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学习指南生成器

21 浏览
1 试用
0 购买
Oct 23, 2025更新

本工具专为将原始课堂笔记转化为结构化学习指南而设计,通过智能分析笔记内容,自动提炼核心知识点、构建逻辑框架并生成易读的学习材料。它能有效帮助学生快速梳理重点、提升复习效率,支持教育工作者制作辅助教材,同时为自学者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亮点包括多维度知识整合、自适应难度调整和跨学科内容适配,解决传统笔记整理耗时费力、重点不突出的痛点,让知识消化过程更加系统高效。

知识图谱

  • 第5周主题:极限、连续与导数应用
    • 极限(x→a)
      • 概念与方向性:整体极限由左极限与右极限一致性决定 [难点]
      • 无穷小/无穷大:高阶比较;常用等价无穷小(x→0)
        • sin x ~ x,ln(1+x) ~ x
      • 常用极限与收敛
        • lim(x→0) sin x / x = 1
        • lim(n→∞) (1 + 1/n)^n = e
      • 计算策略
        • 等价替换(用已知等价无穷小)
        • 代数化简(因式分解、共轭变换、三角恒等式)[难点]
        • 分左右讨论(分段/绝对值)[易错]
    • 连续(在点 a)
      • 判定三步:先算极限,再看函数值,最后比较是否相等
      • 间断类型:可去、跳跃、无穷间断
      • 分段函数:端点与分段连接处需分别讨论 [易错]
    • 导数与应用
      • 导数本质: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几何上为切线斜率
      • 基本法则:和/积/商/链式法则
        • 常见函数导数:e^x,ln x,sin x,cos x
      • 应用:极值与凹凸性
        • 临界点:解 f'(x)=0 或不可导点
        • 二阶判别:f''(x) 正/负判定极小/极大(需结合一阶信息)[难点]
    • 典型例题(方法提炼)
      • 用三角恒等式化简极限:1−cos x 与 sin^2(x/2) 的转化
      • |x| 在 0 处的可导性:左右导数不一致即不可导
      • g(x)=x^3−3x 的极值:先求一阶临界点,再用二阶判别

核心精要

主题 关键要点 典型结论/公式 适用条件 易错提醒
极限定义 左/右极限一致才有整体极限 lim(x→a) f(x) 存在 ⇔ lim(x→a−) = lim(x→a+) 需明确自变量逼近方向 只看一侧或直接代入判断
等价无穷小 用已知等价替换提升计算效率 sin x ~ x;ln(1+x) ~ x(x→0) 仅在趋近点附近(x→0)有效 离开“趋近点”滥用等价关系
基本极限 常用标准极限作为枢纽 lim(x→0) sin x/x = 1;lim(n→∞)(1+1/n)^n = e 前者需角度弧度制 把角度制当弧度;忽略序列/变量范围
连续判定 三步法:极限→函数值→比较 连续:lim(x→a) f(x) = f(a) 分段须检查端点与拼接点 忽视分段定义、只算极限不看 f(a)
间断类型 分类便于修正与理解 可去/跳跃/无穷间断 根据极限存在性与值的大小判断 把可去间断当不连续不可修复
导数定义 变化率与切线斜率统一 f'(a) = lim(h→0)[f(a+h)-f(a)]/h 极限存在才可导 在尖点/拐角处误判可导
运算法则 组合函数的求导骨架 (fg)'=f'g+fg';(f/g)'=(f'g−fg')/g^2;链式:(f∘g)'=f'(g)·g' 函数可导且分母不为零 链式法则漏“外层导数”
常见导数 基本函数的速记 (e^x)'=e^x;(ln x)'=1/x;(sin x)'=cos x;(cos x)'=−sin x 需在定义域内 对 ln x 在 x≤0 误用
极值判别 一阶找点,二阶判类型 f'(x)=0 得候选点;f''(x)>0 极小,<0 极大 f''=0 需另行分析 仅靠 f'' 判定,忽略邻域行为

学习路径

  1. 预热(30–45分钟)

