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规划指导

211 浏览
21 试用
5 购买
Oct 24, 2025更新

本工具专为编制课程大纲而设计,帮助教师面向学生家长,快速生成结构清晰、内容规范的教学纲要。它能系统梳理教学目标、知识点与评估标准,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专业性,是教学管理的得力助手。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
  •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约8–9岁)
  • 课程时长:16周;每周1课时;每课时约40分钟;共16课时

二、课程目标

  • 认识并能规范使用计算机与外设,了解安全用机与课堂规则,养成良好用眼与坐姿习惯。
  • 掌握基础操作技能:鼠标与键盘输入、中文拼音输入法、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与管理。
  • 能使用入门软件完成作品:画图工具(简单绘画与海报)、文字处理(基本排版与插入图片)。
  • 初步理解网络与信息检索,能用合适关键词查找信息,懂得网络礼仪与隐私保护。
  • 了解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概念(顺序、事件、循环、简单条件),能完成一个可运行的小作品并分享。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按周)

单元(周) 主题 核心知识点 课时 评估方式
第1周 开学导入与信息技术课堂规则 认识设备与外设;安全用机规范;正确坐姿与眼保健操;课堂流程与任务清单 1 课堂观察;规则记忆口头问答
第2周 计算机基本组成与开关机流程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功能;登录与安全退出;桌面与窗口基本认识 1 操作演示打卡;小测(部件名称)
第3周 鼠标操作入门 单击/双击/右键/拖拽;指针形态;简单鼠标练习小游戏 1 实操闯关成绩;同伴互评
第4周 键盘与输入法基础 键区分布(字母区、数字区、功能键);中英文切换;拼音输入法基本规则 1 打字准确率记录;口头纠错
第5周 中文打字练习 词语与短句输入;标点与空格;速度与准确的平衡 1 每周打字成绩单;家庭练习反馈
第6周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基础 文件与文件夹概念;新建/重命名/保存路径;常见文件类型(图片、文档) 1 任务清单(创建与保存);教师检查
第7周 文件管理进阶与U盘安全 复制/移动/删除与回收站;U盘插拔与安全移除;整理个人学习文件夹 1 实操演示;小测(安全移除步骤)
第8周 画图工具入门 线条/形状/填充;橡皮擦与撤销;保存图片到指定文件夹 1 作品完成度;过程记录表
第9周 画图创作:主题海报 设计构图;插入文字与图案;颜色搭配基础 1 作品评分表(构图/色彩/规范)
第10周 文字处理入门 新建文档;输入与基本格式(字体、大小、加粗、对齐);段落行距 1 操作清单达成;文档规范性检查
第11周 文档排版与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图片大小与环绕;页眉页脚初识;保存与命名规范 1 成品文档评分;同伴评价
第12周 网络与信息检索基础 浏览器与网址;关键词选择;安全搜索与广告识别 1 检索任务单;课堂问答
第13周 数字公民与网络礼仪 隐私与密码管理;文明用网;避免沉迷;遇到不良信息的处理 1 情景讨论;小测(礼仪守则)
第14周 图形化编程启蒙(一) 认识积木;顺序与事件;舞台与角色;制作简单动画 1 程序运行效果;调试过程记录
第15周 图形化编程启蒙(二) 循环与简单条件;添加交互;分享与改进 1 作品展示;同伴互评与自评
第16周 综合项目与期末展示 整理作品集(图片、文档、编程项目);自我反思与分享 1 期末综合项目评分;学习成长记录

四、评估方式

  • 形成性评估(60%)
    • 课堂表现与规范操作(20%):安全用机、规则遵守、任务参与度。
    • 技能练习与操作清单(20%):鼠标、键盘、文件管理、软件操作的过程性达成。
    • 学习作品过程档案(20%):画图作品、文档排版、小程序的迭代与改进记录。
  • 总结性评估(40%)
    • 期末综合项目作品与展示(30%):完整性(素材与结构)、技术应用(文件管理/排版/编程)、创意与表达。
    • 期末基础技能小测(10%):部件识别、基本操作流程、网络礼仪与安全常识。

五、学习资源

  1. 基础资源
  • 学科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 练习册与打印任务单:鼠标闯关、打字记录表、文件管理操作清单
  • 校内学习平台与作品展示墙(电子或纸质)
  1. 教学工具
  • 计算机终端、键盘、鼠标、耳机
  • 投影/电子白板、文档摄像机
  • U盘与示范素材包(图片、文档、音频)
  • 规则卡片与任务计时器、标签贴纸(文件命名与整理练习)
  1. 数字资源(学生必备)(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使用)

