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理念生成器

65 浏览
4 试用
1 购买
Oct 15,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门为设计工作者和创意人员打造,能够系统化地生成具有深度和实用性的设计理念。通过结构化的工作流程,从需求分析到概念提炼,再到方案优化,逐步输出完整的设计理念框架。亮点在于:采用分步推理确保逻辑严密,融合多维度设计要素提升创意质量,提供具体实施路径增强可操作性,适用于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空间规划等多种设计场景,帮助用户突破思维局限,产出既有创新性又具落地性的设计方案。

设计需求分析

  • 核心诉求总结

    • 明确平台定位:作为现有工具(Jira/Asana/Slack/Teams/Notion等)之上的轻量“对齐-决策-交付”协调层
    • 清晰价值主张:以透明、可追溯、可衡量的方式减少跨团队协作成本,加速共识与交付
    • 输出理念概要、原则、实施步骤,并对齐跨团队目标与迭代路线
    • 满足约束:预算紧、周期短、需快速验证(MVP优先、集成复用、数据驱动)
  • 关键设计要素

    • 用户角色与场景:产品/研发/设计/运营/市场/项目管理等跨职能团队,在目标对齐、依赖管理、决策落地、进度可视与复盘中协作
    • 关键任务闭环:对齐(目标与边界)→ 决策(方案与责任)→ 交付(任务与依赖)→ 复盘(证据与改进)
    • 信息结构:目标→承诺→证据(文档/PRD/任务/工单)→状态→决策谱系→依赖网络
    • 功能模块(MVP):对齐板、决策账本、交付轨迹、依赖图谱、复盘库;与现有工具的轻集成
    • 权限与治理:角色权限(Lead/Member/Stakeholder)、RACI责任标注、变更留痕与可追溯
    • 度量指标:对齐完成率、决策时长、依赖解决时长、会议时长变化、重复工作率、跨团队周期时间
  • 主要约束条件

    • 预算紧:优先复用现有工具与低代码组件,减少自建复杂能力(如IM、任务系统)
    • 周期短:6周内完成MVP、试点落地与数据验证
    • 快速验证:明确实验设计与北极星指标,采用真实项目试点,以差异化数据与访谈双证据评估

核心理念提炼

  • 核心设计概念

    • 协作最小闭环:用最少的结构化对象(目标、决策、依赖、证据)串起从对齐到交付的关键时刻
    • 透明即对齐:通过可视化与可追溯的协作脉络减少误解和重复成本
    • 目标-承诺-证据三联:将“为什么做”(目标)、“做什么与谁负责”(承诺)、“做到的证据”(链接到现有工具)统一在同一屏上
  • 价值主张阐述

    • 降本增效:减少跨团队沟通迭代、会议时间与协调开销
    • 加速决策:让关键决策可见、可审、可复用,缩短从讨论到定案的路径
    • 提升可控:对齐边界与依赖,降低目标漂移与交付风险
    • 可量化价值:以可度量的指标证明协作改进带来的商业效果
  • 创新点分析

    • 协作卡片(Atomic Collaboration Card):将目标、决策、依赖、证据抽象为标准化卡片,统一创建、引用与追踪
    • 决策谱系(Decision Lineage):记录决策上下文、参与者、依据、影响范围与变更,形成可追溯的“决策账本”
    • 对齐板(Alignment Board):将跨团队OKR/项目目标、边界与承诺在一屏可视化,自动拉取证据与状态
    • 依赖图谱(Dependency Map):以关系图展示跨团队依赖,标注风险级别与解决时限
    • 轻流程编排:对齐→评审→定案→执行→复盘的标准仪式模板,降低协作摩擦
    • 跨工具聚合层:以链接与轻集成为先,避免重复建设任务与文档系统

设计理念框架

  • 核心理念表述

    • 定位:一个聚焦“对齐-决策-交付”关键时刻的轻量跨团队协调平台
    • 使命:让协作的关键信息变得可见、可追溯、可衡量,从而持续提升跨团队的清晰度与交付速度
    • 口号:把协作的关键时刻做成可见的闭环
  • 设计原则清单

