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活动日程规划师

3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22,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各类活动策划场景设计,能够根据活动类型、时长、规模等关键要素,生成专业、详细且可执行的活动日程安排。系统将综合考虑活动预算分配、供应商协调、物流安排和宣传推广等核心环节,提供包含时间节点、任务分工、资源配置的完整方案。适用于会议、庆典、展览、团建等多种活动类型,帮助活动策划人员快速制定科学合理的日程规划,确保活动顺利执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概述

  • 活动类型:产品发布会(中型,线下为主,同步直播)
  • 活动时长:1天(含搭建与撤场)
  • 参与规模:约250–400人(客户/渠道、媒体、合作伙伴、内部人员)
  • 活动目标:
    • 正式发布新产品,清晰传达核心卖点与应用场景
    • 促成媒体报道与客户线索收集,安排一对一商务洽谈
    • 提供沉浸式体验与分论坛深度互动,提升参会满意度
  • 场地条件建议:酒店宴会厅或会议中心(主会场+体验区+媒体采访间+洽谈间),近地铁,车位充足,配备稳定三相电与光纤网络
  • 预算属性:高预算(重点投入在舞美视听、直播与内容制作、餐饮与参会体验)

日程总览

时间 环节 目标 负责人
06:00–08:30 现场搭建与设备调试 完成舞台、音视频、体验区与导视搭建,技术稳定 执行经理/技术总监
08:30–09:30 签到与迎宾(咖啡茶点) 有序入场与资料发放,提升首因体验 注册督导/礼宾主管
09:30–09:40 暖场视频与灯光秀 集中注意力,营造发布氛围 舞台经理/视觉工程师
09:40–09:50 主持人开场与流程介绍 明确活动目标与安全提示 主持人/活动经理
09:50–10:20 高层致辞与品牌定位 传达战略与价值主张 企业高层/公关经理
10:20–10:50 产品发布仪式与核心亮点演示 官方发布,展示关键功能与差异点 产品总监/演示负责人
10:50–11:20 场景化技术演示 深度演示真实应用场景 技术经理/体验区主管
11:20–11:40 客户案例与合作伙伴分享 增强可信度与应用成果 客户成功经理
11:40–12:00 媒体合影与导览说明 提升传播素材与体验动线清晰 媒体公关经理
12:00–13:30 自助午餐+体验区自由参观(分批导览) 加深产品理解与互动 体验区主管/导览组
13:30–14:30 分论坛A:应用实践工作坊 回答场景问题,促进实际使用 产品经理/培训讲师
14:30–15:00 茶歇+互动抽奖 提升参与热度与留存 主持人/运营专员
15:00–16:00 分论坛B:商务政策与渠道支持 明确合作政策与激励 渠道经理/法务支持
16:00–16:30 媒体问答 集中回应媒体关切,统一口径 媒体公关经理
16:30–17:00 一对一商务洽谈(预约制) 转化意向与收集线索 商务经理/销售总监
17:00–17:20 总结致谢与后续安排 明确跟进与资料获取方式 活动经理/主持人
17:20–18:00 媒体专访与VIP合影 产出深度内容与关系维护 媒体公关经理
18:00–19:00 撤场与数据备份 有序撤场与资料归档 执行经理/IT工程师

环节详情

  • 现场搭建与设备调试(06:00–08:30)

    • 内容:舞台搭建、LED屏、音响灯光、直播与网络、展台与体验区、导视物料、签到区
    • 要点:全链路彩排(开场视频、演讲PPT、演示设备、直播推流);双机位录制;网络主备链路联调
    • 风险与预案:电力不稳→预备UPS与备用配电;演讲稿更新→现场版本管理与内容锁版线
  • 签到与迎宾(08:30–09:30)

    • 内容:二维码/姓名核验、胸卡与资料袋发放、拍照打卡区、咖啡茶点
    • 要点:分通道(媒体/嘉宾/VIP/普通),高峰加开移动签到台;实时客流看板
    • 风险与预案:排队拥堵→增派机动人员、引导至备用通道;设备故障→纸质备份名单
  • 暖场与开场(09:30–09:50)

