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合作提案撰写专家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11,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音乐行业合作场景设计,能够根据两位音乐人或乐队的特色,生成专业且具有说服力的合作提案。通过系统分析双方音乐风格、合作价值点及目标受众,输出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商业合作方案。该提示词充分考虑了音乐行业的专业特性,确保提案内容既体现艺术价值又具备商业可行性,帮助音乐推广人员高效促成优质合作项目。

合作提案概述

  • 合作项目名称
    • 暂定名:霓虹向北 Night Drift North(可在成片后期确定最终曲名)
  • 合作双方简介
    • 合作方A:独立民谣唱作人,木吉他与口风琴为核心声底,叙事歌词细腻,擅长Loop与和声层叠;代表作《深海街灯》《向北的风》,平台月听众约20万,受众集中于一二线城市18-30岁文艺青年、播客与书店演出常客。
    • 合作方B:Lo-fi电子/Downtempo制作人,擅长颗粒合成与复古鼓机质感,强调空间与律动;代表作《夜航》《霓虹漂流》,夜间DJ Set口碑佳,受众为20-35岁设计师与深夜学习/通勤听众,偏好低饱和、具城市感的氛围声景。
  • 提案核心价值主张
    • 用“木质叙事×城市氛围”的声学拼贴,打造一首兼具故事感与夜间疗愈属性的跨界单曲,覆盖夜读、通勤、短视频治愈场景,拓展双方受众并形成可复制的“民谣×Lo-fi”联名标签。

合作价值分析

艺术价值

  • 风格融合创新点
    • 声音层面:木吉他与口风琴的温暖频段(200–1kHz)与Lo-fi颗粒合成的微观质感叠加,加入复古鼓机的柔性律动与轻微磁带饱和,形成“有机×电子”的温润声场。
    • 编曲结构:A的Loop与和声层叠构建叙事主线,B在段落转换处运用空间混响与滤波、颗粒延展,塑造夜间城市的推移感;中段设置无词旋律段落,便于短视频循环与电台背景播放。
    • 声景设计:可采用原创城市夜间环境录音(如雨后路面、水汽、远处有轨电车等)经授权/自录处理,增加“城市疗愈”主题的沉浸感。
  • 艺术表达提升空间
    • 对A:在保持细腻叙事的同时拓展电子声像与律动组织,突破纯原声边界。
    • 对B:从器乐氛围延伸至完整“歌曲”表达,强化旋律与歌词的情感弧线,丰富制作履历。

商业价值

  • 受众拓展潜力
    • 场景重叠:夜读、通勤、深夜学习与书店/咖啡馆场景高度吻合,可在播放清单与线下空间得到更高渗透。
    • 年龄覆盖:18-35岁的核心城市乐迷人群重叠,具备跨圈传播基础(文艺青年×设计/创意从业者)。
  • 市场机会分析
    • 播放清单趋势:治愈/轻氛围/夜听/Lo-fi等歌单长期稳定,适合中速、低动态、叙事清晰的曲目。
    • 短视频增长:可裁切的无词Hook与可视化声景利于UGC扩散(通勤窗景、夜读vlog、手帐/画画旁白)。
    • 线下渠道:书店夜场、小型艺文空间与咖啡品牌自有歌单具备合作潜力;设计/创意社群对Lo-fi与城市主题的接受度高。

合作方案详情

合作形式

  • 作品类型与数量
    • 主单曲1首(建议时长3’10”–3’40”,BPM 82–88,便于夜间/通勤节奏)
    • 衍生版本:
      • Instrumental伴奏版(用于歌单/视频BGM与版权授权)
      • 60秒短视频剪辑版(突出无词Hook与律动)
      • Live Session版(书店/艺文空间录制,便于内容传播)
  • 创作与制作要点(供参考)
    • 关键词:雨后城市、霓虹反射、向北的风、远处车站的人声
    • 配器建议:木吉他主导节奏/分解和弦、口风琴主旋律钩子、复古鼓机(低力度、人性化摇摆)、低频以软质贝斯铺底、颗粒合成过门、适度磁带噪声与卷带啸叫控制在-24dB以下
    • 结构建议:Verse 1 – Pre – Chorus – Instrumental Hook – Verse 2 – Chorus – Outro(渐退城市声景)
  • 创作时间安排
    • 第1周:共创会议与Moodboard;交换参考清单与关键词;明确主题与调性/速度
    • 第2–3周:Demo制作与词曲定稿(A主导歌词旋律,B主导编曲律动)
    • 第4周:人声/口风琴录制与补录(可分地录,统一采样率与位深)
    • 第5周:混音(含两个修订回合)
    • 第6周:母带与版本导出(主混+伴奏+短视频版);元数据与ISRC准备
    • 第7–8周:宣发物料制作与发行上线