    • 复盘等价无穷小与基本极限,做2道极限计算(含三角与对数)
    • 标注条件与适用范围(如 x→0、弧度制)
  2. 极限巩固(45–60分钟)

    • 练习等价替换与代数化简:涉及 1−cos x、|x|、分式
    • 每天加做1道证明型极限(思路:化简→标准极限→极限运算规则)
  3. 连续性判定(30–45分钟)

    • 对分段函数按三步法检查:拼接点的左/右极限、函数值、是否相等
    • 总结间断类型的判据表
  4. 导数与法则(45–60分钟)

    • 速写常见函数导数表;用和/积/商/链式法则各做1题
    • 专门训练链式法则,刻意检查“外层导数”
  5. 应用:极值与图像(45–60分钟)

    • 求临界点→用二阶判别→结合函数图像理解结果
    • 对包含绝对值或分段的函数,先判连续与可导再谈极值
  6. 周末复盘(60–90分钟)

    • 汇总错题:标记“错误类型—触发条件—改正策略”
    • 按主题制作小抄:极限套路、连续三步、求导骨架、极值流程
    • 维持节奏:每天2道证明题+2道计算题;周末统一归纳

拓展延伸

  • 3Blue1Brown: Essence of calculus(视频系列,直观理解极限与导数)
  • Khan Academy: Limits and continuity(交互练习与讲解)
  • MIT OCW: Single Variable Calculus(讲义与习题,系统性强)
  • Paul’s Online Math Notes: Calculus I(可检索的例题与解法摘要)

建议用上述资源查阅“等价无穷小”“链式法则”专题,并对照本周错题进行针对性练习。

自测要点

  • 方向性:能说明为何左/右极限不一致就没有整体极限,并给出一个分段示例的判定过程
  • 等价替换:在 x→0 场景中,能用 sin x ~ x 或 ln(1+x) ~ x 正确化简并求极限
  • 连续三步:给定分段函数,能分别求左右极限、函数值并作出连续/不连续判断
  • 链式法则:对复合函数(如 e^{sin x}、ln(1+g(x)))能写出完整导数并明确“外层导数”
  • 极值流程:能从 f'(x)=0 找到候选点,结合 f''(x) 或邻域符号判定极大/极小
  • 典型技巧:能用三角恒等式把 1−cos x 型极限转化为标准极限的形式
  • 易错警示:避免把“直接代入”当极限;在含绝对值/分段问题中,先分左右讨论再下结论

标注的难点建议重点复习:三角恒等式辅助极限、二阶判别的适用性、链式法则的外层/内层衔接。

知识图谱

  • 主题: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体系
    • 背景结构
      • 对外贸易格局
        • 出口:茶、丝、瓷
        • 白银回流与货币稳定的依赖性
        • 鸦片走私:逆转白银流向、侵蚀财政与社会秩序
      • 军事与技术差距
        • 装备:蒸汽舰、线膛枪与舰炮革新
        • 体系:后勤补给、测绘导航与通信组织化
    • 导入问题:清帝国海防与财政为何快速失衡?
      • 海防需求突增:长海岸线与要地防御成本高
      • 财政基础不匹配:以地丁税为主的农业财政难以覆盖海防支出
      • 白银外流与税基动摇:鸦片走私冲击关税与盐税、令银价与物价波动
      • 行政与制度掣肘:关税制度与通商管控缺乏现代化工具
    • 关键概念与制度要点
      • 主权观念:领土、税权与法权的国家统摄性
      • 通商口岸:对外贸易与驻领事的制度性空间
      • 关税自主权:国家自定税率与征收的权力
      • 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华由本国领事法律裁判
      • 最惠国待遇:一国享有他国给予第三方之同等权益
    • 时间线
      • 1839:禁烟
      • 1840:战争爆发
      • 1841–1842:沿海要地失守
      • 1842:《南京条约》签订
    • 条约条款框架(南京条约为起点)
      • 赔款与开放通商口岸
      • 关税标准化(关税率固定化,削弱自主定税)
      • 割地(香港)与治外法权雏形(后续条约完善)
      • 最惠国待遇与连锁扩张:后续各国复制并叠加权益
    • 外交话语与正当化
      • “贸易自由”“通商安全”作为介入与条约要求的语言框架
    • 连锁影响与体系化
      • 不平等条约非单一事件:形成多边、跨时段的制度网络
      • 核心让渡:主权(治外法权)、税权(关税)、通商空间(口岸)
      • 经济—制度—军事三者相互强化的路径依赖
    • 易错与难点标注
      • 易错:将不平等条约视为一次性事件,忽视后续条约的叠加效应
      • 难点:最惠国待遇的动态扩散机制;领事裁判权对法制主权的影响;关税标准化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区别

