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药师用药指导

192 浏览
18 试用
5 购买
Sep 23, 2025更新

本提示词模拟专业药师角色,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药物使用指导服务。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症状描述,结合药物知识库,推荐合适的治疗药物并详细说明用药注意事项。提示词采用分步推理机制,首先准确识别症状特征,然后匹配对应药物类型,最后提供全面的用药安全指导。该提示词特别注重用药安全性和个体化建议,能够有效避免药物误用风险,适用于日常家庭用药咨询、症状初步判断等场景,帮助用户获得专业级的药物使用指导。

症状分析

  • 主要症状识别
    • 夜间阵发性咳嗽、少量白痰
    • 鼻塞
    • 轻度低热(最高37.6℃)
    • 轻度咽痛
    • 既往:高血压(用氨氯地平),青霉素过敏
  • 可能病因分析
    • 首选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多为病毒性);鼻后滴漏导致的夜间刺激性咳嗽也常见
    • 次要考虑:过敏性/血管运动性鼻炎(若伴明显喷嚏、鼻痒、清水样涕),或胃食管反流相关咳嗽(若有夜间反酸/烧心)
  • 严重程度评估
    • 目前属轻症,无高热、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危险信号。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居家观察为宜

推荐药物

药物类别

  • 镇咳药(夜间为主):抑制中枢性咳嗽反射,改善夜间睡眠
  • 祛痰药(白痰不多,白天为主):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 鼻部治疗:改善鼻塞、减少鼻后滴漏
  • 解热镇痛:仅在发热≥38.0℃或明显不适时使用
  • 咽痛局部含片:缓解咽部不适

具体药品

  • 右美沙芬(镇咳)
    • 适用症状:干咳/刺激性咳嗽、夜间阵发性咳嗽
    •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10–20 mg,必要时每4–6小时一次;或睡前一次10–20 mg。24小时不超过120 mg
  • 祛痰药(任选其一)
    • 氨溴索片/口服溶液
      • 适用症状:黏稠痰液、不易咳出
      •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30 mg,每日2–3次,饭后服;疗程3–5天
    • 或 愈创甘油醚(guaifenesin)
      • 适用症状:痰液粘稠、需稀释痰液
      •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200–400 mg,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2400 mg
  • 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冲洗
    • 适用症状:鼻塞、鼻腔干痂,鼻后滴漏
    • 用法用量:每侧鼻孔1–2喷,每日3–6次,必要时增加
  • 地喹氯铵含片(咽痛)
    • 适用症状:轻度咽痛、咽部不适
    • 用法用量:含服,每2–3小时1片;每日不超过8片,连用不超过3天
  •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
    • 适用症状:体温≥38.0℃或明显头痛/肌肉酸痛时
    •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0.5 g,每6小时一次;老年人24小时总量不超过2–3 g,避免与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重复

注:鼻塞非常明显且影响睡眠时,可短期(不超过3天)谨慎考虑局部鼻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赛洛唑啉鼻喷雾,每侧1喷,每日2次。但高血压患者可能升压,首选仍为生理盐水,若使用需自测血压、症状缓解即停。

用药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

  • 右美沙芬:正在使用或近14天内使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司来吉兰、利奈唑胺等)者禁用;合并严重肝功能不全慎用
  • 氨溴索/愈创甘油醚:胃溃疡活动期慎用;愈创甘油醚可致轻度嗜睡,驾驶前慎用
  • 地喹氯铵含片:对季铵盐类过敏者禁用
  • 对乙酰氨基酚:严重肝病、长期大量饮酒者慎用
  • 鼻用减充血剂(羟甲唑啉/赛洛唑啉):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冠心病者慎用/避免

不良反应

  • 右美沙芬:嗜睡、头晕、恶心;少见过敏。出现明显嗜睡请减少剂量并避免夜间起身跌倒
  • 氨溴索:轻度胃部不适;罕见皮疹
  • 愈创甘油醚:恶心、嗜睡,偶有头晕
  • 地喹氯铵含片:口腔局部麻感、轻度刺激
  •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致肝损伤;务必核对复方药避免重复成分

药物相互作用

  • 右美沙芬:与SSRIs/SNRIs、MAOIs等合用可增加5-HT综合征风险;避免与酒精同用
  • 对乙酰氨基酚:与华法林长期同用可增出血风险(如正在用抗凝需咨询医生);避免与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叠加
  • 鼻用减充血剂:可能降低降压药(含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并引起血压上升,慎用
  • 氨氯地平:避免大量食用葡萄柚/西柚汁(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与NSAIDs(如布洛芬)同用可影响降压效果,优先选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镇痛

