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提示词:机关单位防溺水安全宣讲专家

25 浏览
1 试用
0 购买
Oct 15,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专为机关单位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场景设计,能够生成结构严谨、内容专业、感染力强的防溺水演讲稿。系统通过深度分析溺水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结合机关单位工作特点和受众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宣讲方案。亮点包括:基于真实溺水案例分析的风险识别模块、针对不同水域环境的预防策略库、符合机关单位语境的表达方式适配、以及实用的应急处置流程指导。能够帮助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快速准备高质量的防溺水安全宣讲材料,提升干部职工的水上安全意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示例1

# 防溺水安全宣讲稿

## 一、当前防溺水安全形势
- 夏季及暴雨期,机关院区及通勤路线周边涉水风险显著上升,主要来自:院区景观水池、附近河渠、施工基坑积水、暴雨期排水井/暗涵、通勤路桥边水域。
- 机关单位人员特点:值班员、保安保洁近水作业与巡查频繁;部门负责人承担管理与统筹;干部职工通勤途经桥涵、河渠。
- 风险演变规律:雨前—雨中—雨后3个时段风险点位变动快(突涨水位、冲吸暗流、盖板移位),夜间与早晚通勤时段注意力相对分散。
- 宣讲口径:务实、可执行、不渲染。核心原则:不下水救援,先呼救报警;固定配备救生杆/绳/浮具与警示标识;每日巡查与暴雨前后专项检查。

## 二、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2.1 环境因素
- 景观水池:池沿湿滑、藻类滋生、无防护栏,视觉上“浅水”但边缘突然变深。
- 河渠与桥边:水位变化快、岸坡陡、暗流与回旋流、岸边碎石/淤泥易陷脚。
- 施工基坑积水:围挡缺失、临边防护不足、夜间照明差,雨后积水看不清坑缘。
- 排水井/暗涵:暴雨期井盖位移或缺失、管涵形成强吸力与湍流,近距高坠或卷入风险。
- 夜间/低能见度:照明不足、地面湿滑、视觉误判。

### 2.2 人为因素
- 近水拍照、探看水情、伸手捞物、跨越围挡等不安全行为。
- 值班巡查靠边行走、雨中执勤站位过近;保洁作业靠近无防护井口。
- 盲目下水救人、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不会使用抛投绳/救生杆。
- 夜间疲劳、穿着不适(湿滑鞋底)、携带重物影响平衡。
- 家庭层面:暑期子女私自下水玩耍、未成年人近水缺乏看护。

### 2.3 管理因素
- 重点水域未设置围挡/护栏与“禁止下水、注意边缘湿滑”等警示标识。
- 救生杆/绳/浮具配置不足或位置不明显、日常点检不到位。
- 巡查机制不清、暴雨前后专项检查缺失、隐患整改闭环不严。
- 施工与保洁外协单位安全交底不具体、作业批准和临边防护不到位。
- 报警与应急流程不明晰、无实操演练、值班应急联系方式不统一。

## 三、防溺水预防措施

以下以“三部分清单化”给出可执行要求,覆盖“风险识别—预防—应急”。

### 3.1 风险识别清单(现场点位+责任到人)
- 院区景观水池
  - 标识:池沿“禁止下水/远离水边/地面湿滑”醒目标牌。
  - 物理防护:必要处设置低矮护栏或防坠绳、夜间警示灯。
  - 责任人:物业经理/安保队长;每日巡查记录。
- 附近河渠与路桥边水域
  - 线路标注:通勤常用桥涵、近岸步道纳入“近水路线台账”。
  - 危险点:陡岸、易积水路段、无护栏处标识与临时围挡。
  - 责任人:综合办统筹、安保巡查。
- 施工基坑与雨后积水
  - 围挡/盖板:临边双重防护(围挡+警示),雨后加设临时盖板或警戒线。
  - 进度联动:施工单位每日风险告知、夜间照明检查。
  - 责任人:工程管理部门+施工负责人。
- 排水井/暗涵(暴雨期)
  - 井盖检查:雨前全面核查、雨中重点盯防、雨后复核复位。
  - 近井警戒:高水位期增设反光警示锥、封闭易涌井口。
  - 责任人:保洁/后勤;值班员同步巡查。
- 夜间/低能见度
  - 照明:近水区域补光、故障灯及时更换。
  - 通行:夜间近水路段设引导标识,必要时临时改道。
  - 责任人:后勤维护+安保巡查。