核心精要

主题 概念/条目 关键点 例证/线索 易错警示
海防与财政失衡 结构性原因 海防成本暴增与财政税基不匹配;白银外流削弱货币与税收稳定 茶丝瓷贸易+鸦片走私导致银流方向逆转 不可仅归因于“腐败”或单一战败
贸易格局 白银回流与走私 合法贸易依赖银回流;鸦片走私侵蚀关税与盐务、扰乱市场 私商、投机与港口监管薄弱 忽视非法贸易对制度的长期侵蚀
军事差距 技术与体系 蒸汽舰、火器革新;后勤、测绘、通信的系统化 海上火力与机动性优势 仅关注武器而忽视组织与后勤
关键概念 主权/法权/税权 主权涵盖领土、法权、税权;法权是治外法权核心;税权是关税自主的体现 条约中固定税率与领事裁判权条款 将“主权”仅等同于领土
时间线 1839–1842 禁烟→战争→要地失守→《南京条约》 节点串联因果关系 机械记忆年份而不理解因果
条约要点 赔款/口岸/关税/割地 设定赔款;开放口岸与驻领事;关税标准化削弱自主权;割地与法权雏形 南京条约+后续条约完善治外法权与MFN 误以为南京条约已完整包含全部不平等条款
外交话语 “贸易自由”“通商安全” 以自由贸易与安全为正当化话术,推动制度让渡 外交照会常用语汇 将话语视为事实而非策略
体系化影响 条约连锁 最惠国待遇使权益扩散;各国通过后续条约叠加特权 连锁扩张—复制—加码 忽视制度网络的复合效应

学习路径

  1. 搭建问题框架:从“海防—财政—贸易—技术—制度”五条线索重新陈述导入问题的因果链。
  2. 读时序与因果:按1839→1840→1841–1842→1842的节点,梳理政策选择与战事演变的因果。
  3. 概念精读:分别用案例解释主权、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区分“名词定义”与“制度后果”。
  4. 条约解剖:以《南京条约》为起点,列出条款功能(赔款、口岸、税率、割地),标注哪些是后续条约完善的内容。
  5. 构建“主权让渡—关税—法权”逻辑图:把条款映射到主权不同维度,展示连锁影响。
  6. 课堂活动实践:围绕“是否仅源于军事技术差距?”搜集经济(银流、走私、税制)与制度(关税、法权、MFN)证据,进行小组论证。
  7. 反思写作:用300字回答“危机中的制度应对与学习”,聚焦制度修复路径与历史经验。
  8. 复盘与纠偏:对照易错点,检查是否将不平等条约理解为跨时段、跨国家的体系网络。

拓展延伸

提示:检索时优先选取原始条约文本、海关年报、外交照会与学术评论,形成“文本—数据—评论”三角互证。

自测要点

  • 我能用不少于3条证据解释海防与财政快速失衡的结构性原因(贸易格局、银流、制度与技术)。
  • 我能区分并举例说明主权、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的内涵与后果。
  • 我能按时间线说明1839–1842关键节点的因果关系,而非仅背年份。
  • 我能指出《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是起点、哪些内容在后续条约中被扩充或强化。
  • 我能解释“最惠国待遇”为何会让各国权益在中国形成叠加效应。
  • 我能以“贸易自由/通商安全”的话语框架分析其如何服务于制度让渡的诉求。
  • 我能绘制“主权让渡—关税—法权”逻辑图,并标注条约条款在图中的位置。
  • 我能在小组辩论中提出经济与制度层面的论据,避免将原因简化为单一的军事技术差距。