推广计划

  • 宣传渠道策略
    • 数字平台:主流流媒体平台与重点歌单投递(夜听/Lo-fi/民谣电子/学习与通勤场景)。不承诺上榜结果,但将按平台规范完成编辑部Pitch与宣发素材提交。
    • 短视频/图文:话题#霓虹向北夜读曲(暂名),UGC征集“通勤窗外30秒”与“深夜书桌布光”模板;发布竖屏Live片段与分轨Mute挑战(无版权风险前提下仅用自有素材)。
    • 媒体与播客:音乐与城市文化类播客联动“夜读与城市声景”主题;设计/创意社群公众号软文合作。
    • 线下联动:书店/人文咖啡夜场联合首听会+小型安静DJ Live Session(A木吉他与和声层叠×B低音量DJ/控制台)。
    • 品牌/场景合作(可选):学习类App、通勤出行屏媒、设计活动周的场内播放合作(以正规授权流程为前提)。
  • 市场推广时间表
    • T-21天:公布联名概念视觉与拍摄花絮,开启预存/预保存
    • T-14天:释出Instrumental 30秒试听与封面故事
    • T-7天:发布竖屏Live预告与UGC模板;媒体/歌单Pitch完成
    • 发版日R:MV/可视化视频上线,双方账号联发;直播首听
    • R+7天:发布Live Session版视频;书店快闪场
    • R+14天:发布制作幕后与Stem包片段(仅限自有录音片段,确保授权可控)
    • R+30天:二轮歌单与社群加热,收集UGC剪辑精选

预期成果

  • 艺术成就目标
    • 建立“民谣×Lo-fi”可辨识混合音色范式,形成双方可延展的联名美学标签
    • 完成一套可巡回的安静DJ Live Session演出模板,拓展线下演出形态
  • 商业收益预期(目标指标,非承诺)
    • 流媒体:重点场景歌单收录数量与完播率提升(目标完播率>50%,收藏/播放比>3%)
    • 短视频:UGC使用次数与话题播放量增长(由模板易用性驱动)
    • 线下:书店/咖啡/小型场地联动若干场,提升地域渗透与衍生内容产出
    • 授权:为后续影视短片、品牌城市主题内容提供可投放的伴奏版素材

下一步行动建议

  • 初步接触方式
    • 召开30–45分钟线上Kick-off:确认主题、分工与关键里程碑
    • 共享Moodboard与参考歌单;建立素材库(歌词草案、城市声景自录)
    • 签署NDA与项目备忘录(含时间线、费用范围、版本与交付清单)
  • 后续推进计划(含版权与商业条款建议)
    • 版权与归属
      • 词曲著作权:建议A、B按实际贡献协商,参考起点50/50共署
      • 母带权:建议A、B共同拥有,收益按50/50分配;发行授权给同一发行方
      • 采样规范:仅使用自录/已授权素材,避免任何未清样本
      • 协会登记:完成词曲著作权登记与ISRC编码申请
    • 收益分配范畴
      • 流媒体与下载、邻接权分成;同步授权(短视频/品牌/影视)按项目另行报价并按约定比例分配
    • 制作与发行
      • 决定混音/母带工程师与预算;统一技术规格(48kHz/24bit,峰值-1dBTP)
      • 确认发行日期与平台Pitch截止期,准备EPK(艺人介绍、亮点、封面、15秒可视化)
    • 风险与预案
      • 进度:设置两次Checkpoint(Demo与混音初版),允许各一次小幅延期
      • 法务:素材清单与来源备查;所有第三方参与签署工作声明与权利让渡
      • 审核:封面与元数据符合平台规范,避免敏感元素

该提案以艺术融合为主轴、以场景化传播为抓手,在不夸大结果的前提下,兼顾审美高度与商业可行性,可作为双方单曲合作的执行蓝本。

合作提案概述

  • 合作项目名称

    • 曲境回响:昆腔与环境电子的沉浸式场域计划
  • 合作双方简介

    • 合作方A:环境电子与新古典跨界制作人,擅长以钢琴与合成器织体构建空间化声场,长期与美术馆、展演空间合作,强调场域声学与沉浸式环绕表达。代表作《琥珀房间》《流光之书》。其受众为艺术展览常客、城市文化消费者与冥想音乐用户,偏好审美统一与高品质现场质感。
    • 合作方B:青年戏曲女声与古琴演奏者,以昆腔与曲牌小令为底,结合极简国风旋律与自由拍、现代编曲,代表作《折扇》《长桥夜泊》。受众覆盖国风圈层、传统文化社群与高校戏曲社,欣赏东方意境与细腻唱腔。
  • 提案核心价值主张

