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提示词:个性化心理治疗对话助手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Oct 21, 2025更新

本提示词模拟专业心理治疗师的一对一对话场景,通过深度共情和结构化引导帮助用户缓解情绪压力。系统采用渐进式问题探索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原则,在安全边界内提供个性化支持。亮点包括动态情绪评估、多轮对话记忆整合、危机预警机制,能有效识别用户核心诉求并引导正向思考,适用于日常情绪管理、压力疏导及自我成长等场景,为心理健康应用提供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

谢谢你把这些情况说出来。先说明一下:这里是一个安全、支持性的对话空间,我会尊重你的隐私;同时这不替代线下医疗诊断或药物建议。如果在交流中出现自伤或其他高危信号,我会优先提供紧急干预资源。

我听到的关键信息是:近两周情绪低落,加班熬夜后持续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担心影响绩效;之前试过呼吸放松和两次线上咨询,效果一般。这些组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压力—失眠—效率下降—更焦虑—更晚加班”的循环,我理解这对你很消耗。

情绪评估(暂定):

  • 强度:6/10
  • 关键词:低落、焦虑/担心、疲惫、失眠、绩效压力、注意力分散
  • 可能的认知模式线索:灾难化(担心绩效受影响会引发更严重后果)、完美化/应该化(对工作产出期望很高)、过度责任感、睡眠焦虑(担心睡不着本身又让你更难睡)

为了更快定位可干预的环节,我会用“情境—感受—影响”的三级提问。请尽量按序简短回答(要点式即可):

一、情境

  1. 最近一周里,哪一天是压力和失眠最明显的典型日?那天的时间线大致如何(下班时间、加班内容、上床时间、入睡时长)?
  2. 加班主要在做哪些任务?这些任务里,哪一项最让你觉得“非做不可”?
  3. 管理者或同事近期对你绩效有没有具体反馈或隐性期待(比如必须在线、响应很快)?

二、感受与自动想法

  1. 躺下准备睡时,脑子里最常冒出的三句念头分别是什么(原话)?
  2. 当你难以专注时,你瞬间的情绪和身体信号是什么(比如心跳快、头重、肩颈紧、胃部不适)?
  3. 你最担心的“如果绩效受影响,会发生的最糟情况”是什么?

三、影响与应对

  1. 这两周的睡眠平均时长和入睡耗时各是多少?白天咖啡/糖分/能量饮料使用情况?
  2. 为了对抗担心,你现在采取的策略有哪些(继续加班、反复查消息、拖延、刷手机等),哪一个最占时间?
  3. 如果今晚睡眠质量提升10%,你明天最希望在哪个环节看到具体变化(例如上午专注一个90分钟深度块、减少返工、准时下线)?

在你回复前,给你一个可即刻执行的快速方案(三选一里我先推荐“行为激活”,因为你对呼吸放松反馈一般,而绩效与睡眠更受行为节律影响):

快速行为激活与睡眠减压(48小时版本) 今晚:

  • 加班止损边界:设定最晚下线时间为23:00或更早。下线前用“未完成清单”2分钟,把未做的事写到明天的首个时间块,告诉自己“现在不做,明早处理”。
  • 设备降噪:下线后把手机转为“夜间模式/免打扰”,从卧室移出;消息只在明早统一处理。
  • 睡前仪式(30–40分钟):热水淋浴或泡脚10分钟→肩颈拉伸5分钟→渐进式肌肉放松10分钟(从脚到头,每组紧张5秒放松10秒)→纸质轻阅读10–15分钟。避免屏幕和工作相关内容。
  • 失眠应对规则:如果躺下超过20分钟未入睡,起床到客厅安静坐着,低光,做轻阅读或身体扫描,困意上来再回床;不在床上“努力睡觉”。
  • 声音环境:尝试白噪音/雨声/风扇声,选择你最不刺激的一种。

明天:

  • 专注管理:两个“深度专注窗”各60–90分钟,采用番茄25/5;开始前写“一件最关键的事”,只处理这件事,其他想法记到旁侧纸上。
  • 微恢复:每25分钟站起伸展1–2分钟+喝水;午后避免咖啡因,最晚13:30。
  • 担忧时间:晚上19:00给自己15分钟“担忧时段”,写下担心→标注“可控/不可控”,可控项写明下一步具体动作和最小单位(比如“把A报告的目录定稿,用15分钟列提纲”)。
  • 管理节律:白天尽量晒10–15分钟自然光;避免晚间强光直射眼睛;如需小睡,限制在20分钟前,且不晚于15:00。

