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治疗执行助手

0 浏览
0 试用
0 购买
Nov 15, 2025更新

本提示词为患者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执行指导,通过系统化的分析流程,帮助患者深入理解治疗方案的核心要点,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健康监测技巧。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诊断情况、药物方案和个体特征,生成易于执行的每日治疗计划、详细的用药指导和重要的注意事项,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解析

  • 诊断情况说明

    • 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高血压与脂肪肝,伴轻度肾功能减退(需避免NSAIDs)。
    • 当前方案为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的强化控糖,兼顾高血压(氯沙坦)、血脂(阿托伐他汀)及心血管一级/高危防护(阿司匹林)。
    • 过敏史:对磺脲类过敏,已避免使用。
    • 夜班轮值、晚餐不固定:需将用药与监测进行时间锚定,保证规律与安全。
  • 治疗目标设定(12周强化控糖期)

    • 血糖:空腹4.4–7.2 mmol/L(80–130 mg/dL);餐后2小时<10.0 mmol/L(<180 mg/dL);睡前约6.0–8.0 mmol/L为宜,尽量避免低血糖。
    • HbA1c:12周末目标<7.0%(个体化,若低血糖风险增加则以安全为先)。
    • 血压:<130/80 mmHg(如易头晕或不耐受,以医生个体化目标为准)。
    • 血脂:LDL-C明显下降(阿托伐他汀20 mg通常可降低≥50%),非HDL-C达标。
    • 体重与脂肪肝:体重下降5–10%有助于脂肪肝改善;肝酶稳定。
  • 预期效果评估

    • 2–4周内空腹血糖逐步稳定;6–12周HbA1c下降。
    • 血压在1–2周内趋稳。
    • 脂质在4–8周复查时见改善。
    • 若出现低血糖、乏力、肌痛、黑便等异常需及时评估。

用药执行指导

  • 药物清单及作用说明

    • 二甲双胍片 500 mg: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输出;饭后服用减少胃肠不适。
    • 甘精胰岛素 10 U:长效基础胰岛素,稳定控制空腹与全天基础血糖。
    • 氯沙坦 50 mg:降压、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尿;需监测血钾与肾功能。
    • 阿托伐他汀 20 mg:降LDL胆固醇,心血管保护;需关注肌痛、肝酶。
    •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抗血小板,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饭后服用减轻胃部刺激。
  • 详细用药时间表(兼顾夜班)

    • 固定时点优先,确保间隔约24小时:
      • 甘精胰岛素:每日22:00皮下注射(腹部交替,设置闹钟),尽量固定同一时点,不随班次变动。
      • 氯沙坦:建议固定每日早晨(例如07:00)。若夜班当时在睡觉,可在醒来后尽快服用;若距下一次固定时间<12小时,则跳过本次,不补服,不加量。
      • 阿托伐他汀:每日睡前(就寝时)服用,保持与睡眠时间同步。
    • 与餐相关药物:
      • 二甲双胍:早餐后+晚餐后各1次,建议在餐后30分钟内服用。
        • 如果当日晚餐推迟到很晚,按实际晚餐后服用。
        • 如果某次餐食(如晚餐)确实跳过,则相应的二甲双胍该次不服(避免胃部不适);若感到饥饿可用一个带蛋白/低GI的小点心替代后服用。
      • 阿司匹林:早餐后服用;如夜班导致“早餐”时间改变,可改为当天第一次较为正式的进餐后服用,尽量每日保持相近时间。
    • 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与工作冲突请与医生沟通调整具体服用时点。
  • 特殊用药注意事项