### 3.2 预防措施清单(人—物—事全要素)
- 个人防护(部门负责人、值班员、保安保洁)
  - 严禁:任何情况下不下水救援。
  - 站位:巡查与执勤距离水边≥1米,雨天≥1.5米;避免背水行走。
  - 装备:雨天穿防滑鞋,夜间携带手电;保洁作业前确认井盖稳固。
  - 技能:掌握“呼救—报警—抛投—伸援”四步法;不做危险动作(跨越、探身取物)。
- 设施物资配置
  - 每个重点点位:配置救生杆(≥3.5米)、抛投救生绳(带浮圈)、漂浮救生具,设置统一样式警示标识。
  - 摆放与可及:靠近水缘但不妨碍通行,夜间有反光标识;建立位置示意图。
  - 点检:每日巡查“在位、完好、可用”,周末与暴雨前后专项复核。
- 巡查与检查频次
  - 每日:早晚各1次重点水域巡查,记录水位、护栏/标识/救生器材状态。
  - 暴雨前:全面检查井盖、围挡、照明、救生器材;必要处加设临时围挡。
  - 暴雨中:动态巡查易涌井口、桥边低洼;发现异常即时设警戒并上报。
  - 暴雨后:复核井盖复位、清除淤积、恢复标识与器材;缺陷当日整改。
- 管理机制与培训
  - 台账:风险点位清单、巡查记录、整改闭环(问题—措施—复查—销号)。
  - 报警清单:119(消防救援)、120(医疗急救)、110(公安),单位值班电话;张贴至各岗亭与巡查本。
  - 交底与演练:对安保保洁与施工外协进行书面安全交底;每月一次微型演练(抛投绳/救生杆使用、报警口令)。
- 夏季专项行动计划(建议从即日起执行)
  - 第1周:完成风险点位拉网式排查与“物资到位”整改;更新标识与示意图。
  - 第2周:组织15分钟班组宣讲+实操演示(抛投/伸援);完善台账与巡查路线。
  - 全夏季:按频次执行“每日巡查+暴雨前后专项检查”;每月开展1次现场应急演练;对新进人员与外协班组开展到岗即交底。

### 3.3 应急处置清单(发现—报警—施救—医疗)
- 现场处置原则
  - 第一条:不下水救援,先呼救报警。
  - 保持自身安全,迅速疏散围观人群,预留救援通道。
- 报警流程(按就近与就急)
  - 同步拨打:119(消防救援)与120(医疗急救),必要时通知110(公安)维护现场。
  - 同步上报:单位值班电话与现场负责人,说明“地点—人数—状态—可达路线”。
- 非接触施救(Reach-Throw原则)
  - 伸援:使用救生杆/长柄工具让溺水者抓握,身体降低重心、多人协助固定。
  - 抛投:抛出带浮具的救生绳或漂浮物,让其抓牢后缓慢拖带至安全位置。
  - 语言引导:简短口令“抓住浮具—仰浮—慢慢靠近”,避免其用力拉拽施救者。
- 上岸后医疗急救(科学规范)
  - 评估:快速判断意识与呼吸;持续呼吸异常或无呼吸立即心肺复苏(CPR)。
  - CPR要点:在坚实地面进行胸外按压,频率约100–120次/分,按压深度约5–6厘米;会操作者按30:2进行按压与人工呼吸。现场有AED时按提示使用。
  - 保护与保暖: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倒挂控水等不科学做法;注意保暖,等待专业救援。
  - 转运:救援到场后按指令协助,提供事发时间、落水时长、已施救措施。