说明

  • 全部教学活动注重安全与规范,逐步从基本操作过渡到作品创作与编程入门,保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 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阶段性回顾,结合“学习纲要生成”和“错题整理助手”巩固薄弱项,支持个性化成长。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初一物理(下学期)—力学与热学入门
  • 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 课程时长:18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含实验与测验)

二、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运动与力、压强与浮力、温度与热的基本概念,能用简单模型和公式描述与解决日常情境中的物理问题。
  • 实验与探究:能按步骤进行基本物理实验(如测密度、测摩擦力、验证浮力),正确使用常见测量工具并记录数据,能用图表呈现实验结果。
  • 思维能力:能从现象出发提出问题,进行合理假设与控制变量,采用数据与证据进行解释与论证。
  • 表达与合作:能用规范术语、图像和简单方程表达物理观点,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课堂讨论。
  • 自主学习与反思:在数字工具支持下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错题归纳与阶段性复盘,形成良好的学习闭环。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 单元(周次) | 主题 | 核心知识点 | 课时 | 评估方式 | | --- | --- | --- | --- | --- | | 第1周 | 走进物理与实验安全 | 物理学研究对象;科学探究步骤;实验室规则与安全 | 2 | 课堂讨论+安全小测 | | 第2周 | 测量基础(一) | 长度、时间、质量的测量;读数与有效数字;误差概念 | 2 | 随堂测验+测量操作检查 | | 第3周 | 测量基础(二):密度 | 密度定义与公式;量筒与天平使用;不规则物体体积测定 | 2 | 实验报告(测密度) | | 第4周 | 运动与快慢 |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速度概念与计算;单位换算 | 2 | 小测+作业 | | 第5周 | 用图像描述运动 | 距离-时间图像(定性);平均速度与图像理解 | 2 | 课堂练习+图像读题 | | 第6周 | 力的概念与表示 |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合力与平衡的直观理解 | 2 | 板演+随堂问答 | | 第7周 | 常见的力:摩擦力 | 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影响因素;减小与增大摩擦方法 | 2 | 实验报告(测摩擦力) | | 第8周 | 常见的力:重力与弹力 | 重力与质量、重量;弹簧测力计使用 | 2 | 操作考查+小测 | | 第9周 | 压强(固体压强) | 压强概念与计算;压力、受力面积与生活应用 | 2 | 单元测验(力学I) | | 第10周 | 液体压强 | 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关系;连通器现象 | 2 | 演示观察记录+随堂测 | | 第11周 |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产生原因与方向;F浮=ρ液gV排 | 2 | 实验报告(测浮力) | | 第12周 | 物体的沉浮 | 浮沉条件;密度判别与应用(船、潜水艇等) | 2 | 应用题练习+小组汇报 | | 第13周 | 温度与温度计 | 温度标度;温度计原理与使用;测量规范 | 2 | 操作考查+记录表评阅 | | 第14周 | 热与内能、热胀冷缩 | 内能概念;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及现象解析 | 2 | 家庭实验拍照+讲评 | | 第15周 | 物态变化 |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影响因素(表面积、风速、温度等) | 2 | 概念图制作+小测 | | 第16周 | 热传递 | 传导、对流、辐射的特征与例子;隔热与散热设计 | 2 | 设计改进建议书(短作业) | | 第17周 | 综合与拓展 | 综合复习;探究小项目展示(如“让鸡蛋漂起来”) | 2 | 项目展示+互评 | | 第18周 | 整理与期末 | 全册要点回顾与错题本整理;期末测试 | 2 | 期末考试+学习反思 |

四、评估方式

  • 形成性评估(60%)
    • 课堂参与与表现:10%(提问、讨论、合作情况)
    • 作业与随堂测:10%(按时完成、正确率与订正质量)
    • 实验操作与报告:20%(操作规范、数据记录、结论与反思)
    • 单元小测与图像读题:10%(第4–6、9–12、15–16周覆盖)
    • 探究小项目:10%(第17周,问题提出、设计与展示)
  • 总结性评估(40%)
    • 中段测评:15%(第9周,力学I阶段性测试)
    • 期末考试:25%(第18周,覆盖本学期核心知识与实验理解)

五、学习资源

  1. 基础资源
  • 教科书:初中物理(七年级下册),与学校指定版本一致
  • 配套练习册与学案
  • 实验记录本与图像练习单
  1. 教学工具
  • 测量类:刻度尺、米尺、秒表/手机计时、天平、量筒、温度计
  • 力学类:弹簧测力计、砝码、不同材质与面积的受力板、滑块与砂纸
  • 流体与热学类:连通器装置、溢水杯与收集筒、烧杯、酒精灯/电热套(按校规)、保温材料演示盒
  1. 数字资源(学生必备)