知识图谱

  • Python容器与可哈希性
    • 序列
      • list:可变、按索引访问;追加摊还近似常数,中间插删线性
      • tuple:不可变、可作为字典键;仅当内部元素也可哈希时才可作为键(难点:嵌套含可变对象会导致不可哈希)
    • 映射
      • dict:基于哈希;平均常数时间的查改;键必须可哈希(难点:哈希与相等性契约)
    • 集合
      • set:去重、成员测试;平均常数时间 in;元素须可哈希
      • frozenset:不可变集合;可作为字典键
  • 典型数据结构模式
    • 栈:用 list 的 append / pop 末尾
    • 队列:用 collections.deque 的 append / popleft(难点:选择 list vs deque 的场景)
    • 优先队列:用 heapq 实现最小堆;常用于 Top-K(维护大小为 k 的小根堆)
    • 频率统计:用 collections.Counter(计数后结合堆或排序获取高频项)
  • 图搜索模板
    • BFS 最短步数:用 deque 维护队列;用集合记录已访问;用字典记录距离(难点:访问标记时机与避免重复入队)
  • 实战题型与选型
    • 两数之和:用 dict 映射“值→索引”,一次遍历即可
    • Top-K 高频词:Counter 计数,结合 heapq.nlargest / nsmallest 或维护大小为 k 的堆
    • 去重且保序:用 set 记录“已见”,顺序遍历将未出现元素写入结果列表
  • 语言层面易错点
    • 函数默认参数可变陷阱:默认列表会在多次调用间共享;用 None 作占位后在函数内创建新列表(难点)
    • 遍历时修改容器:易遗漏或重复处理;可迭代拷贝或收集后统一修改
    • 拷贝语义:浅拷贝只复制外层引用;深拷贝递归复制(难点:嵌套容器与别名问题)

核心精要

知识点 关键特性 常见操作 时间复杂度(均摊/平均) 典型场景 易错/难点提示
list(动态数组) 可变、有序、按索引 索引访问/赋值、append、pop末尾、insert/delete中间 访问O(1)、append均摊O(1)、中间插删O(n)、in O(n) 栈、顺序收集、批量构建后再排序 用作队列会退化为O(n)(前端操作);迭代中修改元素位置需谨慎
tuple(不可变序列) 不可变、可哈希(当内部元素可哈希) 索引访问、解包 访问O(1)、in O(n) 作为字典键、返回多值 嵌套含list会导致不可哈希;不可变并不意味内部对象不可变
dict(哈希表) 键唯一、插入顺序保留(3.7+) get/set、in(键)、pop 查改平均O(1)、遍历O(n) 两数之和查找、缓存、映射关系 键需实现稳定哈希与相等;修改时遍历字典结构需避免并发改动
set(哈希集合) 去重、无序(显示顺序为插入序但不用于排序) add、remove、in、集合运算 成员测试平均O(1)、遍历O(n) 去重、存在性判断 元素必须可哈希;集合运算返回新集合注意拷贝开销
frozenset 不可变集合、可哈希 成员测试、集合运算 同 set 作为dict键、常量集合 不可修改;适合配置常量
deque(双端队列) O(1)双端操作 append、appendleft、pop、popleft 端操作O(1)、随机访问O(n) 队列、滑动窗口、BFS 切片和随机索引不高效;与list分工明确
heapq(最小堆) 部分有序结构 heappush、heappop、heapify、nlargest/nsmallest push/pop O(log n)、构堆O(n) 优先队列、Top-K、流数据选取 Python为最小堆;Top-K时用大小为k的堆可降至O(n log k)
Counter 频次统计映射 计数、most_common、元素更新 计数O(n)、most_common取前k约O(n + k log n) 词频、事件计数 large n时most_common可能排序全量;考虑堆优化
BFS 模式 分层扩展、最短步数 队列入队/出队、访问标记、距离记录 每边/点处理O(1),总O(V+E) 最短路径(无权)、连通性 标记访问的时机应在入队或发现邻接时(避免重复)