综合建议

  • 辅助治疗措施
    • 夜间睡前通风换气、加湿器保湿或热蒸汽吸入;睡觉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轻鼻后滴漏引起的咳嗽
    • 多饮温水,分多次小量;若无糖尿病,可睡前1茶匙蜂蜜缓解夜咳
    • 温盐水漱口每日2–3次缓解咽痛
    • 避免烟酒及刺激性气味;减少说话,保护声带
  • 家庭用药计划(示例,连用3–5天或至症状明显缓解)
    • 早:生理盐水鼻喷1–2喷/侧 → 氨溴索30 mg(或愈创甘油醚200–400 mg)→ 温水300–500 ml
    • 午:氨溴索30 mg(或愈创甘油醚200–400 mg)→ 温盐水漱口
    • 晚:生理盐水鼻喷1–2喷/侧 → 氨溴索30 mg(或愈创甘油醚200–400 mg)
    • 睡前:右美沙芬10–20 mg;若发热≥38.0℃或明显疼痛,加用对乙酰氨基酚0.5 g
    • 咽痛时:地喹氯铵含片,按需每2–3小时1片(每日≤8片)
    • 继续按原方案服用氨氯地平,建议每日同一时间服,并每天自测血压
  • 禁忌清单(尽量避免)
    • 复方感冒药中含伪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苯ylephrine)等口服减充血剂的制剂(可升高血压)
    • 含可待因的止咳药(镇静、便秘、呼吸抑制风险)
    • 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老年人抗胆碱副作用与嗜睡、跌倒风险较高
    • 复方甘草片:可导致水钠潴留、低钾和血压升高
    •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解热镇痛,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如确需使用NSAIDs请先咨询医生
    • 抗生素(尤其青霉素类)自行使用
  • 就医指征判断
    • 任何时候出现:呼吸急促/气促、胸痛/胸闷、意识改变、频繁喘鸣、咯血、口唇发绀
    • 体温≥38.5℃并持续超过72小时或反复高热
    • 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转为黄绿色并伴高热/胸痛,或出现恶臭痰
    • 夜间咳嗽持续一周以上仍无改善,或白天也明显影响活动/睡眠
    • 血压持续≥180/110 mmHg或较平时显著升高,尤其在使用任何鼻减充血剂后
  • 随访建议
    • 48–72小时评估一次症状与体温、血压;若明显好转,药物逐步减停
    • 若5–7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上述就医指征,请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青霉素过敏”史

温馨提醒: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复方感冒药,以免重复含有右美沙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首次购买或使用前请与执业药师核对药品通用名与成分。

症状分析

  • 主要症状识别
    • 急性鼻塞、喷嚏、清水样流涕,轻咳,无发热;白天希望不嗜睡
  • 可能病因分析
    • 更符合过敏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急性病毒性炎症早期表现;清水样涕和喷嚏提示过敏因素或刺激因素为主
  • 严重程度评估
    • 目前为轻中度,无发热、无胸闷气促、咽痛明显或面部剧烈疼痛,适合先行非处方药对症处理

推荐药物

药物类别

  • 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不易嗜睡):抑制组胺H1受体,减轻喷嚏、流涕等过敏症状
  • 局部鼻减充血药:收缩鼻黏膜血管,快速缓解鼻塞
  • 生理盐水鼻喷/冲洗:机械性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改善鼻腔通气
  • 镇咳药(必要时):减少咳嗽反射,适用于后鼻滴漏引起的干咳或轻咳

具体药品

  • 氯雷他定片(通用名:氯雷他定)
    • 适用症状:喷嚏、清水样流涕、鼻痒等过敏症状
    • 用法用量:成人10 mg,每日1次。您昨晚已服用10 mg,24小时内不重复服用;从明天起调整为每日早晨服用,以满足白天不嗜睡且持续控症的需求。
  • 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0.05%(通用名:羟甲唑啉,OTC)
    • 适用症状:急性鼻塞
    • 用法用量:成人每侧鼻孔1喷,可按需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5天,以免反跳性鼻塞。使用时轻吸气,避免用力深吸。
  • 生理性海水鼻喷雾/0.9%生理盐水鼻腔冲洗(OTC)
    • 适用症状:清水样流涕、鼻腔干痂、刺激性鼻炎
    • 用法用量:每日2–4次或按需;可在使用鼻喷减充血药前后进行,有助于改善药物分布并减少刺激。
  • 右美沙芬(必要时)(通用名:右美沙芬滴丸/糖浆/含片)
    • 适用症状:后鼻滴漏引起的干咳、轻咳
    • 用法用量:成人15–30 mg,每6–8小时1次,最大不超过120 mg/日;仅在咳嗽影响休息或工作时短期按需使用。