    • 甘精胰岛素:
      • 注射部位腹部四象限轮换;避免硬结区。
      • 4–6 mm针头,90度进针,注后保持针头10秒。
      • 在用胰岛素笔常温保存(避光)不超过4周,未启用的保存在2–8℃冰箱中,勿冷冻。
      • 不与其他胰岛素混合于同一针。
    • 二甲双胍:
      • 轻度肾功能减退需定期查肾功能;出现脱水、严重感染、造影检查等情况请向医生咨询是否暂时停用。
    • 氯沙坦:
      • 避免使用含钾的盐替代品或大量高钾食物;密切关注血钾与肾功能。
    • 阿托伐他汀:
      • 避免大量葡萄柚/葡萄柚汁;如出现肌肉明显疼痛、深色尿,尽快就医。
    • 阿司匹林:
      • 胃部不适、黑便、呕血或容易出血需就医。
      • 避免与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同用;止痛优先考虑对乙酰氨基酚(需根据肝功能控制总量,原则上不超过3 g/日,且先咨询医生)。

健康监测计划

  • 日常监测指标

    • 血糖自测:
      • 每日空腹(起床后、早餐前)。
      • 睡前每周3–4次。
      • 餐后2小时每周2–3次(选不同餐)。
      • 班次变化或运动量明显增加当天,加测一次。
    • 血压:
      • 前2周:每日早晚各一次;稳定后每周至少3次。
    • 体重与腰围:每周1次(同一时间、同一衣着)。
    • 足部自查:每日洗后观察皮肤破损、感染、胼胝与趾缝。
    • 记录药物用药时间与任何不适症状。
  • 监测频率和方法

    • 血糖目标:空腹80–130 mg/dL;餐后<180 mg/dL;避免<70 mg/dL。
    • 测压方法:坐位静息5分钟,袖带与心脏同高,取两次平均。
    • 化验复查(与医生安排):
      • 4–8周: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钾)、空腹血脂。
      • 12周:HbA1c、肝肾功能;必要时尿微量白蛋白。
      • 眼底与糖尿病足评估按年度计划。
  • 异常情况处理建议

    • 低血糖(<3.9 mmol/L或出现心悸、出汗、手抖、饥饿、意识模糊):
      • 立即摄入约15 g快速糖:如葡萄糖片、含糖水或果汁150–200 ml。
      • 15分钟后复测,仍低则再补15 g;恢复后需加一份小点心(含碳水+蛋白),并回顾是否多用胰岛素、少吃饭或运动过量。
      • 若意识丧失或无法吞咽,旁人勿强行喂食,立即拨打急救。
    • 持续高血糖:若连续两次血糖>16.7 mmol/L(300 mg/dL)且伴口渴、频尿、乏力或恶心,尽快联系医生;注意补水。
    • 血压>180/110 mmHg或伴胸痛、气促、神经系统症状(偏瘫、言语困难),立即急诊。
    • 出血征象(黑便、呕血、牙龈/鼻出血不止)、严重肌痛或尿色深、尿量明显减少,尽快就医。

生活方式建议

  • 饮食调整建议(低糖低钠、利于脂肪肝改善)

    • 控盐:每日食盐≤5 g(≈钠≤2 g);避免高钠加工食品、咸菜、汤料。
    • 控糖与总碳水:避免含糖饮料、果汁与高果糖甜品;主食选择全谷物(糙米、全麦、燕麦、荞麦),增加蔬菜与豆类。
    • 餐盘法:每餐蔬菜占½、蛋白占¼(鱼、去皮禽、豆制品、瘦肉)、全谷主食占¼;水果选择低GI(如浆果、苹果),控制份量。
    • 油脂:以橄榄油、坚果为主,少动物油;每周2次深海鱼;避免油炸、反式脂肪。
    • 酒精与肝脏:为脂肪肝与用他汀安全,建议不饮酒。
    • 夜班加餐:选择高蛋白低GI小食(无糖酸奶、卤鸡蛋、豆腐、坚果少量)避免高糖零食。
  • 运动锻炼指导

    • 每日步行至少30–45分钟,分段亦可;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快走、骑行)。
    • 每周2–3次轻至中等强度抗阻训练(弹力带/自重)。
    • 夜班当日:避免空腹长时间运动;如睡前运动影响睡眠,可改下午或班前。
    • 足部保护:穿合脚软底鞋和棉袜,避免新鞋长时间穿。
  • 作息安排优化