使用建议

  • 节奏:每周至少一次使用“错题整理助手”,每单元使用“学习纲要生成”与“综合练习题模板”组合复习。
  • 过程性记录:实验报告完成后,将关键数据与结论简要输入“逐章书籍总结”,形成“实验证据库”,用于期末复习与项目展示。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高一英语(全年制)
  •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CEFR 目标水平:稳定达到 B1,冲刺 B1+)
  • 课程时长:36 周,4 课时/周,共 144 课时

二、课程目标

  1. 语言技能:掌握高一核心词汇与常用搭配(约 2000–2500 词汇量覆盖),系统夯实时态、语态、非谓语、从句等重点语法;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上达到课堂与常见考试场景的熟练应用。
  2. 阅读与写作:能运用略读/寻读、结构分析、批判性阅读等策略,完成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300–400 词短文写作并进行同伴互评与修订。
  3. 口语与表达:能在学术场景中完成3–5分钟个人/小组展示,清晰表达观点、使用证据、进行简要的即兴问答。
  4. 学习策略与思维:形成词汇笔记与错题本习惯,掌握笔记法(如康奈尔笔记)、提纲与摘要写作方法,提升信息筛选、比较、推理与反思能力。
  5. 跨文化与数字素养:理解中外文化差异、语用策略;能在合规前提下使用数字工具进行计划、整理、练习与自我评估,支持个性化学习。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按周) | 周次 | 主题 | 核心知识点 | 课时 | 评估方式 | | 1–2 | 课程导入与诊断、学习方法 | 水平诊断;目标设定;课堂规范;音标与读音复盘;数字工具导入 | 8 | 诊断测评+个人学习计划(含周任务清单)+课堂参与 | | 3–4 | 语音与朗读 | 重音与语调、连读弱读、节奏;朗读与跟读技巧 | 8 | 朗读录音打分+发音清单改进 | | 5–6 | 词汇策略与构词法 | 前后缀、词族与搭配;语境猜词;词典使用;词汇笔记法 | 8 | 词汇测验+搭配任务+词汇本抽查 | | 7–8 | 语法基石 I:时态与语态 | 时态/体(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被动语态;主谓一致 | 8 | 语法小测+句型改写+错误分析 | | 9–10 | 阅读策略与笔记 | 略读/寻读;段落结构与衔接;信号词;康奈尔笔记 | 8 | 阅读理解+笔记质量评分 | | 11–12 | 记叙文读写 | 情节要素、时间顺序、描写技巧;时态一致;300–400词记叙文 | 8 | 初稿-互评-终稿+语言规范检查 | | 13–14 | 说明文读写 | 因果/对比结构;主题句与支撑句;图表信息转述 | 8 | 提纲+说明文终稿+引用规范基础 | | 15–16 | 议论文与口头表达 | 论点/证据/反驳;模态表达与 hedging;小型辩论 | 8 | 迷你辩论+论证提纲 | | 17–18 | 听力技能与做题 | 预测与捕捉关键信息;多口音适应;数字/日期听写 | 8 | 听力小测+笔记核对 | | 19–20 | 语法基石 II:非谓语/从句 | 不定式/动名词/分词;名词/定语/状语从句;关系代词/副词 | 8 | 专题练习+改错与讲评 | | 21–22 | 口语展示与互动 | 演讲结构、过渡语、肢体语言;视觉化呈现(海报/幻灯片) | 8 | 3–4 分钟展示+同伴互评+自评 | | 23–24 | 写作进阶:段落到短文 | 统一性/连贯性;同义改写与避免抄袭;引用入门 | 8 | 段落作品集(2 段)+短文(1 篇) | | 25–26 | 跨文化与影视英语 | 文化差异与语用;场景会话;影视片段听力/口语 | 8 | 文化海报项目+反思日志 | | 27–28 | 新闻与时事英语 | 标题语言、倒金字塔结构;观点与偏见;概要写作 | 8 | 新闻摘要+小组讨论 | | 29–30 | 文学阅读入门 | 诗歌/短篇小说要素;意象与修辞;语气与主题 | 8 | 精读摘录+节选朗诵 | | 31–32 | 综合项目:主题研究与报告 | 研究问题、资料检索与评估;大纲与演示整合 | 8 | 小组研究报告+口头汇报 | | 33–34 | 总复习与模拟 | 词汇语法整合;听读写综合训练;错题归纳 | 8 | 模拟考试+错题本复盘 | | 35–36 | 学业展示与总结 | 作品集整理;学习反思;升学规划与目标更新 | 8 | 作品集评定+反思随笔+师生面谈 |