## 五、结语
- 防溺水重在“识风险、强预防、会应急”。请各部门负责人、值班员、保安保洁严格落实“三清单”:风险识别到位、预防措施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 坚持“三个强调”:不下水救援、先呼救报警;每个重点点位配齐救生杆/绳/浮具与警示标识;每日巡查与暴雨前后专项检查不打折扣。
- 通过台账化管理与演练化提升,形成“发现—整改—复查—销号”的闭环,确保机关单位夏季涉水安全可控、风险可防。

示例2

# 防溺水安全宣讲稿

## 一、当前防溺水安全形势
- 溺水是夏季高发的意外伤害类型之一,青少年与中年人群(夜间散步、垂钓、涉水通行、公务外出现场踏勘)风险并存。统计显示,成年人溺水多与擅自靠近无防护水域、酒后涉水、疲劳和盲目施救相关。
- 机关单位的特殊风险主要体现在:办公区周边河道、湖库、景观水体、排涝沟渠;外出公务涉及的水工现场、桥涵、堤岸与简易码头;干部职工家庭暑期看护与亲子出游;极端天气(暴雨、台风、内涝)下的涉水通行。
- 防控重点转向“前移关口、以防为主”,把风险识别、岗位责任、家庭防溺水和出行安全边界嵌入日常管理与个人行为规范,做到“识别早、处置准、不下水救援”。

## 二、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2.1 环境因素
- 无防护或防护缺失:自然水域岸线陡、底部淤泥或暗坑,水深变化大;景观水体缺少栏杆与警示标识;夜间照明不足。
- 水动力与天气:闸口回流、桥墩回旋、暴雨期突涨、城市内涝、台风风浪;冬季薄冰风险。
- 通行条件不足:临水道路湿滑、狭窄,缺少安全退避空间和应急抓扶点。

### 2.2 人为因素
- 低估风险与错误决策:擅自下水、酒后/疲劳/夜间临水,雨天涉水过路;手机分心;穿着厚重鞋服落水自救困难。
- 技能与意识不足:不会/不熟练使用抛投、延伸器材;不了解“先保自身、不下水救援”;儿童缺乏监护。
- 盲目施救:缺少工具与配合,贸然下水导致次生伤害。

### 2.3 管理因素
- 风险排查不系统:未形成周边水域风险地图与台账,警示标识/隔离设施不规范。
- 责任边界不清:领导责任、属地协调、后勤运维、保安巡查未形成闭环。
- 应急准备不足:救生器材配置不到位或失效;未组织有针对性的演练;值班报告流程不清。

## 三、防溺水预防措施

### 3.1 个人防护措施
- 临水“六不”: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下水、不在无救援设施与无管理人员水域下水、不酒后/夜间/疲劳下水、不在未知水情水域玩水、不盲目施救。
- 出行“边界线”:
  - 雨天内涝不涉水穿行;水深过踝不冒险,过膝必绕行。
  - 船艇/码头务必穿着合格救生衣并听从指挥;岸边拍照、垂钓距水沿不小于1米,防滑止步线外活动。
  - 现场踏勘两人以上同行,佩戴反光背心,靠近水边时保持“三点接触”(两脚一手/两手一脚稳固支撑)。
- 工具与意识:随手可得的漂浮物优先(救生圈、抛绳袋、带盖矿泉水瓶若干);熟悉单位AED位置;牢记“120急救、110联动”。

### 3.2 家庭防护措施
- 监护“3知道1必问”:知道去向、同伴、计划返程时间;必问活动是否涉水。
- 家庭规则:暑期子女不去无救生员水域玩水;不在河沟渠边追逐、垂钓;家长全程看护“一米线内不离视线、一臂距内可触及”。
- 亲子教育四讲:讲水域标识、讲不下水施救、讲正确报警、讲简易自救(仰漂、呼救、就近抓扶)。
- 出游选择:优先选择有持证救生员与明显警戒线的正规泳池/景区;入住有泳池的酒店要了解深浅区与开放时段。