若你愿意再加一条认知重构(用来对付绩效焦虑的自动想法):

  • 四步思维记录(随手记在纸上)
    1. 触发情境与自动想法(原话):“如果今天效率低,老板会觉得我不行。”
    2. 证据核查:支持/不支持的证据分别是什么?(具体事实,而非感觉)
    3. 替代解释与概率:还有哪些合理解释?最坏/最好/最可能的结果分别是什么,概率多大?
    4. 行动选择:在“最可能”的前提下,我现在能做的一步是什么?(例如:完成关键任务的提纲+沟通优先级)

请先选定并执行其中的1–2条今晚就能做的步骤,并告诉我你的选择与可行度(0–10分)。你也可以补充上面提问的简短答案,我会根据你的回应进一步微调方案。

安全与支持提醒:

  • 如果出现连续几天的极度绝望、强烈自责、或有自伤想法/计划,请立即寻求线下支持。可拨打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800-810-1117(座机)或010-8295-1332(手机),或你当地心理援助热线(如上海:962525,广州:020-81899120)。遇到紧急危险,请拨打110或前往最近的医院急诊。
  • 我不会提供诊断或药物建议;若两周后仍显著影响工作与生活,建议预约线下心理咨询或睡眠专科评估。

等你回复后,我们将进入下一步的精调与巩固。

本次对话总结

情绪轨迹

  • 初始强度:6 → 结束强度:6(暂定,待你更新)
  • 主导情绪类型:低落、焦虑/担心、疲惫、睡眠压力

核心洞察

  1. 压力—失眠—效率下降—更焦虑—加班的循环正在维持困扰,伴随灾难化与完美化倾向
  2. 你已尝试过呼吸放松和线上咨询,说明有行动力;当前更可能受益于节律与边界的行为调整

建议方案

  • 即时应对:行为激活与睡眠减压(今晚设定下线时间、睡前仪式、失眠应对规则;明天两个深度专注窗+担忧时间)
  • 长期练习:每晚固定的“睡前30–40分钟仪式”与每日15分钟思维记录;每周回顾任务优先级与加班边界一次

注意事项

  • 若出现自伤念头、失控行为或无法维持基本功能,请立刻求助热线或医院急诊
  • 避免晚间强光与工作相关刺激;限制咖啡因至午前;不在床上处理工作或刷手机

谢谢你的信任,把这些说出来已经很不容易。我会以支持与不评判的方式陪你整理现在的压力与情绪。说明一下边界与保密:这是基于文字的心理支持,不做医学诊断或药物建议;你对节奏有主导权,随时可以暂停;除非出现严重安全风险(如自伤/伤人风险),否则内容不会被用于评判你。

先简要共情与映射:并行项目与家庭照护的双重负荷,叠加易惊醒与心悸的身体信号、工作效率下降,以及对考核与团队协作的担忧,这些都指向高压下的持续警觉与焦虑状态。你既在撑住工作,也在照顾家庭,说明你非常重视责任,这种“过度责任感+对后果的灾难化担忧”的认知模式,确实容易让身心都“拉满”。

情绪评估与关键词

  • 综合强度(0-10):5-6(结合你标注的紧急程度与躯体反应)
  • 关键词:压力过载、焦虑/惊醒、心悸、效率低落、考核担忧、过度责任、灾难化、预期性焦虑、睡眠警觉

安全确认(仅需是/否)

  • 过去两周是否出现过强烈绝望感、或想伤害自己/他人的念头?如果有,请立即告诉我,我们会优先做安全干预与资源对接。

定制化提问链(三级递进:情境—感受—影响) 第一轮·情境聚焦(帮你从“泛压”回到可操作的具体)

  1. 这周让你压力最大的一件工作情境是什么?涉及哪些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协作对象?
  2. 家庭照护中,最消耗你的具体环节是什么(例如夜间照看、突发情况、沟通分歧)?
  3. 易惊醒/心悸通常发生在什么时段与触发点(入睡前、凌晨醒来、邮件/消息提醒响起等)?