    • 内容:暖场视频、灯光秀、主持人开场、安全与流程提示
    • 要点:与直播倒计时同步,保持音量与灯光渐入,控制情绪节奏
    • 风险与预案:视频卡顿→备用播放源;灯光失效→基础白光备用方案
  • 高层致辞与品牌定位(09:50–10:20)

    • 内容:公司愿景、行业趋势、产品战略定位
    • 要点:严格把控时长;重点信息在前;配合屏幕关键视觉
    • 风险与预案:时间超时→舞台经理提示牌与音乐提示;PPT不显示→备机与HDMI切换器
  • 产品发布仪式与核心亮点演示(10:20–10:50)

    • 内容:揭幕/启动仪式、核心功能演示、对比展示
    • 要点:演示设备主备双套、动线清晰、镜头位对齐
    • 风险与预案:演示失败→切至录屏视频示例并说明;网络依赖→本地演示包备份
  • 场景化技术演示(10:50–11:20)

    • 内容:按行业场景分区演示(如零售/制造/金融),现场操作
    • 要点:每区设讲解员与问答台;标签化导视;采集现场问题
    • 风险与预案:观众过密→分批进入与时段导览;设备发热→风冷与备用机
  • 客户案例与伙伴分享(11:20–11:40)

    • 内容:真实应用数据与效果、合作模式
    • 要点:案例可验证、少承诺多事实;统一口径
    • 风险与预案:涉及隐私→提前审稿与授权;超时→主持人适时收束
  • 媒体合影与导览说明(11:40–12:00)

    • 内容:嘉宾合影、媒体动线与采访安排
    • 要点:合影站位预排;采访预约表;素材发放渠道说明
    • 风险与预案:人群拥堵→分组合影;媒体提出临时采访→引导至专访时段
  • 午餐+体验区自由参观(12:00–13:30)

    • 内容:分时段用餐,体验区深度互动,打卡任务
    • 要点:餐饮分区与素食/无过敏源标识;导览每20分钟一批
    • 风险与预案:餐饮补给不足→滚动补餐与备用餐台;垃圾清运及时
  • 分论坛A:应用实践工作坊(13:30–14:30)

    • 内容:产品使用训练、典型问题解答、现场配置演练
    • 要点:小班化分组(30–50人),讲师+助教;随堂反馈收集
    • 风险与预案:设备不足→预设演练站位与排队引导;时间超出→严格模块化
  • 茶歇+互动抽奖(14:30–15:00)

    • 内容:轻食茶点、抽奖互动(以完成打卡任务为准)
    • 要点:抽奖系统与备选手动抽签;奖品出库管理与签收
    • 风险与预案:系统异常→人工备选流程;奖品不足→临时替代礼品
  • 分论坛B:商务政策与渠道支持(15:00–16:00)

    • 内容:价格政策、培训支持、联合营销、供货与服务流程
    • 要点:问答充分,法务在场;明确后续签约流程
    • 风险与预案:政策争议→统一解释文件与FAQ;敏感问题→媒体区与商务区区分
  • 媒体问答(16:00–16:30)

    • 内容:提问与集中回应,重点议题整理
    • 要点:设问序与时间限制;不确定问题承诺后续回复
    • 风险与预案:刁钻问题→公关经理控场与话术规范;现场情绪→主持人转场收束
  • 一对一商务洽谈(16:30–17:00)

    • 内容:按预约表进行洽谈,收集需求与线索
    • 要点:记录模板统一;明确后续对接人与时间
    • 风险与预案:预约撞车→备用洽谈桌与弹性时段;隐私保护→独立隔音空间
  • 总结致谢(17:00–17:20)

    • 内容:复盘亮点、获取资料方式(下载链接/公众号)、后续活动预告
    • 要点:明确转化动作(问卷、试用申请)
    • 风险与预案:时间压缩→精简稿件;网络拥堵→离线资料卡片
  • 媒体专访与VIP合影(17:20–18:00)

    • 内容:重点媒体深度访谈,领导与VIP合影留念
    • 要点:专访选题清单与时长控制;授权确认
    • 风险与预案:领导行程变动→调整采访顺序;素材不全→现场补拍与次日补采
  • 撤场与数据备份(18:00–19:00)