    • 夜班期间保持固定胰岛素时间(22:00)和相对稳定的进餐窗口。
    • 睡眠:尽量保证每日总睡眠≥7小时,白天睡眠前营造安静、遮光环境。
    • 压力管理:短时深呼吸、拉伸;班次交替日适当午休。

注意事项汇总

  • 药物相互作用提醒

    • 阿托伐他汀与葡萄柚/某些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或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等)可能相互作用,需提前告知医生。
    • 氯沙坦与高钾食物/钾补充剂、含钾盐替代品可致高钾血症;联合阿司匹林低剂量一般安全,但肾功能需监测。
    • 避免NSAIDs;如需止痛,先咨询医生,优选对乙酰氨基酚并控制剂量。
  • 副作用识别指导

    • 二甲双胍:腹胀、腹泻常见,随餐服可减轻;严重腹痛、呕吐或感染脱水时需联系医生。
    • 胰岛素:低血糖、注射部位硬结或红肿;注意轮换与皮肤护理。
    • 氯沙坦:头晕、血钾升高(乏力、心悸);定期复查。
    • 阿托伐他汀:肌痛、无力、肝酶异常;出现深色尿或明显肌痛及时就医。
    • 阿司匹林:胃不适、出血倾向;出现黑便/呕血立即就医。
  •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1. 低血糖意识丧失或抽搐:旁人立即呼叫急救,若有胰高血糖素按医嘱使用;避免口服喂食。
    2. 严重胸痛、呼吸困难、面口歪斜或语言不清:疑似心梗/卒中,立即急救。
    3. 大量出血或无法止血:紧急就医。
    4. 高热、剧烈呕吐、明显脱水伴高血糖: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

—— 每日执行清单(建议打印张贴)

  • 早晨:测血压;空腹测血糖;服氯沙坦;早餐后服二甲双胍与阿司匹林。
  • 午/晚:按计划进餐,控制糖与盐;步行或适度运动。
  • 晚餐后:服二甲双胍(如有晚餐)。
  • 睡前:服阿托伐他汀;22:00注射甘精胰岛素;必要时测睡前血糖。
  • 记录:血糖、血压、用药时间与不适症状;每周一次体重与腰围。
  • 异常:遵照“异常情况处理建议”执行,并联系医生。

如出现任何不适或计划执行困难(尤其与夜班冲突),请及时与您的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团队沟通,在不改变剂量的前提下优化时点与监测安排。祝您顺利完成12周强化控糖。

治疗方案解析

  • 诊断情况说明

    • 患者为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HFrEF),NYHA III级,伴轻度肾功能受损及高钾风险,既往ACEI相关性咳嗽。当前方案以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为基础,联合保留钾的利尿剂(螺内酯)与袢利尿剂(呋塞米),并备舌下硝酸甘油急救。
    • 方案科学依据:
      • ARNI可减少心肌重构、降低再住院与死亡风险,ACEI咳嗽史下更为合适。
      • 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改善心肌耗氧,提升长期预后。
      • 利尿剂用于容量管理,减轻肺部/外周淤血与水肿。
      • 螺内酯改善预后,但需严密监测钾与肾功能。
      • 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发作的快速缓解。
  • 治疗目标设定(8周周期)

    • 容量管理:体重稳定(每日波动≤0.5 kg),踝部水肿减轻/消失,端坐呼吸改善。
    • 心率优化:静息心率约55–70次/分(以不出现头晕、乏力为前提),逐步改善运动耐量。
    • 血压安全:收缩压建议维持在约100–130 mmHg范围,避免症状性低血压(<95 mmHg伴头晕、乏力)。
    • 肾功能与电解质:每周复查电解质与肾功能,避免高钾与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 症状改善:气促、夜间端坐呼吸、乏力、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
  • 预期效果评估