第二轮·感受标定(把模糊情绪变得可测量)

  1. 此刻请给“压力、焦虑、疲惫感”分别打分(0-10)。
  2. 身体上最明显的部位/感觉是什么(心跳、胸闷、肩颈紧张、胃部不适)?
  3. 当你想到考核与协作时,脑中跳出的第一句自动化念头是什么?它更像“如果…就完了”“我必须…”的哪一类?

第三轮·影响与认知重构(苏格拉底式)

  1. 如果最担心的事发生了,现实概率是多少(0-100%)?有什么客观证据支持/反驳这个概率?
  2. 哪些过往事实显示你仍在发挥作用(已完成的里程碑、同事反馈、家人支持点)?
  3. 未来72小时内,哪一个“最小可行动作”(5-15分钟内能完成)会对工作或睡眠带来最大杠杆?

即时应对(你现在就可以选用其一或组合)

  • 呼吸与地面化(2-5分钟):方块呼吸法(吸气4拍-停4拍-呼气4拍-停4拍,循环4-6次)+ 5-4-3-2-1感官锚定(说出你能看到5样东西/触摸4样/听到3种声音/闻到2种气味/想到1句支持性语句)。适合心悸/惊醒当下降压。
  • 思维卡片(1分钟):把自动化念头写成一句话→问“有何证据支持?有何证据反驳?如果同事遇到同样情境,我会怎么客观看待?”→生成一条更平衡的替代想法。
  • 微任务出发点:为并行项目列出“本日3个关键成果”(可量化且可完成),每个成果对应一个15-25分钟番茄;完成后用一句话记录成就感,给大脑一个“已完成”的结束信号。

长期练习(选一个为主,其他为辅助) A. 认知重构(ABC思维记录,每周3次)

  • A事件:写下具体触发(如“明天评审”)
  • B信念:自动化念头+强度评分
  • C情绪/行为:情绪强度与身体反应
  • D质疑:证据、替代解释、现实概率
  • E效果:更新后的情绪评分与下一步行动 坚持2-4周,通常能显著降低灾难化与过度责任带来的焦虑。

B. 行为激活与负荷管理(每日)

  • 任务分桶:必须/重要/可推,莫把“重要”都当“必须”
  • 番茄与缓冲:25分钟专注+5分钟伸展/补水,连续3轮后强制10-15分钟恢复
  • 协作界限:把响应时段与可交付格式提前约定(模板、截止时间),减少不确定性引发的警觉

C. 睡眠仪式(每晚30-45分钟)

  • 关屏与降光:固定睡前“降噪”窗口
  • 渐进性肌肉放松:从脚到头每组肌肉紧张5秒-放松10秒,循环10分钟
  • 惊醒重启:醒来后不翻盘思考,起身走到窗边做2轮方块呼吸+轻拉伸,再回床;若>20分钟仍醒,改到沙发进行放松练习

资源链接与后续

  • 公司EAP:建议预约连续跟进(如4-8周),把今天的“思维记录”作为起始材料。
  • 如未来情绪显著加重或出现安全风险: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当地12320健康热线可转接心理援助)、北京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或010-8295-1332;若处于紧急危险,请优先联系当地急救120。
  • 若心悸/失眠持续加重或影响日常功能,建议线下就医做基础体检以排除躯体因素(不构成医学诊断)。

请先从上面的三层问题中按顺序回复1-2点你最有把握回答的内容,我会据此继续细化你的专属方案,并一起评估即时练习后的强度变化。

本次对话总结

情绪轨迹

  • 初始强度:5-6 → 结束强度:待反馈
  • 主导情绪类型:焦虑、压力过载、预期性担忧

核心洞察

  1. 并行项目与家庭照护叠加,触发持续警觉与灾难化思维,导致睡眠与效率受损
  2. 现有积极资源:责任感强、已使用EAP自测、有动机寻求帮助、具备可执行的工作与睡眠微动作

建议方案

  • 即时应对:方块呼吸+5-4-3-2-1感官锚定(2-5分钟);写一条替代想法的思维卡片;设定“本日3个关键成果”并以番茄法推进
  • 长期练习:每周3次ABC思维记录(2-4周);每日任务分桶+协作界限约定;每晚30-45分钟睡眠仪式与渐进性肌肉放松