    • 内容:设备拆除、物料清点、数据备份与转存、场地交接
    • 要点:分区撤场避免拥堵;资料归档清单
    • 风险与预案:物料遗失→编号与出入库复核;数据丢失→双重备份至云与本地

资源配置

时间段 人员配置(数量/角色) 主要物资设备
06:00–08:30 执行经理1、技术总监1、音响2、灯光2、视频3、直播4、IT网络2、舞美6、物料4、安全4 主舞台(约12m×6m)、LED屏10m×4m、投影/回看屏、音箱阵列、无线话筒6、提词器、控制台、切换台、摄像机4、导播台、路由与光纤、UPS、导视牌、签到台、展示台
08:30–09:30 注册督导1、签到员8、礼仪10、安保6、摄影2、客服2 胸卡/挂绳、二维码扫码枪、打印机、资料袋、咖啡茶点、指示牌、拍照背景板
09:30–12:00 主持人1、舞台经理1、产品总监1、演示负责人2、演讲人3、技术支持4、摄影/摄像4、直播4、公关2 演讲PPT与备机、演示设备主备、揭幕装置、场景道具、灯光预设、录音与推流设备
12:00–13:30 体验区讲解员8、导览员6、餐饮经理1、服务员12、保洁2 体验工位8–10套、互动屏、打卡系统、餐台与餐具、垃圾分类桶
13:30–14:30 讲师2、助教4、技术支持2、摄影1 工作坊工位(笔记本/设备)、投影/白板、问答收集表
14:30–15:00 主持人1、运营2、礼仪4 抽奖系统与备用签筒、奖品、签收表
15:00–16:00 渠道经理2、法务1、主持人1、摄影1 商务政策资料、FAQ手册、签约意向表
16:00–16:30 公关经理1、主持人1、媒体接待2 媒体提问次序牌、录音设备、答问卡
16:30–17:00 商务经理4、销售总监1、助理2 洽谈桌6、隔断、名片收集盒、线索记录表
17:00–18:00 媒体公关2、摄影/摄像3、礼仪2 专访区布置、授权书、采访题纲
18:00–19:00 执行经理1、舞美6、技术6、物料4、保洁4 打包工具、物料清单、硬盘与云备份、场地交接单

注意事项

  • 时间管理与节点控制

    • 全体人员统一使用微信群+现场对讲,设“时间控制岗”在后台同步提醒
    • 彩排至少2次:技术彩排(前一晚或清晨)、流程彩排(含走位与口播)
    • 关键节点(发布仪式、媒体Q&A、抽奖)设硬性时间上限与提示牌
  • 内容与口径

    • 所有演讲稿、PPT、案例内容提前锁版并过审,统一法律与隐私合规
    • 演示视频、本地演示包、对外素材(Logo、主视觉、海报)统一版本管理
  • 现场体验

    • 体验区设置清晰标签与动线图,安排分时导览,避免拥堵
    • 餐饮注意过敏标识与素食/清真选项,饮水点分布均衡
  • 媒体与直播

    • 直播采用主备推流(主:光纤,备:5G路由),提前压测;设置“转场片头”以应对临时调整
    • 媒体资料包含:新闻稿、高清图片与视频素材下载链接、产品参数页、采访预约表
  • 安全与应急

    • 电力:主配电+备用UPS;设备编号与电缆整理,防绊倒
    • 医疗:急救包、AED位置明确;与场地保安保持应急联动
    • 人流:高峰期开启备用通道;体验区执行单向流线
    • 设备故障:音视频主备链路、备用笔记本与切换器;网络中断时切至本地录播
    • 极端情况(火警/停电):主持人与礼仪引导疏散,按场地应急预案执行
  • 数据与跟进

    • 线索收集统一用电子表单与纸质备份;设数据核对岗
    • 活动后48小时内完成素材整理与感谢邮件/短信推送;发布回放与资料下载链接
  • 成本与灵活性

    • 高预算优先保障视听与内容质量、餐饮与体验;预留5–10%机动费用
    • 保留可调节环节(茶歇、分论坛问答、洽谈时段)以应对流程延迟

该方案在保证流程顺畅的同时,为关键环节设定清晰负责人与应急预案,资源配置到位、时间节点可控,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与现场灵活性。