    • 以“东方极简美学 + 场域化电子声学”的跨界融合,打造可在剧场与美术馆双场景落地的沉浸式演出与录音作品;以原创曲目为核心,连接国风与当代艺术生态,形成可复制巡演与版权变现的复合型项目。

合作价值分析

艺术价值

  • 风格融合创新点

    • 昆腔行腔的细腻转折与自由拍韵律,与环境电子的长时值纹理、空间化声像形成“点-面”对位,拓展戏曲声腔的当代聆听方式。
    • 古琴自然泛音与钢琴/合成器倍频质感叠加,借助多声道扩声实现“木质谐振—合成波形”的互补,强化材料性与场地声学的共鸣。
    • 以曲牌结构作为动机母体,进行极简主义拆解与再组合,形成“传统格律—当代织体”的方法论范式。
  • 艺术表达提升空间

    • 通过环绕与定点声像设计,赋予唱腔以“空间位移”的叙事能力,提升段落层次与张力。
    • 在乐器编制上引入“留白”与“静默”策略,放大微动态与细节呼吸,贴合东方意境的克制表达。
    • 现场视觉采用低照度灯光与简约装置,避免喧宾夺主,突出声学体验的纯粹度。

商业价值

  • 受众拓展潜力

    • A的当代艺术与冥想用户群与B的国风与传统文化社群重叠度低、互补性强;项目可有效实现双向破圈,吸引剧场观演人群与设计/艺术社群。
    • 适配黑盒剧场、美术馆中庭/展厅、设计周与城市文化节,承载多业态触达。
  • 市场机会分析

    • 都市文化消费升级带动“沉浸式/场域型”内容需求增长;东方美学叙事受到艺术品牌与文旅板块持续关注。
    • 戏曲年轻化与电子音乐审美的交叉,处于供给稀缺阶段,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与媒体报道潜力。
    • 可延展的版权资产(现场录音、EP、环绕/双耳版本)与品牌定制场景(香氛/茶饮/设计展)具备清晰的商业落地路径。

合作方案详情

合作形式

  • 作品类型与数量

    1. 沉浸式现场演出(60–75分钟):含全新原创段落6–8首,结构以三幕式推进(引·境、曲·影、回·响)。支持8声道环绕或双耳耳机版本。
    2. 录音作品:原创EP(3–4首,约18–24分钟),同步制作现场精选录音与双耳/空间音频混音版本。
    3. 延伸内容:一场艺术家对谈/工作坊(高校或美术馆),一支现场概念短片(3–5分钟)用于公关与投标。
    4. 视觉与舞台:极简灯光与可移动小型装置,强调可拆装与巡演适配性。
  • 创作时间安排

    • 第1月:共同审美对齐与素材盘点(昆腔段式/古琴语汇/电子音色库),确立主题与动机;小样打磨2首。
    • 第2月:合成器织体设计、古琴与人声分轨编排;两次工作坊试演收集反馈。
    • 第3月:全曲目完成与多声道声像设计;技术排练与场地声学预设。
    • 第4月:首演前技术合成与联排;完成EP录音与初混;制作宣传物料与媒体包。

    注:曲目基于原创动机或传统公共领域素材的再创作;如涉及受保护旋律或文本,先行完成权利核查与授权流程。

推广计划

  • 宣传渠道策略

    • 媒体与公关:艺术/设计/城市文化类媒体深度稿,音乐垂媒专访;重点KOL/策展人引荐观演。
    • 社群与平台:国风社群、高校戏曲社、城市文化社群联动;短视频与长视频平台发布排练片段、演出花絮与作品讲解。
    • 机构与品牌合作:与美术馆/艺术中心联合呈现;对接东方美学相关品牌(香氛、茶饮、设计家居)进行主题场景共创或联名演出。
    • 专业渠道:剧场联盟、艺术节与城市设计周节目征集;提交空间音频版本至主流流媒体的空间音频专区(如平台支持)。
  • 市场推广时间表

    • T-90至T-60:项目预告与概念海报、创作日志第一波;媒体长采访约稿。
    • T-60至T-30:发布主视觉与演出片段,开启首演与城市站点预售;组织小范围策展预演/开放排练。
    • T-30至T-7:释出单曲或EP先行曲,公布舞台概念短片;联动KOL种草。
    • 首演周:媒体专场与观众交流,现场录音采集。
    • T+7至T+30:发布现场精选与幕后内容,推进二轮巡演与品牌定制场次洽谈。

预期成果

  • 艺术成就目标

    • 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昆腔×空间电子”创作与呈现方法论,树立跨界美学标杆。
    • 产出原创曲目与空间混音母带,为后续委约创作、影像/装置合作奠定素材与话语体系。
  • 商业收益预期