    • 2–4周:呼吸困难与水肿逐步缓解,体重趋稳,心率下降至目标区间。
    • 8周:运动耐量提升,夜间睡眠改善,再住院风险降低的长期趋势建立。
    • 若出现低血压、严重乏力、心率过慢、钾升高或肾功能恶化,需及时复诊评估并可能调整方案(由医生执行)。

用药执行指导

  • 药物清单及作用说明

    • 沙库巴曲缬沙坦 49/51 mg 早晚各一次:扩血管、抑制心肌重构,改善预后。
    • 美托洛尔缓释片 47.5 mg 早晨一次:降低心率与心肌耗氧,提升心衰长期预后。
    • 螺内酯 25 mg 午餐后一次:拮抗醛固酮,减少心肌纤维化与水钠潴留(有高钾风险)。
    • 呋塞米 20 mg 早晨一次(踝部水肿加重时加用):袢利尿剂,促进排钠利尿,减轻水肿与肺淤血。
    • 硝酸甘油片 0.5 mg 心绞痛时舌下含服:快速扩冠脉,缓解胸痛。
  • 详细用药时间表(示例作息)

    • 06:30 起床→排空膀胱→称重并记录。
    • 07:00 呋塞米 20 mg(配温水,避免晚间服用以减少夜尿)。
    • 07:30–08:00 早餐后:
      • 美托洛尔缓释片 47.5 mg(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嚼碎)。
      • 沙库巴曲缬沙坦 49/51 mg(可随餐或空腹,尽量固定时间)。
    • 12:30 午餐后:螺内酯 25 mg(随餐减轻胃部不适)。
    • 20:00 沙库巴曲缬沙坦 49/51 mg(晚间固定时间)。
    • 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 0.5 mg舌下含服(坐位/卧位,必要时每5分钟可重复一次,最多3次;>15分钟仍未缓解即拨打急救电话)。
  • 特殊用药注意事项

    • 呋塞米“加用”的触发标准(按既往医嘱执行,加用一次后需加强记录与观察):
      • 当日体重较前一日↑≥1 kg,或3天内↑≥2 kg;
      • 踝围较平时明显增加、鞋袜勒痕加深;
      • 夜间端坐呼吸增多或咳嗽、气促明显加重。
      • 若连续≥2天需要“加用”或仍无缓解,请联系医生,不要自行增加总剂量或频次。
    • 高钾与肾功能风险管理:避免含钾盐(KCl)代盐、钾补充剂;每周复查电解质与肾功能,当出现肌无力、心悸、四肢麻木等疑似高钾症状时,立即就医。
    • 低血压与心动过缓预防:起立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若出现明显头晕、晕厥或静息心率<50次/分,按异常处理流程联系医生。
    • 药物服用一致性:尽量按固定时间服用;漏服一剂,想起后尽快补服,但若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不要加倍补服。
    • 禁止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任何调整须由医生指导。

健康监测计划

  • 日常监测指标

    • 体重:每日晨起排尿后、穿同等衣物称重(精确到0.1 kg)。
    • 血压/心率:每日早晚各一次(早晨在服用早间药物前或后均可,但需每次方式一致;静坐5分钟后测量)。
    • 水肿:每日观察踝部是否凹陷性水肿、鞋袜勒痕变化。
    • 呼吸症状:记录气促程度、夜间是否需加枕/端坐。
    • 液体摄入量与尿量:粗略记录每日饮水/汤/水果等总液体量与排尿情况。
    • 胸痛发作:记录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用硝酸甘油次数与缓解情况。
  • 监测频率和方法

    • 家庭血压计/心率表:同一设备、同一手臂,袖带合适;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症状。
    • 每周一次抽血:电解质(K、Na)、肌酐、eGFR,必要时尿检与BUN;根据医生安排时间。
    • 建议使用统一表格或手机App记录并每周汇总,供复诊时参考。
  • 异常情况处理建议