活动概述

  • 活动类型:企业会议(小型)
  • 活动时长:半天(建议上午 8:30–12:30,对外时段 9:00–12:00)
  • 预算水平:标准(以场地提供基础设备为主,适度外包摄影/茶歇)
  • 参会规模:建议 20–40 人
  • 会议目标:
    • 明确本季度重点信息与任务分工
    • 展示核心项目进展/产品要点
    • 形成可执行的行动项与时间节点
    • 完成满意度反馈并沉淀会议纪要

日程总览

时间段 环节 目标/产出 负责人 备注
07:30–08:15 场地布置与设备联调 签到台、指引牌、投影/音响调试完成 活动经理、AV工程师、后勤 两支无线麦、备用有线麦、翻页笔、转接线
08:15–08:30 内部准备会 明确分工与时间控制规则 活动经理、主持人、演讲人 复核议程与紧急联系人
08:30–09:00 签到与迎宾 准时入场、资料发放 礼仪/签到、后勤、摄影 胸卡/二维码签到,轻茶点开放
09:00–09:10 开场与议程说明 会议规则与目标对齐 主持人 说明互动方式与时间提醒
09:10–09:40 主题分享 1(战略/季度重点) 统一方向与重点 演讲人A(高管) 控时 30 分钟,PPT统一模板
09:40–09:55 Q&A 1 解决关键问题 主持人、演讲人A 线下举手+收集纸条问题
09:55–10:10 茶歇与交流 缓冲与自由沟通 后勤、摄影 补给饮品,拍摄合影/交流瞬间
10:10–10:40 主题分享 2(项目/产品演示) 展示进展与下一步方案 演讲人B(项目负责人) 演示设备提前连线与镜像
10:40–10:55 小组讨论/互动投票 汇总意见与优先级 主持人、活动经理 线上投票或纸面投票
10:55–11:15 案例分享/外部声音(可选远程连线) 借鉴经验/客户反馈 演讲人C或客户代表 如无外部嘉宾,改为内部最佳实践
11:15–11:25 行动项与里程碑确认 输出明确责任与日期 活动经理、主持人 采用SMART原则,现场记录
11:25–11:35 负责人与时间节点宣布 对接后续跟进机制 活动经理 公布负责人与汇报节奏
11:35–11:50 会议反馈问卷与抽奖 收集满意度与建议 活动经理、礼仪/签到 二维码问卷,准备小礼品
11:50–12:00 合影与自由交流 增进关系与收尾 主持人、摄影 集体合影地点预设
12:00–12:30 撤场与资料归档 设备撤离、资料打包、纪要初稿 活动经理、后勤、AV工程师 回收胸卡、垃圾清理、导出签到数据