(可选)如鼻塞仍重且无禁忌,可考虑含伪麻黄碱的OTC制剂(如伪麻黄碱缓释片或复方抗感冒制剂),但需严格注意心血管风险与相互作用,见下方注意事项。

用药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

  • 羟甲唑啉鼻喷
    • 禁忌/慎用: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未控制、冠心病、甲亢、糖尿病未控制、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者;妊娠/哺乳期建议先咨询医生;鼻黏膜萎缩或严重干燥性鼻炎慎用。
  • 右美沙芬
    • 禁忌:正在或近14天内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苯乙肼等);服用部分抗抑郁药(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SNRIs如文拉法辛)、曲普坦类等提高5-HT的药物者慎用,防止5-HT综合征。
  • 伪麻黄碱(如选用)
    • 禁忌/慎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甲亢、糖尿病、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失眠焦虑明显者,妊娠/哺乳期不建议使用。

不良反应

  • 氯雷他定:偶见头痛、口干、乏力;一般不嗜睡。如出现明显困倦,改为晚间服或更换为非镇静性更强的替代药(需药师评估)。
  • 羟甲唑啉鼻喷:鼻干、刺痛、打喷嚏、心悸。连续使用超过3–5天可致反弹性鼻塞;出现心悸、头晕立即停用。
  • 右美沙芬:头晕、恶心、嗜睡(少见);过量可致头晕、烦躁。
  • 伪麻黄碱:心悸、血压升高、紧张失眠、口干;对咖啡因敏感者可能加重心悸和焦虑。

药物相互作用

  • 已服用氯雷他定与推荐的羟甲唑啉鼻喷、生理盐水冲洗无临床重要相互作用。
  • 氯雷他定与强抑制CYP3A4/2D6的药物(如酮康唑、红霉素等)同用可升高血药浓度,通常仍安全,但需留意心悸等不适。
  • 右美沙芬与SSRIs/SNRIs、MAOIs、曲普坦类同用风险增加(5-HT综合征):若正在服此类药,避免右美沙芬。
  • 伪麻黄碱与咖啡因同用可能加重心悸与失眠;与MAOIs合用可发生高血压危象;与某些降压药可能影响控制效果。与氯雷他定无显著相互作用,但不建议与其他含抗组胺成分的复方药同时服用,避免重复用药。
  • 避免同时使用第一代抗组胺(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或含此类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以免嗜睡影响白天工作与驾驶。

综合建议

  • 辅助治疗措施
    • 规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过敏原和分泌物;居室通风、减少尘螨和花粉暴露;外出佩戴口罩;避免烟酒及刺激性气味。
    • 温热水、蜂蜜柠檬水可缓解轻咳与咽部不适。
  • 就医指征判断
    • 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发热≥38.5℃或高热不退;面部剧痛、化脓性黄绿色鼻涕持续>3天;症状>10天未缓解或加重;明显喘息、胸闷、呼吸困难;使用鼻喷减充血药后仍无法缓解鼻塞或出现心悸、血压升高。
  • 随访建议
    • 若按上述用药2–3天鼻塞明显缓解,继续氯雷他定每日早晨1次,视症状持续情况用至稳定后停药。
    • 若喷嚏、流涕仍明显,记录诱因(尘螨/花粉/宠物)并与药师沟通,考虑调整抗过敏策略(仍限OTC范围)。
    • 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时使用可能致嗜睡或影响反应的药物;仔细核对复方感冒药成分,防止重复用药。

标准化指导要点(当日执行)

  • 今日不再重复服用氯雷他定;从明日开始改为早晨10 mg每日1次。
  • 立即按需使用羟甲唑啉鼻喷(每侧1喷),每日2–3次,最多用3天。
  • 配合生理盐水鼻喷或冲洗,每日2–4次。
  • 轻咳若影响工作,可按需右美沙芬15–30 mg,每6–8小时1次,最长不超过3天,且总量不超120 mg/日;如正在服用抗抑郁药或曲普坦类,请不要用右美沙芬并联系药师。

症状分析

  • 主要症状识别
    • 发热38.5℃,伴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精神尚可;无呼吸急促。
  • 可能病因分析
    • 更符合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流感样),也需考虑新冠;目前缺乏细菌感染征象(如持续高热伴明显乏力、呼吸困难、局灶性胸痛等)。
  • 严重程度评估
    • 目前为轻-中度,适合居家观察和对症治疗。已有一次对乙酰氨基酚用药,需做好剂量与间隔记录,避免重复或超量。