### 3.3 单位管理措施
- 风险地图与清单化治理:
  - 绘制“办公区周边500米水域风险图”,建立“一图两清单”(水域点位清单、隐患与设施清单)。
  - 按GB 2894设置统一式样的安全标志与警示语,夜间重点区域增设照明。
- 设施与巡检:
  - 关键点位“三区三件”:三区(警戒区、缓冲区、作业区)三件(救生圈+抛绳、长救生杆、应急照明/警示)。
  - 后勤每周巡检一次,汛期与重点时段每日巡检;记录、整改、复查闭环。
- 岗位职责与流程(要点):
  - 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审批涉水活动、联动属地部门。
  - 后勤与安保:巡查、标识、设施维护、应急物资与AED完好;组织演练。
  - 部门负责人:提醒与教育到岗到人;因公外出风险评估、行前安全交底。
  - 全体职工:遵守“六不”、掌握流程卡、参与演练。
- 信息与天气:落实气象与水务预警联动,预警期暂停非必要临水活动,强化出行提示。

### 3.4 出行安全边界(机关适用)
- 无组织、无评估不踏勘涉水点;必要踏勘两人以上,指定现场安全员。
- 距离无防护水边≥1米,严禁跨越警戒线与临时围挡。
- 乘船必须穿救生衣;码头/趸船禁止奔跑、打闹、超载。
- 暴雨红色预警、台风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停止涉水相关外出。

### 3.5 分层课程提纲与讲稿(总20分钟)
- 课程要点:风险识别、岗位职责、家庭防溺水、出行安全边界
- 干部专场(5分钟)
  - 目标:明确责任链条与决策要求
  - 提纲:1分形势与风险地图→2分责任与资源配置→2分预案与协同
  - 讲稿要点:
    - 开场(20秒):“防溺水是‘一把手工程’,我们把风险前移到地图与清单上。”
    - 责任(1分40秒):“批示涉水活动须先评估;巡查、标识、物资、演练要有记录可追溯。”
    - 协同(2分):“遇突发第一时间启动联动机制,统一口径对外信息,压实属地与物业协作。”
- 后勤与安保专场(8分钟)
  - 目标:把检查、设施、演练做实
  - 提纲:2分环境排查清单→3分设施配置标准→2分应急准备→1分演练组织
  - 讲稿要点:
    - 排查(2分):“看岸线、看照明、看标识、看通道、看易滑点、看人行边界。”
    - 设施(3分):“每个点位配救生圈+抛绳、长杆、警示灯;月度核查入账。”
    - 应急(2分):“AED自检,器材可视可取;流程卡上墙入袋,发放人手一张。”
    - 演练(1分):“10分钟快反:识别→报警→隔离→不下水救援→心肺复苏→信息上报。”
- 家属与职工专场(7分钟)
  - 目标:守住家庭与个人行为底线
  - 提纲:2分家庭规则→2分儿童看护→2分出游边界→1分流程卡演示
  - 讲稿要点:
    - 家庭(2分):“3知道1必问,孩子结伴也不等于安全;不去无救生员水域。”
    - 看护(2分):“一米线内可控、一臂距内可触;手机不分心。”
    - 出游(2分):“正规泳池、救生衣必穿;内涝不涉水,发现危险先报警。”
    - 演示(1分):“人人会用流程卡,不下水救援,有AED先用AED。”

## 四、溺水应急处置

### 4.1 自救方法(落水者)
- 冷静:头后仰、仰漂放松,呼喊求救,尽量保持口鼻出水。
- 减负:丢弃重物(背包、鞋),利用就地漂浮物(空瓶、木板、救生圈)。
- 贴岸:顺水横向斜移,靠近岸边抓牢固定物;避免进入暗流、桥墩回水区。
- 冷水与痉挛:先仰漂、深呼吸、慢伸直痉挛肢体,再缓移靠岸。