    • 体重:当日↑≥1 kg或3天↑≥2 kg,按“呋塞米加用标准”执行,并联系医生若持续不缓解。
    • 血压:收缩压<95 mmHg且伴头晕/乏力/视物模糊,坐/卧休息,补充少量温水,尽快联系医生;若伴胸痛、晕厥,走急诊。
    • 心率:静息心率<50次/分或>100次/分并伴不适,联系医生。
    • 高钾警示:肌无力、心悸、恶心、四肢麻木,停止使用含钾代盐,尽快就医。
    • 胸痛:硝酸甘油最多3次仍不缓解或伴大汗/呼吸困难/放射痛,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急性胃肠道疾病(呕吐/腹泻):有脱水风险,尽快联系医生以评估当日用药与补液策略。

生活方式建议

  • 饮食调整建议

    • 限盐:每日食盐总量不超过5 g(约1茶匙),优先“少盐烹饪+不额外蘸盐”;用香料/柠檬/醋增味,避免高钠加工食品(咸菜、腌制品、汤料块、速食)。
    • 控制液体:每日总液体摄入约1.5–2.0 L(含水、汤、含水水果),炎热/出汗多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 钾摄入:在每周电解质监测基础上“适度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番茄汁、土豆、海藻、椰子水等;优选低钾水果(苹果、葡萄、梨)与蔬菜去皮焯水后食用。严禁使用含钾代盐。
    • 蛋白与能量:均衡饮食,适量优质蛋白(鱼、禽、蛋、奶、豆制品),避免暴食与高脂高糖。
    • 酒精与咖啡因:避免烈性酒,限制总酒精;咖啡因适量,观察心率反应。
  • 运动锻炼指导

    • 原则:低强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憋气与举重。
    • 建议:
      • 每日分次步行10–15分钟,逐步增加至每日总时长30分钟(心率与呼吸在可耐受范围)。
      • 家庭轻体操/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每次5–10分钟。
      • 出现胸痛、明显气促、头晕或心率异常立即停止,休息并按异常流程处理。
    • 若有条件,考虑心脏康复门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作息安排优化

    • 规律睡眠,建议抬高床头约10–15厘米以减轻夜间气促。
    • 白天分段休息,避免长时间平卧。
    • 早晨服用利尿剂,外出安排于排尿较为稳定的时段。
    • 保暖防感染,按医嘱完成流感与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注意事项汇总

  • 药物相互作用提醒

    • 禁止与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等)合用硝酸甘油(24–48小时内冲突,可致严重低血压)。
    • 避免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长期使用,可加重水钠潴留与肾损伤。
    • 避免含钾代盐、钾补充剂;螺内酯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合用需严密监测钾。
    • 复诊时告知医生所有处方与非处方药、感冒药与草本制品;慎用TMP-SMX(复方新诺明)等易致高钾药物。
    • 不与ACEI同时使用ARNI;若曾用ACEI需确保停用后至少36小时再启用ARNI(您已改用ARNI,无需再用ACEI)。
  • 副作用识别指导

    • 沙库巴曲缬沙坦:低血压、头晕;罕见血管性水肿(面舌喉部肿胀、呼吸困难——紧急就医)。
    • 美托洛尔缓释片:心动过缓、乏力、手脚冰冷;不可突然停药。
    • 螺内酯:高钾、乳房不适或增大、月经样不适(男性多见乳房不适)。
    • 呋塞米:低钾、低镁、脱水、尿频;极少数大剂量可致耳鸣/听力异常(如出现需就医)。
    • 硝酸甘油:头痛、面部潮红、血压下降;使用时坐/卧位防止摔倒。
  •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 胸痛持续≥15分钟或服用硝酸甘油3次仍不缓解,伴大汗/呼吸困难/放射至左臂或下颌: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不能平卧:急诊就医。
    • 低血压伴晕厥或意识不清、心率<45次/分且不适:急诊就医。
    • 面部/舌根肿胀、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疑血管性水肿):立刻急诊。
    • 明显水肿、体重快速上升且用药后无改善:尽快联系医生。