四、评估方式

  • 形成性评估(60%)
    • 课堂参与与口语表现:10%
    • 作业与词汇/笔记本(含数字化错题本):10%
    • 单元小测(词汇/语法/阅读/听力,至少6次):20%
    • 写作任务与修订质量:10%
    • 项目与展示(含同伴互评与自评):10%
  • 总结性评估(40%)
    • 期中考试:15%
    • 期末考试:20%
    • 年度综合项目终稿与汇报:5% 说明:所有评估均提供结构化评分量表(rubric),强调过程性改进;允许提交一次修订获取部分加分,鼓励反思与自我调节。

五、学习资源

  1. 基础资源
  • 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 版)必修 1–3(或学校指定版本)
  • 配套练习册与阅读拓展册(分级读物建议:CEFR B1–B1+)
  • 工具书:高中英语核心词汇手册;牛津/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纸质或电子)
  • 音频资源:教材配套音频与校内听力素材库
  1. 教学工具
  • 课堂设备:投影与音箱、激光笔、计时器
  • 实物教具:图片卡片(词汇/文化)、海报与便签、分组名牌
  • 学习支持:白板与磁贴、朗读录音设备(手机/录音笔)
  1. 数字资源(学生必备,建议整合使用)

实施建议与学习节奏提示

  • 每周基础任务:词汇(200–250 个)滚动复习、精读 1 篇、听力 2 次、口语 1 次打卡、写作/笔记 1 项。
  • 写作采用“起草→反馈→修订→反思”闭环;口语展示提供简短脚本与同伴评价表。
  • 教师每 4–6 周与学生进行一次目标追踪,结合数字工具数据调整策略。

示例详情

解决的问题

用分钟级速度,把“一个课程想法”变成“可评审、可执行的基础课程大纲”。通过清晰的结构与专业的教学视角,帮助教师、教研团队、企业培训经理与内容创作者:

  • 快速搭建标准化课程骨架,摆脱空白页焦虑
  • 聚焦教学目标与核心知识点,避免跑题与冗余
  • 以步骤化、清单化方式输出,便于评审、协作与落地备课
  • 按指定语言生成内容,支持跨地区与多语言发布
  • 为后续细化教学活动、作业评估与资源配置提供稳固起点,缩短从立项到首版的周期

适用用户

在职中小学教师

借助该提示词快速规划学期课程大纲,明确单元目标、活动与作业,节省备课时间并提升课堂连贯性。

高校讲师与助教

为新开课程或改版课程生成模块化大纲,对齐学习目标与考核方式,确保课程审核与评估顺利通过。

培训机构课程研发

依据目标人群与班型需求,批量产出标准化大纲模板,快速落地新班次与市场推广课。

特征总结

一键生成课程大纲框架,明确模块、目标与重点,快速搭建完整课程蓝图。
自动提炼学习目标与能力要求,对齐教学活动与考核,避免目标与评估脱节。
轻松设置章节节奏与学时建议,兼顾难度梯度与复习安排,帮助稳步提升学习效果。
提供示例活动与作业题型建议,配套评分要点,降低备课压力提升课堂落地率。
支持多语言输出与本地化表述,满足国际课程、出海项目与双语教学的落地需求。
根据输入主题与受众画像自动调性切换,面向中小学、高校与职训灵活适配。
结构化输出大纲目录、要点与提示,便于直接复制到教案或平台,减少重复编辑。
自动检查表述模糊与缺漏环节,给出修订建议,帮助大纲更清晰、更可执行。
可按模块、周次或项目化方式组织内容,一键切换呈现形态,适应多种教学组织法。
结合学习资源与工具清单推荐,提示课前准备与课后拓展,完善学习闭环。

如何使用购买的提示词模板

1. 直接在外部 Chat 应用中使用

将模板生成的提示词复制粘贴到您常用的 Chat 应用(如 ChatGPT、Claude 等),即可直接对话使用,无需额外开发。适合个人快速体验和轻量使用场景。

2. 发布为 API 接口调用

把提示词模板转化为 API,您的程序可任意修改模板参数,通过接口直接调用,轻松实现自动化与批量处理。适合开发者集成与业务系统嵌入。

3.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使用

在 MCP client 中配置对应的 server 地址,让您的 AI 应用自动调用提示词模板。适合高级用户和团队协作,让提示词在不同 AI 工具间无缝衔接。

AI 提示词价格
¥10.00元
先用后买,用好了再付款,超安全!

您购买后可以获得什么

获得完整提示词模板
- 共 681 tokens
- 3 个可调节参数
{ 年级 } { 学科 } { 学期 }
获得社区贡献内容的使用权
- 精选社区优质案例,助您快速上手提示词
限时免费

不要错过!

免费获取高级提示词-优惠即将到期

17
:
23
小时
:
59
分钟
:
59