### 4.2 救援方法(旁观者)
- 原则:先保自身安全,不下水救援;优先报警、优先抛投、优先延伸。
- 步骤:
  - 立即报警:拨打120,并同步110说明“水域溺水”;明确地点、人数、可到达通道。
  - 安全隔离:在岸边设置5–10米警戒线,劝阻围观与再次靠近。
  - 工具救援:使用救生杆、抛绳、救生圈或连接空瓶的绳索;身体贴近地面,多人协作牵引。
  - 上岸后:快速评估呼吸心跳,准备心肺复苏与AED。
- 禁止:不擅自下水、不倒挂控水、不踩压腹部、不拖延报警。

### 4.3 医疗急救(上岸后)
- 快速判定:10秒内判断意识与呼吸;无呼吸或仅叹息样呼吸,立即胸外按压并呼叫AED。
- 胸外按压:双手重叠置于胸部中央,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厘米,按压与回弹充分。
- 人工呼吸:仅限受过训练者,按“30:2”(每30次按压后2次吹气);未受训者实施“徒手胸外按压”持续不停。
- AED使用:开机→贴电极片→按提示分析→清人→除颤→即刻继续按压。
- 保护:保持保暖,若有呕吐,将其侧卧保持气道通畅;持续救护直至专业人员接替。
- 信息记录:时间、地点、人员、处置要点、移交情况,纳入单位事故/险情台账。

### 4.4 应急流程卡片(识别→报警→隔离→不下水救援→心肺复苏→信息上报)
- 标题:机关单位防溺水应急流程卡(口袋版)
- 正面(步骤):
  1) 识别:发现落水/涉水危险,迅速高声示警,确认自身站位安全。
  2) 报警:120(医疗急救)、110(警情联动)。报清“单位名称+准确位置+人数+现状+联络方式”。
  3) 隔离:设5–10米警戒线,劝离围观,安排人员引导救援车辆。
  4) 不下水救援:就近取用救生杆/抛绳/救生圈,低位稳定体位,协同牵引上岸。
  5) 心肺复苏:无呼吸即按压100–120次/分、深度5–6厘米;有AED先用AED,按语音提示操作;受训者按“30:2”实施。
  6) 信息上报:同步报告单位值班室/安全办公室,按程序逐级上报并记录。
- 反面(模板项,打印时填写):
  - 单位值班室电话:
  - 安全办公室电话:
  - 办公区详细地址与定位码:
  - 最近AED位置与开启方式:
  - 就近救生器材存放点:
  - 内部报告顺序(岗位→部门→单位):
- 版式与打印建议:A6或名片尺寸,双面、覆膜,发放至每名员工与保安岗位;张贴版张于出入口、电梯厅、临水点位附近。

### 4.5 演练要点(8–12分钟快反示教)
- 场景设计:办公区近水点位或模拟区(用安全警戒带代替水缘),设“发现者、报警员、隔离员、救援员、记录员”角色。
- 流程校验:按流程卡6步走,限时完成;重点检验“报警要素是否完整、器材取用是否迅速、AED接入是否规范”。
- 器材清单:救生杆/抛绳/救生圈、对讲机、警戒带、AED训练机、CPR假人、记录表。
- 评分与纠偏:用“到场时间、报警完整度、器材到位、按压质量、信息上报及时性”五项打分,现场纠偏并留痕。
- 安全控制:全程无真实入水、无攀越;监督员在场,演练前进行风险告知。

## 五、结语
防溺水重在“识别早、边界清、责任明、处置准”。请各部门和每位干部职工把流程卡装进口袋、把边界线刻在心里,用日常巡查与一次次演练,守住个人、家庭与单位的安全底线。

—— 培训提醒(组织者查用)
- 会前:完成风险地图与器材清点;将流程卡按岗发放;准备AED训练机与CPR假人。
- 课堂:20分钟控时,分层讲解,强调“不下水救援”;用可视化清单和箭头流程代替抽象概念。
- 会后:组织一次10分钟快反演练;收集问题清单当日整改;照片与记录归档入册。
- 宣传:在出入口与临水点位张贴“六不两会”与流程卡海报;家属群发布家庭防溺水提醒与出游边界清单。
- 合规:标识按GB 2894设置;急救处置遵循国家急救指引与相关部门防溺水工作要求;不传播恐慌性信息与极端案例。

