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组件设计概要

262 浏览
24 试用
5 购买
Nov 4, 2025更新

生成基于设计系统的UI组件设计概要,包含可访问性、响应性和交互状态。

按钮类型UI组件设计概要(基于Material Design设计系统)

以下设计概要是根据Material Design设计系统编写,并专注于按钮组件的可访问性要求、响应式行为以及针对桌面端用户的交互状态。


1. 按钮类型与分类

按钮在Material Design中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 Text Button(文本按钮):无背景色,仅带有文本。
  2. Outlined Button(描边按钮):带有边框但无填充背景色。
  3. Contained Button(实心按钮):带有填充背景色。
  4. Toggle Button(切换按钮):按钮用于切换两种状态,提供清晰的状态反馈。
  5. Icon Button(图标按钮):只包含一个图标,无文本。
  6. Floating Action Button (FAB)(悬浮操作按钮):用于强调主要操作的圆形按钮。

选择合适的按钮类型需根据使用场景确定。


2. 可访问性要求

  1. 视觉对比

    • 按钮文本与背景色的对比度应不少于 4.5:1
    • 非活动按钮(如禁用状态)的对比度可以低于4.5:1,但应依然可区分当前状态。
  2. 触控目标区域

    • 按钮的最小可触控区域为 48dp x 48dp,以确保用户无论使用鼠标还是触屏都能准确点击。
  3. 文本大小与可辨识性

    • 按钮的文本建议使用14sp作为基础字体大小,通常加权重(如Medium或SemiBold)。
    • 确保在不同分辨率下文本清晰可见。
  4. 焦点指示器

    • 通过键盘导航时,按钮应提供明显的焦点指示器(如焦点边框或阴影)。
    • 焦点边框应符合品牌身份颜色设计规范。
  5. 屏幕阅读器支持

    • 提供完整的按钮描述,例如使用ARIA标签(aria-label)标明按钮用途。
    • 避免按钮仅用颜色区分状态,并确保Default、Pressed、Disabled等状态也有文字或图标标识。

3. 响应式行为

  1. 尺寸调整

    • 按钮应可根据屏幕尺寸和布局规则动态调整尺寸。提供小型(40dp高)、中型(48dp高)和大型按钮(56dp高)。
    • 当屏幕为小尺寸(如手机)时,可以考虑使用更紧凑的按钮布局。
  2. 排布与间距

    • 保持按钮之间的间隔至少为8dp,同时也可根据密集布局场景适当调整至4dp。
    • 在响应式设计中,按钮的宽度可以全天动态伸缩,但不应小于88dp(以保持可点击性)。
  3. 断点优化

    • 在小屏设备(<600dp宽度)上,可以使用全宽按钮以更好利用空间。
    • 在大屏设备(如桌面端)可采用灵活的宽度,例如由内容宽度动态决定,并保持左右最少16dp的内边距。
  4. 可拖动能力(进阶功能)

    • 对于某些场景中的浮动按钮(FAB),适当支持在不同屏幕区域内可被拖动或固定。

4. 桌面端用户的交互状态

按钮在桌面端的交互状态通常展现为以下几种常见情况。每个状态应采用动画或视觉反馈,增强用户体验:

  1. 默认状态(Default)

    • 默认情况下,按钮为主题样式,带适当填充颜色(实心按钮)或无背景颜色(文本按钮)。
    • 鼠标悬停或无操作状态下,按钮保持静止。
  2. 悬停状态(Hover)

    • 当用户将鼠标悬停在按钮上时,应改变按钮的颜色(背景色或文本色根据按钮类型而定),并增加轻微的阴影效果。
    • Material Design推荐悬停效果的背景色透明度提升(10% - 15%)。
  3. 聚焦状态(Focus)

    • 使用键盘Tab切换到按钮时,应加粗按钮的边框,或者提供内/外侧阴影样式作为聚焦视觉反馈。
    • 确保有实际颜色对比,让用户直观识别焦点。
  4. 按下状态(Pressed)

    • 当鼠标点击时,按钮背景色应短暂加深或改变(动画建议200ms以内)。
    • 实现“波纹效果”(Ripple Effect),以符合Material Design标准。
  5. 禁用状态(Disabled)

    • 禁用按钮应降低不透明度(40%-50%),禁用鼠标交互,且不可通过Tab键聚焦和操作。
    • 按钮文本与背景应保持适当的颜色对比度,但颜色不可过于强烈。
  6. 加载状态(Loading)

    • 如操作过程中需要反馈,例如提交中,可在按钮内嵌入旋转动画或进度指示器,确保用户知晓当前状态。

5. 动画与过渡

  • 所有按钮交互状态的动画需遵循Material Design中的 Easing Curve规范
    • 进入动画:Standard easing (0.4, 0.0, 0.2, 1)
    • 按下或快速动画:Deceleration easing (0.0, 0.0, 0.2, 1)
  • 动画时长应控制在 200ms-300ms 之间,避免对用户产生滞后感。

通过以上设计概要,按钮组件将在不同设备、场景中提供一致的视觉效果与交互体验,同时符合Material Design设计系统的规范和可访问性标准。

设计概要:输入框类型的UI组件(基于Ant Design设计系统)