    1. 清晰优先于完整:先保证关键信息的清晰与对齐,再逐步丰富细节
    2. 单一事实源头:通过链接与聚合构建“一个事实真相”,杜绝信息割裂
    3. 最小结构化:用最少的标准化对象管理协作复杂性,避免流程过度设计
    4. 渐进暴露:按角色与任务阶段渐进呈现信息,降低认知负荷
    5. 可追溯与可审计:所有决策与变更留痕,便于复盘与治理
    6. 互操作与可复用:优先集成现有工具,减少迁移成本
    7. 权限与信任:清晰的角色边界与责任标注,保证透明与安全并存
    8. 数据驱动改进:以指标和实验来迭代体验与流程
  • 实施要点说明

    • 信息架构(IA)
      • Space(组织/事业部)→ Program(跨团队项目群)→ Initiative(具体项目)→ Workstream(工作流/模块)
      • 每个层级支持协作卡片:目标、决策、依赖、证据、里程碑
    • MVP模块
      • 对齐板:目标、范围、里程碑、责任人、承诺;自动汇总进度与证据
      • 决策账本:决策条目(议题、选项、依据、参与者、结论、生效范围、复盘时间)
      • 交付轨迹:拉取Jira/Asana等任务状态与进度燃尽,形成统一视图
      • 依赖图谱:跨团队依赖关系、风险等级、解决负责人与期限
      • 复盘库:里程碑复盘模板和证据归档
    • 集成策略(低成本)
      • 单点登录(SSO)与权限同步
      • 双向链接与轻Webhook:Jira/Asana任务、GitHub PR、Notion/Confluence文档、Slack/Teams消息
      • 不自建IM与任务系统,专注聚合与编排
    • 权限与治理
      • 角色:Lead(对齐与决策发起)、Member(执行与反馈)、Stakeholder(审阅与认可)
      • RACI标注:每个决策与依赖明确责任矩阵
      • 仪式模板:对齐会、决策评审、里程碑复盘的轻模板

方案实施建议

  • 具体实施步骤(6周迭代路线)

    • 第1周:发现与定位
      • 访谈跨团队代表,梳理1-2个高价值试点项目的关键痛点与目标
      • 明确定位与价值主张语句、北极星指标与次级指标
    • 第2周:MVP范围与原型
      • 定义信息架构与协作卡片模型,绘制低保真原型
      • 确定优先集成清单(Jira/Asana + Slack/Teams + 文档工具)
    • 第3周:快速构建与集成
      • 完成对齐板、决策账本、交付轨迹的基础功能与链接集成
      • 上线依赖图谱的最小版本(手动与半自动混合)
    • 第4周:试点运行与数据埋点
      • 在2-3个跨团队项目试点;引导使用仪式模板
      • 埋点与仪表盘:对齐完成率、决策时长、依赖解决时长、会议时长
    • 第5周:评估与迭代
      • 基于数据与访谈优化信息呈现、权限与模板
      • 引入复盘库与里程碑视图,补齐证据归档
    • 第6周:总结与推广
      • 输出试点成效报告与案例;制定扩容计划与治理准则
      • 制定下一阶段路线:自动化提醒、智能洞察(风险预警、依赖冲突检测)
  • 预期效果评估

    • 指标目标(试点期)
      • 对齐完成率≥85%
      • 决策平均时长缩短30%
      • 依赖解决时长缩短25%
      • 会议时长下降20%,重复工作率下降20%
      • 活跃使用率(周活)≥70%,关键模块使用覆盖≥80%
    • 评估方法
      • 数据对照(试点前后)+ 半结构化访谈 + 协作健康度调查(清晰度、速度、信任度)
  • 风险提示与应对

    • 工具蔓延与重复建设:坚持“聚合为主、集成为先”,不自建IM/任务核心能力
    • 抵触变更与采用率低:用真实项目试点与轻仪式模板,设置使用门槛最低的路径
    • 责任不清与权限争议:强制RACI标注与变更留痕;Lead担责与Stakeholder认可机制
    • 数据安全与合规:SSO、最小权限、审计日志;合规审查与数据隔离
    • 集成不稳定:优先成熟接口与Webhook,关键场景保留手动兜底流程
    • 范围蔓延:以MVP范围清单和指标为边界,任何新增功能需量化价值后进入迭代队列

附加:对齐跨团队目标与迭代路线(版本蓝图)

  • V0.1(MVP,6周):对齐板、决策账本、交付轨迹、依赖图谱(基础)、复盘库(模板),集成Jira/Asana+Slack/Teams+文档工具
  • V0.2:自动提醒与日历联动、依赖冲突提示、对齐可视化升级
  • V0.3:仪表盘与趋势分析、跨项目风险雷达、复盘知识复用(决策案例库)
  • V0.4:智能洞察(预测瓶颈、建议决策依据)、自动化编排(基于触发条件的轻流程)