注意事项

  • 若出现自伤/伤人意念或失控行为,立即停止对话并联系紧急资源(当地120或心理援助热线)
  • 心悸与失眠若持续加重或伴明显躯体不适,建议线下体检排除躯体因素
  • 保持数字沟通边界:合理设定回应时段与任务模板,减少不确定性造成的警觉

你好,先谢谢你把这些状态说出来。这里是一个安全的空间,我会尊重你的隐私和感受。我们的对话旨在支持你做情绪疏导与策略练习,但不替代线下心理咨询或医学诊断;我也不会提供药物建议。如果在任何时候出现自伤、伤人想法或强烈冲动,请立即告诉我,或第一时间拨打本地危机热线,我会协助你连结到专业支持。

情绪评估(初步)

  • 依据你的描述,当前情绪强度估计:6/10(中等)
  • 关键词:睡前焦虑、反复思考/纠结、与室友沟通紧张、期中后动力下降、担心人际冲突

为了更精准定位困扰,我会用“情境-感受-影响”的三级提问法,请你尽量按真实发生的情况来回答,越具体越有帮助:

第1轮·情境

  1. 期中后最近一次与你室友发生的小冲突,具体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谁参与、对话的关键句子?
  2. 学习动力下降最明显的时段或课程是哪一类?你通常在那个时间段做了什么或避免了什么?

第2轮·感受与想法

  1. 冲突当下你最强烈的情绪是什么(比如焦虑、愤怒、委屈、尴尬)?强度0-10分?身体上有哪些反应(心跳、胃紧、肩膀紧等)?
  2. 当你反复思考时,脑海里出现的自动想法是什么?例如“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我一说话就错”等。这些想法分别的证据是什么、反证是什么?

第3轮·影响与功能

  1. 这些情绪和想法对你的学习、睡眠、人际的具体影响是什么?比如作业拖延、效率降低、入睡时间推迟等。
  2. 有什么时刻或情境下,状态会稍微好一点?你做了哪些不同的行为或有人给予了什么支持?

在你回复的同时,这里给你一个可以马上尝试的微练习,帮助缓解睡前焦虑与脑内打转:

即时微练习(2分钟)

  • STOP技巧:
    • S(停):当发现开始反复想室友冲突或学习压力,默念“停”。
    • T(呼吸):做三轮等长呼吸(吸4秒-停4秒-呼4秒-停4秒)。
    • O(观察):把此刻最强的念头写在纸上,用一句话命名它(如“预测失败”“读心室友”)。
    • P(选择):问自己两个苏格拉底问题——“我忽略了哪些证据?”“如果朋友遇到同样情况,我会怎么建议?”
  • “思维停车场”:把未解决的冲突要点写到小卡片上,约定明天某个具体时间再处理它,让大脑知道“现在不用解决”。

干预实施(首选方案:认知重构) 我们先从认知层面入手,针对“反复思考小冲突”和“睡前焦虑”的自动化负性想法进行重构:

  • 3步思维记录(每天1次,睡前或冲突后)
    1. 事件-情绪:写下触发事件、情绪类型与强度。
    2. 证据清单:列出支持该想法的3条证据与反证的3条事实(必须是可观察的事实)。
    3. 平衡陈述:将原始极端念头改写为更贴近事实的陈述。例如:
      • 原念头:“室友不喜欢我。”
      • 平衡陈述:“昨天我们有分歧,但他后来帮我借了书;关系里有紧张也有合作,我可以先把误会澄清。”
  • 指标:每次记录后给焦虑再打分(0-10),观察1周内是否有逐步下降。

沟通与家校协同建议(供你演练)

  • 与室友的开场脚本(“我-陈述”+具体化+边界):
    • “我想聊一下昨天的事。我当时有点焦虑,怕自己表达不清,让你不舒服。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们能直接说具体问题,比如‘晚上的噪音’或‘卫生分工’,并约定如果情绪上来了先暂停10分钟再继续,你觉得可行吗?”
  • 与家人的协同:
    • 目标:获得理解与情感支持而非绩效比较。
    • 脚本:“期中后我的状态有些波动,我需要的是你们先听我把情况讲完,再一起商量学习作息和压力缓解。能不能我们每周一次15分钟的电话,只做‘倾听+鼓励’,避免临时打分或比较?”
  • 与学校的协同:
    • 联系班主任/辅导员:说明期中后动力下降与睡前焦虑,申请学习方法工作坊或时间管理支持。
    • 心理中心:预约一次短期咨询(4-6次),重点处理“反复思考”和“人际沟通”的具体技能;你已参加过讲座,这是很好的起点。
    • 参与同伴互助小组:每周打卡目标与复盘,减少拖延与自我苛责。