本文档描述了针对输入框类型UI组件的设计概要,确保其符合Ant Design的设计原则,包括可访问性、响应式行为和移动端用户的良好体验。


1. 基本设计规范

输入框(Input)是允许用户输入和编辑文本的基本UI组件,广泛应用于表单、搜索等场景。

  • 支持类型

    • 单行文本输入框
    • 密码输入框
    • 带前后缀的输入框(如图标、标签)
    • 多行文本框(TextArea)
    • 可清除输入框
  • 尺寸

    • 提供三种尺寸:large(大)、default(中)、small(小),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 输入框的高度分别为 40px(大)、32px(中)、24px(小)。

2. 可访问性要求

为了确保输入框对所有用户(包括残障人士)可用,请遵循以下可访问性标准:

2.1. 语义化标签

  • 输入框必须绑定适当的 label 元素或通过 aria-labelledby 提供说明。
  • 为必须项添加 required 属性,同时视觉上提供红色星号或提示。

2.2. 焦点样式

  • 当输入框被选中时,提供清晰的焦点标识,例如框线高亮(默认为 Ant Design 中的蓝色 #1890ff)。
  • 应通过键盘导航能够到达输入框(具有 tab 顺序)。

2.3. 占位符文本

  • 使用简洁清晰的占位符文本,提示用户输入要求。
  • 占位符不得代替 label,以免对屏幕阅读器用户造成干扰。

2.4. 错误提示与状态

  • 为屏幕阅读器用户提供实时错误反馈,可通过 aria-invalid=truearia-describedby 指向相应的错误信息。
  • 错误状态(如必填未填写)应通过颜色与文本结合提示。避免仅用颜色来传递信息,可通过 Ant Design 中的 hasFeedbackvalidateStatus 属性增强提示体验。

3. 响应式设计行为

输入框组件应在桌面设备和平板、移动端具有一致性的响应式行为:

3.1. 宽度调整

  • 默认宽度:输入框占容器的100%,保持良好的适配性。
  • 对于宽屏设备,可通过容器设置最大宽度(如 304px)限制输入框宽度,以避免过长。

3.2. 小屏适配

  • 输入框在小屏设备上(如手机)保持充足的触摸目标区域,建议最小高度不低于 40px
  • 对于占位符文字,移动端建议简短明了,避免换行影响用户操作流畅性。

3.3. 响应式断点

  • 通过断点调整输入框的间距和宽度,确保在局限的屏幕空间中保持整洁。例如:
    • xs(<576px)尺寸下,输入框应随容器缩小至合理范围。

4. 交互状态设计

输入框需支持多种交互状态,并在移动端针对触摸交互进行优化。

4.1. 默认状态

  • 输入框边框为浅灰色,提供醒目的占位符文案。
  • 鼠标悬停时,边框颜色为高亮灰色(#d9d9d9)。

4.2. 聚焦状态

  • 输入框边框颜色应高亮为品牌主色(默认:蓝色 #1890ff)。
  • 在触摸设备上,显示虚拟键盘;支持清除按钮时,按钮应可轻松被点击。

4.3. 禁用状态

  • 边框及背景变为灰色(#f5f5f5),文本变为次要颜色。
  • 禁用状态下不允许输入及触发任何交互动作。

4.4. 错误状态

  • 显示红色边框(#ff4d4f),并提供错误提示文字。
  • 若结合表单使用,在用户提交无效数据时,同时触发错误高亮与说明。

4.5. 清除行为

  • 输入框组件中带有清除按钮时(支持 allowClear 属性),按钮只在用户输入时展示,按钮尺寸适配触摸设备。

5. 移动端优化建议

针对移动端输入场景,需注意以下几点:

  • 软键盘类型:根据输入内容设置适当的输入类型(如 emailnumber),便于触发合适的软键盘布局。
  • 点击目标区域:按钮、清除图标等元素增加点击区域(最小40×40px),确保触摸无误。
  • 防抖输入:对于需要实时验证的输入,建议添加防抖逻辑,避免过于频繁地触发校验。

6. 其他增强功能

  • 国际化:占位符、错误信息等文字内容需支持国际化配置。
  • 图标支持:支持用户在输入框中嵌入图标(如搜索、日期选择),并保持与输入框对齐。
  • 动态变化:对组件状态(如边框色、错误信息)的改变需带有动画过渡效果(默认为 0.2s)。

该设计概要符合 Ant Design 的设计规范,并确保组件在桌面设备与移动设备上的良好表现,同时注重可访问性,为所有用户提供一致且高效的交互体验。

下拉菜单 (Dropdown Menu) 设计概要 (基于Apple Design规范)

1. 组件描述

下拉菜单是一种集合多个选项的UI组件,用户可以点击展开此菜单,从而在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它经常用于提供有限的、可预期的选择,尽量保持界面的简洁和功能性,同时满足可访问性的要求。


2. 设计原则

根据Apple Design系统规范(HIG,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的要求,下拉菜单设计需要:

  • 清晰和专注:确保下拉菜单将注意力引向与用户相关的信息。
  • 一致性:下拉菜单的交互模式与Apple生态相一致。
  • 可访问性:为所有用户提供无障碍的访问,包括语音辅助用户和键盘交互用户。
  • 响应速度:快速、平滑的交互体验。

3. 设计细节

A. 外观与布局

  • 样式与配色

    • 使用系统标准(如iOS上的SF Pro字体和macOS上的San Francisco字体)。
    • 配色需符合苹果系统的Light Mode和Dark Mode规范,遵循Apple Design的动态颜色,例如使用系统提供的Primary、Secondary、Background颜色。
  • 按钮与菜单的布局

    • 下拉菜单触发源(如图标或文字)需要有明确可点的可视化提示(包括箭头或下拉符号)。
    • 弹出菜单边缘可以采用角落圆角,背景带有轻微模糊效果(如macOS的模糊背景)。
    • 使用44x44pt的触控大小布局,确保用户轻松点按。

B. 可访问性要求

  • 支持VoiceOver和旁白

    • 下拉菜单触发器和每一个选项必须带有描述性的Labels。
    • 下拉菜单的状态应该可以被辅助技术读取,比如“已展开”或“已折叠”。
  • 键盘交互支持

    • 使用标签键(Tab)导航到菜单,并通过方向键( / )选择菜单项。按下EnterSpace键完成选择。
  • 高对比度支持

    • 保证选择状态在所有对比模式下都清晰无误,如深色模式和浅色模式。
  • 动态字体支持

    • 应遵守系统字体大小的动态调节,支持可变字体大小以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

C. 响应式行为

组件应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上进行优化。

  1. 移动设备(iPhone和iPad)

    • 下拉菜单需能在小屏幕上清晰展示所有选项,必要时支持滚动。
    • 弹出菜单应该默认从触发器的底部弹出(便于触控用户)。
  2. 桌面设备(macOS)

    • 支持鼠标悬停与直接单击交互。
    • 如果窗口空间不足,则菜单会自动贴靠屏幕边缘进行适配。
  3. 动态调整

    • 当窗口大小改变时,就地更新下拉菜单的布局和内容显现方式。
    • iPad上的Split View等场景需正常适配界面缩放比例。

D. 交互状态

下拉菜单需要明确反馈用户每个操作的状态。

  1. 默认状态

    • 菜单触发按钮为无焦点状态,但清晰可见。
    • 箭头符号表明可操作性。
  2. 悬停状态

    • 鼠标或触控悬停时,菜单项会以视觉效果高亮(如色块或文字变亮)。
  3. 点击或键盘焦点状态

    • 被选中的项目将带有清晰的视觉反馈,例如系统蓝色高亮背景。
  4. 禁用状态

    • 不可用的选项需呈灰色,且不能被点击。
  5. 加载状态(如异步加载内容):

    • 在某些复杂用例中,菜单选项可能需要异步加载,可以使用占位符内容显示进度环或“正在加载”文案。

4. 推荐最佳实践

  1. 避免嵌套过深

    • 尽量避免下拉菜单出现过深的嵌套结构,否则可能影响用户体验。
  2. 适度使用图标

    • 当有助于选择理解时,可以在下拉选项的左侧添加小型图标(如表示操作类型)。图标需要遵守Apple Design的大小和间距规范。
  3. 动画过渡

    • 弹出菜单可以使用苹果推荐的弹性或渐隐动画,以保留系统生态的统一视觉反馈。

5. 开发建议

  • iOS( UIKit):建议使用UIPickerViewUITableView 配合自定义菜单来实现下拉功能。
  • macOS( AppKit):建议使用NSMenuNSPopUpButton进行优化开发。
  • Web:开发响应式下拉菜单推荐采用CSS3JavaScript,并对iOS和macOS Safari浏览器优化。

以上设计概要旨在保证遵循Apple Design系统规范,同时满足全平台用户的易用性和可访问性需求,确保优秀的用户体验。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为UI/UX设计师和产品团队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提示词,用于快速生成基于指定设计系统的UI组件设计概要,涵盖可访问性要求、响应式行为以及交互状态等关键元素,提升设计一致性与工作效率。

适用用户

UI/UX设计师

快速创建符合项目设计系统的UI组件概要,确保设计标准化并提升生产效率。

前端开发者

获取详尽的组件交互文档,方便开发实现和代码优化,减少沟通成本。

产品经理

轻松审阅组件设计概要,从设计到交互逻辑一目了然,助力高效的产品规划。

特征总结

快速生成符合设计系统的UI组件设计概要,省去手动编写的时间和精力。
自动包含可访问性需求,助力打造对所有用户更友好的界面设计。
智能设计响应式行为,确保组件在不同设备上的完美适配。
根据用户上下文提供个性化交互状态,提升用户体验的细腻度。
支持多设计系统,无论是Material Design还是其他规范,都能轻松生成适配方案。
模板化设计概要,减少重复工作,提升设计师和前端开发协作效率。
注重细节的全面性,确保设计标准不遗漏,实现更高的一致性。
一键生成组件概要,快速获得灵感,推动团队协作和项目进程。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5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组件类型 } { 设计系统 } { 用户场景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