环节详情

  • 场地布置与设备联调(07:30–08:15)
    • 内容:签到台、指引牌、主背景板/易拉宝、座位区名牌;投影/音箱/麦克风/翻页笔/转接线/定时器测试。
    • 要求:PPT在主机与备机各一份;视频文件本地存储并关闭系统更新/通知;Wi-Fi测速不低于 30 Mbps。
  • 内部准备会(08:15–08:30)
    • 内容:逐项过流程;强调控时策略;确认应急预案与联络人。
    • 要求:主持人携带时间提示卡;各演讲人确认点击顺序与过渡语。
  • 签到与迎宾(08:30–09:00)
    • 内容:二维码签到+纸质备份;发资料夹/笔;引导入座。
    • 要求:分两条队伍,A–M/N–Z分流或按部门分流;重点嘉宾设置快速通道。
  • 主题分享与Q&A(09:10–09:55)
    • 内容:战略重点与目标、关键指标;现场问答与问题归类。
    • 要求:控制每张PPT讲解不超过 2 分钟;Q&A 提前收集 5 个高频问题。
  • 茶歇(09:55–10:10)
    • 内容:咖啡/茶/水/轻点心(常温与少量热饮)。
    • 要求:垃圾袋与纸巾备足;防止泼洒,靠边摆放。
  • 项目/产品演示(10:10–10:40)
    • 内容:演示核心功能或里程碑;展示数据与风险点。
    • 要求:演示设备有独立电源;切换视频分辨率为 1080p;预演脚本 3 次。
  • 小组讨论/互动投票(10:40–10:55)
    • 内容:围绕两到三个议题,形成优先级投票结果。
    • 要求:每组 4–6 人;出 1 名记录员;使用二维码投票(纸质备份)。
  • 案例分享/外部声音(10:55–11:15)
    • 内容:客户反馈、成功实践或失败复盘。
    • 要求:远程连线预设Zoom/Teams备选;外接音频测试回声与延迟。
  • 行动项与里程碑确认(11:15–11:25)
    • 内容:逐项明确负责人、截止日期、衡量标准。
    • 要求:使用行动项模板现场填报;屏幕实时展示并确认。
  • 负责人宣布与跟进机制(11:25–11:35)
    • 内容:发布每项任务的汇报节奏(如每周例会)。
    • 要求:指定会议纪要负责人与提醒机制(日历邀请)。
  • 反馈问卷与抽奖(11:35–11:50)
    • 内容:满意度、改进建议;小礼品抽取提高参与度。
    • 要求:问卷不超过 6 题;准备纸质备用;抽奖流程简短。
  • 合影与自由交流(11:50–12:00)
    • 内容:统一合影姿位与标语;安排关键人合照。
    • 要求:摄影师提前踩点、设定光圈与快门;备便捷标识牌。
  • 撤场与资料归档(12:00–12:30)
    • 内容:设备撤离、场地复原、导出签到与问卷数据、形成纪要初稿。
    • 要求:确认无遗失物资;场地按合同交付标准复位。

资源配置

  • 人员配置(建议)
    • 活动经理 1:总控流程与风险、与场地/供应商对接
    • 主持人 1:控场与时间提醒
    • 演讲人 2–3:主题分享与演示
    • AV工程师 1:音视频/连线/备机
    • 礼仪/签到 2:迎宾、胸卡、资料发放、问卷回收
    • 后勤 1:茶歇、物资补给、现场秩序
    • 摄影 1:照片与短视频记录(可外包半天或内部指派)
  • 物资清单
    • 签到与指引:签到台、胸卡/挂绳、签到二维码展架、纸质名单、签字笔、易拉宝、指引牌
    • 会议设备:投影或大屏、HDMI/Type-C 转接、两支无线麦+一支有线备份、音箱、翻页笔、定时器、延长线/排插、备机(充好电)
    • 资料耗材:议程单、行动项模板、便签纸、马克笔、会议文件夹
    • 茶歇:咖啡/茶/水、纸杯/搅拌棒/纸巾、轻点心
    • 其他:合影背景位置、拍摄设备(相机/手机云台)、应急药品(创可贴)
  • 时间段资源调度示例
    • 07:30–08:15:AV工程师、后勤、活动经理入场;设备与布置
    • 08:30–09:00:礼仪/签到、摄影在位;主持人检视流程
    • 09:00–12:00:主持人控场;AV工程师驻场;后勤巡场;摄影机动
    • 12:00–12:30:后勤与AV撤场;活动经理收集数据与资料

注意事项

  • 时间与控场
    • 每个分享严格控时;超时 2 分钟内主持人温和提醒
    • 预留全程 10–15 分钟机动时间,避免连锁延误
  • 文件与设备
    • 所有PPT统一模板与字号;视频文件本地备份;转接线至少两种规格
    • 设备测试包含:麦克风、音量、投影分辨率、网络连线、远程会议账号
  • 签到与数据
    • 二维码签到+纸质备份;及时导出名单
    • 反馈问卷控制在 3–6 题,涵盖满意度、改进、关键收获
  • 成本与预算控制(标准预算建议)
    • 优先使用场地自带设备;摄影可选择半天简拍套餐或内部同事执行
    • 背景与装饰用易拉宝/指示牌替代定制桁架;礼品以实用小物(杯/笔记本)为主
    • 茶歇简约不浪费,按每人 1.5 份点心预估
  • 风险与应急
    • 设备故障:备机、备麦、有线备用;演示转为截图讲解
    • 迟到/签到拥堵:分流通道、延长签到至开场后 10 分钟,主持人先行引导
    • 远程连线异常:改为录播视频或文字摘要
    • 人员缺席:主持人可代读要点;活动经理调整议程顺序
  • 合规与隐私
    • 摄影前提醒参会者;涉及敏感数据的页面避免拍摄与外发
    • 会后文件仅在授权范围内共享