示例3

# 防溺水安全宣讲稿

各位同事、家属、来访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利用8分钟时间,与大家开展“夏季防溺水”主题宣讲。我们坚持简短有力、温和提醒的原则,围绕风险识别、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三个关键环节,帮助大家在机关园区、公务出行与家庭生活中科学防范溺水风险。请牢记统一口号与行动要点:近水勿独行、雨季远离排水口、发现险情先呼救、不贸然下水、儿童不离视线、穿戴救生衣、统一热线。

## 一、当前防溺水安全形势
- 夏季高温及强降雨多发期,城市水域与雨洪积水风险叠加,机关园区周边的景观水体、河道岸线、雨季排水口、地下车库坡道以及人行下穿通道等区域风险上升。
- 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出入园区、午间散步、晚间加班、雨天出行及跨区域公务差旅,存在途经水域、临水停留和酒店泳池等场景暴露;家属尤其是儿童暑期活动增多,校外游玩与社区水域关注度需提升。
- 结合以往事故规律,危害多集中在“轻视风险—靠近临水—突发失足/跌落/吸附—盲目施救”链条中。坚持“预防为先、避险为上、先呼救后施救”尤为关键。

## 二、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2.1 环境因素
- 自然水域:河道、湖库、水闸附近水流变化快、岸边湿滑、浅滩与深坑交错、植被缠绕风险高。
- 城市积水与排水设施:强降雨时,雨水井、涵洞、桥下通道、排水口吸力增强,路面井盖移位、隐形坑洞易致跌落。
- 园区与社区水体:景观池、喷泉、绿化沟渠无防护或夜间光照不足,易造成误入或滑落。
- 室内泳池与差旅酒店泳池:水深标识不清、无救生员或个体健康状况不明时下水,风险增大。
- 车辆涉水:积水路段深度超预判、发动机熄火致受困,带来二次危险。

### 2.2 人为因素
- 低估风险、侥幸心理、雨天观水拍照、沿岸跑跳打闹、边走路边看手机等不当行为。
- 违规野游、夜游,无救生员守护;乘坐小舟或临水作业未穿戴救生衣。
- 饮酒、疲劳、突发痉挛或心肺不适时仍下水活动。
- 盲目下水施救,缺乏专业技能与装备,造成多发次生伤害。

### 2.3 管理因素
- 重点水域警示与隔离不到位,雨季临时封控与巡查不足。
- 救援器材(救生圈、救生杆、抛投绳)缺配或失效,位置不显著。
- 缺少清晰的“统一热线”与应急联动机制,人员培训与演练不足。
- 公务差旅与物业协作未将临水风险纳入必查清单。

## 三、防溺水预防措施

围绕“人—地—事”三维度,落实个人、家庭、单位三类措施。

### 3.1 个人防护措施
- 严守“近水勿独行”,尤其在清晨、夜间、雨后视线差时,避免单独靠近水边或在岸线奔跑。
- 雨季远离排水口、涵洞、桥下通道等强吸附区域;行走避开积水不明路段。
- 不贸然下水:不在无救生员、无水深标识或陌生水域游泳、戏水;公务差旅不在酒后或疲劳时下水。
- 乘船、临水拍摄、岸边作业务必穿戴救生衣,系紧扣具;涉水作业选用防滑鞋。
- 发现险情先呼救:第一时间呼叫周边人员并拨打110/119/120,同时通知单位统一热线(总值班/门岗)。
- 驾车遇积水:水深超过车轮一半原则上不涉水;若车辆进水受困,解除安全带、迅速打开车窗撤离,优先选择就近安全高处等待救援。