学习路径

  • 第1天:容器语义与复杂度
    1. 逐一理解 list/tuple/dict/set/frozenset 的特性与适用场景
    2. 练习:给定5个小任务(去重、存在性测试、索引访问、键查找、作为键)各自选型并解释复杂度
    3. 难点攻克:哈希与可哈希性、dict键的相等性与哈希一致性契约
  • 第2天:模式与库组件
    1. 手写栈与队列:list 实现栈;deque 实现队列与滑动窗口
    2. 优先队列与Top-K:用 heapq 维护大小为 k 的堆;分析 O(n log k) 与排序 O(n log n) 的取舍
    3. 频率统计:Counter 与 most_common 对比堆方案;大数据流的空间与时间权衡
    4. BFS 模板:构造队列、访问集、距离字典;思考“何时标记访问”
  • 第3天:实战评测与复盘
    1. 两数之和:一次遍历字典查找(边遍历边判断是否已有补数)
    2. Top-K 高频词:先计数,再用 heapq.nlargest(k, items, key=...) 或维护大小为 k 的堆
    3. 去重并保持顺序:遍历原序列,未出现则写入结果并加入 seen
    4. 代码审查:检查默认可变参数、遍历时修改容器、拷贝语义是否正确;补充单元测试

拓展延伸

自测要点

  • 选型判断
    • 给出场景“维护最近窗口的首端删除与末端添加”能否立即选择 deque?理由是什么复杂度?
    • 需要“可作为字典键的集合类型”,你会选 set 还是 frozenset?
  • 复杂度与实现
    • 解释“list 在中间插入为什么是 O(n)”,并说明“append 为何是均摊 O(1)”
    • Top-K 的两种方案:排序 vs 维护大小为 k 的堆;分别写出时间复杂度并给出适用场景
  • 哈希与可哈希性
    • 说明“tuple 何时可作为 dict 键”,并举出一个不可哈希的反例
    • dict 键的 eqhash 需要满足什么一致性要求?
  • 模式掌握
    • 复述 BFS 最短步数的关键步骤:队列、访问标记、距离记录;说明标记访问的最佳时机
    • 实现“去重且保序”的函数;说明为何 set 的成员测试能保证平均常数时间
  • 语言陷阱
    • 解释默认可变参数为何会在多次调用间共享状态,并给出安全写法方案
    • 举例说明浅拷贝在嵌套结构中的风险;何时必须使用 deepcopy

备注:标注为“难点”的条目建议反复练习与代码走查,优先配合小规模单元测试验证理解与行为。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高校与中学学生

将零散课堂笔记一键转成复习指南,抓住考试重点,按步骤攻克难点并用清单自测提升掌握度。

教师与助教

把授课提纲与课堂记录整合为逻辑清晰的讲义、重点清单与练习建议,快速备课并提升复盘质量。

职业培训师与企业学习负责人

将产品知识、流程说明和案例碎片组装成培训手册与学习路径,分层输出新手到进阶内容,缩短上手周期。

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教师、培训师、自学者把零散的课堂笔记、代码注释或产品资料快速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学习指南:自动提炼关键概念与典型案例,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标注高频易错点,给出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并能根据不同学科与掌握程度自适应调整深度与表达风格。以更短时间获得更高的复习与备课效率,显著提升学习成果与教学质量,驱动用户从试用到付费升级。

特征总结

一键将课堂笔记重塑为结构化学习指南,快速定位主干知识与关键案例。
自动生成层级知识图谱,理清概念关系,复习路径清晰可追踪。
智能难度自适应,按基础与进阶分层讲解,避免信息过载与学习焦虑。
重点与易错点自动标注,配合提示与例题,快速锁定薄弱环节。
跨学科风格匹配,医学、编程、商业培训资料均可即刻转化使用。
支持模板化输出,核心精要、学习步骤、自测清单一站式整理。
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表达,提升可读性与记忆效果,降低理解门槛。
提供拓展资源建议,连接外部资料,构建持续进阶的学习闭环。
可定制深度与呈现风格,满足速览复习、考试冲刺或系统研读需求。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16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课堂笔记 } { 学科领域 } { 指南深度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