可灵活调整建议:

  • 若压缩至 3 小时:合并案例分享至主题 2 中,缩短Q&A各 5 分钟,保留行动项与反馈。
  • 若人数低于 20:取消分组讨论,改为全体互动投票与开放式发言。

活动概述

  • 活动类型:团队建设(大型规模,经济型预算)
  • 活动时长:2天(建议每天08:30–18:00,含午休)
  • 活动目标:
    • 增强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 建立团队信任与共同目标
    • 提升问题解决与资源整合能力
  • 策略原则:低成本、可扩展、场地友好、安全优先、流程顺畅
  • 组织架构(角色):活动总控(PM)、主持人、引导师(按参与人数配置)、安全/急救、后勤/物资、摄影/视频、场地协调

日程总览

说明:以下为标准时序,可根据实际人数与场地做区域分流与轮换。负责人为角色而非具体姓名。

第1天

时间段 环节 目标 负责人
08:30–09:30 报到与物资发放、分区引导 快速入场、明确分组与动线 后勤、引导师、场地协调
09:30–10:00 开场致辞+安全说明+全员热身 统一规则、降低伤害风险、激活氛围 主持人、安全、引导师
10:00–10:30 分组与队名队徽创作 建立身份认同与团队氛围 引导师
10:30–12:00 破冰轮换(3站) 打破隔阂、建立信任与沟通 区域引导师、安全
12:00–13:30 午餐与休息 补充能量、调整状态 后勤
13:30–16:30 任务闯关(6站轮换,每站25分钟+转场5分钟) 在压力下协作、资源整合、信息传递 区域引导师、安全、计分员
16:30–16:50 积分汇总与榜单公示 明确结果、增强参与感 主持人、计分员
16:50–17:20 小组复盘(结构化讨论) 输出改进点与共识 引导师
17:20–18:00 次日说明与收尾 交代集合与物资、稳定秩序撤场 主持人、后勤

第2天

时间段 环节 目标 负责人
08:30–09:00 集合与热身 回归状态、预防运动伤害 主持人、引导师
09:00–09:30 问题解决工作坊导入 明确任务框架与分工方法 引导师
09:30–12:00 大协作项目《拼图蓝图》 跨组协作、对齐愿景与目标 引导师、后勤
12:00–13:30 午餐与休息 补充能量 后勤
13:30–15:30 资源交换市集+任务完成 谈判与共赢、资源配置能力 主持人、引导师
15:30–16:00 全员协同挑战《节奏接力》 同步协作、凝聚力展示 主持人、摄影
16:00–16:30 复盘与行动计划 提炼经验、形成可落地改进行动 引导师
16:30–17:00 颁奖与致谢 激励与认可 主持人
17:00–17:30 反馈收集与有序撤场 数据沉淀与场地恢复 后勤、总控

环节详情

  • 报到与物资发放(Day1 08:30–09:30)

    • 内容:扫码签到/纸质签到、发腕带/号码牌、分配分组卡、引导至各区域
    • 要求:设置至少3条入场通道;每100人安排1名引导师分流;明显指示牌
    • 产出:分组完成、物资领用清单
  • 开场+安全说明+热身(Day1 09:30–10:00)

    • 内容:简短致辞、场地范围与禁区说明、热身拉伸
    • 要求:音响清晰、强调补水点与医疗点位置、统一口令
    • 产出:安全承诺、队伍纪律建立
  • 分组与队名队徽(Day1 10:00–10:30)

    • 内容:每组10–12人,选队名/口号/简单队徽(彩笔+卡纸)
    • 要求:控制音量、限时展示(每组30秒)
    • 产出:小组身份与初步默契
  • 破冰轮换(Day1 10:30–12:00,3站)