理念概要(定位与价值主张)

  • 定位:面向跨职能团队的轻量协调平台,专注“对齐-决策-交付”三大闭环,连接现有工具构建单一事实源
  • 价值主张:让关键协作信息透明、可追溯、可衡量,降低沟通与协调成本,提升决策速度与交付确定性
  • 核心信息对象:协作卡片(目标、承诺、证据、决策、依赖、里程碑)
  • 成功标准:以数据证明减少协作摩擦与提升交付效率,形成可复制的跨团队协作范式

设计需求分析

  • 核心诉求总结

    • 为“新消费品牌”构建系统化的叙事与视觉风格。
    • 提炼可复用的核心概念与表达准则,统一传播语言。
    • 生成活动落地要点与主题线,支持多渠道、多触点的高效执行。
  • 关键设计要素

    • 叙事结构:从价值到场景再到行动的闭环,确保可感知、可证明、可参与。
    • 传播语言:统一语调、句式模板、关键词词库与证据表达规范。
    • 视觉系统:可扩展的色彩、字体、形态与数据化元素,兼容静态/动态与各类尺寸比例。
    • 模板与资产:模块化版式、组件库、触点适配规范,保证一致性与效率。
    • 活动机制:主题线、落地形式与互动设计,确保品牌理念可体验、可转化。
  • 主要约束条件

    • 多渠道兼容:电商(主图/详情)、社媒(9:16/1:1/4:5)、线下零售(POP/陈列牌)、户外(OOH)、包装与快递物料、直播与短视频。
    • 不同触点统一性:在不同团队/供应商执行下保持风格一致与信息优先级清晰。
    • 合规与伦理:真实可证、避免过度承诺;不同地域文化适配;易读易识别与无障碍规范。
    • 资源与周期:模板驱动、低学习成本、可快速迭代。

核心理念提炼

  • 核心设计概念

    • 概念名:可证的日常焕新
    • 定义:以“可靠证据”驱动的轻量升级,围绕真实生活场景化表达,并通过可参与的行动闭环,让用户在每一次触点感到“更好一点、毫不费力”。
  • 价值主张阐述

    1. 可证(Proof-first):每个主张有事实支撑与来源标注,提升信任与转化。
    2. 可感(Scene-led):以具体场景讲述改进点,让用户迅速感知价值。
    3. 可参与(Co-create):提供简单、明确的参与方式(尝试、反馈、共创),强化社区关系与复购。
  • 创新点分析

    • 叙事证据链:在所有文案与视觉中嵌入“证据单元”(数据、对比、真实评价),让沟通从“说服”变为“佐证”。
    • 视觉量化语言:将证据转化为可读的图形元素(数据片、进度条、对比图标),形成独特识别。
    • 行动闭环模板:固定“价值→场景→证据→行动”的沟通顺序,减少信息噪音与执行偏差。

设计理念框架

  • 核心理念表述

    • 我们以“可证的日常焕新”为核心,通过证据驱动的叙事与量化视觉语言,在真实生活场景中传递轻量升级的价值,并以简明的参与机制构建持续的品牌关系。
  • 设计原则清单

    1. 证据优先:每个主张配对1个证据单元(数据/来源/对比),证据位置固定且醒目。
    2. 场景为王:视觉与文案以具体使用场景开场,避免抽象口号孤立出现。
    3. 模块一致:采用统一的版式模块与组件命名,跨触点保持结构不变、内容可变。
    4. 亲和简洁:字词短、语气温和、句式可复用;标题≤12字,副标题20–30字。
    5. 数据可读:数字不裸露;配符号与单位,读数规则一致(百分比两位小数,时间到分钟)。
    6. 动态节制:动效以“信息强化”为目的,持续0.6–1.2秒,避免花哨分散注意力。
    7. 无障碍与可达:对比度AA≥4.5:1;视频与图片提供替代文本;字体字号≥12pt(正文)。
    8. 合规与边界:证据来源明示,避免暗示医疗/功能超范围;跨区域文化敏感词替换。
  • 实施要点说明