以上指导基于您提供的诊断与用药信息制定。请严格按当前处方执行,不自行增减药物或更改剂量;任何调整与加用频次,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需要,我可为您生成可打印的“每日计划与记录表”,帮助您持续、规范地执行与记录。

治疗方案解析

  • 诊断情况说明
    • 患者为中度持续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核心机制是气道慢性炎症与高反应性,导致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多与呼吸困难;过敏性鼻炎由上气道炎症引发,与哮喘常同源(尘螨过敏)。
    • 当前方案为规范的“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支气管扩张剂(LABA)”维持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辅以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与鼻用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急性喘息时使用短效β2激动剂(沙丁胺醇)作为急救。运动诱发哮喘采用运动前预防性沙丁胺醇吸入。
  • 治疗目标设定(6周巩固期)
    • 白天症状≤每周2次、夜间不被哮喘干扰、运动不受限。
    • 急救吸入(沙丁胺醇)使用频率低且不超过每周2次(运动前预防除外)。
    • 峰流速(PEF)或呼气峰流率≥个人最佳值的80%,波动<20%。
    • 鼻炎症状控制(喷嚏/鼻塞/流涕显著减轻),睡眠质量改善。
  • 预期效果评估
    • 1–2周内咳喘和夜间症状明显缓解;4–6周达到稳定控制。
    • 运动耐受改善;急救药需求减少;鼻炎症状逐步回落。

用药执行指导

  • 药物清单及作用说明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 160/4.5 μg(早晚各2吸,使用储雾罐)
      • 布地奈德:吸入糖皮质激素,减轻气道炎症。
      • 福莫特罗: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气道平稳开放。
    • 孟鲁司特 10 mg(睡前一次):阻断白三烯途径,减轻炎症与运动诱发支气管收缩。
    • 氟替卡松鼻喷(每侧鼻孔2喷,早晨一次):缓解鼻腔炎症、鼻塞与流涕。
    • 沙丁胺醇吸入 100 μg(急性喘息时按需2吸;跑步前10–15分钟预防性2吸):短效支气管扩张,快速缓解气急与运动诱发支气管收缩。
  • 详细用药时间表(建议与日常作息绑定,便于坚持)

    • 早晨(如7:00)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2吸(使用储雾罐,见下方技术要点)
      • 7:05 漱口(含漱并吐出)或刷牙,防止口咽念珠菌与声音嘶哑
      • 7:10 氟替卡松鼻喷(每侧2喷)
    • 晚间(如22:00)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2吸(使用储雾罐)
      • 22:05 漱口或刷牙
      • 22:10 孟鲁司特 10 mg(整片吞服,可与少量水)
    • 运动前(跑步等中高强度有氧)
      • 运动开始前10–15分钟:沙丁胺醇 2吸(带好救援吸入器随身)
    • 急性喘息/胸闷/哨音出现时
      • 立即沙丁胺醇 2吸;如5–10分钟仍不缓解,可再吸2吸;仍无改善按“异常情况处理”执行。
  • 特殊用药注意事项与吸入技术要点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气雾剂+储雾罐)标准步骤:
      1. 充分摇匀吸入器,连接已干燥的储雾罐。
      2. 呼气至舒适的残余气量(不必完全呼尽)。
      3. 嘴唇包裹储雾罐口器,按压吸入器释放药雾的同时缓慢深吸气至肺部。
      4. 吸气结束后屏气5–10秒,然后缓慢呼气。
      5. 第二吸与第一吸间隔至少30秒,重复上述步骤。
      6. 使用后取下设备,漱口/刷牙。
      7. 储雾罐每周以温肥皂水浸泡清洗,勿擦拭内壁,倒置自然风干。
    • 如您的装置为粉雾吸入器(Turbuhaler等),不需储雾罐,粉雾吸入要点:旋转备药→完全呼气→含口器用力快速深吸→屏气5–10秒→轻轻呼气;使用后同样漱口。请确认您的装置类型以便精确指导。
    • 氟替卡松鼻喷操作:
      • 轻擤鼻→头部微前倾→喷头朝外侧鼻翼方向(避免直冲鼻中隔)→轻轻吸气配合喷药→每侧2喷后擦拭喷头;避免大力吸鼻。
    • 沙丁胺醇:每次使用后可评估缓解效果;若单次运动中需重复使用超过2次,提示控制欠佳,应联系医生。
    • 孟鲁司特:每天固定睡前服用,勿与大型餐食间隔过近以免反流不适。