安全与资源提示

  • 若出现以下信号,请及时求助:连续两周显著失眠/食欲变化、学习或社交功能明显下降、出现无望感或自伤念头。
  • 危机时请拨打: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800-810-1117(座机)或 010-8295-1332(手机);或联系学校心理中心/辅导员。
  • 我会尊重你的节奏,如果此刻不适合深入,也可以先从微练习开始。

期待你的回答:先从第1轮情境问题开始描述一个具体小冲突,以及你给睡前焦虑的0-10打分。我们再一起把思维记录写出来。

本次对话总结

情绪轨迹

  • 初始强度:6 → 结束强度:6(等待你的练习与反馈后更新)
  • 主导情绪类型:焦虑、紧张、挫败

核心洞察

  1. 期中后压力与人际小冲突叠加,触发了反复思考与睡前焦虑;自动化负性想法可能包含“读心”“以偏概全”“灾难化”。
  2. 你已有积极资源:愿意求助、参加过心理讲座、愿意练习家校协同与结构化沟通。

建议方案

  • 即时应对:2分钟STOP技巧+“思维停车场”,中断睡前脑内打转;把念头落到纸上,约定明天处理。
  • 长期练习:每日1次思维记录(事件-证据-平衡陈述),每周与室友/家人各一次结构化沟通演练;与学校心理中心预约短期咨询,聚焦认知重构与人际技能。

注意事项

  • 高压时避免在宿舍当下解决争论,先用暂停与呼吸法降温;沟通聚焦具体行为与可执行方案。
  • 若焦虑强度≥8/10持续一周,或出现自伤/伤人念头,立即联系危机热线或校内辅导员;本对话不提供医学诊断与药物建议。

示例详情

适用用户

在线心理健康平台运营

上线标准化心理支持入口,快速获得高质量对话与总结;基于情绪分级设置转介规则,提升留存与付费转化。

企业HR与EAP负责人

为员工提供匿名疏导通道,自动评估压力与风险;生成个人行动建议与资源清单,支持早期干预与复工复能。

学校辅导员与班主任

开展结构化情绪访谈,识别人际与学业困扰;安排练习与家校协同建议,降低突发事件与投诉率。

解决的问题

将一场普通聊天升级为专业、温暖、可落地的心理支持体验——帮助个人用户在焦虑、压力、人际关系与自我成长等场景中,快速获得被理解的感受与可执行的建议;让心理健康产品与企业关怀团队通过更高质量的对话,提升用户留存、口碑与订阅转化。核心目标包括:1) 即时缓解:以共情开场与情绪扫描,降低防御、稳定当下情绪;2) 精准定位:用递进式提问,一步步找到真正困扰与触发点;3) 行动方案:围绕认知、情绪、行为三条路径,给出立刻能做的具体练习与长期习惯;4) 安全守护:当出现高危信号,及时给出专业求助建议与紧急资源,保障用户与品牌安全;5) 可衡量的进展:对话结束呈现情绪变化与核心洞察,驱动下一次练习与持续使用。

特征总结

一键开启安全倾诉空间,自动建立信任与边界,降低防御感,安心表达。
动态情绪评估与轨迹总结,实时把握强度变化,帮助用户看见稳定向好的进展。
递进式提问链聚焦核心困扰,避免聊散,一次对话就找到可行动的方向。
认知、情绪、行为三维方案自动生成,贴合场景,给出可立即尝试的具体步骤。
多轮记忆整合延续目标与进度,减少重复讲述,提升被理解与持续陪伴感。
自动识别高危信号并温和预警,提供可靠求助渠道与热线,守护对话安全边界。
提供自助练习与周期任务清单,持续巩固效果,养成稳定情绪管理习惯。
适配职场、亲密关系、学业压力等场景,一键调用对应引导语与策略。
规范化对话总结输出洞察与行动,使每次交流都可复盘、追踪与分享进展。
可定制开场、提醒与语气风格,打造品牌化支持体验,提升用户信任与留存。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597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问题描述 } { 紧急程度 } { 干预史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