### 3.2 家庭防护措施
- 儿童不离视线:暑期外出游玩必须有成年人全程看护,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活动、知归时。
- 不在河湖、水库、施工水坑玩耍或垂钓;游泳选择正规泳池并遵守救生员指引。
- 家中水容器加盖或及时倒空;与孩子反复练习“呼救—仰漂—等待救援”的基本自救要点。
- 家庭常备简易应急物资(哨子、手电、保温毯等),鼓励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 3.3 单位管理措施
- 风险排查与分级管控:绘制园区及周边500米“临水风险图”,标注景观水体、岸线、雨季排水口、地下车库坡道、下穿通道等点位;落实警示标识、夜间照明与必要物理隔离。
- 雨季专项管控:强降雨期间对重点部位实施临时封控、增派巡查力量;在出入口、电梯厅滚动发布“雨季远离排水口”等提示。
- 装备与标识:在关键点位配备并明显标识救生圈、救生杆、抛投绳;建立月度检查台账,确保可即取即用。
- 统一热线与联动:在门岗、出入口、电梯厅、公告栏统一公示“紧急报警电话110/119/120+单位统一热线(总值班)”,明确响应流程与责任岗位。
- 差旅与活动审查:将水上安全纳入公务差旅与集体活动审批清单,明确住宿泳池安全、乘船穿戴救生衣等刚性要求。
- 宣传与培训:纳入“夏季安全周”,组织职工及家属参与防溺水与应急救护培训和情景演练。

## 四、溺水应急处置

坚持“先安全、先报警、先通告”,不组织盲目入水救援。

### 4.1 自救方法
- 落水保持冷静,尽量仰漂或采取“后仰抬头—深呼吸—放松漂浮”姿势,减小体能消耗;尽快大声呼救,争取岸上支援。
- 去除沉重物品(背包、鞋等),寻求可抓握的漂浮物;顺水漂移到相对平稳水域再靠岸。
- 遇到水流或回旋水域,避免正面对抗,斜向脱离至平缓水面。
- 雨季涉水被困时,寻找高处或固体支撑,保持体力与体温,等待救援。

### 4.2 救援方法
- 先呼救: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协助,同时拨打110/119/120并通知单位统一热线(总值班/门岗)。
- 先岸上、后入水:未受过专业训练不得下水救人。遵循“呼—伸—抛—划”原则:
  1) 呼:持续呼喊安抚,指挥周边协助;
  2) 伸:利用救生杆、竹竿、树枝、衣物等延伸物让溺水者抓握,救援者采取低位、蹬地固定;
  3) 抛:抛投救生圈、抛绳、空塑料桶等漂浮物;
  4) 划:在条件安全且有救援船只/装具并有人员把控的情况下靠近施救。
- 上岸后,注意避风保暖、清理口鼻表面异物,严防再次落水与拥挤踩踏。

### 4.3 医疗急救
- 评估“意识—呼吸—循环”,立即拨打120并请求AED。
- 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立即实施心肺复苏(遵循受训规范,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成人按压深度约5–6厘米,按压与人工呼吸配合;有AED尽快启用)。
- 有呼吸但意识不清:采取稳定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注意保温,持续监测直至专业人员接手。
- 不进行拍打腹部等非专业“控水”行为,不延误急救与转运。

## 五、结语
防溺水重在预防、贵在细节、成在执行。让我们在园区与社区共同践行“近水勿独行、雨季远离排水口、发现险情先呼救、不贸然下水、儿童不离视线、穿戴救生衣、统一热线”,把每一次提醒、每一个动作落实到位,守护个人与家庭的安全。

——以上为本次机关单位防溺水宣讲词,请在“夏季安全周”、出入口与电梯厅滚动播放要点,并同步向社区联络点推送统一口径的信息。

--------------------------------

# 海报文案(两版统一口径)

说明:两版文案均采用简短有力、温和警示风格,便于张贴于机关出入口、电梯厅及社区联络点。请配合简明图标(人形远离水边、雨天排水口警示、救生衣、电话呼救等),突出统一热线和报警电话。