推荐药物

药物类别

  • 退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缓解咽喉疼痛与不适。
  • 生理盐水鼻滴/喷雾(医疗器械)
    • 作用机制:湿润鼻黏膜、稀释分泌物,缓解鼻塞、流涕。
  • 非药物止咳辅助(蜂蜜,适用于≥1岁)
    • 作用机制:黏膜保护,减轻夜间咳嗽刺激。

具体药品

  •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 适用症状:发热、咽部不适。
    • 用法用量:儿童每次10–15 mg/kg,间隔4–6小时按需服用;24小时总量不超过60 mg/kg,且不超过4次。已在近24小时服用过一次,请记录剂量并计入当天总量。
  • 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6个月儿童)
    • 适用症状:发热伴疼痛(若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不佳或间隔尚未到可选择另一时段使用)。
    • 用法用量:儿童每次5–10 mg/kg,间隔6–8小时按需服用;24小时总量不超过40 mg/kg。建议与少量食物同服以减轻胃部不适。
    • 不建议常规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如需交替请严格记录时间与剂量,确有高热不适时再考虑。
  • 生理盐水鼻滴/海盐水喷雾
    • 适用症状:鼻塞、流涕。
    • 用法用量:按产品说明,每侧鼻孔1–2喷/滴,视需要每日数次;随后轻擤鼻涕或用吸鼻器清理。
  • 蜂蜜(≥1岁)
    • 适用症状:夜间咳嗽。
    • 用法用量:睡前2.5–5 mL,可用温水稀释饮用。禁用于1岁以下婴儿。

备注:不建议5岁儿童使用含多种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如含抗组胺、镇咳、减充血等的复方制剂),疗效有限且增加重复用药与不良反应风险。若确需使用,应仔细核对成分是否含“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与单方对乙酰氨基酚重复。

用药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

  • 对乙酰氨基酚:严重肝功能异常者禁用;长期或超量使用可致肝损伤。
  • 布洛芬: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严重肾功能不全、明显脱水、既往对NSAIDs或阿司匹林诱发哮喘者禁用;水痘期不推荐使用。
  • 蜂蜜:禁用于1岁以下儿童。
  • 阿司匹林:儿童退烧禁用。

不良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一般耐受良好;过量可致恶心、呕吐、上腹痛、烦躁等,严重可致肝损伤。处理:立即停药并尽快就医。
  • 布洛芬:胃部不适、恶心、皮疹、喘息;出现明显腹痛、黑便、呼吸困难或颜面/唇部肿胀等过敏反应应停药就医。
  • 生理盐水鼻喷:偶见鼻腔轻度刺激。
  • 复方感冒药(如误用):嗜睡、心悸、口干等,尤其含抗组胺/减充血成分时更明显,应停用并咨询医生。

药物相互作用

  • 避免同时使用多个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如部分感冒颗粒/口服液),以免超量。
  • 布洛芬不宜与其他NSAIDs同用;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有出血风险;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影响肾功能(儿童少见但需知)。
  • 不要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退烧。
  • 若已在使用含右美沙芬、抗组胺或减充血剂的复方药,可能导致嗜睡、心率增快等,5岁儿童应尽量避免此类药物。

综合建议

  • 辅助治疗措施
    • 充足温水/口服补液盐小口频饮,防脱水;少量多餐,鼓励易消化饮食。
    • 室内通风、适度加湿;夜间可垫高头部,缓解咳嗽。
    • 温水擦浴或温毛巾额头/腋下湿敷,仅作为舒适措施,不替代退烧药;避免酒精擦浴。
    • 休息为主,直至退烧且精神恢复。
  • 就医指征判断(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应尽快就医/转诊)
    • 体温≥39℃且持续>72小时或反复高热不退。
    • 呼吸频率增快(5岁儿童静息≥40次/分)、明显气促、胸壁凹陷、呻吟、口周发青或说话/饮水受限。
    • 精神差明显(嗜睡、意识异常)、抽搐、剧烈持续头痛或颈部僵硬。
    • 明显脱水:尿量明显减少(<3次/日)、口唇干燥、哭不出泪、乏力。
    • 持续呕吐或不能进食/饮水;剧烈腹痛。
    • 出现耳痛、持续咽痛伴高热、化脓性鼻涕/血性鼻涕。
    • 身体出现紫癜样皮疹或快速扩散的皮疹。
    • 有流感或新冠接触史且症状加重。
  • 随访建议
    • 每4–6小时监测体温与呼吸频率,记录退烧药的时间与剂量。
    • 若48–72小时内症状未改善或出现上述警示症状,及时就医。
    • 可在当地流行季进行新冠/流感抗原或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因(如有暴露或学校有病例)。