    • 站点示例(低成本、低风险):
      1. 名字接龙升级版:记忆与认可
      2. 同舟人椅:协作与信任(安全员在侧)
      3. 极速拼图:沟通与分工
    • 要求:每站25分钟+转场5分钟;区域安全巡检;随时补水
    • 产出:基础协作体验与信任建立
  • 任务闯关(Day1 13:30–16:30,6站)

    • 站点示例(含目标与材料):
      1. 无声传讯:只用手势传递图形信息(卡片)
      2. 纸塔挑战:限材料搭高塔(纸张、胶带)
      3. 盲阵走位:戴眼罩按数字站位(眼罩、地面编号)
      4. 管道接力:拼装管道运球(PVC管或纸板卷、球)
      5. 协作取水:绳圈拉瓶取水不碰地(绳子、矿泉水瓶)
      6. 照片复刻:团队摆造型复刻样照(打印照片)
    • 要求:统一计分规则(完成度+时间+安全);每站1名计分员;明显边界线
    • 产出:积分榜与差距认知
  • 复盘(Day1 16:50–17:20)

    • 内容:结构化提问(做得好的事/遇到的障碍/如何改进/明日应用)
    • 要求:每组提交1张复盘卡;主持人抽选分享
    • 产出:改进点清单
  • 问题解决工作坊导入(Day2 09:00–09:30)

    • 内容:工具“挑战三角”(目标-角色-资源),明确协作框架
    • 要求:每组确定负责人与记录员
    • 产出:行动计划模板
  • 大协作《拼图蓝图》(Day2 09:30–12:00)

    • 内容:每组制作“大图”的一部分(公司愿景、年度主题),最终拼合展示
    • 要求:跨组对齐边界与配色;设置拼合指挥区
    • 产出:完整蓝图、合影与视频素材
  • 资源交换市集(Day2 13:30–15:30)

    • 内容:各组拿到不完整材料包,通过交换/谈判完成指定作品或任务
    • 要求:设置公平规则与时间限制;市集管理员维持秩序
    • 产出:共赢体验、谈判与资源整合能力提升
  • 全员协同《节奏接力》(Day2 15:30–16:00)

    • 内容:按分区同步拍手/跺步/口号的节奏编排,最终全场合体
    • 要求:清晰节拍引导、区域领节人
    • 产出:凝聚力展示视频
  • 复盘与行动计划(Day2 16:00–16:30)

    • 内容:总结两天收获,形成工作场景中的3项具体改进行动
    • 产出:行动承诺卡(电子/纸质)
  • 颁奖与致谢(Day2 16:30–17:00)

    • 奖项:最佳协作、最佳创意、最佳团队精神(证书或纪念品)
    • 要求:控制时间,合影点位安排
  • 反馈与撤场(Day2 17:00–17:30)

    • 内容:扫码问卷、回收物资、分区有序离场
    • 要求:垃圾分类、场地恢复拍照留存

资源配置

说明:大型规模建议按比例配置资源,适配不同人数。以下为“每100人”标准,用于估算与扩展。

  • 人员(每100人)

    • 引导师:2–3名(含区域引导)
    • 安全/急救:1名持证人员(含急救箱)
    • 后勤/物资:2名(含发放与补水)
    • 计分员:1名(可兼任引导师)
    • 摄影/视频:1名
    • 主持与总控:固定各1名(不随人数线性增加)
  • 物资(每100人)

    • 手环/号码牌与记号笔:100套
    • 分组卡与队徽材料(卡纸、彩笔):10–12组套
    • 站点器材:
      • 纸张(A4/A3混合):300–400张;胶带10卷
      • PVC管或纸板卷:10–12段;轻质球2–3个
      • 眼罩:20–24个;地面数字标识贴若干
      • 绳子(5–10米):4–6条;空瓶/水瓶6–8个
      • 任务卡与照片打印:每站10–12套
    • 音响与麦克风:1套(含备用电源/电池)
    • 对讲机:6–8部(总控、主持、各区域负责人)
    • 补水点:2处(桶装水/瓶装水+纸杯或可重复水杯)
    • 医疗与防护:急救箱1套、冰袋、创可贴、消毒用品;一次性雨披若干(如户外)
    • 标识与围线:拉绳/路锥/标识牌若干
    • 记录与反馈:复盘卡、行动承诺卡、二维码展架
  • 场地与分区