    • 叙事结构模板(四句法)
      1. 场景句:点出真实使用情境(时间/地点/动作)。
      2. 价值句:明确“更好一点”的具体改进。
      3. 证据句:给出“数据/对比/评价+来源”。
      4. 行动句:给出单一步骤参与(购买/试用/反馈/共创)。
    • 传播语言规范
      • 语调:简练、明证、对话、温度。
      • 关键词词库(示例):更省时、更安心、更耐用、更轻负担、真实评测、来源可查、一起改进。
      • 句式模板:今天,就让XX更好一点;小证据,大改变;我们用XX,把XX减少了XX%;参与体验,告诉我们下一步该怎么更好。
    • 视觉系统(Design Tokens)
      • 色彩:核心主色(Brand Primary 500/700)、证据色(Evidence Blue 600)、参与色(Action Green 500)、中性色(Gray 200–900);对比度规则固定。
      • 字体层级:标题H1 32–36px;H2 24–28px;正文 16–18px;证据微文 13–14px;行距1.3–1.5。
      • 形态语言:圆角8px模块;数据片(矩形胶囊);进度条(填充+端点标签);对比箭头(上下/左右一致式)。
      • 图像风格:自然光、轻处理、少滤镜;人物表情自然;场景干净背景;产品近景+使用远景组合。
      • 动效规范:证据淡入(300ms)、数值递增(700ms)、按钮轻弹(150ms)。
    • 模板与版式
      • 核心模块:A-场景主图、B-价值标题、C-证据片、D-行动按钮、E-用户评价条、F-来源标注。
      • 版式适配:9:16/1:1/16:9/4:5固定栅格,元素位置保持相对关系;安全区定义与溢出处理。
    • 证据表达标准
      • 格式:数据+单位+来源(来源/日期/样本量)。
      • 示例:节省时间 23.5%(内部测试,2025/样本N=312)。
      • 用户评价:引用≤40字,署名与平台标注。

方案实施建议

  • 具体实施步骤

    1. 快速洞察(2周)
      • 收集用户场景清单(≥12个)、高频痛点与改进点。
      • 建立证据池:实验、对比、用户评价、第三方报告。
    2. 叙事地图与语言库(1–2周)
      • 输出“场景-价值-证据-行动”四句法示例库(每品类≥8条)。
      • 完成语调指南与关键词词库,设定禁用词(夸大、绝对化)。
    3. 视觉系统与模板(3周)
      • 定义Design Tokens与动效规范;产出跨比例模板(9:16/1:1/16:9/4:5)。
      • 组件命名与用法清单,建立Figma/Sketch库与导出规范。
    4. 试点触点(2–3周)
      • 选择3个触点试点:电商首页、抖音短视频、线下货架陈列。
      • A/B测试:证据片显著性与行动按钮文案的点击/转化对比。
    5. 资产沉淀与治理(持续)
      • 建立资产仓与版本控制;月度审查证据有效期与来源更新。
      • 供应商培训与审核流程;发布“执行检查清单”。
  • 预期效果评估

    • 品牌一致性:模板使用率≥85%,跨触点风格偏差<10%(审稿评分)。
    • 传播效率:素材产出时间缩短30–40%;复用率≥60%。
    • 转化指标:CTR提升10–20%;详情页停留时长提升15%;加购率提升8–12%。
    • 信任度:证据标注素材的收藏与评论中的“可信”“真实”关键词占比提升≥20%。
  • 风险提示与应对

    1. 证据不足或失效
      • 应对:建立证据更新周期(每季度),使用“中性证据语”替代绝对说法;缺证据时降级为“场景+用户评价”。
    2. 视觉信息过载
      • 应对:每版面证据片≤2个;优先展示最能驱动行动的单一数据;动效不叠加。
    3. 文化与语境不适配
      • 应对:本地化词库与emoji白名单;敏感词审查;区域测试小样本验证。
    4. 模板滥用导致僵化
      • 应对:设定“可变区”(色彩辅助、图像构图、按钮文案),在不破坏结构的前提下保持新鲜度。
    5. 夸大宣传风险
      • 应对:法务与合规前置审核;所有数据留档;在素材下方提供“方法说明/样本量/限条件”。

——

附:活动主题线与落地要点(供快速调用)