FAQ模板

  • 孩子需要用抗生素吗?
    • 多数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暂不推荐。出现细菌感染迹象(如持续高热>3天、耳痛、明显呼吸困难)再就医评估。
  • 可以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吗?
    • 不建议常规交替。如高热明显不适且单药不够,可在间隔允许的前提下交替,务必记录时间与剂量,避免超量。
  • 对乙酰氨基酚吃了还发热怎么办?
    • 确认剂量是否达到10–15 mg/kg且间隔≥4小时;补充液体、减衣适量;若依然≥39℃或伴不适明显,可在下一可用时段考虑布洛芬;持续高热>72小时或出现呼吸困难等需就医。
  • 小儿感冒颗粒能和对乙酰氨基酚一起用吗?
    • 多数含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重复;优先选择单一成分退烧药,复方药5岁儿童不推荐常规使用。
  • 孩子咳嗽夜间影响睡眠怎么办?
    • 睡前温水/蜂蜜(≥1岁)、加湿、垫高头部;避免刺激性气味。若夜间咳嗽伴喘息、胸闷或呼吸急促,应就医。
  • 能洗澡或出门吗?
    • 可快速温水洗澡,注意保暖;发热期不建议去人群密集处或上学。退烧且无药物维持24小时、精神好后再返校。
  • 食欲差需要强迫进食吗?
    • 不需要强迫,重点是补液与能量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稀粥、面条、酸奶),少量多次。
  • 如何计算退烧药剂量?
    • 以体重为准:对乙酰氨基酚10–15 mg/kg/次(Q4–6h),布洛芬5–10 mg/kg/次(Q6–8h)。例如体重20 kg:对乙酰氨基酚每次200–300 mg,布洛芬每次100–200 mg。
  • 何时需要做检测(流感/新冠)?
    • 有接触史、班级出现病例或症状较重/持续不缓解时,可做抗原或核酸检测,有助于学校防控与就医决策。

如能提供孩子体重与已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具体剂量(mg或毫升及规格浓度),我可进一步核算更精确的用药方案与间隔。以上建议为一般指导,个体情况可能不同,请密切观察并遵循药品说明书与当地医生建议。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为家庭用户、药店与线上平台提供一位“随叫随到的专业药师”,在数分钟内产出可直接执行的用药建议:1) 三步走:识别症状—匹配合适的非处方药—给出清晰的用法、剂量与疗程;2) 全面覆盖用药安全要点:禁忌人群、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特殊人群提示与就医时机;3) 以合规为底线,仅提供常见轻症与非处方范围内的建议,明确不做诊断与疗效承诺;4) 标准化咨询流程与表达,帮助门店导购与在线客服提升响应效率与专业度;5) 减少误用与投诉风险,增强用户信任,促进从咨询到购买的转化。

适用用户

家庭照护者

将零散症状转化为可执行的家庭用药计划,生成禁忌与不良反应清单,设定服药提醒,并识别需就医的时机

连锁药店店员/药师助理

面对到店咨询快速生成标准化指导卡,匹配合适非处方药并核对相互作用,提升接待效率与用户满意度

互联网医疗平台客服/健康顾问

在问答与工单中一键生成安全合规回复,完成初步分诊、用药注意事项整理与FAQ模版,明确需转诊的情况

特征总结

分步识别症状特征,一键匹配非处方药,生成个体化用法用量与随访提醒
自动筛查禁忌与相互作用,针对孕妇、儿童、慢病人群给出安全提示与替代方案
遵循中国药典与用药法规,避免处方药推荐,同步给出就医指征与风险提示
输出结构化指导卡片,适配家庭咨询、药店接待与在线问答,便于复制分享与记录
结合症状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定制用药剂量、服用时机与生活方式辅助建议
提前提示易误用情形,标注常见不良反应与观察要点,降低用药风险并指导复诊
快速判断是否适合非处方药自我处理,明确何时需要线下就医或进一步检查
一键调用标准模版,支持团队复用与批量生成问答,确保不同场景输出一致可靠
为药店与电商优化商品页用药说明与常见问答,降低咨询时长,提升转化与用户满意度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22 tokens
- 1 个可调节参数
{ 症状描述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