    • 主舞台/集合区:可容纳全员、音响覆盖
    • 分区站点:按每10–12组配置6站,分布均衡,设明显边界与通道
    • 医疗点与补水点:靠近人流主通道、清晰标识
    • 雨天备用:室内多功能厅或教室分区(可将闯关改为桌面版任务)
  • 餐饮与交通(经济型)

    • 餐饮:盒饭/简餐,含素食选项;水和水果补给
    • 交通:集中接驳或自驾拼车;设置统一集合点与时窗

注意事项

  • 安全
    • 开场进行统一安全说明;划定禁区与紧急集合点
    • 高温/寒冷防护:补水、遮阳/保暖物资;医疗点常驻人员
    • 活动强度适中,避免肢体对抗;安全员值守“人椅”“盲阵”等站点
  • 流程与时间
    • 严格控制轮换时长(25分钟任务+5分钟转场)
    • 设置5–10分钟机动时间以应对延迟
    • 主持与总控通过对讲机同步节奏与广播
  • 场地与合规
    • 提前确认场地许可、噪音限制与保险要求
    • 明确垃圾清运与场地恢复标准,拍照留证
  • 预算控制
    • 使用可重复物资(PVC管、标识牌、对讲机)
    • 材料以纸张、绳子、卡片为主;减少定制高成本器材
    • 印刷简化,更多使用电子资料与二维码
  • 天气与备选方案
    • 雨天:将“闯关”改为室内桌面任务(信息传递、拼图、资源交换)
    • 风大/烈日:站点适当靠近遮蔽区;缩短室外时长、增加补水休息
  • 人员组织
    • 每组设队长与记录员;每区设领队与安全员
    • 入场、午餐、撤场采用分批次错峰,避免拥堵
  • 成果与反馈
    • 复盘卡和行动承诺卡现场收集;统一二维码问卷
    • 重点拍摄“蓝图拼合”“节奏接力”“颁奖”三个高光时刻

该方案注重时间节奏、低成本器材与可扩展的分区轮换,适合大型团队在经济型预算下执行。可根据实际人数与场地条件微调各环节时长与分区数量,确保流程顺畅与参与体验良好。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帮助市场、公关、行政与会务团队在几分钟内产出专业且可执行的活动日程方案,覆盖时间节点、任务分工、资源配置与执行要点。通过对活动类型、时长、规模与预算的灵活适配,快速形成首版计划并高效迭代,减少沟通成本与返工,提升审批通过率与落地效率,适用于会议、发布会、庆典、展览、团建等多种场景,确保控成本、控节奏、控风险,最终提升参与体验与活动效果。

适用用户

企业市场经理

快速搭建产品发布会流程,明确主持与嘉宾安排、媒体签到与演示节奏,联动直播与宣传节奏,控制预算并对接供应商,确保发布日顺利出圈。

行政与HR负责人

一键生成团建行程,含餐饮交通、破冰与分组、风险与保险提示,可直接用于领导审批、员工通知与费用测算,提升执行效率。

会议策划公司项目经理

同时管理多会场与并行议程,自动排冲突与控时,生成设备与物料清单、人员排班与场控提示,快速产出对内对外版方案。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活动全程日程框架,分钟级安排,确保流程无缝衔接与可执行落地
按类型时长规模与预算自动匹配流程模块,减少反复沟通与试错成本显著降低
自动标注关键节点与负责人,生成任务清单与截止时间,压实执行落地风险预警
内置供应商对接步骤与资料清单,含备选方案与比价提示,沟通更省时省心
覆盖场地布置、交通餐饮、物资与签到动线,给出时间表与人手配置建议
自带宣传节奏与渠道建议,区分预热、现场与复盘阶段,提升到场与转化
提供风险清单与应急预案,一键调用备用流程,确保突发情况不慌乱,可演练
输出结构清晰:概述、总览、环节与资源,直接用于沟通会与执行手册
支持按行业与活动类型复用模板,少改参数即可生成专属方案与物料表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17 tokens
- 4 个可调节参数
{ 活动类型 } { 活动时长 } { 活动规模 } { 预算水平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