  • 年度母题:可证的日常焕新
  • 季度子题(可轮替)
    1. 小证据,大改变
    2. 今天,就让XX更好一点
    3. 真实评测,共同升级
    4. 轻负担,更安心的选择
  • 落地形式
    • 线上:证据短视频挑战(发布你的焕新证据,统一模板);电商证据详情页;KOL“场景-证据”测评直播。
    • 线下:焕新实验台(对比演示);证据墙(用户评价胶囊);参与按钮(扫码试用/反馈)。
  • 行动句模板(可直接用)
    • 参与体验,告诉我们下一步该怎么更好。
    • 扫码试用,上传你的证据,我们一起升级。
    • 现在试试,把XX减少XX%,看得见的改变。

本方案以“证据驱动+场景化+行动闭环”为核心,通过明确的语言与视觉规则、跨比例模板与活动机制,确保新消费品牌在多渠道与不同触点保持统一、可信、可参与的叙事与风格。

设计需求分析

  • 核心诉求总结

    • 为移动理财App建立可验证的体验价值主张、清晰的信息架构、具体可执行的交互准则。
    • 输出包含实施清单与评估指标,用于可用性验证与持续迭代。
    • 全面符合无障碍与隐私合规规范,确保“可访问、可解释、可信赖”。
  • 关键设计要素

    • 用户主要任务:账户总览、转账/支付、投资(申购/赎回/调仓)、账单与预算、风险与收益洞察、通知与帮助。
    • 信息架构:自下而上的内容归类与路径收敛;自上而下的导航与任务直达;支持渐进式呈现与搜索。
    • 交互准则:单任务聚焦、明确反馈、可撤销与容错、风险前置提示、数据可解释性与透明度。
    • 无障碍:文本可缩放、对比度、语义标签、屏幕阅读、手势与键盘可用、触控目标大小。
    • 隐私与安全:数据最小化、目的限定、加密传输与存储、权限透明、可撤回同意与细粒度控制。
  • 主要约束条件

    • 适配iOS/Android平台规范(HIG/Material)并满足WCAG 2.2 AA。
    • 遵守主流隐私与数据保护要求(如GDPR、CCPA等地区法规的等效原则),以及金融场景的KYC/风控要求。
    • 可扩展性与性能约束:弱网、离线、设备碎片化、兼容不同屏幕尺寸与系统版本。

核心理念提炼

  • 核心设计概念

    • 概念名:清晰·可控·被保护(Clarity–Control–Protected)
    • 定义:以“可信任的信息呈现”和“可控的操作路径”为核心,辅以“被保护的隐私与资金安全”,让用户在每个关键决策点获得明确、低负担、可撤销的交互体验。
  • 价值主张阐述

    • 信任优先:在数据、风险、费用与条款上保持透明可解释,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
    • 认知经济:减少操作和理解负担,以单屏单目标、渐进式细节、智能预填与错误预防提高效率。
    • 主动助理:对重要资金事件与风险变化提供及时、可操作的洞察与提醒,而非打扰式推送。
    • 无障碍默认:将可访问性作为设计默认状态,而非附加选项。
    • 隐私内生:从采集到使用全链路最小化与用户可控,不使用暗黑模式设计。
  • 创新点分析

    • 自适应深度架构(Adaptive Depth IA):根据任务复杂度自动切换信息层级与辅导强度,初学者得引导,熟练者得直达。
    • 风险前置提示(Risk-First Prompts):在转账、投资等高风险操作前提供显著的影响与撤销窗口,替代事后错误纠正。
    • 行动卡面(Action Cards):在首页以“可立即执行”的卡片集合任务(转账、还款、申购、预算提醒),缩短路径并承载关键上下文与验证。

设计理念框架

  • 核心理念表述

    • 用统一的信息语言与可控的交互路径承载财务决策,将风险、成本与隐私透明化,确保每一步可理解、可撤销、可追踪;以“清晰—可控—被保护”为体验准则,构建值得长期信赖的理财入口。
  • 设计原则清单

    1. 单屏单目标:每个屏幕仅有一个主操作;次要操作折叠或延后。
    2. 渐进披露:先给结论,再给依据;详情与条款按需展开。
    3. 明示状态:加载、成功、失败、等待、风控验证均有显著可见的状态与文案。
    4. 可撤销与宽限:关键资金动作提供撤销/延时执行与确认二次门槛。
    5. 风险可解释:收益、费用、波动、风险等级以简单视觉与短文案说明来源与计算逻辑。
    6. 一致与可预测:组件与文案遵循设计令牌与内容规范,跨模块一致。
    7. 无障碍默认:文字≥16sp可缩放、对比度≥4.5:1、触控目标≥44px、语义标签完整、焦点可达。
    8. 隐私最小化:仅在必要场景请求权限,明确用途、可撤回;默认关闭非必要数据采集。
    9. 反馈及时:操作≤100ms微反馈,网络动作提供进度与离线/弱网兜底。
    10. 不做暗黑模式(Dark Pattern):不以默认勾选、隐藏风险、诱导授权等方式影响用户判断。
  • 实施要点说明