    • 票房与场次:以黑盒剧场/美术馆夜场为主,形成2–4城小巡演模型,并具备艺术节/设计周的项目打包能力。
    • 版权与录音:EP与现场精选的数字发行与空间音频版本;后续可拓展限定黑胶/磁带等周边。
    • 品牌与定制:东方美学主题联名演出/专场策展、跨界体验活动(茶席/香氛/插画等)带来的赞助与服务费收入。
    • 教学与工作坊:面向高校与艺术机构的讲座/工作坊酬金与传播加成。

    注:收益需以市场定价与成本核算为准,避免过度承诺;以试演与首演数据作为二轮谈判依据。

下一步行动建议

  • 初步接触方式

    • 发起一次2小时线下/线上创意会:对齐主题、决定曲目框架与技术规格(多声道方案/双耳替代方案/场地条件清单)。
    • 交换各自音色/段式素材库与审美板(moodboard),确定视觉方向与装置规模边界。
  • 后续推进计划

    1. 版权与合同框架
      • 原创作品著作权:按实际创作贡献比例分配;传统公共领域素材再创作明确编配权与署名。
      • 录音制品权(母带/邻接权):设项目公司或联合名义持有,成本回收后按约定比例分成。
      • 出版与登记:完成作品登记、演出备案与词曲/录音ISRC等编码;明确机械复制、数字发行与同步权授权边界。
    2. 技术与舞台清单
      • 多声道扩声(建议LCR+环绕+超低,或最小5.1/8声道)、人声与古琴拾音方案、监听系统、回放工作站与控制台清单。
      • 兼容方案:不具备多声道条件的场地使用双耳耳机阵列或立体声空间化替代预设。
    3. 试演与招商
      • 在小剧场/美术馆黑盒完成30分钟试演,邀请策展人、剧场经理与潜在品牌;收集反馈优化曲目与舞台。
    4. 时间轴与里程碑
      • D0:签订意向书与保密协议
      • D+30:完成两首样本曲与技术方案
      • D+60:完成全曲目草案与第一次合成排练
      • D+90:媒体预热启动与票务上线
      • D+120:首演与EP发布(或发布先行曲,EP于T+2周上线)

本提案坚持原创为主与合法合规原则:不编造既有合作与作品,不使用受保护素材;如需引用非公共领域文本或旋律,将在制作前完成授权与权利归属确认,确保艺术价值与商业可行性并行。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以最少输入,最快速度,生成一份既懂艺术又懂生意的音乐人合作提案,帮助经纪人、演出策划、厂牌与独立音乐人:

  • 一键产出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可直接对外的合作方案
  • 从“艺术价值+商业潜力”双线说服,提高提案通过率与成单效率
  • 明确项目卖点、作品形态、推广路径、时间表与收益预期,直达可执行
  • 适配多种场景:跨界联动、新人x大咖共创、巡演/音乐节特别舞台、合辑/单曲合作等
  • 统一专业表达,规避过度承诺与版权风险,确保行业合规
  • 让非文案型从业者也能快速输出高水准提案,稳定复制成功经验 使用方法:输入合作方A信息、合作方B信息、合作类型、目标受众,立即获得可用提案草案,并可按需求微调风格与重点。

适用用户

音乐经纪人

快速为旗下艺人匹配合作对象与卖点,生成可直接发送的合作提案,明确价值主张与基本条款,提升谈判效率与成功率。

演出策划人

为音乐节或巡演设计特别合作舞台,输出节目构思、排期与宣推节奏,打包赞助沟通要点,助力票房与媒体曝光双增长。

唱片公司A&R

评估艺人跨界联动可行性,生成联名单曲或合辑策划案,预测受众增长与发行窗口,为立项与预算申请提供依据。

特征总结

快速生成结构清晰的合作提案,涵盖概述、价值分析、方案与推进步骤,直接用于洽谈。
深入解析双方音乐风格与受众画像,自动提炼互补点与卖点,强化艺术与商业说服力。
按合作类型与目标人群智能调整表达重心,确保内容贴合场景与行业话语体系。
提供可落地的创作与推广时间表,覆盖作品规划、渠道组合与节点安排,减少反复沟通。
内置版权与收益规则提醒,避免不当承诺与侵权风险,让合作更合规、更可执行。
输入少量信息即可一键成稿,支持多版本对比与快速迭代,缩短提案准备时间。
自动量化受众拓展与商业预期,清晰呈现转化路径与收益点,帮助各方快速决策。
针对联名单曲、巡演嘉宾、跨界舞台等场景,生成差异化方案框架与沟通话术。
提供下一步行动清单与联系人建议,从提案到推进全链路跟进,显著缩短成交周期。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694 tokens
- 4 个可调节参数
{ 合作方A信息 } { 合作方B信息 } { 合作类型 } { 目标受众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