健康监测计划

  • 日常监测指标
    • 症状日记:咳嗽、喘鸣、胸闷、夜间觉醒、急救药使用次数、运动耐受度。
    • 峰流速(PEF):建议早晚各1次,记录数值与最佳值百分比。
    • 过敏性鼻炎评分:鼻塞/流涕/喷嚏(0–3分),利于观察鼻喷效果。
    • 每周一次“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19分提示控制不佳,需复诊。
  • 监测频率和方法
    • PEF:连续一周早晚记录,取“个人最佳值”;之后以最佳值为参照计算百分比。
    • 运动诱发:记录跑前沙丁胺醇是否使用、跑步时是否出现症状与持续时间。
    • 触发因素:烟雾、粉尘、冷空气、尘螨暴露、感冒等,每次接触后记录有无症状。
  • 异常情况处理建议(不自行调整维持药物剂量)
    • 绿色区:PEF≥80%最佳值,症状轻微或无 → 按既定方案继续。
    • 黄色区:PEF 50–80%或症状加重(需急救药≥2次/日)
      • 立即沙丁胺醇2吸;10–20分钟后仍不缓解可重复至最多3次(共6吸)。
      • 尽量脱离诱因(冷空气/烟雾/粉尘),休息与保暖,口服温水。
      • 同日联系医生,24–48小时内复诊评估,不自行加减维持药。
    • 红色区:PEF<50%或出现以下任一严重表现
      • 说话困难、发绀、明显胸闷不缓解、嗜睡/烦躁、呼吸频率显著加快、吸入急救药无效
      • 立刻沙丁胺醇2吸,每20分钟重复一次(最多3次),同时求助家人
      • 立即前往急诊或拨打急救电话(携带所有吸入器与既往病历)

生活方式建议

  • 饮食调整建议
    • 规律三餐,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大量油腻辛辣食物,减少胃食管反流触发咳喘。
    • 保持充足饮水,帮助黏液排出;酒类中含亚硫酸盐者可诱发敏感个体喘息,留意个体反应。
    • 均衡饮食与体重管理(BMI合理),超重会加重呼吸负担。
  • 运动锻炼指导(针对运动诱发哮喘)
    • 跑步前10–15分钟使用沙丁胺醇2吸;做好10–15分钟循序渐进热身与动态拉伸。
    • 避免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高的时段与场所(可选择室内跑步、空气净化良好处)。
    • 佩戴围巾/口罩以加温湿润吸入空气;选择间歇跑替代持续高强度跑以降低诱发概率。
    • 运动中若胸闷/喘鸣出现,暂停活动,按急救流程处理。
  • 作息安排优化与环境控制
    • 尘螨过敏卧室管理:
      • 床垫与枕头使用防螨套;床品每周≥1次60℃热水清洗后充分烘干。
      • 移除地毯/厚窗帘与毛绒玩具,或每周HEPA吸尘器深度清洁。
      • 室内湿度维持40–50%,使用除湿机/空调干燥模式;配备湿度计每日观察。
      • 使用合格HEPA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网,保持封闭良好。
    • 工作需要讲话多:
      • 避免烟雾/香水/刺激性气味环境;办公桌配备救援吸入器。
      • 补充温水、适时停顿休声,鼻腔通畅(早上鼻喷 + 必要时温盐水冲洗)可减少口呼吸。
      • 远离粉尘/喷雾作业,如不可避免佩戴防护口罩。
    • 睡眠与日常:
      •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鼻喷后避免强烈擤鼻与冷空气暴露。
      • 家中与车内禁止吸烟;避免二手烟。