    • 信息架构(底部导航5区+全局搜索)
      1. 首页:账户总览、余额与资产分布、行动卡(转账/还款/申购)、关键提醒与洞察。
      2. 账户:活期/定期/信用卡/基金/股票等分组;进入详情包含交易明细、对账、导出、问题上报。
      3. 转账·支付:收款人选择(联系人/模板/扫码)、金额输入(智能上限与风控)、到账时效与费用透明、确认与撤销。
      4. 投资:产品列表(风险等级、费率、历史波动)、申购/赎回流程、目标与计划(定投)、持仓与盈亏解释。
      5. 洞察·预算:预算设置与执行、账单周期、现金流预测、风险提醒与可操作建议。
      6. 我的:身份与安全、隐私控制、通知偏好、权限管理、帮助与客服、法律与条款。
      • 全局:搜索与命令面板(可直接“转账给张三100元”)、消息中心、紧急冻结入口。
    • 交互准则(关键模式)
      • 输入与验证:数字键盘、自动格式化、即输即验(金额、账号)、错误预防文案替代惩罚。
      • 确认与撤销:高风险动作须二次确认+短暂撤销窗口;定时执行提供变更/取消入口。
      • 异常与兜底:弱网离线提供只读与队列提交;服务中断展示明确影响范围与预计恢复。
      • 解释与透明:费用、风险、时间与来源以提示条与“了解更多”链接说明,避免术语堆砌。
    • 无障碍与隐私实现
      • 无障碍:支持系统动态字体、语义标签(ARIA/OS原生无障碍)、焦点顺序、屏幕阅读替代文案、动画可减弱。
      • 隐私:TLS 1.3传输、AES-256静态加密、数据最小化采集、目的限定与保留期限、细粒度同意管理、A/B与埋点遵循匿名/差分隐私策略。

方案实施建议

  • 具体实施步骤

    1. 研究与定义(第0-2周)
      • 用户任务清单与场景地图;利益相关方访谈;数据与风险字典(费率、时效、限额)。
    2. 信息架构设计(第2-4周)
      • 卡片分类与树测(Card Sort/Tree Test);导航草图与命名测试;收敛为底部导航+搜索。
    3. 设计系统搭建(第3-6周)
      • 设计令牌(颜色/间距/字体/状态)、组件库(表单/卡片/图表/反馈)、内容风格指南(微文案与风险提示模板)。
    4. 关键流程原型(第4-8周)
      • 转账、申购/赎回、预算设置、风险提醒;多保真原型(低保真到可交互高保真)。
    5. 无障碍与隐私评审(第6-8周)
      • WCAG 2.2 AA核对清单、屏幕阅读测试;权限与同意流程隐私评审。
    6. 可用性测试与迭代(第7-10周)
      • 任务型可用性测试(首转账、首次申购、预算设置);修正信息层级与文案。
    7. 技术对齐与埋点方案(第8-10周)
      • 事件命名、参数字典、差分隐私策略;弱网与离线策略落地。
    8. 试点发布与监测(第10-12周)
      • 小流量灰度;监测关键指标与异常;迭代修正。
    9. 全量发布与运营(持续)
      • 功能开关、风控策略联动;客服与帮助中心优化;版本节奏与回归测试。
  • 预期效果评估

    • 可用性与体验指标
      • 任务完成率(首转账/申购/预算):≥95%
      • 首次成功率(无帮助完成):≥85%
      • 平均任务时长(首转账≤60秒、申购≤90秒)
      • 错误率(表单/校验):≤3%
      •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80
      • SEQ(单次易用评分):≥5/7
    • 行为与业务指标
      • 首页行动卡点击率提升≥20%
      • 转账转化率提升≥10%,投资申购转化率提升≥8%
      • 次日留存提升≥5%,关键功能月活提升≥10%
    • 无障碍与隐私合规
      • 对比度合格率100%,屏幕阅读任务覆盖≥95%
      • 动态字体支持覆盖≥95%屏幕
      • 权限同意清晰度(理解度问卷)≥90%,撤回/管理路径可达率100%
    • 性能与稳定性
      • 关键页面首屏渲染<1.5s(4G网络),失败请求率<0.5%
  • 风险提示与应对