## 海报A|院内版(出入口/电梯厅)

主标题:
- 夏季防溺水 安全在身边

副标题:
- 近水不逞强,守住一米线

要点提示:
- 近水勿独行:岸边不跑跳,夜间不靠近
- 雨季远离排水口:涵洞、井口、下穿通道勿停留
- 发现险情先呼救:先报警再施救
- 不贸然下水:未受训不入水救人
- 穿戴救生衣:乘船、临水作业请系紧扣具
- 电动车/汽车谨慎涉水:水过轮胎一半不涉水
- 紧急拨打:110/119/120
- 单位统一热线(总值班/门岗):就近张贴并明确位置

温馨提示:
- 救生圈/救生杆/抛投绳位置:请沿指引标识就近取用

落款:
- 机关安全委员会 夏季安全周

## 海报B|社区版(社区联络点/家属区)

主标题:
- 防溺水 从家庭做起

副标题:
- 安全陪伴每一步

要点提示:
- 儿童不离视线:结伴出行、成人看护
- 近水勿独行:不去河湖、水库、工地水坑玩耍
- 雨季远离排水口:井盖、涵洞有吸力,绕行
- 发现险情先呼救:呼人、报警、递抛投物
- 不贸然下水:等待专业救援
- 选择正规泳池:遵守救生员指引
- 穿戴救生衣:乘船必须全程规范穿戴
- 紧急拨打:110/119/120;同时联系单位统一热线(社区联络点可协助)

温馨提示:
- 家中水桶水缸加盖,定期清空;与孩子一起练习“呼救—仰漂—等待救援”

落款:
- 机关—社区联动 防溺水宣传专栏

——统一口号与信息:近水勿独行、雨季远离排水口、发现险情先呼救、不贸然下水、儿童不离视线、穿戴救生衣、统一热线。请相互提醒,共同守护安全。

适用用户

机关单位安全主管

快速梳理本单位涉水风险,生成会议宣讲稿、检查清单和行动计划,用于夏季专项宣传与日常管理。

人事/培训负责人

一键产出分层课程提纲与讲稿,针对干部、后勤、家属分别授课,并配合应急流程卡片开展培训。

宣传干事

根据活动场景生成通俗有力的宣讲词与海报文案,统一口径,提升宣传效果,避免不当表述引发恐慌。

解决的问题

为机关单位提供即用型防溺水安全宣讲稿生成助手:围绕风险识别、预防策略、应急处置三大模块,快速产出符合机关语境、结构清晰、说服力强的演讲稿及行动建议。帮助安全教育负责人在会议、讲座、专项宣传中省时省力,提升宣讲专业度与落地性,推动职工与家庭的水上安全意识提升,降低事故风险与管理成本。支持按水域类型与受众人群定制内容,保障合规可信,促成从试用到长期采用。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结构严谨的防溺水宣讲稿,贴合机关会议、讲座、专项活动等场景,快速上台开讲。
基于真实案例的风险识别模块,轻松点亮高频风险点,帮助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重点。
针对不同水域环境自动匹配预防策略,办公区周边、出差涉水、家庭出游均有专属方案。
内置机关单位语境表达方式,语气规范、逻辑清晰,确保宣讲既专业又易被干部职工接受。
自动生成应急处置流程卡片,自救与他救要点一目了然,便于培训、张贴与现场演练。
支持按受众分层定制内容,面向干部、后勤、家属及青少年分别提供差异化引导。
提供可落地的行为规范与检查清单,形成可执行的安全管理闭环,减少疏漏与责任空档。
智能润色与结构优化,帮你把复杂知识讲明白,提升宣讲的感染力与行动号召。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0.00元 ¥20.00元
立减 50%
还剩 00:00:00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929 tokens
- 1 个可调节参数
{ 宣讲内容要求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