(高质母带、Dolby Atmos/Spatial版本)。
    • 社群与私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Discord/微信群(会员计划、票务预售、共创活动)。
  • 内容营销方向

    • 声音栏目:合成器遇见箫(演示同一动机在民乐与合成器的互译);Patch Recipes(模块化补丁分享);Field Recording Diaries(自然/市井采样)。
    • 文化栏目:声波行旅(与地方乐师/非遗传承人共创的纪录短片);声音考古(器乐溯源与现代再生)。
    • 现场栏目:四感剧场(光/雾/香/声四维演出切片);观众视角Vlog;Stage Breakdown(舞台与技术解析)。
    • 专业背书:母带工程师访谈、合作乐师介绍、设备清单与工作流公开,建立“质感可信度”。
  • 粉丝互动方案

    • 共创采样计划:定期开放“主题音包”(自然/城市/器乐),粉丝二创作品精选收录到官方合辑或现场过门。
    • 沉浸式试听会:小型空间声场试听+灯光互动,让粉丝参与声音布置;售票含限量周边(香氛试管、纹理卡片)。
    • 会员体系:分层权益(预售、线下签名、工作室参观、合成器入门课、限定周边优先购);年度会员可获“声音护照”编号卡。
    • 城市采风共行:面向核心粉丝的周末采样徒步(安全与许可合规),后期在专场中回放并署名。

长期发展路线

  • 阶段性目标

    • 0-6个月(定位定型期)
      • 发行1张概念EP(3-5首),主题“山水未来主义”,上线主流平台与沉浸声版本。
      • 启动“四感剧场”沉浸式小型巡演(3-5城艺术空间/文化场馆),建立舞台与口碑。
      • 搭建内容矩阵(每周3-4条短视频+双周长视频);建立会员体系与私域社群。
    • 6-18个月(加速拓展期)
      • 发布完整概念专辑与视觉电影短片;打造巡演IP2.0(升级声场与视觉系统)。
      • 进入大型音乐节与艺术节(国内主流音乐节、跨界艺术节、城市文化周),争取合唱或民乐合作舞台。
      • 完成2-3个品牌联名(声学/香氛/机能服饰/生活方式),落地快闪或限定演出。
    • 18-36个月(品牌巩固期)
      • 海外节展尝试(区域型电子/艺术节),推出国际版EP与合作曲。
      • 建立“声音考古研究所”内容IP,持续与院校/文化机构做公开课或展演。
      • 商业模型稳定:演出票房、版权与制作、联名项目、周边与会员收入占比均衡。
  • 关键里程碑

    • EP与专辑发布节点(含沉浸声版本与母带背书)
    • 巡演IP升级(舞台系统迭代、观众满意度>90%)
    • 音乐节主舞台或主题单元入选
    • 首个跨界品牌快闪(销量与社交声量达标)
    • 海外合作曲与媒体报道
  • KPI建议(可量化)

    • 社交平台:12个月全网粉丝增长至20-30万;视频平均完播率>35%;收藏/转评比例稳步增长。
    • 音乐平台:首EP累计播放>300万;沉浸声版本好评率>95%;歌单收录数逐月增长。
    • 票务与会员:小型沉浸式专场上座率>85%;会员转化率>5%;复购率>40%。
    • 联名商业:每次快闪客单价>300元;限定周边售罄时间<72小时。
  • 风险评估

    • 文化敏感与挪用风险:必须与乐师/非遗团队建立平等合作、明确署名与报酬;采风需获得许可并标注来源。
    • 体验落差风险:沉浸式专场对场地与技术要求高,需标准化技术包、排练流程与备选方案。
    • 算法依赖风险:内容多元化与平台分散化,避免单平台策略;建立私域与会员降低波动。
    • 过度联名稀释:选择契合“有机电子/山水未来主义”的品牌,控制频次与质感,确保叙事统一。
    • 供应链与周边质量:限定周边需小批量高品质,优先与工艺品牌合作,避免质量与交付延误。

品牌口号建议

  • 山海皆可合成
    • 核心理念:将自然山水的灵性与电子的理性融合,表达“有机电子”的独特美学。
  • 听见东方的未来
    • 核心理念:以东方声音美学切入未来感表达,强调尊重传统与面向新技术。
  • 风与电的形状
    • 核心理念:以具象隐喻诠释声学与科技的交汇,突出沉浸与质感。
  • 把山水接入合成器
    • 核心理念:强调采风与再创造的过程,让自然成为音乐的信号源。
  • 民族之声,电子之心
    • 核心理念:以“真实合作+现代技术”为准则,拒绝符号化拼贴,构建共创叙事。

——

附:可执行动作清单(首季)

  • 音乐与视觉
    • 完成EP选题与母带;制作3支现场视觉片段(30-60秒)与1支概念短片。
    • 搭建“四感剧场”技术包:灯光预设、香氛配方、声场布局、投影素材库。
  • 内容与社群
    • 每周3条短视频(制作/采样/合成器技巧),每双周1条长视频(纪录或解析)。
    • 启动“合成器遇见箫”与“Field Recording Diaries”两大固定栏目。
    • 建立会员计划与Discord/微信群,发布首个“主题音包”。
  • 演出与合作
    • 规划3-5城小型沉浸式专场(艺术空间/文化场馆),设定统一票务与周边组合。
    • 接洽1个声学/香氛/机能服饰品牌联名,确定快闪与联名周边开发。
  • 品牌与合规
    • 制定采风与合作协议模板(授权、署名、报酬、素材使用范围)。
    • 完成视觉CI与物料规范(颜色、字体、版式、舞台视觉元素)与拍摄风格手册。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帮助音乐营销人员、经纪团队与唱片公司快速将“艺人特质+市场机会”转化为一份可执行的品牌定位与形象策略蓝图。一次对话即可产出差异化定位、形象关键词与视觉风格、传播与粉丝运营方案、品牌口号备选以及阶段性发展路线,缩短从洞察到落地的周期,降低试错成本,提升商业合作转化与粉丝增长效率。

适用用户

音乐厂牌市场经理

快速搭建新晋艺人定位方案,明确受众画像与传播节奏,制定季度宣发计划与预算指引。

艺人经纪人/团队经理

为艺人转型重塑人设与视觉调性,输出里程碑路线与风险预案,提升商务合作谈判力。

唱片发行策划

围绕新专辑生成口号与故事线,规划短视频脚本与社媒话题,提高首周声量与转化。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完整品牌定位报告,涵盖形象关键词、视觉风格、传播策略与口号,减少反复沟通时间。
智能洞察艺人特质与受众偏好,自动提炼差异化卖点,定位更贴近市场与粉丝需求。
内置竞品与趋势分析框架,快速识别机会赛道,指导选歌、视觉与内容打法。
提供多渠道传播计划与互动玩法,助力新歌宣发、巡演预热、社媒增长全流程执行。
生成阶段性路线图与关键里程碑,明确季度目标与资源投入,便于团队协同推进。
支持按艺人发展阶段定制方案,出道、转型、细分风格均可快速适配并自动优化。
输出可落地创意口号与品牌故事,提升记忆点与商业合作吸引力,便于跨品类联动。
设有合规与风险提示模块,规避敏感话题与形象误差,保护品牌长期安全增长。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653 tokens
- 5 个可调节参数
{ 艺人名称 } { 市场定位 } { 发展阶段 } { 音乐风格 } { 目标受众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