注意事项汇总

  • 药物相互作用提醒
    • 布地奈德与强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那韦/考比司他、克拉霉素等)合用可增加激素全身暴露,需提前告知医生。
    • β受体阻滞剂(尤其非选择性,如普萘洛尔)可减弱沙丁胺醇/福莫特罗作用,心律问题患者用药需由医生评估。
    • 一些含拟交感成分的感冒药(如伪麻黄碱)叠加可能引起心悸与血压波动,使用前咨询医生/药师。
  • 副作用识别指导
    • ICS(布地奈德/鼻用氟替卡松):口腔白色斑点/疼痛(念珠菌)、声音嘶哑、鼻腔少量出血;坚持漱口与正确喷鼻可显著降低。
    • LABA/沙丁胺醇:手抖、心悸、紧张感;若持续明显或加重,请就医。
    • 孟鲁司特:少数人出现睡眠质量改变、梦境异常、情绪低落或焦虑等,如出现心理/行为异常及时停药并联系医生。
  •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1. 出现明显胸闷/气急:坐位休息→沙丁胺醇2吸→10–20分钟复评,可再重复至最多3次。
    2. 若仍无缓解或出现重症信号(说话困难、发绀、意识异常、PEF<50%):立即就近急诊或拨打急救电话;途中继续按需使用沙丁胺醇。
    3. 就诊时携带所有吸入器与近期监测记录(PEF与症状日记)。

补充与执行建议

  • 设定手机闹钟与用药清单贴纸,形成固定习惯;每日随身携带急救吸入器。
  • 建议确认您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装置类型(气雾剂/粉雾器),以采用对应正确吸入技术;如需,我可提供针对您具体型号的图示步骤。
  • 定期(第2、4、6周)回顾监测记录与ACT分数,若控制未达目标或急救药使用频繁,请预约随访评估。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改治疗方案。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把医生交代的治疗方案,快速转化为患者“看得懂、照着做”的每日行动指南:基于个人诊断与用药情况,生成专属的用药时间表、监测清单与生活方式微习惯,明确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让患者与家属更易坚持,提升治疗依从性与疗效,同时降低用药错误和风险;帮助健康管理师与护理团队高效跟进,促进试用落地与付费升级。

适用用户

慢性病长期用药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把医生处方转化为每日执行清单,明确服药时间与注意事项,建立血压/血糖监测表,识别异常并准备就医沟通要点。

术后康复与阶段性治疗患者

生成分阶段康复计划与监测指标,安排休息与轻运动日程,列出药物配合与饮食禁忌,降低遗漏与过度用力风险。

家属与照护者

快速理解被照护者的治疗方案,制定陪护日程、提醒服药与记录数据,遇到异常按流程处置并与医生沟通。

特征总结

轻松生成个性化每日治疗清单与服药时间表,避免漏服与重复用药。
自动翻译复杂医疗术语为通俗步骤说明,让家属与患者都能看懂并执行。
根据诊断与药物特性排布最佳服药时机,支持餐前餐后与晨晚间灵活提醒。
一键生成健康监测计划与记录模板,明确监测频率、方法与异常阈值。
提供饮食、运动、作息的具体调整建议,帮助建立可持续的生活习惯。
汇总重要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遇到异常给出就医前的自检与准备要点。
可按治疗周期自动拆解阶段目标,持续跟进进展并优化执行节奏。
支持个体差异定制,如年龄、并发症与特殊需求,生成贴身指导方案。
帮助患者与医生高效沟通,整理关键问题与用药记录,减少复诊沟通成本。
全程遵循专业规范与隐私保护,不要求身份信息,指导更安心可信。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2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707 tokens
- 5 个可调节参数
{ 诊断情况 } { 药物清单 } { 患者年龄 } { 治疗周期 } { 特殊需求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