    • 监管与条款变化:建立法规观察与快速更新机制;产品文案与解释组件可配置化。
    • 安全事件与风控误杀:风险分层与人工复核通道;紧急冻结入口与客服直达。
    • 市场波动引发误解:在投资模块提供显著的风险说明与历史波动可视化,避免过度承诺。
    • 弱网与服务中断:离线只读、队列提交、清晰的中断提示与预计恢复时间。
    • 设备碎片化与无障碍缺陷:建立设备与辅助技术测试矩阵;回归测试与可访问性整改周期。
    • 数据质量与解释偏差:为关键指标与图表标注来源与刷新时间;提供“查看计算方法”链接。
  • 实施清单(用于迭代与验证)

    • 信息架构
      • 首页行动卡是否覆盖TOP5任务且可直达
      • 底部导航命名是否通过树测≥80%正确率
      • 搜索是否支持任务指令(转账/还款/申购)
    • 交互与反馈
      • 每屏仅一个主按钮,次要操作折叠
      • 高风险动作二次确认+撤销窗口≥10秒
      • 异常与弱网兜底文案完整、可重试
    • 无障碍
      • 对比度≥4.5:1;触控目标≥44px
      • 动态字体与内容重排无截断
      • 语义标签与焦点顺序正确;屏幕阅读能完成核心任务
    • 隐私与安全
      • 权限弹窗包含用途、可拒绝与后续管理路径
      • 数据最小化与保留期限声明可见
      • 传输TLS 1.3、静态AES-256;审计日志完备
    • 内容与解释
      • 费用/时效/风险说明有来源与更新时间
      • 术语有简明解释与“了解更多”链接
    • 测试与监测
      • 关键任务埋点与事件参数通过联调
      • 可用性测试样本≥20人/迭代;SUS≥80门槛
      • 无障碍专项测试与缺陷清单闭环

该方案以“清晰—可控—被保护”为总纲,提供从理念到落地的完整框架,确保移动理财App在信息架构与交互上可验证、可迭代、可合规。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产品经理

梳理产品定位与价值主张,快速产出评审所需的设计理念概要、原则与实施步骤,对齐跨团队目标并形成迭代路线。

品牌策划人

提炼品牌核心概念与表达准则,生成主题叙事、视觉风格原则与活动落地要点,统一传播语言,提升一致性与转化。

UI/UX设计师

根据业务目标生成体验价值主张、信息架构与交互准则,附实施清单与评估指标,用于版本迭代与可用性验证。

解决的问题

面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空间与体验设计等场景,帮助从“模糊需求”快速生成“有说服力的设计叙事”。通过分步推演让思路层层递进、逻辑闭合,融合美学、功能与商业目标,提炼独特主张并给出可执行的原则与步骤。目标是缩短方案构思时间、提升提案通过率、减少返工,促使团队在短周期内产出既有创意张力又能落地的设计理念,从首次试用就能看到明显的效率与质量提升,进而驱动付费转化。

特征总结

轻松将模糊需求转化为清晰设计理念,自动识别关键要素与约束,输出可执行方向。
分步推理构建完整理念框架,从概念、原则到实施要点,一键生成结构化成果。
融合品牌、产品、空间等多维视角,自动整合跨领域灵感,提升方案的商业与体验价值。
智能优化措辞与表达,让理念通俗易懂、便于沟通评审,显著缩短讨论与决策时间。
提供具体实施路径与里程碑建议,辅助资源排期与风险预案,帮助团队稳步落地。
支持模板化与参数化调用,可按行业、风格、预算快速定制,批量生成同一标准下多版本。
自动识别矛盾与空白点,给出取舍策略与替代方案,降低返工率与沟通成本。
一键生成评估指标与预期效果,帮助团队对齐目标,持续跟踪并迭代优化设计理念。
兼顾审美与实用,自动平衡风格与功能,让创意既有辨识度也能转化为可落地方案。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0.00元 ¥20.00元
立减 50%
还剩 00:00:00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600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设计主题 } { 核心诉求 } { 设计约束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